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研究员认领美媒报道的中国科研项目:就是我们干的,怎么了?

来源:微信公众号“观察者网”

2023-09-30 13:49

据环球时报消息,美国《大众科学》网站9月26日称,中国正在地下深处修建一座针对中微子的超级探测装置,它比现有同类探测装置都更灵敏,将于2024年投入使用。

9月28日,美媒关注的该项目被人“认领”:“我们干的,怎么了?”

网友表示没必要大惊小怪。

看到博主简介不少人表示“打扰了”。

编辑注意到博主@曹俊IHEP微博简介为:乐观的物理学家。

据中科院高能物理所介绍,曹俊主要从事中微子物理研究和中微子探测技术研究。

自2003年起从事大亚湾反应堆中微子实验研究,任项目副经理,先后负责物理软件系统和中心探测器系统,领导物理分析发现了新的中微子振荡。现任大亚湾国际合作组中方发言人,全面负责该实验。江门中微子实验的提出者之一,现任项目常务副经理和国际合作组副发言人。

《环球时报》报道中写道,好莱坞灾难电影《2012》曾虚构了宇宙中的中微子使地球地心升温,导致地壳熔化变形造成世界末日的场景。尽管相关说法并不符合科学原理,但中微子这种神秘的宇宙粒子却因此被大众熟知。

正在建造中的江门中微子实验(JUNO)

据介绍,宇宙中充斥着大量的中微子,恒星内部的核反应、超新星的爆发、核反应堆的运行以至于岩石中的放射性物质衰变都产生大量中微子。中微子的质量非常轻,小于电子的百万分之一,它以接近光速运动,可以穿透几乎任何物质。幸运的是,它们与普通物质的相互作用很弱,几乎不会产生任何反应,因此不会像电影里描述的那样“加热地心”,但也正因为如此,中微子非常难以被探测到,甚至有“幽灵粒子”之称,目前科学界对它的了解相对有限,中微子研究领域的几次重大突破都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

江门中微子实验探测器正在建设中,图源:江门发布

在广东江门,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江门中微子实验装置,正在紧张建设中,预计今年年底完成整个探测器的建设。这个神秘的实验室位于地下700米,是世界上最大的地下实验洞室。

(观察者网综合中国青年报(ID:zqbcyol  整理:张小松)、环球时报、@央视新闻、中科院高能物理所网站、江门发布等)

责任编辑:范维
观察者APP,更好阅读体验

“美国几代人的亚太布局被毁,盟友终将望向中国”

美媒吐槽:全员滑跪,除了中国…

换防长?“美国后院起火”

美元主导地位遭削弱,“人民币必须抓住机会”

前十占九!“中国机构正在主导全球芯片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