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智库:中国2019年的芬太尼“禁运”,有效减少美国药物过量致死人数近千人

来源:观察者网

2025-05-23 10:27

【文/观察者网 阮佳琪】

美国政府屡屡将国内芬太尼危机归咎于中国,这种“甩锅”行径早已站不住脚。众所周知,美国芬太尼问题的根源,在于其自身监管漏洞以及长期存在的药物滥用。

恰恰是中国始终以负责任大国姿态履行国际禁毒义务。中方在本国并无规模性滥用情况下,本着人道主义善意,应美方请求,于2019年在全球率先正式整类列管芬太尼类物质,积极推动国际禁毒合作共治,为全球应对芬太尼挑战贡献了实实在在的中国方案。

这一事实,国际社会有目共睹。美国智库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本月发布的最新研究报告,也进一步印证了中国在芬太尼治理中的关键作用。

当地时间5月23日,港媒《南华早报》引述报告内容称,早在特朗普首届总统任期内,中美就在芬太尼管制领域展开合作。2019年5月起,中方率先开始正式整类列管芬太尼类物质,有效防止列管化学品通过国际贸易途径流入制毒渠道,这一举措导致美国街头合成阿片类药物的价格在短期内飙升,进而有效抑制了滥用行为。

数据显示,中国在禁毒合作中的积极行动,使美国相关过量用药死亡人数在3至5个月内减少了20%至25%。据估算,若未实施相关管控措施,美国芬太尼过量死亡人数可能增加947例。

这份报告指出,研究结果证明,中美两国在打击毒品走私领域的合作,确能有效切断供应链,降低过量用药死亡人数。

中美合作对美国芬太尼价格的模拟影响,2019年1月1日至12月27日。报告截图

据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介绍,该研究基于芬太尼市场定价数据展开分析。其解释称,即便像芬太尼这类高成瘾性非法药物,其流通仍受市场规律支配,使用者对价格波动表现出高度敏感性。

研究发现,芬太尼价格每上涨1%,相关死亡人数的月增长率可能降低4%,“在某种程度上,高价会减少当前使用者的使用量,也会阻止潜在使用者开始使用”。

对比不同时期合作成效,报告指出,奥巴马政府时期的中美芬太尼治理合作未取得显著效果,而2019年成为关键转折点——在中国率先采取整类列管芬太尼类物质的措施后,禁毒“效果立竿见影”,尤其在“2019年的第三季度得到集中体现”。

研究同时发现,随着第三国的非法供应增加,美国市场的药物流通量逐步回升。2022年,由于时任美国国会众议院议长佩洛西窜访中国台湾地区后,中美禁毒合作一度暂停。而报告称,这种中断“没有对美国的芬太尼供应产生显著影响”,进一步印证了中方措施并未“松绑”。

报告写到,“(华盛顿智库布鲁金斯学会专家)费尔巴布-布朗(Felbab-Brown)在2023年声称,中国的禁毒执法力度参差不齐,随着时间的推移可能有所松懈。但我们没有发现佩洛西‘窜台’后,中方宣布暂停禁毒合作一事产生了任何具有统计学意义的影响。(三种估算方法均得出相同性质的结果。)”

另据中国公安部新闻发言人今年2月的回应,中方整类列管后,未再收到美方查获来自中国芬太尼类物质的通报。

基于上述发现,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得出的结论是,国际合作在毒品执法领域确实具有巨大潜在价值,但打击芬太尼需全球协同而非单边行动。

报告强调,在供应链多元化趋势下,美国政府需超越对中国的单一关注,推动跨国禁毒合作机制的系统性升级。

美国费城肯辛顿大街是著名的“丧尸街道”,沿途到处都是毒瘾发作的吸毒者。视频截图

事实上,美国才是破坏中美禁毒合作的始作俑者。美国政府长期将国内芬太尼危机归咎于中国,这种“甩锅”行径在特朗普两届总统任期内愈演愈烈。

今年1月上任后,特朗普再以芬太尼问题为由,两次对中国输美商品滥施关税,妄图为其发起的对华“关税战”披上合理外衣。这种行径不仅引发中方严正反对,更严重动摇了中美禁毒合作的基础。美方此举无异于“自毁长城”,最终只会对本国禁毒事业产生反噬效应。

华盛顿将芬太尼问题政治化,并采取加征关税等极端手段的做法,也令美媒质疑,“美国阿片类药物危机究竟是如何变成一个外交政策问题的?芬太尼问题真的应该归咎于中国、加拿大和墨西哥吗?”

美国VOX新闻网3月曾发文指出,在过去的几个月里,芬太尼在美国国家安全和经济政策中扮演了出人意料的突出角色。许多批评人士直言,从竞选时期就把芬太尼泛滥挂在嘴上的特朗普,实际上是拿这个问题当做掩护,为他的贸易和移民政策制造一个所谓基于安全考量的借口罢了。

VOX强调,中国在毒品管制方面始终保持高压态势,中国也是世界上少数几个对毒贩会处以死刑的国家之一。但美国官员却时常无端指责中国管制不力,甚至有美批评人士污蔑称中方对美国发起了一场所谓的“逆向鸦片战争”。

美媒援引大多数专家的看法称,美方的这些无端指控根本无法得到证实。接受采访的专家还指出,要想真正结束芬太尼危机,需要在供应、需求和减少危害等三方面采取三管齐下的综合措施,而特朗普政府却仅仅盯着“供应”这一头做文章。

美国智库报告中提及那位跨国犯罪问题专家费尔巴布-布朗认为,有更多证据表明,中国愿意在符合其自身利益时与美国合作,也愿意利用这种合作在其他问题上获得影响力,这些做法与美方的指控完全相悖。

与其看法一致,前美国缉毒局(DEA)特工维吉尔(Vigil)也担忧,美国政府这种针对外国政府的激进做法能否达到预期效果。此举甚至会让已经在推进中的合作事宜也变得更加困难。

美国智库兰德公司的高级国际与国防研究员卢基(David Luckey)还提到,中国作为拥有世界上最大化学品生产的大国,监管如此大规模的化学品生产绝非易事。

他说,“合成毒品的形势瞬息万变,各国及其执法部门都难以跟上这种变化节奏。因此我们需要采取某种革命性的方法,只是试图改进某些应对措施,我们将永远无法彻底解决问题。”

3月4日,中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中国的芬太尼类物质管控》白皮书。其中指出,近年来,中国严格监管芬太尼类药品,严密防范芬太尼类物质滥用,严厉打击走私、制贩芬太尼类物质及其前体化学品违法犯罪,取得明显成效。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对此表示,中方发布《中国的芬太尼类物质管控》白皮书,从芬太尼类药品管控、严打芬太尼类物质犯罪、严格芬太尼类物质前体管控、科技手段研发应用、提升整体管控效能、芬太尼类物质全球共治等方面,对中国管控芬太尼类物质所做大量工作、创新经验等进行了权威阐述,有助于各界人士和国际社会全面、深入、客观了解中方有关立场、举措和成效。中国始终践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一如既往认真履行国际禁毒义务,深度参与国际禁毒事务,全面推动毒品问题全球共治,为同世界各国携手应对芬太尼问题新挑战作出了不懈努力,有关成效有目共睹。

发言人强调,事实胜于雄辩。美国在芬太尼问题上散布各种谎言,对华抹黑、甩锅、推责,执意以芬太尼为由对中国输美产品加征关税,毫无道理、损人害己。中方立场很明确,我们愿在平等和相互尊重基础上同美方开展务实合作,但坚决反对美方以芬太尼问题为借口对华施压、威胁和讹诈。奉劝美方尊重事实,从维护自身利益出发,作出正确选择。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责任编辑:雷逸鸥
观察者APP,更好阅读体验

史无前例!特朗普政府对哈佛大学下死手

“美国对中国生气,我们就要跟着?!”

“特朗普想全盘赢中国,唯独这个战场主动认输”

特朗普团队急了:正和中国谈着呢,不能取消

低空经济,如何赋能中国物流升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