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身创企魔法原子再获数亿融资,预期年内订单破千台

来源:观察者网

2025-05-16 14:00

5月15日,追觅科技孵化的具身智能机器人公司魔法原子宣布,近日完成数亿元新一轮战略融资。本轮投资方包括战略产业资本禾创致远、芯联资本,财务投资人华映资本、晓池资本、元禾厚望,老股东追创创投和翼朴基金持续追加投资,新资金将用于具身智能核心技术迭代研发,VLA模型搭建,加速推动机器人在工业、商业场景落地。

这已经是近半年内,魔法原子完成的第二轮超亿元级融资,成为这条火热科技赛道最“吸金”的黑马之一。据魔法原子方面介绍,在此期间,企业已逐步完成“全栈自研技术+全链路布局+场景化应用”闭环生态的搭建,为商业化进程提供根本保障。

公开资料显示,魔法原子成立于2024年1月,专注于通用机器人和具身智能技术研发与落地应用,产品涵盖通用人形机器人与四足机器人,覆盖工业、商业及家庭等多元场景。团队超过80%为研发人员,长期深耕机器人本体、人工智能算法等核心技术,同时具备工程化与量产经验。

企业介绍称,作为全球少数具备通用机器人全栈自研能力的团队,魔法原子硬件自研率高达90%,全面覆盖关节模组、灵巧手、减速器、驱动器等核心零部件,软件层面,其自主研发的通用具身智能系统,支持人形机器人快速部署与高效协同管理。通过“硬件自主可控 + 软件智能协同”的技术架构,不仅大幅降低供应链风险与制造成本,更为机器人在工业、商业等真实场景的规模化落地,奠定了坚实的技术底座。

2024年11月,魔法原子旗下人形机器人“小麦”首次进驻工厂产线展开训练作业,在追觅科技工厂实践上下料质检、搬运、装箱等工序,成为国内最早完成人形机器人多机协作技术验证的团队之一。

2025年以来,魔法原子加快拓展工业、商业等多元应用场景,致力于半结构化场景与非结构化场景探索落地应用。

为加速机器人在真实场景中的规模化部署,今年3月,魔法原子正式发起“千景共创计划”,计划在全球范围内拓展1000家合作伙伴,打造1000个人形机器人落地应用场景。

目前,“千景共创计划”已吸引20余家来自汽车产业链、半导体、3C电子、医疗、核化等领域的头部企业参与,围绕上下料、质检、搬运等典型工序开展人形机器人应用验证。预计今年内,魔法原子将率先在追觅生态内实现产品交付与商业闭环,并推动标准化产品在汽车零部件加工、危化品化验等更多行业场景加速落地,预期订单数量破千台。

随着“千景共创计划”的加速推动,今年4月,魔法原子与无锡政府达成全面战略合作,梁溪区、梁溪科技城方面明确首批采购意向,计划购买数十台魔法原子全尺寸通用人形机器人,用于垂直场景闭环测试验证。同时,针对航空航天、低空经济、高端制造、机器人产业链等行业领域,加速具体场景、具体工序的产品交付落地。随着合作的深入和量产节奏的加快,双方预计将在未来实现面向无锡地区企业及商业空间的万台级销售目标。

今年,魔法原子全面提升量产进程,基于销售及合作伙伴的市场需求,启动400台人形机器人生产,并于2025年陆续部署至真实应用场景中。

据了解,随着本轮融资引入多家产业资本,魔法原子将凭借深厚的场景理解和全栈软硬件开发经验,与诸多行业龙头,包括追觅科技、芯联集成以及全球光模块龙头公司等展开深入合作,加速人形机器人在工业场景的规模化落地,助力产线智能化升级改造。

同时,魔法原子将与芯联集成合作探索人形机器人核心零部件供应链,尤其高集成电驱控芯片的相关开发,进一步优化量产工艺,率先定义人形机器人产业核心软硬件行业标准。

面向市场化进程,魔法原子将持续与追觅科技深化战略合作。一方面,基于追觅供应链采购协同,在采购和生产端共享资源,实现降本增效;另一方面,依托追觅在品牌建设与渠道拓展方面的成熟经验,为人形机器人在多元场景落地注入新动能。

华映资本创始管理合伙人季薇表示,坚定看好有着万亿级终局体量的具身智能产业,该领域的中国企业具备硬件成本、数据规模、制造业场景等先天优势,未来会是一个“中国先发”的巨大赛道。然而当前产业尚处早期,大脑模型技术尚未收敛,数据闭环尚未建立,场景落地尚未明确,华映倾向于选择在场景端有特殊优势、在商业化探索上领先一步的公司,魔法原子与追觅在制造端及渠道端的打通,为公司的长期竞争力提供了保证。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责任编辑:张志峰
观察者APP,更好阅读体验

HDMI收税20年,移动“超高清时代”能否有中国标准?

美企急电:快取消越南、印尼订单,转回中国

“无论承认与否,硅谷精英变成‘中国必胜论’拥趸”

拿中国说事,美高官想拦下这笔交易

中哥走近,美国又跳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