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盛硅业一季度营收稳健现金流持续好转 每10股分红4.5元积极回报股东
来源:观察者网
2025-04-24 17:52
4月24日,合盛硅业公告2025年一季报,公司实现营业收入52.28亿元,与上年同期基本持平,实现归母净利润2.6亿元。经营性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16.48亿元,较上年同期大幅好转。由于报告期内,国内工业硅、硅橡胶等主要产品市场销售价格较上年同期呈现下滑态势,致使公司利润承压。但公司凭借“煤-电-硅”产业链优势,在行业景气度低迷的背景下展现了较强的抗风险能力和盈利能力。
公司公告显示,2024年以来,公司通过加大布局,将上下游产业链协同优势进一步巩固。在上游方面,工业硅生产所需的电力及硅石成本占比较高,公司已拥有多处石英砂矿产探矿权及采矿权。公司依托自身储备的优质石英砂矿产,通过优化资源调配工艺,不断提升自产自用比例,切实增强产品核心品质并压缩生产成本。
同时,公司的工业硅及多晶硅业务主要集中在新疆,2024年新疆地区煤炭产量大幅增长,煤价进一步回落,让公司电力成本进一步降低,年报显示,公司年内采购电价同比降低2.43%,电厂用煤价格减少20.68%。2025年一季度,公司硅厂煤平均价格环比下降4.58%,同比下降25.01%;电厂用煤价格环比下降8.24%,同比下降20.33%,能源成本优势进一步显现。
此外,公司在2024年已采取一系列精细化管理举措,在提升产能的同时,降低对蒸汽、电力的消耗,部分矿热炉单吨工业硅冶炼电耗已降至万度以下。同时,公司也在推进“两化融合”战略,形成“数据驱动、智能协同”的运营新格局,全面增强战略执行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在产业链中下游,公司通过有机硅、多晶硅等产品组合进一步优化成本结构。2025年一季度,主要产品自用量占比方面,工业硅为27.45%,硅橡胶为44.51%,环体硅氧烷为90.09%。高价值量的硅油产品,公司自用量仅占生产量的2.80%,主要用于外部销售。公司以体系化的产品能力化解市场冲击。这种动态调节能力使公司在价格下行周期保持了现金流正向运转。
值得注意的是,公司在碳化硅领域的快速发展,标志着全产业链向高端延伸的战略突破。目前,公司已完整掌握了碳化硅材料全产业链核心工艺技术并突破技术壁垒,公司衬底及外延片良率国内领先,关键技术指标方面已赶上国际龙头企业。2024年,内蒙古赛盛新材料年产800吨碳化硅颗粒项目正式点火投产。根据经营计划,2025年公司将努力攻克高纯半绝缘碳化硅粉料及超高纯超细碳化硅陶瓷粉体技术难题,并加速8英寸碳化硅量产进程,推动产业链上下游一体化稳健发展,巩固并扩大行业竞争优势。
分析指出,尽管行业景气度低迷,价格下行压力较大,但公司通过成本控制、产能扩张和产品价格调控,依然能够在行业中保持领先地位。未来,随着供给增长放缓和需求逐步恢复,合盛硅业在工业硅、有机硅以及光伏、碳化硅等新兴领域的成长潜力将进一步释放,全产业链一体化的优势将继续为其带来长期的投资价值。公司持续回报投资者,根据2024年度利润分配方案,公司拟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4.50元(含税),合计派发现金红利5.28亿元(含税);加之年内公司以集中竞价方式回购股份,公司现金分红和回购金额合计10.28亿元,占当年归母净利润的59.05%。
此外,公司今年还发布了《2024年度可持续发展报告》(ESG报告),致力于为全球硅基新材料行业和绿色能源领域的发展贡献合盛智慧和力量。一方面,积极推进清洁能源和零碳技术的规模化普及,大力推动绿色低碳的生产方式,并在业内率先开展产品碳足迹认证工作,实现绿色制造;另一方面,积极创造可持续、绿色循环经济模式提质升级,在“绿色循环经济产业园区”内不同产业之间互相赋能,完整构建低碳高效的产业可持续发展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