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店减少2600多家、业绩降至3年最低,这届年轻人为啥不爱啃鸭脖?

来源:观察者网

2025-04-22 21:37

“太贵了,也不如以前好吃了。”这是某点评网站上,一位消费者在一家鸭脖门店下留下的评价。

短短一句话里,让曾经的”平价国民零食”鸭脖卡住了两大bug:既失去了性价比,又失去了好吃的口感。

三家上市卤味企业陆续公布的2024年财报中,步调一致地出现业绩下滑、门店减少的经营走势。

“鸭脖大王”绝味鸭脖去年全年营收约为62.57亿元,同比下滑13.84%;归母净利润2.27亿元,同比下滑34.04%;扣非后归母净利润约为2.03亿元,同比大降49%,成为过去3年以来,业绩最糟糕的一年。

无独有偶,周黑鸭和煌上煌2024年营收和利润同样呈现下滑。其中周黑鸭的营收共计24.51亿元,同比下降10.7%;年度利润9820.4万元,同比下降15%。煌上煌营收17.39亿元,同比下降9.44%;归母净利润4032.9万元,同比下降42.86%。和绝味鸭脖类似,煌上煌也遭遇了近3年最差业绩。

业绩的下滑使得企业通过关店止损。周黑鸭就表示,去年公司关闭位置不佳长期亏损的低质门店,强化营销推广盘活低效门店。

根据财报统计,上述三家卤味头部企业,仅去年门店共计减少2603家,其中周黑鸭门店减少785家,煌上煌门店少了837家,绝味鸭脖没有公布到去年末的门店数量,但到去年中期,门店数量已经减少了981家。

尽管行业报告指出,卤味行业市场规模仍超过千亿,但头部上市企业营收甚至尚未触及百亿门槛,就已经出现增长颓势。

如果某一家企业的业绩下行还能归咎其经营不善,那么几家头部走出相同的业绩曲线,行业趋势走向似乎正在浮出水面。

手中的鸭脖为什么不香了?这届年轻人为啥不爱啃鸭脖了?

成本价格波动,销售一味涨价

“价格太贵吃不起了”,是很多消费者的评价。

打开周黑鸭的淘宝旗舰店可以看到,经典的锁鲜卤鸭脖约为300克/36元,换算下来1斤价格约为60元;鸭锁骨约为230克/29元,1斤约为63元;绝味鸭脖的官方旗舰店价格也基本一致,半斤鲜货盒装鸭脖定价29.9元,1斤价格同样接近60元;销量排前的鸭舌160克/60元,1斤价格约为187元;鸭掌鸭爪150克/25元,1斤价格约为83元。

根据媒体早前的报道,周黑鸭2017年的每斤销售均价约为41.57元,到了2018年每斤价格涨至43.8元,计算下来8年时间周黑鸭的每斤单价上涨约为18元/斤,涨幅约为43.3%。

然而单价的上涨,带来的却是客单价的下滑。根据早前财报,2018年周黑鸭的客单价消费还是63.66元,但到了2024年,每张采购订单的平均消费是54.39元,下降了9.27元,比6年前减少14.56%。

换句话说,基本上每单消费都比当年少了一个鸭头,或是一根鸭脖。

一个需要承认的事实是,2019年-2022年间国内经历了“超强鸭周期”,作为鸭味卤制品的白羽肉鸭,经历了一轮价格震荡。

国内鸭苗价格在2019年冲高之后,经历了较为长期的价格低谷。根据Mysteel和其他综合数据显示,从2020年—2022年,白羽肉鸭种蛋鸭苗年度均价,从平均1元/羽的低谷,逐渐回到2022年平均3.27元/羽的价格。到了2023年,年度均价约为3.49元/羽,整体呈现价格回补后的上升趋势。

也是在这一期间,上述卤味企业也不同程度的出现涨价。2022年初,绝味鸭脖两次提价,不同品类的价格涨幅在5%-10%之间,周黑鸭、煌上煌也同样表示提价。

然而鸭件、肉类等原料成本价格,在去年已经出现不同程度的降价。煌上煌去年财报显示,2024年公司酱卤肉制品前10位的原材料采购价,都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其中鸭颈采购价降幅最大,同比下降48.55%,只有2023年的一半。其余冻新鸭降幅超过15.25%,鸭翅中下降16.81%,牛肉成本价都下降8.4%。

但原料价格的下降,并未传导给消费终端,上述卤味企业也没有出现降价的消息,但在公司层面上,各家企业都出现利润的提升。

煌上煌显示,去年公司酱卤肉制品业综合毛利率同比提升5.93个百分点,公司整体毛利率提升3.93个百分点,达到32.95%;绝味鸭脖的整体毛利率提升5.94个百分点,达到30.79%,其中鲜货类产品毛利率达到35.59%;周黑鸭的全年毛利率也提升4.4个百分点,达到56.8%。

消费者口味偏好,变了!

当价格不再具有优势,消费者就对品牌失去了宽容度。就像消费者可以包容蜜雪冰城4元的“隔夜柠檬”,但如果涨价到14元,这样的包容便不会出现。

可以说,当鸭脖涨到60一斤、卤味下单一次要准备好50元的预算时,它作为零食的可被替代性就很强了,毕竟同样作为零食,肯德基“疯四”小食V50已经能吃到饱,一杯奶茶也只要不到它一半的价格。

尤其在“消费降级”的当下,不再“平民价”的鸭脖,也就失去了它的性价比。有消费者提到,衢州鸭头,成都兔头,柠檬凤爪、辣条等等类似卤味零食的价格更便宜,完全可以做鸭脖的“平替”。

“国内卤味市场这两年遭遇较大挑战,卤味单价比较高,在整体宏观经济环境不确定因素增加的情况下,消费意愿、消费能力、消费信心在持续下探的节点下,对高价卤味的消费意愿会下降。”中国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表示。

与此同时,不断崛起的新兴零食品牌和品类,也在抢夺消费者对卤味产品的关注度。

2023年的一份报告显示,休闲食品市场中,传统卤味占比从25%降至18%,而新式零食占比上升到45%。

《中国休闲食品行业市场研究报告》显示,2024年中国休闲卤制品市场规模约为1350亿元,同比增长约8%,其中鸭脖类产品占据了约13%的市场份额,市场规模约为175亿元。然而,与2021年、2022年的高速增长相比,2024年鸭脖行业的增速明显放缓。

之所以行业开始触及规模天花板,也和鸭货产品的特性,以及当下饮食消费趋势有关。

“健康化”已经是当下消费者在选择休闲零食时,关注的一大要素。Innova发布的《全球健康零食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提到,消费者对健康零食的选择频率已经超过了纵享型零食,30%的消费者也在积极寻找低糖、低盐或低卡路里的零食选择。

消费者的需求和高盐、高热量的鸭货类卤味特性的相悖。上述2023年的报告统计显示,18-35岁的消费人群中,认为鸭货”不够健康”的比例达到75%,较2020年时上升28个百分点。

产品单一,抓不住消费者吸引力

与此同时,鸭货较为单一的品类和特征,也难以在层出不穷的休闲零食行业,持续吸引消费者的注意力。

以现制饮品类为例,红餐产业研究院的报告显示,2024年现制饮品上新了2681款新品,其中新茶饮品牌共上新了1895款新品,仅在去年8月份就有38个连锁茶饮品牌推出154款新品,算下来每个品牌每月推出4款新品。

一位餐饮品牌创始人表示,菜单品类中除了要有“抗打”的爆款之外,还要有不断上新品:“限定款、季节款、新口味,都是在不断地抓住消费者吸引力。”

相比之下,鸭货卤味的出新速度可谓“缓慢”。周黑鸭在2024年尝试推出麻辣鸡丝、干煸辣子鸡等新品,但新品上市迭代速度仍然较慢。加上除了促销之外,行业营销手段有限,产品卖相也不如“漂亮饭”更具传播力,尤其难以吸引年轻消费者群体有限的关注度。

“在其他品类的挤压之下,消费者选择更加多元,尤其是鸭货卤味整体品类、产品都较为单一,对年轻一代消费者吸引力不足。”朱丹蓬表示。

他认为,在当前的消费形式下,卤味行业需要从“五多战略”进行破局:“需要多品牌、多品类、多场景、多渠道、多消费人群,解决卤味行业新的核心竞争力问题。”

事实上,周黑鸭在年报中也提到,需要对年轻消费群体进行市场拓展,会加大投入,深入了解年轻消费者对需求和喜好,以更精准的市场策略,赢得年轻市场的青睐。

这也拉高了市场的期待值:传统的卤味休闲零食,还能玩出什么新花样?


责任编辑:孙梅欣
观察者APP,更好阅读体验

换防长?“美国后院起火”

美元主导地位遭削弱,“人民币必须抓住机会”

前十占九!“中国机构正在主导全球芯片研究”

罗马教皇方济各去世,曾呼吁“不要害怕中国崛起”

“原来,中国早就有预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