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绿色基金董事长徐林:中国经济转型释放机遇,但美国“脱钩”让美企失去市场
来源:观察者网
2025-05-15 16:06
【文/观察者网 陶立烽】
“中国正经历服务经济、数字经济和绿色低碳三大重要转型,这本可为美国先进数字技术和半导体公司提供众多合作机会,但美国的限制措施却使这些企业逐渐失去中国市场,对双方而言都并非理想结果。”国家发改委财政金融司原司长、中美绿色基金董事长徐林15日在上海表示。
当天,第五届“中国社会责任投资高峰论坛(IFCII)”在上海高级金融学院举行。在论坛上,徐林在谈及中美关系时指出,中国产业竞争力不断增强,对美国传统优势产业形成挑战,美国由此对中国崛起产生焦虑,并以所谓公平竞争和贸易问题为由向中国发难,但解决矛盾需通过沟通谈判,寻求妥协以维持合作。
对于美国在技术领域对中国实施的严格出口限制,徐林认为难以达成其预期目的。尽管短期内会给中国带来困扰,但这种限制反而激励中国加强创新研发、实现进口替代。“凭借庞大的应用场景,中国创新成果能迅速形成规模经济,降低成本,提升国际竞争力,”徐林说到,美国 “小院高墙” 策略可能适得其反,限制越多,中国创新和进口替代覆盖面越广,最终促使美国企业在中国市场份额流失,导致中美一定程度的脱钩,这对双方都不利。
在谈到中国经济发展时,徐林强调,中国正经历服务经济、数字经济和绿色低碳三大重要转型,且三大转型相互融合、彼此支撑,数字智能转型尤为关键。这本可为美国先进数字技术和半导体公司提供众多合作机会,然而美国的限制措施却使这些企业逐渐失去中国市场,对双方而言都并非理想结果。
“经过这样一个磨合和反思之后,也许两国政府可以非常冷静坐在一起,探讨一个新的更加合作、更加共赢的做法。”徐林表示。
针对两国绿色领域合作,徐林指出两国仍具有广阔的合作空间:一是美国先进的数字技术可以与中国的绿色低碳转型和数字智能转型结合,实现更多商业互利;二是基于世界银行等现有国际体系,中美可共同开展全球气候融资的合作;三是中国新能源技术领先,企业可赴美投资设厂,通过贸易和跨境投资实现双赢。
“当前由于地缘政治争斗的影响,双方的合作空间尚未充分展开。中美双方政府与业界需共同努力,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多边贸易体系重构和改进过程中加强合作,以全球性大国的责任,共同维护世界稳定。”徐林表示。
徐林曾任国家发改委财政金融司司长、发展规划司司长,2018年10月出任中美绿色基金董事长。该基金成立于2016年,由中央财办和美国保尔森基金会牵头,联合两国商界设立的一个民间绿色交流合作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