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聚焦印巴空战:中国猛龙首露利爪,实战证明自身价值

来源:观察者网

2025-05-11 23:11

【文/观察者网 刘程辉】当歼-10C在南亚斩落西方战机,中国武器锋芒带给世界的冲击才刚刚开始。外媒近来密集聚焦中系武器在印巴战场上的出色表现。

“歼-10首飞近三十年后终于经历战火洗礼,而且经受住了考验。”英国《金融时报》在5月9日刊登的长篇文章中感叹,中国“猛龙”在印巴冲突中首露尖牙利爪,这也是中国军事装备与西方顶尖装备的首次交锋,不仅彰显了中国军事工业的技术进步,还将对全球军工格局造成深远影响。

与此同时,《日经亚洲评论》援引学者的分析指出,中国武器此前被认为缺乏实战检验,但这次冲突证明了其自身价值,可与西方技术匹敌,不只提升了中国武器的可信度,更加强了中国的战略地位。

“结果非常惊人,西方对手急切等待歼-10技术分析”

《金融时报》文章注意到,甚至在战争迷雾尚未开始消散之前,歼-10的制造商成都飞机公司的股票就已开始大幅上涨。歼-10“猛龙”首飞近三十年后,终于迎来了战火洗礼,并且经受住了考验。

“没有比真实战斗更好的广告了,”华盛顿史汀生中心中国军事问题专家孙云说,“这对中国而言是个意外之喜……结果非常惊人。”

印巴陷入了数十年来最激烈冲突,这场对抗也成为中国与美西方国家关键装备竞争的试验场。斯德哥尔摩国际和平研究所和国际战略研究所估计,巴基斯坦81%的军事装备来自中国,占其400余架战斗机和攻击机过半。

巴基斯坦空军歼-10CE战机 社交媒体

德国马歇尔基金会的中巴关系专家安德鲁·斯莫尔表示,这反映了中国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与巴基斯坦建立的“全天候友谊”。斯莫尔称,除了在核武器和弹道导弹方面的合作之外,中国过去提供的很多装备技术含量都不高,但如今,巴基斯坦“正成为中国新锐武器的展示平台”。

另一边,伴随着经济增长和地区野心的膨胀,印度已成为全球最大武器进口国。《金融时报》称,过去十年,印度武器采购从依赖俄罗斯转向美、法、以色列(占近期采购量近半),包括先进战斗机、运输机和战斗/侦察无人机。

“这次战斗具有最重要的全球性意义,它是中国军事装备首次与西方顶级装备正面交锋。”耶鲁大学南亚研究讲师苏尚特·辛格称,这场较量的结果将预示台海局势走向,并为西方军工企业努力应对中国展示的低成本和高科技能力指明方向。

文章认为,即使是像印度和巴基斯坦经常发生的那种小规模冲突,也有着独特的价值。敌对双方相互试探,展示自己的能力,试图强化现有的红线,并设定新的红线。这些冲突还会产生海量作战数据,从而影响下一场小规模冲突的走向,甚至可能决定谁将赢得下一场战争。盟友们会分享这些数据,武器制造商也会对其进行分析,并对自己的武器系统进行调整。

一位驻新德里的西方武官认为,中国的西方对手国家武官们正“急切地”等待印度分享歼- 10C在战斗模式下的雷达和电子信号,以便训练本国防空系统。

同样的,对中国来说,这场小规模冲突不仅是对飞机的一次考验,也是对机载有源相控阵雷达(AESA)系统的考验。实战不仅检验了雷达发现威胁的能力,还检验了它引导导弹的能力。

一名巴基斯坦军方官员称,巴军在冲突中使用的导弹包括霹雳-15的改型。他认为,7日凌晨那场长达一小时的交战将“写入教科书”。

“我们给了那些家伙一个教训。”他自豪地说。

此前,路透社也在8日的报道中提到,这场由中国制造的巴基斯坦战机与法国制造的印度战机之间的空中交锋,正受到全球各国军方的密切关注。他们试图从中获取情报,为未来潜在冲突积累优势。

报道援引西方分析人士和国防工业消息人士的话称,对于各国军方而言,这场空中冲突是研究飞行员、战斗机和空对空导弹在实战中表现的难得机会,他们可利用这些信息优化空军作战部署。未来大国冲突中可能部署的先进武器,其实战表现也将受到严肃审视。

伦敦皇家联合军种研究所的研究员罗伯特·托拉斯指出,巴军使用霹雳-15E导弹“意义重大”。托拉斯说,如果相关说法属实,那么人们已经见识到了中国AESA在远程导弹上的实战应用。

尽管西方国家和俄罗斯几十年来一直在对本国的AESA技术进行实战测试,但托拉斯称,印巴此次小规模冲突的细节,比如发射了多少枚导弹才能成功击中目标,“对于中国评估这种武器的能力极具价值”。

“可匹敌西方,实战证明了中国武器的价值”

《金融时报》称,无论是1999年的卡吉尔冲突还是2019年的印巴空战,印度军队都暴露出了缺乏空中预警控制系统的漏洞。

与巴基斯坦方面简洁高效的采购体系相比,印度官僚体系导致其吸取教训的效率极其低下。直到今年3月,印度才发布“必要性认可”通告,计划将预警机数量增至18架,但实际部署仍需数年之久。

“如果这种针锋相对的空中报复行动持续更长时间,印度将强烈感受到预警机缺失带来的痛苦。”另一位驻新德里的西方武官说,如果最终坐实印军“阵风”被100多公里外发射的中国导弹击落,那么更能证明印军对预警机的需求迫在眉睫。

《金融时报》文章发表的同一天,《日经亚洲评论》也将目光聚焦印巴空战:被巴基斯坦紧急调遣阻止印度战机入侵的是何种武器?答案是中国制造的歼-10C。

日媒的这篇报道援引巴基斯坦智库萨诺伯研究所执行主任卡马尔·奇马的话说,歼-10C近期的实战表现对保卫巴领空起到关键作用。“巴基斯坦认为中国军事技术正快速发展,已展现出对欧洲系统的优势。据称连法国情报部门也承认这点,特别是在击落战机方面。”

美国乔治梅森大学博士后研究员穆罕默德·舒艾布表示,对中西方技术的比较并非新鲜事,但中国武器此前缺乏实战检验,但5月7日的冲突证明了其自身价值,表明若运用得当,中国技术可匹敌西方技术。

奇马分析称,由于印度在外交层面的阻挠,巴基斯坦现在无法从西方获取先进军事技术。“这种局面导致巴方在军备供应上形成对中国的战略依赖。”

舒艾布回顾历史指出,以前巴基斯坦在对抗印度时,中国武器往往不是首选,但现在歼-10C是巴军机队的核心装备,“彰显出巴方对中国装备性能和可靠性日益增强的信心。”

“(中国)军事技术正在与地区竞争对手印度进行真实场景对抗,这不仅提升了中国武器的可信度,更加强了中国的心理和战略地位。”奇马说。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责任编辑:柳白
观察者APP,更好阅读体验

印巴的“火”停了,但水呢?

“听加州的,否则美国最大经济体地位不保”

停火第一夜,印巴互相指责

王毅分别同印巴双方通话

印巴停火,特朗普邀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