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媒:普京在瞪眼游戏中先眨眼

来源:环球时报

2014-05-09 08:08

“几周来关于乌克兰局势的最好消息。”俄罗斯分析人士8日兴奋描述总统普京此前一天抛出的橄榄枝:呼吁乌克兰东南部推迟独立公投、表示乌总统大选“向正确方向迈出一步”、宣布已从俄乌边境撤军。备感意外的西方没像基辅“普京信口开河”的批评那么刺耳,但“一个硬汉突然展现的柔和”显然令他们将信将疑:仅仅在两天前,俄外长还强硬表态乌大选至少要等到年底,而在北约的军事卫星图像上,“虎视眈眈的俄罗斯军队没有移动迹象”。8日,乌东南部还纷纷传来“独立公投11日如期举行”的强硬表态,普京办公室随即表示“注意到了这个新情况”。普京是真心打算缓和僵局,还是同西方打起太极拳?大西洋两岸的分析人士和政治领袖大都不清楚。倒是有美国学者建议奥巴马学学肯尼迪,像他走向赫鲁晓夫一样走向普京,共同拨开乌克兰战争阴云。

西方国家对于普京在对峙中首先“眨眼”颇感意外

“隧道的尽头出现了曙光”

俄新社8日报道称,乌克兰顿涅茨克人民共和国人民委员会决定不推迟定于5月11日就地区地位的全民公投。共和国政府主席普希林在会后表示:“我们进行了投票,不推迟全民公投日期的决定获得了100%的支持。”卢甘斯克州社会委员会也决定不推迟11日的公投,“我们正在筹备,选票正在印制”。法新社报道称,普京此前一天呼吁乌克兰东南部这两个州推迟举行本周日的全民独立公决,以便为进行对话创造必要条件,此番表态令这两个州的亲俄人士措手不及。《华盛顿邮报》报道说,8日在顿涅茨克,人们对于普京的声明颇为不解。一些人坚称,普京不可能为基辅选举提供支持,并要求推迟全民公决。他们认为,“这是恶毒的乌克兰人和西方媒体臆想的假消息”。

普京7日在莫斯科同欧安组织主席、瑞士联邦主席伯克哈尔特会晤后召开记者会时做出“示软”表态。普京向外界透露,西方“总是担心乌克兰边境附近的俄罗斯军队,他们已经被撤走,现在在定期演习的靶场”。普京表示,乌总统选举是朝着正确方向迈出的一步,但“如果乌克兰公民都不清楚,在大选后如何保障自己的权利的话,大选不能解决任何问题。”

俄罗斯《观点报》8日引述俄独联体国家研究所学者扎杜林的话表示,这并不表明普京承认乌大选,而只是表示希望在大选前冲突双方达成协议,共同选出新政权。扎杜林认为,普京在乌克兰问题上的表态意味着“隧道的尽头出现了曙光”。英国《独立报》称,普京的发言人此前一天还说“总统选举是荒谬的”。而且在这一180度大转弯的同时,俄外交部警告将不会与恐怖主义分子对话。加拿大《环球邮报》还提到俄外长拉夫罗夫6日对乌选举的质疑。拉夫罗夫说,在一个国家针对自己的人民动用军队的情况下搞总统选举是“少见之举”。

“信口开河”,乌克兰临时总理亚采纽克7日猛烈批评普京的“承诺”,称俄罗斯能为解决危机所做最好的贡献是“撤出在乌克兰境内的颠覆分子”,而不是“放空炮”。这种要求同样来自美国政府。比利时RTL电台称,美国国务院发言人普萨基7日使用了温和、但直言不讳的词汇:真正的“建设性”应是彻底取消而非推迟乌克兰东部亲俄派的全民公决。

五角大楼和北约在普京撤军表态后几小时便发表声明,称他们的卫星实时跟踪的结果是“俄罗斯集结在乌克兰边界的部队并没有任何改变的迹象”。北约秘书长拉斯穆森8日对此再次予以确认。一名北约官员同日对英国《金融时报》抱怨,“俄罗斯曾三次说要撤军,但大部分俄军仍然集结,做好了侵略的准备。”法国《新观察家报》报道称,9日欧洲胜利日当天俄将在克里米亚阅兵,仅此一项就足以抵消任何单方面“撤军”所能释放出的善意。

德国外长施泰因迈尔8日透露,德国总理默克尔已经私下问过普京是否会前往克里米亚参加阅兵式。施泰因迈尔表示,普京如果前往,将是首次视察加入俄联邦后的克里米亚,“局势将变得更加复杂”。不过,施泰因迈尔称赞普京发出了“建设性声音”。《金融时报》称,施泰因迈尔保持着与拉夫罗夫的接触。在德国政府内部,普京的妥协被认为是德国撮合莫斯科和西方对话的果实。《柏林日报》8日称,普京的表态是继续用外交解决危机的信号。西方必须把握好这个积极姿态,让基辅和分裂者一起坐到桌子边。德国《马勒尔日报》称,普京已经走出了第一步,但西方要求普京做得更多。

俄罗斯驻法国大使8日表示,应法国总统奥朗德邀请,普京6月初将参加诺曼底登陆70周年纪念活动。这似乎是普京与西方关系缓和的迹象。但这一消息很快淹没在西方对普京乌克兰危机新表态将信将疑的议论中。德国《斯图加特日报》评论称,这是乌克兰危机有希望解决的第一个真正标志。克里姆林宫可以打破乌克兰危机的恶性循环。然而,普京的话必会遭到极大的怀疑。法国《费加罗报》文章称,普京希望让自己表现出尊重与欧安组织四点协商共识(停火、解除武装、对话、选举)的姿态,但日内瓦协议破裂而造成的互不信任很难就此消弭。金融市场对这些和缓消息作出积极反应,莫斯科股指上涨5%,卢布和美元、欧元汇率也大幅反弹。

普京率先眨眼睛?

普京服软了?是因为俄经济受到美欧制裁的严重威胁吗?美国《基督教科学箴言报》8日接连抛出疑问。文章称,普京此举可能是先搞出些迷惑人的言语,随后在乌混乱加剧情况下再派俄军去“稳定局势”。到时他就能说,自己是先尝试外交努力的,“毕竟他还对乌克兰总统选举计划报以微笑”。

德国新闻电视台8日认为,普京现在的积极信号,似乎是一种缓兵之计,以给西方制裁背景下的俄罗斯经济喘气机会。《纽约时报》8日称,西方分析人士和政治领袖都不清楚,普京究竟是真的打算改变自己的乌克兰策略,还是又一次打起了太极拳。文章称,虽然普京突如其来的和平攻势让世界感到意外,但基于几个突出的军事、经济和政治等原因,他也可能是真的愿意改变路线。

“美国之音”援引华盛顿分析人士史蒂芬·布兰克的分析说,很明显,前两轮对莫斯科的制裁已经开始显现效果,让俄罗斯感到痛楚。英国《金融时报》称,美国7日宣布拟减少每年从俄罗斯进口5亿美元商品的贸易免税优惠,虽然奥巴马政府官员并没有将这一举动同乌克兰危机联系起来。俄罗斯《消息报》8日称,由于乌克兰危机,目前表示拒绝出席圣彼得堡经济论坛的外国公司总裁已有34名,其中美国最多为14名。《纽约时报》透露,这是白宫报复俄罗斯采取的最新行动。该报分析称,如果俄罗斯入侵,几乎必然会刺激欧盟加入美国的阵营,实施远比目前严厉的制裁,俄罗斯各行各业,比如银行、能源和钢铁可能都会被波及。

“普京在讨价还价。”俄罗斯《晨报》8日以此为题分析说,普京有关乌克兰的讲话让支持对俄实施强硬措施者失去了对俄实施第三轮制裁的理由。基辅政府也做出了积极回应,释放了顿涅茨克州长库巴列夫。如果公决举行,可能成为乌克兰真正分裂的一个决定性步骤。如果普京同意把这件武器先藏起来,意味着他已承诺不会强硬对待乌克兰未来政权。俄罗斯的目的不是要占领乌克兰的领土,只是不希望乌克兰未来政权加入西方或北约。

对此,《纽约时报》分析说,莫斯科越来越觉得,乌克兰的局势正在快速接近南斯拉夫1991年的局势。该报同日社论称,普京做出如此表态的一个原因可能是担心乌东南部暴力扩大以致其无法控制。此外,在反对派控制的地区搞脱乌独立必然是一边倒的投票,也缺乏可信度,公投结果出来反限制了普京的退出策略选择。

《华盛顿邮报》8日称,普京可能也在努力寻找避免在乌克兰东部局势进一步恶化时向乌克兰派兵的办法,因为派兵几乎肯定会导致乌克兰部队的反击,可能会使普京支持率快速下滑。

《纽约时报》称,多数俄罗斯分析人士认为普京希望避免战争,并且表示对乌克兰的小规模武装入侵不足以解决此次危机。相反,它很可能会发展成一场历时长久、伤亡惨重、代价高昂的艰苦战争,损害他凭借兵不血刃吞并克里米亚赢得的声望。报道援引俄罗斯“生意人”电台评论员康斯坦丁·埃格特的分析说,这一次不可能兵不血刃,而是一场真正的老式战争。

俄核武器长期处于战备警戒

《基督教科学箴言报》认为,普京或许算计着先小退一步,以此拖慢西方制裁的节奏。如果这是一个策略上的小退步,美欧应利用这个时间进一步强化针对俄罗斯的经济制裁措施,并为乌克兰提供经济和军事援助。毕竟危机结束后,乌克兰仍要面临经济改革任务,要做到能养活自己。

俄新网7日援引美国资深新闻调查记者罗伯特·帕里的文章称,奥巴马应当通过和平途径解决乌克兰危机。应当在对外政策中表现出自己的高超水平。奥巴马不得不承认乌克兰复杂的现实及乌东西部之间的严重分歧。帕里认为,美国精英一直认为乌克兰复杂局势是由俄罗斯引发的,但这是错误的。奥巴马应当承认,只有与普京合作才能阻止乌克兰的流血危机。普京并非是引发乌克兰危机的原因。要摆脱当前乌克兰危机,奥巴马必须要以自己的前辈肯尼迪为榜样。在冷战最为激烈时期,肯尼迪仍与苏联领导人赫鲁晓夫合作,与他讨论加强核安全和降低国际紧张局势。

“俄罗斯之声”报道称,普京8日检阅了军事演习,俄罗斯所有军队都参加,其中也包括核部队。普京表示,“这项活动本来是定在去年11月进行的”,现在在胜利日和独联体集体安全条约组织峰会前夕举行。法新社8日引述俄罗斯防长绍伊古当天的表态说,俄罗斯核力量处于长期战备警戒中。普京当日在莫斯科与独联体集体安全条约组织成员国领导人会晤时表示,不负责任的政策是引起乌克兰危机的主要原因,这种政策已经造成重大损失。普京补充说:“乌克兰事件造成数十万人无法过上和平富足的生活,我们不能对乌克兰发生的一切视而不见。”

责任编辑:堵开源
观察者APP,更好阅读体验

美国享受中国廉价商品的时代要终结了?

内塔尼亚胡遭以战时内阁成员下“最后通牒”

“至少一代人不会把西欧视为合作伙伴”

“美国居然在锯自己骑着的那根树枝,蠢得可怕”

换一种方式,让国宝“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