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人国足能拿世界杯?这里也是中国科创的试验田

来源:观察者网

2025-07-01 20:31

近日,中国国内首个无人遥控的机器人足球赛在北京落下帷幕,本次夺冠的清华大学火神队,不久前也在全球机器人世界杯上击败德国球队夺冠。

机器人踢足球,不只是为了踢足球。实际上,无人遥控的足球机器人比赛,充分体现了一个机器人想要自主完成工作所需的种种技能。中国机器人足球队的优异表现,背后是大学校园中浓厚机器人科研氛围结出的硕果。而借助各类机器人大赛成长起来的大学生,正让中国在具身智能的人才储备上领先一步。

继机器人马拉松,机器人拳击赛后,6月28日晚,位于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北京亦庄)的北京智慧电竞赛事中心内,2025RoBoLeague机器人足球联赛(以下简称“机超”)总决赛上演巅峰之战。经过3个小时的角逐,最终,来自清华大学的火神队夺冠。

本次“机超”也是2025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首场测试赛、国内首场机器人足球3v3 AI赛。

作为国内首个机器人足球赛事,本次比赛采用了全新的赛制和规则,参赛队伍采用了主办方提供的加速进化T1机器人作为标准平台,且本次比赛并没有遥控器,要求机器人完全依赖AI策略自主行动,无需人类保护员干预,充分展现了机器人在运动控制、视觉感知、定位导航、决策规划及多机协作等领域的技术成果。

尽管相比人类选手,机器人足球选手的表现还略显稚嫩,但是从目前的发展趋势来看,未来人形机器人能够在足球赛场踢赢人类选手乃至赢得世界杯绝非天方夜谭。而机器人足球赛中所展示的寻路、射门、对抗及起身等技术,不仅展示了中国在人形机器人世界领先的地位,也在这波具身智能的浪潮中存在巨大的商业价值。

没有遥控器,真AI足球赛

本次“机超”由北京经开区管委会指导,尚亦城(北京)科技文化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尚亦城集团”)与北京加速进化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加速进化”)联合主办。

作为2025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的首场测试赛,同时也是国内首场机器人足球3v3 AI赛,这场高对抗性赛事不仅是人形机器人前沿技术的展示平台,更承担着为全球综合性人形机器人大赛足球项目提供实战数据与规则验证的关键使命。

主办方对观察者网表示,本届“机超”实现两项标志性突破:

1、赛事采用了主办方统一提供市场价19.9万元的加速进化T1机器人,所有参赛机器人完全依赖AI策略自主运行,无需人类保护员干预,可自主完成跌倒爬起动作;

2、采用优化的判罚机制,显著减少比赛中断,提升流畅度与对抗强度。

值得注意的是,相比之前的机器人马拉松和机器人拳击赛均允许工作人员手持遥控器控制机器人,本次机器人足球赛则禁止了遥控器,要求机器人依靠AI自主行动。

为本次比赛提供机器人的加速进化对观察者网表示,本次提供的加速进化T1机器人仅仅提供了本体和底层技术,而无论是足球规则还是进攻防守等AI逻辑均由参赛队伍自行编写。

观察者网注意到,在本次比赛中,机器人均为黑色衣服和鞋子的配置,与白色足球做出了显著的颜色区别,适当的降低了开发难度。

在6月28日的总决赛上,来自北京信息科技大学Blaze光炽队、清华大学未来实验室Power智能队、清华大学火神队、中国农业大学山海队四支战队,为场内外观众奉献了一场科技与竞技兼备的“新”足球比赛盛宴,最终清华大学火神队以5:3战胜中国农业大学山海队取得冠军。

在传递、接球、解围、守门的过程中,6名“球员”秀出人形机器人在运动控制、视觉感知、定位导航、决策规划及多机协作等领域的前沿技术成果。

清华大学未来实验室Power智能队队长对观察者网表示:“怎么识别球的运动,在场上不同位置如何带球往前推进,怎么罚角球,都需要进行针对性的技术研发。”

而对于未来机器人足球赛的前景,该队长表示“机器人踢足球和人踢足球,在现阶段还完全不同”,但是随着关键技术的不断突破,“(机器人打败人类的)构想会在未来照进现实。”

当然,在实际表现上,参赛机器人离人类还有遥远距离,不仅在动作速率、灵活性上难以同真人媲美,甚至还会出现无球状态下摔倒等低级失误。但对于机器人来说,能够摆脱人类遥控进行自主决策,已经是迈出了重要一步。

而且,由于机器人足球赛仅为大学生团队利用课余时间参与,赛事中表现出的水平也并不代表当下机器人运动能力的极限。有业内人士对观察者网指出,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开始在校园里就接触这样的机器人赛事,使得他们理论结合实践的能力有了巨大提升,对技术的理解大大加深,能够在未来创业过程中少走很多弯路,这才是赛事最大的意义所在。

机器人足球赛,不止于足球

机器人足球赛在国际赛场上并非新鲜事物,成立于1997年的RoboCup(Robot World Cup机器人世界杯),是一项旨在促进人工智能、智能机器人与智能控制技术研究和发展的国际性学术和教育活动。在该项目成立之初,就定下了2050年机器人足球队战胜人类队伍取得世界杯冠军的宏伟目标。

在这项国际性机器人赛事中,来自中国的队伍也屡次获得了好成绩。在今年三月最新的一届RoboCup比赛中,本次机超冠军清华大学火神队就采用了加速进化T1机器人以9:0战胜了东道主德国 Sweaty 队夺得冠军。

机器人足球赛,不只是为了踢足球。中国的人形机器人足球选手能够依靠AI自主完成足球比赛,代表着机器人能够自主执行较为复杂的功能。

为本次“机超”提供机器人的北京加速进化科技有限公司CEO程昊表示:“(加速进化T1)现在能看到将近20米的远度去识别一个足球,准确率能做到90%以上。首先它能识别球门、球场,然后同时还要有决策,再接下来就是把球准确地踢到门里。这些其实都是当下比较大的技术挑战。当然随着现在技术发展,目前像这些能力都已经有可落地的方法。”

而除了特定技术的突破,机器人足球也是一项考验机器人综合实力的试金石。

加速进化商业化总监冯艺对观察者网表示:“足球这个场景,体现了机器人的运动控制能力极限。一方面是它的硬件所能承载的极限,另一方面是基于本体做二次开发的极限,无论是传球/射门决策,还是倒地起身,阻挡对抗,都非常考验开发者的水平,而目前加速进化T1机器人均能够胜任这些功能,甚至有潜力做到更多的足球动作。”

程昊认为:“竞技赛事是最好的练兵场,最能快速推动算法和软硬件技术迭代。而且机器人足球技术的发展不仅局限于竞技赛场,其高精度运动控制、动态环境感知、多机协同决策等核心技术正在向更广泛的工业与生活场景渗透。”

而对于机器人行业未来的发展,程昊则分享了自己的路线图:从To D(Developer开发者)到To B(Business商业用途)再到To C(Consumer家用)的发展规律来看,机器人足球赛正是行业从To D到To B的阶段性标志,如果机器人能够先从竞技赛事开始,将踢足球这项娱乐做得足够好,那么距离未来走向C端会更近一些。

据了解,本次比赛采用的加速进化T1机器人自去年10月正式发售以来,目前已经售出数百台。

大赛运营方尚亦城集团董事长边元松表示,本次RoBoLeague赛事,承载着超越竞技本身的深远价值,它是双足动态平衡、多机协同决策等前沿技术攻关的“试验田”,不仅为人形机器人运动会的足球项目提供重要技术验证,还为具身机器人敏感度迭代升级筑牢根基,更是产业升级的“助推器”。

尽管在这场比赛中,机器人球员们的表现相对人类还较为稚嫩,我们能看到机器人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AI+具身智能的发展将会使得机器人赛道实现飞跃式的发展。

冯艺对观察者网表示:“尽管目前机器人依然有遥控和AI控制两个版本,但是未来实际的机器人应用,它一定是通过AI逻辑和算法去实现功能。”

无独有偶,机器人明星企业宇树科技也在今年推出了其最新的人形机器人——G1-Comp,这款机器人也能够胜任机器人球员的职责,且也由AI控制而非采用遥控器控制,代表着中国头部企业对于行业发展的共识。

宇树科技王兴兴在今年曾经表示:“目前最大的问题还是整个机器人AI没有突破一个临界点,在具身智能或者机器人AI这个领域,当下大家还觉得机器人有点笨拙,只能干一些固定的活,但我个人比较乐观。再过三四年,不会超过五年,比如在工业或服务业,能有终端产品出现。”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关注观察者网微信guanchacn,每日阅读趣味文章。

责任编辑:万肇生
观察者APP,更好阅读体验

“特朗普都没见到,你就往中国跑?”,澳总理黑脸…

佩通坦被停职,泰国副总理出任看守总理

加拿大“怂”了,欧盟也要让步?

特朗普威胁日本:被宠坏了,贸易协议要告吹

“欧盟想一石二鸟,结果可能两头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