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今年增长5%左右,经济规模迈入5万亿元

来源:观察者网

2025-01-15 11:50

上海市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于今天上午9时在世博中心开幕。上海市市长龚正作《政府工作报告》。

观察者网梳理主要内容如下:

·经济发展

1、经济增长目标:龚正说,综合各方面因素,建议今年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全市生产总值增长5%左右,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2%,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相当于全市生产总值的比例达到4.5%左右,城镇调查失业率5%以内,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保持同步,居民消费价格涨幅2%左右,单位生产总值能耗、单位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量进一步下降,主要污染物重点工程减排量完成国家下达目标。

2、经济规模:报告显示,一年来,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总体平稳、稳中有进。预计全市生产总值增长5%左右,城市经济规模进入了5万亿元以上的新阶段。

·产业发展

1、三大先导产业: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三大先导产业规模达到1.8万亿元,启动运行总规模1000亿元的三大先导产业母基金和未来产业基金。

2、新质生产力:聚力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围绕细胞基因治疗、脑机接口、6G、量子计算、聚变能源等战略前沿领域,强化前瞻性、战略性、系统性、带动性研究布局。

3、产业转型升级:推动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发展,优化集成电路产业空间布局,全链条加速生物医药产业创新发展,加快推进人工智能产业创新高地建设,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

4、消费与投资:消费:落实提振消费专项行动,积极促进商品消费,更加注重推进服务消费扩容升级,推动中低收入群体增收减负,提升消费能力、意愿和层级;用好增发的超长期特别国债、地方政府专项债,实施、储备一批“两重”建设项目,重大工程建设完成投资2400亿元,2号线西延伸、18号线二期等将在2025年建成。

·科技创新

1、创新策源能力:加快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创新策源能力实现新突破。发挥在沪国家实验室及基地“总平台、总链长”作用,承担实施一批重大科技专项任务,深化基础研究先行区建设,推动设立尚思自然科学研究院,深化科技体制机制改革,科研项目管理机制和科技攻关组织模式进一步优化。

2、科技成果转化:实施新一轮科技成果转化行动方案,技术合同成交额达到5200.7亿元、增长7.2%,高新技术企业达到2.5万家。

3、战略科技力量建设:全力建设战略科技力量,加快建好用好国家实验室及基地,积极承接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和平台设施建设,进一步健全在沪实验室体系,推进高能级新型研发机构建设,优化科技领军企业培育机制,启动实施全球科技伙伴计划,布局建设新一批“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

4、创新载体建设:深化张江高新区、“大零号湾”等创新载体建设,发展高质量孵化器,着力培育硬科技企业。

·城市建设与管理

1、城市空间优化:全面推进五个新城建设,细化落实新城高质量发展政策举措,加大企业总部、研发创新等功能导入力度,完善“区区结对”、“区企合作”机制,推进新城重点地区和重大项目规划建设,加快打造新城综合交通枢纽,推动新城绿环绿道贯通。持续推动南北转型,强化南大智慧城、吴淞创新城、湾区科创城等重点转型区域功能升级,推进19号线、南枫线等轨道交通线建设,推动乐高乐园度假区开园运营。启动实施崇明世界级生态岛建设第六轮三年行动计划,推进供水能力提升、重点地区生态修复等项目建设。

2、城市数字化转型:统筹数字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和管理,打造大规模智能算力集群,加快构建国家级区块链网络上海枢纽,提升网络和数据安全保障能力。开展“人工智能+”行动,实施“模塑申城”工程,推进制造、金融、教育、医疗、文旅、出行等一批人工智能应用场景建设。统筹线上办事“一网通办”、线下办事“只进一门”、企业和群众诉求“一线应答”,进一步畅通便民利企服务渠道。持续完善“一网统管”运行机制,夯实城市数字底座。

3、城市更新:全面完成中心城区零星二级旧里以下房屋改造,完成31万平方米不成套旧房改造,启动25个城中村改造项目,建设筹措7万套(间)保障性租赁住房,实现“十四五”末总量达到60万套(间),筹措供应“新时代城市建设者管理者之家”床位3万张以上。

·民生保障

报告显示,2024年,上海居民消费价格与上年基本持平,城镇调查失业率平均为4.2%左右。

2024年上海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8.8万元、增长4.1%左右。环境空气质量优良率达到88.5%、提高0.8个百分点,新增公园141座、累计达到973座,为“十四五”末建成千座公园城市打下扎实基础。

1、就业:着力稳定和扩大就业,强化就业优先政策,构建就业友好型发展方式,精准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加大就业困难人员帮扶力度,建成355个社区就业服务站点,城镇新增就业60万人以上。

2、社会保障:稳妥有序推进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改革,稳步扩大新就业形态人员职业伤害保障试点,统筹调整养老金、医保、低保等民生待遇标准,开展服务类社会救助试点,加强低收入人口综合救助,健全保障妇女儿童合法权益制度,完善残疾人社会保障制度和关爱服务体系。

3、医疗卫生:启动高水平研究型医院建设试点,强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科诊疗、健康管理等功能,健全分级诊疗制度,完善紧密型医联体一体化运行模式,推动药械审评审批制度改革,完善创新药械多元支付机制,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深化疾控体系改革,启动实施新一轮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行动。

4、生态环境: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加快建立能耗双控向碳排放双控转型机制,实施煤电节能降碳改造、灵活性改造、供热改造“三改联动”,推进蒙电入沪、深远海风电等重大项目,推动虚拟电厂、新型储能建设应用,建设电动汽车充放电网络,完善产品碳足迹管理体系,建立产品碳标识认证制度,淘汰落后产能400项,落实绿色建筑星级标准,推动公共建筑节能改造,推广绿色生活方式。

·对外开放

报告显示,2024年上海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外资研发中心分别新认定60家和30家,累计分别达到1016家和591家。

1、贸易与投资:聚力稳外贸、稳外资,加大医疗健康、文旅等领域的开放力度,培育壮大跨境电商、离岸贸易、二手车出口、保税维修、再制造等外贸新业态。

2、自贸区建设:深化自贸试验区及临港新片区建设,深化增值电信业务扩大开放试点,加快建设国际数据港先导区,推进中意临港创新合作产业园、日企(上海)中小企业国际产业园建设。

3、国际交流与合作:启动实施全球科技伙伴计划,布局建设新一批“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责任编辑:胡祥熙
观察者APP,更好阅读体验

美国工人造手机?“做大头梦,最小螺丝都是中国造…”

0人付款!美国人买美国货还是中国货?结果扎心了…

冲突升级?巴防长:印军“入侵”迫在眉睫

“这将是美国盟友对特朗普的第一场民意公投”

没有中国制造的家可能吗?美媒画了张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