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主义战士路易·艾黎诞辰125周年,上海故居正式对外开放

来源:观察者网

2022-12-02 12:17

12月2日,时值伟大的国际主义战士、中国人民的老朋友、工合运动重要发起人路易·艾黎诞辰125周年纪念日之际,经过重新修缮和展陈复原的上海路易·艾黎故居,正式对外开放。

路易·艾黎(Rewi Alley),1897年12月2日生于新西兰,1927年4月21日来到中国,此后长期居住中国。他与中国人民风雨同舟、患难与共,为中国人民的解放和建设事业奋斗了整整60年。

上海宋庆龄研究会会长薛潮,中共上海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文明办主任潘敏,中共长宁区委书记王岚,新西兰驻上海总领事黄桥进,中国工合国际委员会副主席陈永弟,上海市人民对外友好协会副会长景莹出席路易·艾黎故居开馆仪式,并与路易·艾黎长孙段海龙一起为艾黎故居揭幕。

中共长宁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潘国力为段海龙颁发艾黎故居顾问聘书。长宁区华阳路街道党工委书记白燕介绍了路易·艾黎故居复原情况,并表示要做好“艾黎精神的传承者,艾黎故居的守护人”。为了表达对艾黎故居复原作出贡献的有关单位和个人,中国工合国际委员会常委金国明为他们颁发了感谢状。

路易·艾黎重外孙何洋作为亲属代表向中国工合国际委员会华东联络处捐赠了艾老签名版书籍和亲笔家信,并作了发言。何洋表示,当年曾外公选择了与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结伴同行,将他的一生献给了中国共产党的革命事业与新中国的建立与发展,这种执着永远是我们前进的不竭动力。

路易·艾黎故居

故居内部

从20世纪90年代起,艾黎故居先后被列为名人故居、市级纪念地、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上海市第一批革命文物名录、上海市红色资源名录和长宁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为更好复原故居风貌,在工合国际和长宁区委的通力协作下,合力推进故居修缮、史料征集、实物布展、环境提升,为正式开馆奠定了坚实基础。

开馆仪式当天,艾黎故居被中国工合国际委员会授予“国际主义教育基地”。多年来,居住在这里的居民默默地守护着这栋建筑,作出了贡献。长宁区委宣传部副部长陈汉传,华阳路街道党工委副书记、办事处主任刘于朋为艾黎故居守护人代表颁发证书。

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林松添会长表示,上海是艾黎与中国人民友谊的起始之地,也是艾黎精神的萌芽之地。上海艾黎故居记载了艾黎在上海工作生活的艰难岁月,更承载了艾黎与中国共产党一路同行、并肩战斗的宝贵记忆。相信艾黎故居复原开馆将有助于更多人了解艾黎对中国革命和建设所作出的杰出贡献,世代缅怀艾黎的不朽贡献和光辉人生,激励更多有识之士为弘扬新时代国际主义精神而奋斗。

中国工合国际委员会,是国内现存历史最悠久的全国性社会组织和国际性社团组织。1937年,路易·艾黎与斯诺夫妇一起酝酿筹工业合作运动,组织抗日战争下的失业工人和难民开展生产自救,支援抗战前线。1939年,宋庆龄在香港发起创建工合国际委员会,争取海外援助,支持工合运动,由何明华任主席,宋庆龄任名誉主席,陈翰笙任秘书长,委员有艾黎、斯诺夫妇及港澳地区20多人。截至1945年底,工合国际筹集到国际捐款和捐赠物资价值上千万美元,为支援抗战和工合运动作出重要贡献。

新中国成立后,艾黎致力于维护世界和平运动的工作,他热爱新中国、宣传新中国,为发展中国人民同新西兰及各国人民间的友谊,增进各国人民对新中国的了解作出了重要贡献。曾受到毛泽东、周恩来、邓小平、宋庆龄、邓颖超等的亲切会见。

中国工合国际委员会主席柯马凯表示,上海路易·艾黎故居部分复原正式开馆,彰显了“努力干,一起干”的工合精神,为我们传承好、发展好“路易·艾黎精神”提供了重要阵地。我们要牢记习近平主席的殷殷嘱托,传承和发扬新时代国际主义精神,为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新的贡献。

路易·艾黎故居

上海路易·艾黎故居位于长宁区愚园路1315弄4号,建造于1912年,1932-1937年艾黎曾经居住于此。“据《艾黎自传》记载,这是一幢砖木水泥结构的三层西式楼房,室外有扶梯可直上二楼居室。艾黎居住期间,底楼前为会客室和餐厅,后为厨房等辅助用房,当中还有一间工作室,内置一台车床和一些工具。底楼沿弄堂有汽车库,房前有小花园。”中国工合国际委员会副主席陈永弟介绍说,“这次我们在4号楼底楼其中一间,布展还原了会客室的场景。大家看到的书橱、写字桌、靠椅、茶几、椅子、台灯、衣帽架等均是参照民国时期的家具进行了复原。这次艾黎长孙段海龙先生捐赠的打字机,是20世纪70-80年代艾黎用于旅行、度假期间外出使用的。《艾黎诗选》以及20世纪70年代后出版的作品和一些旅行报告就出自这台打字机。”

艾黎诗选

艾黎生前使用的打字机

记者看到,故居内摆放有小型便携电子管收发报机、二战绑腿电键、桌面两用电键及军用电台耳机,参观者从中可以感受到路易·艾黎当年支持中国军民抗战的场景,“共产国际中国组就在艾黎居住的顶楼房间里设置了秘密电台,与长征中的红军保持联系”。

责任编辑:朱敏洁
观察者APP,更好阅读体验

“不管枪支教育,却禁掉我谋生工具,这就是我的国家”

外交部回应布林肯:中方从来没有兴趣,不要疑神疑鬼

护栏被冲破!美国校园两派“开打”

加沙孩子感谢美国“挺巴”大学生:请继续支持我们!

李强:大力发展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