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华投资者:对中国金融市场保持乐观,当前中国股票比欧美更具吸引力

来源:观察者网

2021-08-06 16:17

(观察者网讯)据路透社8月5日报道,多名在华投资者在4日举行的路透全球市场论坛上表示,中国近期在教育、科技等行业实施的监管措施,并未影响国际投资者对中国市场整体的乐观态度;与存在更高风险的欧美股市相比,当前的中国股票反倒“更有吸引力”。

路透社报道截图

近期,中国监管部门先后对互联网科技公司展开反垄断、数据安全等方面的调查及监管;与此同时,随着7月24日“双减”政策落地,校外培训机构也遭遇“核打击”。消息一出,教育股应声而跌。上周,抛售情绪从教育股扩大到整个中概股。

但对于中国金融市场的变化,众多在华投资者仍保持积极看法。友邦保险(AIA)首席投资官康礼贤(Mark Konyon)指出,尽管近期中国对金融市场的监管有所变化,但基于中国经济长期结构性增长及向外国开放金融市场的承诺,友邦保险对中国市场依然持乐观态度。

康礼贤表示,国际投资者对政策风险的敏感性早已明显提高,但在他看来,中国的监管调整只是一个“过渡阶段”,投资者对中国金融开放的长期乐观情绪并未受到影响。

“市场正在重新调整中国风险资产的风险溢价,而我们将维持对中国的乐观预期。”康礼贤说。

英国法通投资管理(LGIM)多元资产零售基金主管贾斯汀·奥努埃库西(Justin Onuekwusi)更是表示,在该机构看来,中国近期采取的市场监管措施造成的影响,正在被市场逐步“消化”,这反倒使得中国股市比欧美股市要更有吸引力。

奥努埃库西称,尽管中国加大对教育、科技等行业的监管令法通投资管理公司“感到意外”,但他们并未改变对中国经济和中国股票的整体观点,该公司也将继续持有中国股票。

奥努埃库西认为,比起中国股市,欧洲和美国股市存在的风险要大得多;同时,如果中国经济增长明显放缓,其对德国和美国股市造成的打击,要比对中国股市的影响大得多。“我们的整体看法是,尽管中国股市正处于相对低迷的水平,但美国和欧洲股市仍存在市场泡沫。”

不过,他也指出,澳大利亚、新西兰和韩国债券目前有着更加突出的收益率曲线,这使得它们对国际投资者有着很强的吸引力,但中国经济走势对澳大利亚出口的影响,将给澳元带来短期风险。

新加坡银行投资策略主管伊莱·李(Eli Lee)5日接受美国消费者新闻与商业频道(CNBC)采访时也表示,监管措施对中国科技行业投资产生的“波动”可能需要一段时间才会结束,但许多领域对于外国投资者仍极具吸引力。

“现在就对中国科技领域投资唱衰还‘为时过早’。”他说,“从长远来看,中国在科技领域的大方向是非常明确、完备的……人工智能、5G、新能源汽车等重要领域会继续得到中国政府更多的支持。这些对于投资者都非常有吸引力。”

伊莱·李接受CNBC采访,视频截图

此外,也有业内分析人士认为,在中国加强对市场监管的情况下,国际投资者需要考虑调整在华投资策略,不过继续在华投资依然是一个合适的选择。

美国投资公司康桥汇世集团亚洲区主管艾伦·科斯特洛(Aaron Costello)5日告诉CNBC,该公司分别分析中国的信贷市场和政府债券市场后注意到,中国主权债券在股市波动中依然维持平稳,这意味投资中国政府债券,可能成为国际投资者对冲股市波动的“良好止损选择”。

桥水基金创始人雷·达利欧近日就曾发文指出,对于中国采取的监管措施,西方一些投资者存在明显的误解。达利欧强调,中国整顿校外培训是为了减少不平等现象,但一些外国投资者却对此产生了误读。

达利欧认为,中国的政策制定者一直支持资本市场稳定发展,对外国投资者持开放态度,投资者不应误解和过度关注政策波动,否则可能将会错失机会。

对于一些外国投资者的误解,前港交所首席执行官李小加6日接受CNBC采访时也表示,中国的措施是一种“非常健康的自我监管举措”,有助于社会和经济以更加有序的方式运行,他预期这些措施并不会对市场产生长期影响。

李小加接受CNBC采访,视频截图

李小加于3日刚刚宣布创办小微企业投资平台“滴管通”,他指出,公司应当去适应政策变化的步伐,“你不能想当然地认为,当你的公司足够强大时,就没有人能碰它了。这可能正是给我们敲响了一记警钟。”

李小加表示,中国的市场监管模式与美国有很大的不同,而这恰恰是中国的一大优势:“当美国政府要打击垄断的时候,他们制度上的‘制衡’可能就得花掉几年甚至几十年时间……中国的模式则允许他们迅速行动,果然地找出问题,然后立即制定政策并付诸实施。”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责任编辑:陈思佳
中国金融
观察者APP,更好阅读体验

首付、利率双降!央行打出重磅组合拳

《联合声明》多次点名美国及其盟友,俄专家这样说

习近平同普京在中南海小范围会晤

上万字!中俄联合声明全文发布

习近平同俄罗斯总统普京共同会见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