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张局势不断升级之际,科索沃当局提交加入欧盟申请

来源:观察者网

2022-12-15 22:40

(观察者网讯)近一段时间,塞尔维亚和科索沃当局爆发“车牌冲突”,处于“战争边缘”。就在科索沃地区紧张局势不断升级之际,当地时间12月15日,科索沃地区“总理”库尔蒂向欧盟轮值主席国捷克提交了科索沃当局加入欧盟的申请。

路透社报道称,科索沃当局加入欧盟的道路将非常漫长,可能需要数年、甚至是数十年的时间。此外,科索沃能否成为欧盟成员国,还取决于科索沃当局与塞尔维亚关系的正常化。

“我们不需要走后门,不需要快速通道”,库尔蒂在向捷克欧洲事务部长贝克(Mikulas Bek)提交申请后表示,“我们希望与我们的人民一起在我们的国家建设欧盟”。

报道截图

据欧洲媒体Euractiv报道,此前一天(14日),科索沃地区“总统”奥斯马尼、“总理”库尔蒂和“议会议长”举行签字仪式,共同签署了科索沃入欧申请。

仪式结束后,奥斯马尼对媒体说,这对科索沃来说是“历史性的一天”。她补充说:“我们前进的道路是明确的,这个过程可能很漫长,但我们会做好自己的工作,让欧盟更容易地完成自己的工作。”

库尔蒂也说,这是一个“历史性的时刻”,希望借此开启新的篇章。

科索沃“议长”、“总统”和“总理”(从左至右)签署入欧申请,图自IC Photo(下同)

截至去年,已被欧盟列为入盟候选国的国家包括土耳其以及塞尔维亚、阿尔巴尼亚、北马其顿、黑山4个西巴尔干国家。上述5国已等待多年,仍未成为正式成员,有些已启动入盟谈判,有些至今仍没有正式启动。

在今年2月俄乌冲突后,乌克兰政府想寻求“火线入欧”,签署申请加入欧盟的文件后立即敦促欧盟通过特别程序尽快批准乌克兰加入欧盟。但在6月授予乌克兰候选资格后,欧盟并未同意乌方进一步的请求。

当时有媒体分析称,即便对乌克兰来说,加入欧盟的道路依旧漫长。因为西巴尔干半岛的多个入盟候选国也不知自己是否以及何时会被接纳成为欧盟成员国,这取决于它们在法治、反腐败和公共行政等领域满足欧盟的入盟条件。

另据美国政治新闻网欧洲版“Politico EU”报道,日前,科索沃地区负责欧洲一体化的“第一副总理”比斯利姆(Besnik Bislimi)曾称,他把2030年作为加入欧盟的初步目标,但也坦承在法治领域存在相当大的挑战。他说:“在法治方面,由于长期的停滞,改革并不容易……司法体系中的改革阻力要比经济体系中的改革阻力大得多”。

此外,科索沃的主权问题也是其加入欧盟的阻碍因素。

科索沃是原南联盟塞尔维亚共和国的自治省,当地阿尔巴尼亚族分离主义武装与政府军在1998年爆发冲突,以美国为首的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军事介入,轰炸南联盟。1999年6月科索沃战争结束后由联合国托管。2008年2月,科索沃单方面宣布独立,但塞尔维亚始终坚持其对科索沃的主权。

路透社还提到,科索沃在加入欧盟之前需与塞尔维亚实现关系正常化。至今,科索沃仍不属于联合国成员,且有5个欧盟国家——西班牙、希腊、罗马尼亚、斯洛伐克和塞浦路斯拒绝承认其国家地位。

近一短时间以来,科索沃地区民众抗议不断

今年8月,塞尔维亚政府和科索沃当局围绕汽车牌照、身份证件禁令问题展开博弈,局势持续紧张。

最近几周以来,科索沃北部的塞族人和科索沃当局冲突不断,冲突烈度在近期达到顶点。为反对科索沃当局的“车牌禁令”,德扬·潘蒂奇(Dejan Pantic)等数百名塞族警察在11月辞职。但当地警方却在12月6日逮捕了潘蒂奇,称他涉嫌“袭击选举委员会办公室、警察和选举官员”。

12月10日,当地塞族居民发起最新一轮抗议活动,旨在抗议科索沃当局逮捕塞族前警察的行为。据报道,塞族抗议者10日早些时候封锁了多条主要道路,科索沃警方随即关闭了与塞尔维亚之间的两个过境点。抗议现场爆发冲突,还一度传出枪声。

同日,塞尔维亚总统武契奇要求北约允许其在科索沃地区部署塞方军队和警察。这是塞尔维亚首次根据联合国相关决议提出在科索沃部署军队的要求。根据联合国安理会第1244号决议,如果驻科索沃的北约部队指挥官批准,那么塞尔维亚可以向科索沃东正教宗教场所、塞族占多数的地区和边境口岸部署1000名军事、警察和海关人员。

塞尔维亚总理11日表示,由于科索沃当局的行动和欧盟的不作为,塞尔维亚处于与科索沃开战的边缘。

美国方面拒绝塞尔维亚的入驻军队的请求,欧盟呼吁双方保持和平。俄罗斯外交部发言人扎哈罗娃12日则表示,俄方对科索沃不断升级的紧张局势感到“震惊”,并指责“激进的”科索沃当局在美国和欧盟的纵容下进行了“一系列挑衅”。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责任编辑:齐倩
观察者APP,更好阅读体验

李强:大力发展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

“西方媒体,看清你们了!”拜登“走后门”也没躲过

“TikTok只是烟雾弹,美情报机构才无时无刻不在…”

获得军援后以色列不会违反国际法?美国多部门:不可信

最后通牒?以色列放话“要么签,要么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