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沙尼亚议会外委会主席:立陶宛在对华外交上没有长远计划

来源:观察者网

2021-09-28 21:53

(观察者网讯)近期,波罗的海国家立陶宛频频在台湾问题上触碰中方红线并充当“反华急先锋”,导致双方关系恶化。

立陶宛方面最近也品尝到了“后果”。据立陶宛国家广播电视台(LRT)28日报道,该国的乳制品加工商就因“中国方面的合作企业拒绝续签或签订新合同”而无法再将其产品继续出口到中国。”

对于立陶宛政府“以卵击石”的错误行为,爱沙尼亚议会外委会主席马克·米凯尔森(Marko Mihkelson)日前在接受该国《邮差报》(Postimees)采访时说道,在与中国进行“外交对抗”中,立陶宛似乎没有长远计划。

立陶宛国家广播电视台(LRT)27日援引《邮差报》报道 截图自LRT

“我向立陶宛方面询问了他们的对华的长远计划,但是没有得到合适的答复,”米凯尔森如此说道。

在《邮差报》24 日发表的采访中,米凯尔森表示,由于(在与大国的)争端中根本无法取胜,因此小国无法承受(这样做的后果)。

有鉴于此,米凯尔森认为,爱沙尼亚的对华政策与立陶宛有所不同。“爱沙尼亚重视对华双边关系,并应该更加努力地创造一个与中国“更和谐”(more united)的愿景。此外,在国际组织中我们也应加强与中国的合作。”

不过,他同时提到,之所以需要摆出这种姿态是因为爱沙尼亚比中国小“千倍”。他说,像立陶宛那样开辟与中国的“战线”,是不可能赢的

爱沙尼亚议会外委会主席米凯尔森 图自Delfi新闻网

近期在涉华问题中上蹿下跳的波罗的海小国立陶宛,确实在对华贸易方面“吃了亏”。立陶宛国家广播电视台28日报道称,中国公司正取消与立陶宛方面的贸易合作。

“立陶宛乳制品加工商‘Vilkyškių Pieninė’无法再将其产品继续出口到中国。”报道称,这是由于“中国方面的合作企业拒绝续签合同或签订新合同”。

该企业的所属公司首席执行官贝尔塔修斯(Gintaras Bertašius)说道,尽管该乳制品企业向中国出口的产品相对较少,但中国市场的利润很高。而且由于此前立陶宛政府曾试图鼓励企业对华贸易活动,该公司为了在中国“站稳脚跟”已进行了大量工作。

此外,报道还提到,立陶宛企业协会(Enterprise Lithuania)出口部负责人Rasa Uždavinytė试图“找补”地称台湾地区的市场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但贝尔塔修斯认为,台湾地区在市场规模上“根本无法与中国相比”。“中国人口众多,而台湾有两千多万人口。因此,无论是台湾还是其他任何小市场都无法取代中国”。

波罗的海小国立陶宛近来在涉台问题上动作不断。除了挑衅称要在台湾设立“企业办事处”,其经济部长还扬言称“不怕中国大陆制裁”。

对于立陶宛政府不顾中方反复交涉、晓以利害,公然违背中立两国建交公报精神,严重损害中国主权和领土完整的行为,中国外交部发言人8月10日发表谈话表示,中国政府对此表示坚决反对,决定召回中国驻立陶宛大使,并要求立陶宛政府召回驻中国大使。

9月3日,立陶宛驻华大使米凯维切涅在北京防疫隔离21天后,便匆匆打道回府

而立陶宛国防部日前也公布一份产品调查报告,声称在部分中国企业生产的手机中发现文字审查功能,并以此为由煽动该国消费者避免购买中国手机,若民众目前持有中国产手机,立陶宛国防部也“建议”将这些设备扔掉。受此影响,德国方面24日也着手调查中国手机是否存在“安全漏洞”。

受立陶宛方面影响,德国联邦信息安全办公室24日宣布调查中国手机 图自德媒《今日新闻》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爱沙尼亚议会外委会主席米凯尔森在采访中除了上文所说的建议与中国“更和谐”外,还同时称要与盟友立陶宛“站在一起”。

“这并非意味着爱沙尼亚应该一直保持沉默,我们需要做的是与欧洲和北美的盟友合作”,米凯尔森说,这样才能平衡其所谓的“中国的外交政策和经济影响力。”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责任编辑:冯智源
立陶宛 爱沙尼亚
观察者APP,更好阅读体验

“这把火怎么点着的?”

布林肯来华谈的怎么样?是否不虚此行?

“看看,这就是美国的警察”

习近平会见布林肯:中美应彼此成就,而不是互相伤害

“宁愿关闭在美业务也不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