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祖斌:期货传奇人物刘强自杀 给投资人哪些启示?

来源:观察者网

2015-07-26 08:44

黄祖斌

黄祖斌作者

投资人

最近有媒体报道称,中国期货界传奇人物刘强,因本轮股灾中在高位满仓做多期指和配资买股票破产,7月23日跳楼自杀。刘强的一位朋友称,刘强患有抑郁症,曾经在大理修养三年来治疗调整,一度以为已经痊愈。“如果继续留在大理就好了,他不应该再回北京。”这位朋友表示,希望大家多多传播并澄清,“我这位才华横溢的师弟,不是因为亏损破产才跳楼。”

刘强今年36岁,为瑞林嘉驰对冲基金的基金经理,《期货大作手风云录》作者,北京逍遥投资工作室创始人,有着近20年的期货股票投资经验。

中国文化中,有死者为大的观念。不久前在中国好声音节目中闻名全国的歌手姚贝娜逝世,部分媒体仍要炒作一番,就遭到绝大多数人的厌烦。本文绝不是要拿刘强之逝调侃一番,而是希望借此能给金融投资人一些启示,减少金融市场悲剧的发生。刘强作为有较高水平的投资人,以前关注不多,但对于水平高于自己的投资人,我和多数人一样,都抱以敬佩之情。


刘强在股灾中发的一条看多微博,19日当天股市暴跌6.42%,从6月15日最高点四天跌去13.5%。谁也不知道,后面还有两个黑色一周等着呢。如今来看,令人唏嘘。

太早成功或许更需要冷静

就全球而言,既聪明又勤奋,还有悠久的历史传承的,恐怕就只有中国人和犹太人了。中国经济就是世界经济史的奇迹。哈佛大学拉瑞·撒莫研究发现,美国经济最快增长之时,其国民生活水平约每三十年提高一倍。而中国在过去的三十年里,生活水平几乎每十年就提高一倍。这不是偶然发生的,中国体制、文化、人口素质上的优势,将使得中国奇迹的长期延续成为大概率事件。

金融市场中有大量勤奋又聪明的中国人,其中几乎必然会有一小部分,将在国际金融市场上与巴菲特、索罗斯、邓普顿、罗杰斯齐名。25日早上,微信群中有一位投资界人士就非常自信地表示:“相信我未来20年内必定成为中国超一流投资者,也会在全球资本市场中有重要地位,欢迎大家关注并成为历史见证人。”

然而金融市场中少年得志的并不多,大器晚成才是普遍现象,更有大师级的投资名家在迈向成功的过程中有一次或多次爆仓、惨赔的经历。

索罗斯1930年出生。1960年,30岁的索罗斯发现德国安联保险公司的股票和房地产投资价格上涨,其股票售价与资产价值相比大打折扣,于是推荐安联公司的股票。后安联公司的股票价值翻了3倍,索罗斯这才在市场上有了较高的知名度。又过了9年,39岁时才与罗杰斯合作成立了一个25万美元规模的投资基金。1992年,在英镑狙击战中大获全胜名满天下时,已经62岁了。

约翰·聂夫生于1931年,1955年进入克利夫兰国家城市银行工作,1958年成为信托部门的证券分析主管,1963年进入威灵顿管理公司,1964年,33岁之时,才成为当时名不见经传的温莎基金的基金经理。在他任职31年间,温莎基金总投资回报率55.46倍,平均年复利回报率达13.7%,这个收益率说明他做的是较低风险的投资。

罗杰斯的知名度不如他曾经的合伙人索罗斯,不过他离开量子基金的第一年,孤掌难鸣的索罗斯就第一次出现了亏损。罗杰斯对投资时点的把握能力连巴菲特都大加赞赏,在投资领域有非常多的神来之笔,而不像索罗斯经常大亏。他是全球少数几个准确预测了1987年10月美国股市暴跌的人。他在37岁退休之前,曾经因工作过于努力,感情生活数次失败。1970年9月(时年27岁),他曾在股市中赔了个精光。

《股票作手回亿录》中主人公的原型,期货投资人几乎无一不知的利弗莫尔,刚到纽约发展就破产。刚拥有5万美元,两天内就全部还给市场。1907年成为百万富翁,但1908年就在棉花期货中亏了数百万美元,再次破产。

美国传奇公募基金经理人彼得·林奇很小的时候父亲就去世。在当高尔夫球童期间认识富达基金公司的高管,才有机会进基金公司实习、当研究员,有突出表现后,才在33岁时,成为规模只有2000万美元的麦哲伦基金的基金经理。他一年要拜访数百家上市公司,40多岁隐退时就已经满头白发。极其勤奋的林奇铸就了13年间年均投资收益率29%、总收益翻29倍的传奇。

如果说以上拥有世界声誉的投资人,他们或者大器晚成,或者在成功之前就有赔个精光的经历,或者只追求较低收益率的回报而不冒大险,或者拼命地工作才取得不菲的业绩,那么金融市场中在牛市中意满志得的年轻投资人们,如自己投资生涯一帆风顺,或从未面临严峻考验,就应该冷静地问问自己:我的运气会一直好吗?牛市会一直持续吗?我真的非常努力吗?究竟我的成功是因为掌握可不断复制成功的方法还是好运气?我的投资方法有重大缺陷吗?……

刘强逝于36岁,这对于投资人来说是黄金年龄,实在可惜。

不必在市场中过分冒险

爱因斯坦这样一个绝顶聪明,拥有极大成就,享誉全球,见过大世面的人,居然称复利是人类第八大奇迹。投资人早日认识到这一点,不仅会少走弯路,在投资的理念上或许也能明显胜人一筹。巴菲特在自己30多岁时就已充分领会了复利的巨大威力。他在1962年、1963年、1964年他先后讲了三个神奇的历史故事说明复利的神奇作用。

第一个故事:从3万美元到2万亿美元。西班牙伊萨贝拉女王当初资助哥伦布环球探险航行的投资资本大约是3万美元。如果当时把这3万美元投入年复合收益率为4%的项目,到1962年将会累计增值到2万亿美元。

第二个故事:从2万美元到1000万亿美元。法国国王弗朗西斯一世在1540年支付了4000埃居(约合2万美元),购买了达·芬奇画作《蒙娜丽莎》。如果国王能找到一个每年复利收益率6%的投资项目,那么到1963年这笔投资将会增值到1000万亿美元,超过当年法国全国负债的3000倍以上。

第三个故事:从24美元到420亿美元。曼哈顿岛的印第安人把这座小岛卖给荷属美洲新尼德兰省总督彼得·米纽伊特,价格为24美元。曼哈顿岛上22.3平方英里的所有土地1964年价值约125亿美元。印第安人只需要能够取得每年6.5%的投资收益率,24美元经过338年到1964年累计增值到约420亿美元,而且只要他们努力争取每年多赚上半个百分点让年收益率达到7%,就能增值到2050亿美元。

所以巴菲特并不急于赚大钱,赚快钱。从1957年至2010年,巴菲特只有一年的收益率超过了50%。平均的年度复合回报率是20%多一点,这个令不少投资人不屑一顾的收益率,保持了50多年后,一直追随巴菲特的人,收获了62000多倍的回报。


在投资领域掌握了复利武器的人,真的不需要急于赚钱。要想更快地赚钱,只能放大杠杆,或以其他方式承受更高的市场风险。极端情况出现,或意外地出现了决策上的失误,收益率很可能大幅回撤,甚至资金完全清零。

30岁的年青人如果拥有100万的资金,恐怕都不好意思在中国一线城市说自己是个百万富翁,但如果每年取得15%的投资收益回报,60岁时就能增值为6600万,80岁时能增值为10.8亿。投资人有了实现复利的办法,拥有巴菲特80多岁时的好身体,比年青时冒过大的险或许要明智得多。

要为极端事件做准备

在著名的滑铁卢战役中,拿破仑与英军陷入苦战。双方谁能首先得到支援,就能获胜。然而拿破仑派出追击普鲁士军队的将领听到隆隆炮声,仍死脑子执行老命令而不是调动军队去交战地回援拿破仑。普鲁士军队更早赶到交战地,成就了英国威灵顿将军的美名,也彻底结束了拿破仑的军事和政治生涯。

中途岛战役中,日本海军拥有优势兵力,但一方面要打击中途岛上的美军,又想消灭美国海军舰队。日本海军的舰载机一会装上炸弹,准备轰炸中途岛的机场;一会有新的敌情出现,换上鱼雷,准备对付美国海军的航母。于是日军航母甲板上堆满了炸弹。最初美军飞机一批又一批被击落,但就在日军战斗机只有少数几架在警戒时,美国轰炸机出现了,在满是炸弹的航母上扔下了炸弹。这是太平洋战争的转折点。战机就那么短短的十分钟左右。

一战末期,法德前线德军仍占有优势,因为有更多的大炮和炮弹。法军有个炮兵在发射时大大偏离了目标,正担心被长官骂时,却听到连续的大规模爆炸声,原来正是这发炮弹击中了德国的弹药库。不可思议的事件发生了。

在金融市场上,有没有可能执行交易的办公室发生停电事故?有没有可能决策人发生了车祸,甚至只是在回公司的路上被碰瓷团伙缠住而不能及时下达交易的指令?有没有可能在不能用PC的情况下,要用手机下单,结果发现话费已经用尽而不能交易?在这些情况之下,金融市场如果发生了极度不利的情形,悲剧就可能发生。

更要命的是,“金融市场什么事都有可能发生”这句话从逻辑上讲是错误的,但有太多不可思议,绝大多数人都认为不可能发生的事情,真的就发生了,由此导致市场财富被急剧地再分配。讲几个真实的案例:

一家德国公司的总市值居然相当于中国股市总市值的20%。保时捷要收购德国大众公司,但很多基金认为这不可能成功,因德国《大众法》规定,当持股比例超过20%时,其投票权最高也只限于20%。要想取得大众公司的控制权,就必须持股80%以上。而大众公司的20.1%的股份在政府手中。

不料保时捷指控《大众法》违反了欧盟《反垄断法》。经过了两年多的漫长诉讼,欧洲法庭2007年判决《大众法》无效。但空头加大做空的力度,因德国《证交法》规定,通过买入股票对一家上市公司持股超过30%之后,如再增持便属要约收购,必须公告。当保时捷持有大众的仓位增加到42.6%之后,这个数字就再也不往上涨了。放空大众的融券余额便开始大幅飙升,达到最高峰时,放空大众的空单总量竟然是流通盘的13%。

空头忽略了德国如买入期权买权的一方是按全额价款支付权利金,便可自行决定何时公布期权仓位。保时捷锁定了31.5%的大众流通股买权,加上已持有42.6%的现股,总仓位已达到了总股本的74.1%,再算上那不能流通的20.1%的官股,可交易的大众股票只剩总股本的5.8%了。此时大众的空单总量已达流通盘的13%,这相当于总股本的10.4%。德国股市不以无券放空,一旦股价高于空方成本,而空方手中又无券追加,就只能回补空单。如可交易的股票少于空单总量,理论上股价便可以飙到无限高。2008年10月,大众股价两天内从200欧元飙到1005欧元!总市值3700亿美元,成为了全球市值最大的公司。接近当时中国股市总市值的20%。据说,好多年过六旬的老基金经理,是流着眼泪认赔离场的。

雷曼倒闭。作为美国五大投行之一的雷曼兄弟,在倒闭之前恐怕在多数人心目中如泰山一样稳定。其实美国次贷危机的根源——美国房价下跌,早在2006年就已经出现,在2007年,美国房价已经下跌10%,但美国股市仍创了历史新高。2008年早期,五大投行之一的贝尔斯登陷入困境,美国政府出面,解决了危机。没有多少人想到美国政府会令“大到不能倒”的雷曼兄弟自生自灭。结果雷曼兄弟倒闭,全球性的金融海啸发生了。

国际油价最近几年的大起大落。2008年,全球的经济在下滑,但很多人都在强调石油是不可再生的资源(奇怪的是在约1999年,石油价格只有约11美元时,怎么没有人说石油是不可再生的?),而全球人口以接近每年1亿的规模增长,中国需求被一再地炒作。油价见到了147美元/桶的历史高位。目前,油价较这个高位跌了近60%。有人说是美国要打击俄罗斯,有人说是中国需求在下降,问题是大涨大跌之前,很少有人能想象得到,更不用说提前预测了。

香港政府入市拉升股市。1998年,国际炒家携东南亚大胜之余威,冲击香港股市。不料香港财政司断然入市扫货,击退国际炒家。作为经济自由度全球最高的香港,国际炒家恐怕根本没想到香港政府会违背自由经济的原则入市干预股市。这显然是一种偏见,1998年美国长期资本管理公司陷入危机时,美国官方出手,以被收购终结了危局。显然国际炒家选择性忽视了对自己不利的概率并不小的事件。

中国股市。2005年末,在经历了4年多的熊市后,几乎没有券商准确预测了2006年开始的牛市。在2006年的大涨之后,多数券商认为2007年需要调整,而不是继续大涨。2007年末,在连涨两年后,几乎没有券商提示风险。暴跌后,2008年末券商普遍不敢看多2009年的行情,结果2009年恰恰是大涨行情。2013年末,除了当时东吴证券的李双武等极少数人之外,有谁准确预测了2014年令人目瞪口呆的大行情?

正因为金融市场往往不按人们的理性预期发展,所以一定要留有余地。在7月3日周五收盘后,决策层推出了力度前所未有的一系列救市措施,我虽然认为7月6日会暴涨再持续涨,但7月6日维持7成的仓位不动,为的就是防止极端行情的出现。真的就出现了意料不到的持续几天千股跌停的局面。到了7月8日,千股跌停收盘的最后一天,我只是少量仓位在跌停或稍高一点抄了6只创业板的股票。7月9日开盘千股跌停的现象未延续,于是刚开盘就再次抄底部分二线蓝筹股,抄底时机把握上是准确的,但始终未满仓,更未融资。我无法预料极端行情是否出现,出现的话会持续多久,因此需要做一定的准备。投资16年以来,运气相对一直不错,没有惨赔过,但刘强折戟也警告自己,一定要避免在接近不惑之年惨赔。

未来牛市大概率会延续,并且会创新高,甚至是历史新高,不过涨得越高,风险越大,新的大幅调整行情也不是不可能出现。在熊市中后期要多看到机会,在牛市中后期要多看到风险。如果把每一次的投资,都当作很有可能导致自己倾家荡产的开始,就基本不会陷入困境。这不仅是一种思考风险的角度,也是一种思维方式。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关注观察者网微信guanchacn,每日阅读趣味文章。

责任编辑:苏堤
股市 A股市场 股市泡沫 国内股市 雷曼 雷曼兄弟 巴菲特
观察者APP,更好阅读体验

伊朗总统乘坐的直升机硬着陆,目前搜救中

沙利文见沙特王储,讨论美沙安全协议“半定稿”

美国享受中国廉价商品的时代要终结了?

内塔尼亚胡遭以战时内阁成员下“最后通牒”

“至少一代人不会把西欧视为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