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媒称德国企业“无视”朔尔茨政府“远离中国”的呼吁

来源:观察者网

2023-05-25 18:03

(观察者网讯)德国政府不断鼓吹减少“对华依赖”,但对许多德企来说,这一选择并不成立。当地时间24日,美媒彭博社以“德企老板们无视朔尔茨远离中国的呼吁”为题报道称,虽然朔尔茨政府正卖力吆喝减少德国对中国的依赖,但该国一些业内巨头企业的老板们都对此进行抵制。

包括化工巨头巴斯夫、梅赛德斯—奔驰集团、大众汽车集团以及西门子股份公司等德国企业,最近都接连表态“不会放弃中国市场”,对所谓政治担忧“不屑一顾”。

“德企老板们无视朔尔茨远离中国的呼吁”,截图自彭博社

美媒报道称,眼下,这些德国企业的老板们都正在寻求将商业利益与俄乌冲突加剧下的政治担忧拆分开的方法,希望能一码事归一码事。

彭博社认为,此举一方面体现出德国对俄罗斯能源的依赖,另一方面也表明他们与中国的关系更为密切。

“我们不会放弃中国(市场)。”报道称,在中国车企比亚迪公司在今年第一季度取代大众成为中国最畅销的汽车制造商后,大众汽车首席财务官阿诺·安特里茨(Arno Antlitz)本月在电话财报会议上如是说道。

尽管西方反华势力关于所谓新疆强迫劳动的聒噪声不断,大众汽车还是重申了继续保持新疆工厂生产运营的决定。

西门子公司董事会主席、总裁兼首席执行官博乐仁(Roland Busch)近日接受英媒《金融时报》时也指出,中国是能把西门子推向下一个创新水准的客户,他誓言将捍卫并进一步扩大西门子在华市场份额

“像中国这样能把我们推向更高水准的客户,上哪去找?”博乐仁表示,对西门子来说,退出占公司营收13%的中国市场,“没有这种选择。”

西门子总裁兼CEO博乐仁(资料图)

彭博社称,尽管中美关系日益紧张等因素令他们感到担忧,但德企高管们仍在“奋力前行”,他们正根据自身做出决定,选择坚守庞大的中国市场。

今年4月,梅赛德斯—奔驰集团CEO奥拉·卡伦纽斯(Ola Källenius)接受德媒《图片报》采访时表示,放弃中国对德国工业来说是“无法想象的”。

报道提到,中国市场约占该品牌总交付量的40%,它在中国的销量是在美国的两倍多。“全球经济的主要参与者——欧洲、美国和中国——是如此紧密地交织在一起,与中国脱钩毫无意义。”卡伦纽斯说。

同样,正在中国湛江投资约100亿美元兴建一家化工厂的巴斯夫,其CEO马丁·布鲁德米勒(Martin Brudermüller)也发出警告称,由于地缘政治方面的担忧,在亚洲这个强大的经济体内,不扩张市场要比收缩市场的风险更大。

去年10月他就曾表示:“我们迫切需要停止对中国的抨击,转而对自己发起一些自我批评。”

“德国顶级商界领袖的言论,与朔尔茨寻求在中国以外多元化市场的呼吁背道而驰。”彭博社对此评价道。近一段时间,所谓“去风险”和“减少对华依赖”成为欧盟和德国政府讨论对华关系时的热词,而这引起德国商业界普遍质疑。

美媒还认为,朔尔茨政府此前强调“对华去风险化”,而非美国最初鼓动的“对华脱钩”,其实从某种程度上也默认了“德国无法承受削减在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的市场份额”。

根据德国联邦外贸与投资署发布的报告,截至2022年底,中国连续7年成为德国全球最大贸易伙伴。2022年德国和中国双边贸易额为2979亿欧元,彭博社指出,这一贸易额占了欧洲最大经济体贸易额的近8%。

今年一季度,德国对华投资也飞速增长。我商务部新闻发言人束珏婷4月20日在例行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今年1至3月,部分国家和地区对华投资较快增长,其中德国来华投资增长了60.8%。

1月,德国经济亚太委员会发表声明,明确反对所谓“对华脱钩”,呼吁联邦政府在对华关系中“平衡机遇与风险”。声明强调,坚持并巩固德中经贸关系依然符合德国的国家利益,德国政府不应片面追求所谓“友岸外包”(friendshoring),即只和价值观相近的盟友做生意。

德国亚太经济委员会发表声明,反对所谓“对华脱钩”

对于欧盟方面出现的所谓对华“去风险”但不“脱钩”有关说法,5月15日,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在记者会上表示,我们希望欧方摘下意识形态的有色眼镜,排除外部干扰,坚持战略自主,形成独立、客观的对华认知,奉行积极理性的对华政策,这最符合欧洲利益。

汪文斌还表示,中方已多次强调,所谓“去风险”是伪命题,中欧经贸合作基础好、成果多、潜力大,双方是相互依赖、互利共赢的关系,中国是欧盟应对风险挑战的重要伙伴。希望欧方为中方企业提供公平、非歧视性的营商环境,避免将经贸问题政治化、安全化。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责任编辑:阮佳琪
观察者APP,更好阅读体验

神舟十八号载人飞船发射取得圆满成功

“准备好为同志们挺身而出了吗?”“YES!”

哥大挺巴抗议持续,美众议长称国民警卫队应适时出动

中央金融办:金融政策的收和放不能太急,防止大起大落

安理会表决:俄方否决,中方反击美方指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