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物百年:拥有全部工业门类,中国是怎样起步的?

来源:观察者网

2021-11-15 08:04

郭纯

郭纯作者

北京大学历史系博士

【文/观察者网专栏作者 郭纯】

目前,我国已成为全世界唯一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中所列全部工业门类的国家。工业增加值从1952年的120亿元增加到2018年的30多万亿元,按不变价计算增长约971倍,年均增长11%。

在这样骄人的成绩面前,回顾过去,很多人都会用“从小到大,从无到有”来形容我国工业的历史性转变。这短短八个字背后却凝聚着中国人民改天换地的决心和努力。

解放初期的中国工业到底有多“先天不足”?有多少要填补的空白?我们不妨从新中国工业百年奋斗史的开篇看起。

“有没有发现铀矿?”

从1950年下半年到1953年间,美国在朝鲜战争上的表现从一开始的“无人能敌”到“陷入胶着”,让美国的政客们气急败坏,两任总统杜鲁门和艾森豪威尔先后公开表示将会为遏止中国而使用核武器。面对这屡次的核威胁,毛泽东主席在好几次工业会议上都会问同一个问题:

“你们找矿,有没有发现铀矿?”

“有,但是不能确定我们有多少。” 时任地质部部长的李四光在其中的一次会议中回答道。1943年8月,他曾经和地质学家南延宗等人在广西富钟县黄羌坪检查过一个铀矿点,发现那里的铀矿物是沿着一条钨锡伟晶花岗岩脉中的断层面生长的。这是中国人第一次发现铀矿石。但是这个矿究竟能开采出多少天然铀矿石,其产量能够足够支撑提炼原子弹原料?李四光心中并没有底。

不过,正是基于这一发现,1954年10月,地质部中南309队在广西省富钟县花山乡采集到了中国第一块铀矿石。不久后,这块铀矿石被带回北京,被带到了中南海,被带到了国家领导人面前。

1955年1月15日下午,毛泽东主席主持中央书记处召开了一次秘密而特殊的扩大会议,参加会议的有刘少奇、周恩来、邓小平、彭真、李富春、薄一波等国家领导人,他们围绕着这块铀矿石,听取了李四光以及中科院近代物理研究所所长钱三强等人的汇报。会后,毛主席总结道:“这件事总是要抓的,现在到时候了,该抓了。只要派上日程,认真抓一下,一定可以搞起来。”

这是开创中国核工业的一次绝密会议,是党中央为新中国发展原子能事业作出的历史性决策。全国性的铀矿勘察自此拉开了序幕。同李四光之前猜想的一样,中国的铀矿位于三条东西构造带之上,在那里有一批储量丰富且品质很高的铀矿床被陆续发现。仅在1957-1958年极短的时间内,地质技术人员就提交了蒲魁堂、达拉地、坑口、金银寨、王家冲等第一批可供开采的铀矿床名单。这些铀矿为第一颗原子弹的爆炸提供了最直接的原料,为“两弹一星”的成功发射奠定了基础。

1964年10月16日,中国第一颗原子弹成功爆炸。这是中国核工业科学技术人员的胜利,也是核地质工作者的胜利。这颗见证了中国核工业“从无到有“的铀矿石,现今被保存在中国核工业集团北京地质研究院,被誉为共和国核事业的“开业之石”。

“要是能再多一点就好了”

“有多少矿石?”

“一亿零三百万吨。”

“就是这么多,不能再多一点?“

“以前的勘探报告是这么写的。”

“要是能再多一点就好了。”

这是毛主席在1958年9月15日视察大冶铁矿时与时任矿长陈明江的对话。位于湖北省黄石市的大冶铁矿有1700多年的历史,最早的开采可以追溯到三国吴武黄五年(公元226年)。晚清的洋务运动中,湖广总督张之洞在武昌兴办汉阳铁厂,引进西方先进的设备、技术和人才;大冶铁矿也因地理之便,成为中国首家科学勘察和机械化开采的大型露天煤矿,随着年产量的大幅度上升,大冶铁矿也成为我国最早的钢铁联合企业“汉冶萍公司”的原料基地。

可惜的是,“汉冶萍公司”在经历了一段高速发展的时期后,却因为资金问题而陷入了借贷危机。其所产的铁矿石为“偿债”而源源不断地流入“债权方”日本。从光绪二十五年(1900)到1945年,日方通过借贷合同、战时征用等手段共计掠走铁矿石1500万吨,占其1893年以来总产量的71.67%!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央人民政府决定在恢复鞍钢生产的同时,在华中地区新建我国第二个钢铁中心。钢铁生产首先要解决原材料的问题,大冶铁矿又成了众人瞩目的焦点。从1950年初,中央重工业部及钢铁局多次派人考察大冶铁矿。1952年,地质部的429勘探队以大冶铁矿为中心,兼顾其周边的零散铁矿进行全面勘探。1954年3月,该勘探队完成勘察任务,提交勘探报告:探明大冶铁矿铁矿石储量约为1.03亿吨。陈明江正是依据此次勘探结果来回答主席的问题。

“要是再多一点就好了”,众人把主席的嘱托放到了心上。一群来自冶金地质勘探队的年轻人,身背十几斤的地质勘探设备,在大冶铁矿自西向东的6个矿体附近开展了长达半年的地质勘察工作。他们虽然发现了几个铁矿的露头,但是深部铁矿资源量有多少,需要通过钻探来证实。

1958年10月,随着钻头一尺一尺钻入位于尖林山的首个钻孔,大冶铁矿的补充勘探正式开始实施。在之后的几年中,冶金地质勘探队先后发现了几个较大的矿体,探明大冶铁矿的铁矿石储量超过1.6亿吨。尽管经过了1700余年的开采,大冶铁矿依然是一座大型露天铁矿,可作为华中钢铁中心的主要原料基地。

像大冶铁矿这样“到底有多少?”的问题在建国初期曾长期困扰着我国工业生产的决策者们,类似的疑问不仅在钢铁工业,在煤炭、石油等能源工业的建设中也层出不穷。这归根结底在于当时的中国都没有一部全国性的矿产勘测资料汇编。各级研究人员只能通过一些来华的外国地质、地理学家的探险报告、日记和发表的论文,例如著名德国地质学家李希霍芬对山西地区煤矿储量的预测,以及日本“南满铁路株式会社”下设的矿产部地质课和煤田地质调查事务所对东北地区煤矿的调查和研究,或者是解放前国民党当局组织的零星几次局部官方地质考察的报告,来粗略地估算新中国的“家底”,这些并不精确的数值,如同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使得各种各级工业生产计划无法顺利开展。

为了国民经济长远规划和煤炭工业合理布局,我国从1955年底开始着手进行全国性的煤田预测研究,以已知煤田勘探资料为基础,结合区域地质资料,从点到面,从已知到未知,以浅部推测深部,在我国的中、西部及南方,以“以矿找矿”的方式估算了煤炭资源量。在东部的隐伏地区,采用物理推断和钻探验证相结合,并与已知矿区类比的方法,于1959年完成了我国首次煤炭资源预测,其主要成果是1:200万与1:300万全国煤田预测挂图各1幅,以及1本分省的《中国煤田预测图》图集。其中预估我国煤炭资源量为93779亿吨,远远超过了前一年地质部估算的15000亿吨。

查清我国钢铁、煤炭,以及原油等能源的“家底账”,首先保证了重要工业部门的生产原料供应;又使得中央得以合理规划区域工业布局,让西北、西南的工业和东部较发达地区协调发展;在当时的国际形势下,它更是维护我国的能源安全,保证战略储备的关键手段,对我国今后工业的发展意义重大。

“自力更生是一件大好事”

很难想象,曾经拥有璀璨的青铜文明的中国,进入20世纪以后,却无法炼制出一块符合现代工业生产要求的粗铜锭。1949年前,全中国仅有5家小型铜冶炼厂,炼出的铜不仅产量低,品质也很差。为了尽快扭转这种局面,中央政府克服财政困难,投入大笔资金以开发安徽铜陵铜官山铜矿。1950年11月开工建设,1952年冶炼厂正式投产。这是中国人民依靠自己的力量建设起来的第一座冶炼厂。

1953年5月1日,这是一个载入史册的日子。上午7时,新中国的第一炉铜水缓缓流向地模,冷却过后,一块块金黄色的铜锭逐渐成型。经检验,这批铜锭一级品率达到99.5%,完全符合国家生产建设需要。这第一炉铜水,虽然重不足4吨,但它在新中国铜冶炼史上的分量举足轻重。它的出现,代表着一个集采矿、选矿、冶炼为一体的新中国第一个铜工业基地雏形的出现,代表着新中国的炼铜史翻开了新的一页。

单是获得一块小小的铜锭就如此困难,更不用说制造涉及火箭、飞机制造的各种高级合金材料。20世纪50年代,中国的有色和稀有金属冶炼研究才刚刚起步就面临困局:一方面是西方发达国家的重重封锁,另一方面则是中苏关系破裂的雪上加霜。这迫使我们只能走自力更生的道路。早在1956年,周恩来总理就发出“向现代科学技术进军”的号召,并和陈毅、李富春、聂荣臻等领导人主持制定了《十二年科学技术发展规划纲要》(1956—1967),具体规定了有色金属合金加工和稀有金属产品的科研任务。

为了贯彻执行这一纲要,1958年,冶金工业部决定在有色金属工业综合试验所的基础上,成立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该院荟聚了来自全国各地的科研精英,负责稀有金属和新型材料的研究工作。当时,中国只能生产22种有色金属,还有40多种不能生产。通过大量的实验研究,科研人员最终掌握了生产16种单一稀土金属,铊、铼、镓、铟等稀散金属,钨钼等难熔金属以及锗、硅半导体材料的生产工艺。到了1962年,全部攻克了40多种有色金属的提取工艺,为工业化生产创造了条件,并提前五年完成了十二年科技规划提出的科研任务,这是中国有色金属工业科学技术发展史上的一项重大突破。

材料有了,接下来的应用呢?有色金属的研究人员还来不及庆祝刚刚取得的成就,就要投入到下一轮的严峻的考验中——进一步解决国防工业所需的贵金属材料问题。

1962年秋,中国科学院位于昆明的贵金属研究所接到了一项来自航空工业部物资局的任务:研制飞机发动机点火接点用的“铂铱25合金片材”。铂铱25合金是制造航空发动机必不可少的材料。可以毫不夸张地说,造不出铂铱25合金,相关的军工生产就要被迫暂停,中国的“战鹰”就无法飞上蓝天。

对于科研人员来说,首先要攻克的是熔炼关。当时,铂和铱都属于自然界中最稀缺、最昂贵的金属之一,科研人员每次试验所能使用的铂铱原料仅仅只有3克。1963年12月17日,熔炼试验正式开始。经过多次失败,第一块纽扣状的合金块终于成功熔炼了出来!科研人员趁热打铁,把投料扩大到100克以上。1964年6月,中国自己生产的第一批铂铱25合金材料递交到了航空工业部相关厂家的手里。不久后,科研人员收到了这次“考验”的“成绩单”。厂家将他们制造的铂铱合金完全按照苏联产品的标准进行考核,报告书的最后赫然写着:“国产铂铱25合金接点工作情况良好,未出故障,在500小时超寿命工作中情况良好,结果符合要求!”这块小小的合金,成为了我国自力更生试制铂族金属合金材料的里程碑。

这一时期,中国在有色金属这一领域取得的成就还远远不止这些:年产1万吨的电解镍单晶硅、航空用的钛合金、硬质合金、离子型稀土等重要战略材料。聂荣臻曾长期主持我国军工材料的研发生产工作,他在回顾这一时期我国科技发展的经验时指出:“第一条就是自力更生,我们这个自力更生的方针,应当说是逼出来的,是一件大好事。”

根据世界银行数据,2010年我国制造业增加值超过美国成为制造业第一大国。2018年,我国制造业增加值占全世界的份额达到28%以上,成为驱动全球工业增长的重要引擎。在世界500多种主要工业产品当中,中国有220多种工业产品的产量居全球第一。中国 “第一制造大国”的荣誉,是无数科研工作者和产业工人攻克了无数个“有没有”“有多少”“没有怎么办”的难题换来的。走得再远,再也不能忘记走过的路,走到再光辉的未来,也不能忘记走过的过去,不能忘记为什么出发。面对未来,面对挑战,中国工业依旧要不忘初心,继续前进。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关注观察者网微信guanchacn,每日阅读趣味文章。

责任编辑:周远方
铀矿 采铀 工业化
观察者APP,更好阅读体验

重庆通报“燃气费异常”:燃气集团党委书记被免职

“伊以都在降调”,国对国直接打击结束?

以色列“有限复仇”:选在了伊朗核计划中心

以色列“报复”开始:伊朗多地传出爆炸声

5.3%,一季度“开门红”能转化为“全年红”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