滨哥哥:蔡英文一直在豪赌,直到8月15日这一天

来源:观察者网

2017-08-17 11:50

滨哥哥

滨哥哥作者

一个写文章的程序猿,政治观察者,知乎ID:不爱鸡汤的滨哥哥

【文/观察者网专栏作者 滨哥哥】

今年8月15日这一天,台湾完成了一件惊为天人的大事件:全台大停电。

自从和平电厂铁塔日前因尼莎台风袭台被吹垮导致能源紧张,外加夏日酷暑用电量大增等因素,8月第一周台电频频亮出红色限电灯号。台湾“经济部次长”14日还跟大众表示:和平电塔修复后,“不太可能再发生亮红灯的状况”。然而15日下午立刻遭到打脸:因大潭电厂机组全数跳脱,厂区六部机组停摆,电力顿失400万千瓦,造成全台多处大跳电,全台湾17个城市688万的住户全部“无预警”停电。台湾在18年后终于又一次体会到了非自然灾害下的大停电事故。

可以说,台湾的能源问题绝对不是“一日之寒”,混乱而毫无章法的能源政策是台湾电力衰退的主要原因。

行走在钢丝上的能源

为何会导致大潭电厂一到六号机组故障未能发电?台湾“中油”总经理刘晟熙表示是工作人员误操作导致的结果。在当日下午4点50分时,“中油”工作人员错误操作,把气阀关掉,才造成供气中断,大潭电厂才会紧急跳机停电。因供电容量减少约400万千瓦,电力系统频率瞬间降低,因而自动启动低频电驿的安全保护措施,造成全台多处停电。

然而这个理由很难让人信服,台湾网友更是用“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来嘲讽这个误操作。因为事实上,“中油”虽然供气,但是电厂肯定要有自己的储槽,不可能直接输送到发电机的。为舒缓今年夏天供电压力,总经费新台币95亿元的大潭电厂7号机新增2部机座,原本预计7月点火试阵,因工程延宕,力拼8月完工,以提升2017年至2019年的备载容量。“经济部长”李世光当日早上还出席大潭电厂莅临指导。所以更有可能的情况是用电量问题已经刻不容缓了,为了能及时供应电力,电厂在未通过完全测试的情况下强行启动,高载量发电,导致超负荷跳电,最终酿成大停电后果。

大家不清楚的是,大潭电厂是被规划为取代核四厂,2018年将跃升为全台发电量最大的电厂。大潭发电厂位于桃园市观音区大潭里,目前一年发电量约288亿度电,发电量仅次于台中发电厂,居台湾第二位,是台湾北部地区最大单一电厂。满载发电时能供应北台湾三分之一用电,新竹以北有8成的工业用电,包含台积电等国际科技大厂的供电也全靠它。未来核一、二、三陆续退役,大潭可能成为主力电厂。

而台湾的能源问题一直十分紧张:把时间拉远来看,看看五年来的电力供应状况。

2012年,全年绿灯。

2013年,6天黄灯。

2014年,53天黄灯,9天橘灯。

2015年,158天黄灯,31天橘灯,2天红灯。

2016年,160天黄灯,77天橘灯,3天红灯。

而到了2017年,台湾这个夏天几乎每天都是在3%~5%的备转容量,说是在走钢丝一点都不为过。要知道,台湾原本法定的备转容量是15%。在输电网络中,备转容量或运转储备(Operating Reserve)是用来应付发电机故障、需求预测误差和其他突发情况所预留的发电量。电力公司通常以最大发电机的发电量加上峰值负载的若干百分比作为运转储备的下限。

换言之,近两三年来,台湾都在走钢索,万一多一两台机组出事,电力系统就有崩溃的风险。而台湾就是一直在赌能够安全地通过这个时间,赌能够平安不出事。但是十赌九输,终究这一天会到来,于是乎,就在8月15日爆发了:大潭电厂机组全部调机,全台湾电力系统崩溃,导致大停电。

根据知乎网友Bean的说法,台湾业内人士一直都在赌运:“在台湾的老师是台电董事,今年6月份初去了一趟包括大潭电厂在内的电厂进行参观,其实行业内的人早就知道今年夏天熬不下去了,核电站停摆,只能依靠天然气和火力进行发电,但缺口实在太大了,只能今年赶紧先批一部分钱在日本先购入半个机组投入发电。撇开能源利用效率不谈,单单能发多少点都是一个问题。当时我们老师和电厂厂长对着我们都是直接感叹:‘天佑台湾’。这个夏天,终究还是没有熬过去。”

盲目而滥情地反核电

1978年台湾提出了建设第四座核电厂的计划。这座后来被称为“核四”的发电厂历经近四十年,却在朝野上下的多方阻沮之下至今仍然停工封存。无数的台湾人民一次次的走上街头抗议核电。

2011年,民进党更进一步提出了“非核家园”,宣称要在2025年关闭所有的核电站。

2013年1月民进党郑丽君:“台湾的电完全够用,但因政治因素,台电长年高估用电量,刻意误导大众有缺电的危机,造成电厂投资过剩,最后用涨电价让全民埋单。”

2013年2月民进党在其官方网页发布,就算未来核一到核三陆续除役,也不会有立即缺电危机。

2014年8月蔡英文的“想想论坛”,以《没有核电,台湾也不缺电:破解马政府的制造缺电伎俩》为题撰文。

2015年3月,约5万人在台湾各地举行反核大游行,全面抵制核电,特别是核四。也就是在这一次的游行中,台湾主妇联盟环境保护基金会提出了著名的“用爱发电”。

而随着经济的发展,台湾的用电负荷在不断上升。反应在数据上就是台电公司的发电机利用小时数不断上升,备用容量率不断下降。最终导致不堪负荷而大断电。核四,一个事关民生的项目,完全沦为政斗工具,无论建与不建,这个单最终还是由台湾民众来买。

错误而毫无章法的能源政策

拥核和反核是本次台湾电力问题的关键吗?事实上,并不是。

台湾的能源问题就在于,在决定要抛弃掉核电之后,并没有切实可行的能源方案来填充核能发电的缺口。在没能逐步提升其他能源发电方式的情况下强行废除核能的使用。如果一个“经济部长”辞职电网问题就能自动解决,那英国也不用在卡梅伦辞职后仍然要焦头烂额地面对英国脱欧带来的烂摊子。

在如何解决台湾能源问题上,民进党所能提出来的无非就是画大饼式的“2025非核家园”。非核家园政策的最大配套是提升绿能发电比重,由现在的4%逐步提升至20%。但与此同时,台湾地区的能源消费结构实现转型后,燃煤电厂将占30%,天然气发电将占50%。

比如新建更多的火电站。目前台湾火力发电量占比达76%,其中燃煤37.6%、燃油2.8%、燃气32.4%、汽电共生3.2%。最重要的是,台湾作为一个资源贫乏的小岛,煤、油、天然气都需要从海外进口,一旦遇到封锁或者是国际能源价格的波动,其电力问题必然遭受到严重波及。事实上,现有的三座核电站的建立时间,正是上个世纪国际能源价格大涨的时候。

新能源技术目前面临以下问题:

1.风力发电问题上,台湾身处多台风地震的环太平洋区域,机组必须以抗震防台风为诉求。加上机组立基于海上,更易受海风的侵蚀,造成机组盐化。若需维修,必须动员大量人力和成本出船,遇上7、8月台风旺季,一旦机组坏掉也无法立即修复,有可能会使风机闲置,无法达到百分百的发电效益。

2.太阳能发电上,台湾地形以山地为主,占土地总面积的三分之二,可利用的土地资源十分有限,大规模的应用光伏也有困难。而在稻田地上铺太阳能板更是本末倒置的事情。

3.在新能源问题的效仿者上,我们可以看到德国的新能源技术。学者对德国的“光伏+储能+大电网”的模式进行过评估,电价是0.28欧元每千瓦时,折合人民币约2.2元,折合新台币约10元。比台湾现有电价还要高几倍,说好的电价不能涨不然就下台呢?更别说德国还有法国能输电过来,就连遭受福岛核灾的日本也重新启动核能了。

4.更别说,各种发电方式都会受到民众的反对:

火力——空气污染!

风力——太吵了!

太阳能——侵占农地!

水力——破坏生态!

用爱——爱不够啊!

而本次大停电事件,蔡英文在脸书上说:“绿能分散式发电,政府决心更加坚定”。这种根本就是自相矛盾的话:如果真的要分散式发电,避免一个机组坏了导致整个电网出问题,那么大潭电厂又作何解释?为何要在2018年建成以达到取代核四,成为全台最大电厂?

这不就是因为新建电厂的不确定性太高(地方阻力、环评审查),所以只能往扩厂和更新机组的方向提高火力发电能力吗?

事实上,正是因为在其他地方建立发电厂会遭受过多的阻力,才把新的发电机组放置在大潭核电厂中,以至于其成为最大的核电厂。跟所谓的分散式发电,简直是南辕北辙。

台湾的悲哀,非专业人士也能主导能源议题

凯撒的归凯撒,上帝的归上帝。能源问题这种重大议题本来就是应该由专业人士来主导。但是台湾人迷信“民主万能”:一个重大议题必然会有充分、足够的理性讨论,虽然不可能让所有人都能理解,但终究会形成一定的共识,说是越辩越明也可以,而且即使错了,选举制度也能保证有效纠错。大家过于相信选票的力量,认为如果这个人选得不好,下次就用选票教训他/她,让他/她下台。

这个理论在现实中却事与愿违。因为它假设每一个人都是“理性人”,能够在工作生活、上有老下有小的现实生活中还能去看一篇篇的专业论文来做决定。核四做为台湾能源走向的一个标志性事件,从提出(1978年)到正式动工(1999年)再到封存(2015年),这都多少年头在里面了?够持久,够充分了吧?我们都不避讳地说,核四的议题有许多政治因素参与其中,但是,做为一个民主政体,全民参与各方论战了几十年,最后打出了个全民皆输的结果。

更别说陈水扁、马英九、蔡英文这些地区领导人,每一个上台之前谁不是万众欢呼,到执政之后遭到全民唾骂?选票又教训得了谁?

马英九做得也不是有多好,但起码当时说了废掉核四要么涨电价要么电不够用,还列了公式出来说明结果。结果呢?

全民表示:不行,不行,我不听!核电一定要废除。电价不能涨!你敢涨你就给我下台。

于是乎,蔡英文为代表的民进党主导了台湾的能源政策走向,为了选票满足民众的所有不合理要求:停核电,不涨价,绿能非核家园。为了反对马英九,连当年支持核能的蔡英文也能走上街头,跟着大家一起反核电,一起呼喊“2025建设非核家园”的口号。同时答应电费不会涨,执政后绝对不会缺电。

于是核能电厂一个个封存的封存,准备除役的除役。为了保证不限电,连公务员关空调都搞出来了,向全民买电了,电价还不能涨,新能源又由于技术和政策等各方面原因无法提升发电量,用电缺口却在一步步扩大,将现有的备转容量用到警戒线之下,踩着钢丝过日子,紧急新增发电机又仓促上马,最终能源崩溃。

这就是万般讨好民粹的结果,而全台上下民众与政客却乐此不彼,停不下来。

这便是“民粹政治”:民众的意愿是决策最高准绳。

这种政治的决策主要体现的是一种“程序合法性”:经过了大家都认可的程序(多数票决)实现的决策,自然得到大家的尊重。因为民主决策,所以每个人的地位都是平等的,那么结果采用多数票决就能得到更多人的支持。因此民粹政治总是以投票形式,尤其是全民公决为体现。注意,不要混淆民主与民粹,民主并非一种表现形式,不是一人一票就是民主。

但是这样一来也带来了民粹主义的核心问题:决策的不专业,或者说是决策的盲目性。

术业有专攻,专业对口的人总是少数的,然而大多数人都要面对许许多多的公众议题。民众对于问题的决策,有可能是出于与问题毫无关联的个人喜好。比方说,英国脱欧的投票,不少年轻人根本不知道脱欧意味着什么,仅仅是觉得好玩或者从众。

但是,更可能的,则是通过和问题相关的一些见闻进行的决策。而这些道听途说的见闻,可能是对的,也有可能是错误的。比如当初PX化工厂是不是该建在本地,很多民众在抗议时,其实对PX毒性的了解都是错误的。

由于民众对特定问题不具备专业性,导致大多数的依据都是道听途说,同时专业性文档过于复杂艰涩,所以媒体舆论对民众决策结果有着极其强大的影响力。一旦媒体舆论在特定利益集团的要求之下,释放出错误的观念出来,民众就会成为利益集团的打手,为利益集团的利益而不自觉做出决策。

放到台湾来看,则是政论节目上,一个个名嘴比专家学者更能肯定或者否定某个议题,引导观众的选择。而社会上具有较大影响力的,如明星们,则发挥着自己的影响力在不专业的事情上指手画脚,引导群众的舆论走向。专家学者则因为专业理论过于晦涩难懂而被群众弃置一边,群众反而去相信所谓的“懒人包”来了解专业议题。所以年轻的台湾人才会在民进党的利用之下,通过所谓的懒人包就轻松地把马英九的服贸政策给完全挡了下来,并顺利当选。也才会有所谓的各大艺人纷纷上演“我是人,我反核”的戏码,最终将折腾了几十年的核四彻底封死。

而政客为了选票而不假思索就答应民众的所有请求,由民众来主导能源的议题而不是专业人士。这样的民粹政治,能不反噬吗?台湾岛上弥漫着“爱台湾”的口号,一个个都深爱着台湾,可是却把台湾的能源问题越搞越遭。

爱够吗?可是它发不了电,更点亮不了台湾。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关注观察者网微信guanchacn,每日阅读趣味文章。

责任编辑:小婷
台湾 核电研发 去核电化 核电站 蔡英文 发电
观察者APP,更好阅读体验

菲律宾称在黄岩岛已越过红线?中方回应

以色列警告美国:一旦逮捕令下发,我们就对它动手

涉及俄罗斯,美国又对中企下黑手

内塔尼亚胡警告布林肯:以色列不会接受

“这是美国自信心下降的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