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务部:越南必须赔偿被打砸中国企业和个人一切损失
来源:中国网
2014-05-20 15:51
近日,中越南海争端引发越南反华游行并演变为暴力打砸中资企业事件,部分中国企业和个人遭受损失,中国商务部对外贸易司司长张骥20日在北京谈及越南发生的针对外国企业和人员的严重暴力事件时称,中方郑重地要求越方以实际行动挽回由此给中方企业造成的严重后果,要求越南赔偿中国企业和个人的一切损失。
此前5月16日,中国商务部长高虎城在青岛出席APEC贸易部长会议期间,约见了越南工贸部长武辉煌,就近期越南发生的针对中国投资者和企业的打砸抢烧严重暴力事件表示强烈谴责,并向越方提出了严正交涉,要求越方进一步改善贸易投资环境,管控好有关问题,为双边贸易投资合作创造良好氛围。
商务部对外贸易司司长张骥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于2014年5月20日(星期二)上午10时举行新闻发布会,请商务部对外贸易司司长张骥解读《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支持外贸稳定增长的若干意见》。目前外贸的形势在国内外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对于中长期的外贸形势张骥给予了详细的分析。
张骥在发布会上表示,最近在越南多地发生了针对外国投资者和企业的严重暴力事件,造成了中国公民的伤亡和财产损失,中方对此表示强烈的谴责,已经向越方提出严正的交涉,要求越南立即采取有效措施,制止一切暴力行为,确保所有在越南的中国企业和人员的生命和财产安全,立即妥善安置受到袭击的中方企业和人员,并全力救助伤员,立即对有关暴力事件展开调查,依法严惩所有的犯罪分子,赔偿中国企业和个人的一切损失。
张骥表示,近年来,中越双边贸易发展迅速。据中国海关统计,2013年,中越双边贸易额达到654.8亿美元,同比增长30%。中国已经连续多年成为越南第一大贸易伙伴。
“中越双边的贸易发展到今天的规模和水平,是中越双方多年共同努力的结果,来之不易。”张骥说。他表示,越方这次暴力事件已经给包括中国企业在内的外国投资企业造成了巨大的财产损失,如果局势进一步紧张恶化,不仅将严重伤害中国人民的感情,也将影响中越两国企业的信心,势必会损害中越贸易的持续健康发展,这是中方不愿意看到的,也是对越方经济不利的。
张骥强调,中方郑重地要求越方妥善处理这次事件,确保类似事件不再发生,以实际行动挽回由此给中方企业造成的严重后果。
当前的外贸形势实际上和中长期的走势是相关的。我们整个的走势,既有一些外部的因素,也有一些内在的因素,既有客观的也有主观的。
外贸持续高速增长时代一去不复返
从1978年-2008年,按照海关统计,中国货物贸易一直是高歌猛进,变化可以用“翻天覆地”来概括,年均增速接近18%,世界排名从1978年的32位提升到现在的第1位,应该说取得这个成绩来之不易,是在国家正确发展战略指导下,广大外贸企业艰苦努力取得的,也是中国人民勤劳智慧的结果和体现。同时,我认为,也有它特殊的背景,这种背景的变化,对我们进一步判断中长期的走势会有帮助。
这个特殊背景有几点:一是世界经济长周期的繁荣。从1979-2008年,世界经济年均增速3.4%。世界贸易年均增长8.2%。二是全球化加速发展。一个是上世纪八十年代后期,纺织服装、家具这种劳动密集型产业,由亚洲四小龙向中国大陆转移。九十年代后期,IT产业劳动密集型的加工组装环节也从日韩和欧美向中国转移,形成了强大的出口能力,也助推了我们贸易大国的形成。三是美国的IT革命和金融创新,助推了世界经济的增长,另外也助推了国际产业的转移。四是我国具有低要素的成本的比较优势,在长时间当中是比较稳定的,土地、、劳动力、环境成本相对较低。
1995年-1999年,我国制造业工人的年均劳动成本是729美元,是美国的1/40,泰国的1/4,甚至还低于印度的水平。所以在那种背景下,我们的外贸取得了很大的发展,也就是靠我们的传统优势,靠我们的低要素成本取得的。以机电产品为例,如果不发生金融危机,还是保持2002到2007年的增速,那么到2012年时,就将是日本、美国、德国出口的总和,占到世界的40%,这是不可能的,所以是不可持续的。
现在,刚才说的这些因素已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我们既要看到当前的困难,同时也要看到深层次因素的变化,我们也应以更平和的心态来看待贸易发展。一是世界经济进入低速增长期。新能源、节能环保等新兴产业,尚难以快速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二是发达国家均提出产业回归,对我国的产业转移放缓。三是贸易保护主义抬头。中国产品首当其冲,从传统行业向新兴行业延伸,从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延伸。四是传统竞争优势逐步弱化。但是我们还有我们的优势,还有诸多的有利条件和机遇。
第一,世界经济还在缓慢复苏,外需有望逐步改善,我国市场多元化战略取得实质进展,东方不亮西方亮。
第二,我国仍然具备基础设施完善、产业配套完备、人力素质较高、营商环境良好等综合竞争优势。
第三,已经培育出一批有国际竞争力的行业和企业,民营企业已成为我国外贸发展最具活力和出口潜力的市场主体。
第四,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对外贸易工作。近年来,出台一系列外贸稳增长、调结构的政策文件,为外贸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
第五,十八届三中全会作出的一系列的重大决定,特别是随着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各项改革任务的推进落实,将为外贸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总的来说,外贸持续高速增长的时代应该说已一去不复返了。未来相当长一段时期里,我国对外贸易将在中低速区间内合理运行。我们有信心,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实现外贸稳定增长、结构改善,发挥外贸对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