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狼图腾》编剧芦苇谈中国导演、市场变化、电影制度

来源:观察者网综合

2015-03-16 13:15

观察者网曾报道,2015年春节电影档,《狼图腾》以“对人与自然终极关怀”的姿态,在有些喧闹的电影市场中独树一帜。在观察者网作者根号三看来,《狼图腾》原著是“一个异乡人替一群异邦人想像了蒙古草原的风土人情”。做过知青的作者“北京青年”姜戎,以审美的方式,赞颂了游牧文明的“自然天性”。而这引起了蒙古族作家郭雪波的反驳:“狼贪婪自私、冷酷残忍,宣扬狼性是反人类的法西斯思想。狼是蒙古人生存的天敌,根本就不是蒙古族的图腾。 ”

作为电影的《狼图腾》,出自编剧芦苇之手。芦苇的履历表很让人眼前一亮:《黄河谣》、《一地鸡毛》、《霸王别姬》、《活着》、《图雅的婚事》......芦苇说,坚持人道主义、坚持人文表达,是他的不二法门,“别的我也不太懂,我也没有兴趣,但这是我的底线,是我必须遵守的。”

芦苇

这样看来,《狼图腾》也应该是具有人文情怀的人道主义作品。不可否认,很多观众是认可的。至于这样的情怀,多大程度上如根号三所说,是艺术家自己的“想象”,其中又有多少误读的成分,艺术家很少回应。

陈凯歌、张艺谋、姜文都在自嗨  郭敬明的优点很鲜明

在去年的一篇采访中,芦苇被描述为“时代逃逸者”,言下之意是说:如果时代是以拍了《无极》、《梅兰芳》的陈凯歌、拍了《满城尽带黄金甲》的张艺谋、以及《小时代》和郭敬明为标志的时代,那他对他们敬而远之。《霸王别姬》大获成功之后,陈凯歌邀请芦苇合作《风月》。芦苇作了一番功课后发现陈凯歌想要的故事“从头到尾都是虚假的,只是小市民口头的一种传说。他认为这样的故事无法具备史诗品质,因为史诗必须跟真实有千丝万缕的关系。”“陈凯歌在制造一种历史上并不存在的幻象。这个方向是错的,这似乎也可以解释后来为什么会诞生《无极》。”之后的《梅兰芳》也让他寒心:“拍《霸王别姬》的时候,他是爱程蝶衣的,但是梅兰芳,你不觉得他爱,而更像在利用这个人,缺了敬畏心。”


芦苇(右二)与张国荣(左二)、陈凯歌(左三)、张丰毅(左四)等

张艺谋也是如此。芦苇曾和张艺谋就《满城尽带黄金甲》剧本讨论了八天,他认为剧本太烂。张艺谋却说,“单就张艺谋巩俐周润发周杰伦四个名字,票房两个亿,芦苇你信不信?”芦苇这时感觉面前的是一个新的张艺谋。固执、自信、没有虔诚之心,艺术创作能力僵化。以前的他,对题材的热望第一,现在是票房,而这就是变化。

更重要的是,如果从他人道主义的标准出发,像《英雄》这样的电影,价值观“落后愚昧,甚至反动”:为统一天下牺牲杀戮个人的性命。

而电影究竟是拍给谁看的?姜文最新的电影《一步之遥》引起舆论撕裂,面对许多人说看不懂,姜文的态度近乎:懂的人自然就懂,不懂的人无论如何也不懂。在芦苇看来,“《一步之遥》是自己High的电影可能给一部分人看觉得挺High挺好的,就像《太阳照常升起》一样,就是别人看不懂,这个问题就比较大了。就跟某些导演说的一样,我们电影是给一百年以后的人看的,你怎么不说你的电影一百年以后再拍算了?你既然是给那个时候的人看的,那你就一百年以后再拍,你拍电影还是给当下人看的。”


姜文自嗨?

相较之下,去年郭敬明执导的《小时代》尽管集中了电影的所有缺点,却优点鲜明,它类型清楚:这就是一部郭敬明拍给粉丝的电影。而当下很多导演,在他看来,尤其是陈凯歌,在大踏步地奔向自我,只准备和自己,和想象中的自己交流。

毛时代电影对理想有激情 今天只对金钱美女有激情

近两年,怀旧青春剧大卖,综艺大电影火爆。在芦苇看来,可以用毛时代的电影比较当下。“在毛的时代,我们走红的是政治商品,在这个时代,走红的是时尚产品,时尚产品比起政治产品还是进步了,但是这个进步让人很悲哀的就是太低俗、太市场,充满了铜臭气。我们的电影跟我们的社会生活也挺吻合的,我们的社会生活越来越商品化、市场化、越金钱化,我们电影也这样,这是一个比较可悲的事情。红色电影虽然他理想主义是虚假的,但是毕竟还是理想主义。比如说《英雄儿女》,和尽管他不是来自生活的真实,但是大部分国内观众还是能够看的热血沸腾,能看到激情在里面。今天的人只有对金钱美女有激情,已经没有对理想有激情了,这是一种变化。” 


革命浪漫主义的感染力,在今天,似乎已变得口感生涩

“有电影制度,我们永远不要想拿电影跟美国和韩国抗衡

原因何在?芦苇觉得还是因为制度,就好比带着镣铐跳舞。与韩国和美国相比,“韩国电影忽然在短短的一二十年内,就成为亚洲电影里的主流电影,培养了大量的韩粉,它有一个前提条件在那摆着,它的电影制度被废除了,在十几年前,在一二十年前,它的电影制度就没有。它跟美国是一样的。美国把全世界电影的市场都占了,光美国电影,据说在全世界电影占80%以上的份额。韩国电影在亚洲电影里面至少也占了很高的份额,包括在中国市场里面,可以占很高的份额,但是它是没有电影制度的。有电影制度,我们永远不要想拿电影跟美国和韩国抗衡。永远不要梦想这一天,没有这一天的。那个是一个铁镣,你带着铁镣去跳舞,你没有他们跳的好,这是肯定的。长官意志论。”

创作环境不自由,已经是艺术家的老生常谈。


在芦苇看来,贾樟柯应该算带着镣铐跳得较好

《狼图腾》的话题在中国压倒一切   法国导演“抽了我们一个嘴巴子”

那么接手《狼图腾》,就成了顺理成章的事。芦苇曾评价贾樟柯的《天注定》:“在表达社会真实生活方面,珍贵、稀少、难得,人文价值很高。”这部电影取材自包括东莞、富士康等中国社会真实事件。在他看来,贾樟柯电影有一种重要的品质,就是坚持把镜头对准中国最真实的生活。而在中国银幕上,大多数人的生活是缺失的。《一地鸡毛》、《活着》、甚至《霸王别姬》,芦苇都在尝试用个体的生活,隐喻或直接表现时代和历史。那《狼图腾》用意何在呢?

“《狼图腾》这个题材很棒,它讲了一个我们中国压倒一切的最重要的一个话题,就是讲中国生态环境变化问题,凡是有生命体的一切人,都跟这个话题有关。”这简直是神交陈凯歌。前两日陈凯歌在两会接受采访时恰好也说道,跟雾霾这样的大事儿比,艺术创作不算什么,因为人之为人全靠呼吸。


陈凯歌与芦苇

芦苇认为这个话题很重要,甚至是最重要,但“在中国电影里从来都是一片空白,这么严峻的社会问题,它关系到每一个人生存质量问题,中国电影界对此是沉默,或者说就没有意识,没感觉,非常麻木。”“我觉得《狼图腾》的意义,它既是一个非常好看的电影,它又是一个非常迫切的社会话题,是我们所不能回避的,事关我们每个人的生存质量一个严重的话题。因为 环境污染,草原被破坏以后,造成的雾霾天,这些话题都跟《狼图腾》有千丝万缕的关系,《狼图腾》表现的是什么?就是讲草原被破坏的过程,讲的是草原的生命 被破坏,狼被驱赶捕杀,狼的缺位只是一个象征意义,是整个草原生态平衡被破坏掉了。所以我觉得这么重大的一个主题,小说已经出版十几年了,可是中国电影界也无力去拍这么一部电影,所以阿诺拍这个电影对中国电影界本身就是一个讽刺,我说话重一点,阿诺抽了我们一个嘴巴子,但是这是应该的。

(观察者网综合影视工业网、南方人物周刊等报道)

责任编辑:徐书婷
中国电影 编剧 姜文 陈凯歌 张艺谋 小时代 雾霾
观察者APP,更好阅读体验

“中美会谈成果远超预期,是一个非常好的起点”

中美日内瓦经贸会谈联合声明

卡塔尔送大礼引争议,特朗普:免费的也骂?

何立峰:中美达成重要共识

“中国猛龙首露利爪,实战证明自身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