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成为全国首个固定资产投资破万亿元的“一线城市”,将出台新一轮新基建贴息政策
来源:观察者网
2024-02-21 11:29
(观察者网综合报道)在上海市政府2024年2月21日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市发展改革委副主任陈国忠宣布,2023年上海固定资产首破万亿元,并表示新一轮新基建贴息政策将于近期出台。
在发布会上,陈国忠副主任透露:2023年,上海市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3.8%,成为首个投资破万亿元的“一线城市”。
2023年全年,上海市重大工程完成投资2257.4亿元,完成年初计划105%,同比增长8.7%,投资规模再创新高。工业民间投资同比增长18.1%,投资质量进一步提升。
此外,发改委还介绍了2024年“潮涌浦江”投资上海全球分享季系列活动有关情况,并回答编辑提问。
会上有编辑提问:2024年“潮涌浦江”系列活动中会有新基建方面的活动内容,今年上海新基建重点聚焦哪些方面,都部署了哪些重点任务?
陈国忠表示,根据《上海市进一步推进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行动方案(2023-2026年)》总体部署,2024年上海将聚焦新网络、新算力、新数据、新设施、新终端五方面,重点推进56项任务。
一是加快构建高水平网络基础设施。新建各类5G基站13000个,部署一批工业互联网平台,扩容上海国家互联网骨干直连点、国家(上海)互联网交换中心、亚太直达和跨太平洋两条海光缆系统等。
二是加快建设高性能算力基础设施。建成城市级数据中心直连网络,联通全市70%以上主要算力资源,升级扩容上海超算中心高性能普惠算力供给能力。
三是加快建设高质量数据基础设施。加快“浦江数链”城市区块链基础设施建设,推动数据交易链进一步扩容共识节点,覆盖30%以上全国数据交易机构,初步构建轻量、开放、易用的城市“一张图”应用体系。
四是加快打造高性能创新基础设施。建成高效低碳燃气轮机试验装置并试运行,力争芯片制造全流程数字孪生仿真验证平台、智能分子影像共享平台启动建设,争取人形机器人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落地。
五是加快建设高性能终端基础设施。新建2000万个城市感知终端、1万个公用充电桩、8座加氢站,新增100万千瓦容量光伏发电终端、160公里智慧道路、40个智慧停车场,分阶段推进本市义务教育学校实现师生“人均一兆”带宽,启动200所信息化标杆校建设,升级70家智慧养老院。
同时,今年上海将继续实施新基建贴息这一普惠性政策,对比上一轮政策,本轮贴息政策将进一步加大利企惠企力度,利率优惠幅度会更大、贴息支持范围会更广,市发改委将继续通过贴息政策来有效降低社会主体贷款融资成本,带动更多社会资本投资新基建。新一轮贴息政策将于近期正式出台。
陈国忠表示,下一步,上海将积极创新支持方式,持续营造更好的投资环境,也欢迎更多社会资本继续关注和投资上海新基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