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佛荣誉校长恶意揣测上了:拿了这份“大礼”,中国人肯定倍感“安慰”

来源:观察者网

2025-05-25 16:28

【文/观察者网 邵昀】

一纸“国际禁招令”,标志着美国特朗普政府与以哈佛大学为代表的美国高校系统的争斗显著升级,引发热议。通常被视为哈佛“内部异议者”的美国前财长、第27任哈佛大学校长,哈佛名誉校长劳伦斯·萨默斯这次也力挺母校,公开批评该政策是“暴政”

据“政客”杂志网站5月23日报道,萨默斯接受其采访时不无焦虑地表示,特朗普此举不仅会危及哈佛科研产出,从长远来看,对美国高等教育行业、乃至国家形象都会造成“毁灭性打击”。但即使在这个关头,这名资深政客也不忘拿中国做文章。他担心,“禁招令”会是一份给中国的“战略大礼”,并进一步恶意揣测,称中国人一定为此事感到“莫大安慰”。

“美国自己放弃自己世界灯塔的地位、不再吸引全世界最有才华的年轻人,很难想象,对于中国而言,还有什么比这更大的战略礼物。”萨默斯说。

特朗普政府宣布“国际禁招令”后,萨默斯接受采访批评此举是“暴政”,图为萨默斯做客彭博电视台节目 彭博电视台

在他看来,“禁招令”是特朗普政府迄今为止对哈佛“最严重的攻击”。“如果这项禁令得以实施,那将是毁灭性的,不仅对哈佛,而且对美国在世界上的形象都将造成毁灭性打击。我们的高校,尤其是哈佛,一直是世界灯塔。”萨默斯称,他相信美国高校能够凭借自身韧性走出政策泥潭,但他也感到“损害已经造成”。

萨默斯认为,禁止哈佛招收国际学生,不仅不符合美国法律,也会在各方面危及美国国家竞争力。他说,首先,“禁招令”会让美国“变得更穷”,因为许多外国人才后来成为了美国有名的企业家和商业领袖,如谷歌CEO桑达尔·皮查伊、微软CEO萨蒂亚·纳德拉等。

其次,萨默斯表示,“禁招令”也会让美国“变得更不安全”,“毕竟,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胜利是靠移民在美国大学所做的科学创新赢得的”。他强调,禁止招收国际学生,相当于美国将自己与美国之外的97%世界人口隔绝,“无异于自取灭亡”。

“大学衰败,意味着国家的繁荣将受损,新思想将减少——从高尔夫球座到芝麻街(美国知名儿童节目),从器官移植到糖尿病的干细胞疗法,很多源自哈佛的创新都将可能不再出现,而其中不少都得益于外国学者的参与。这一切都将因这类政策而受到威胁。”萨默斯说。

他还提到,其实,如果按照特朗普政府“重出口、轻进口”的重商主义逻辑来看,美国的高等教育行业应当是个“正面典范”,因为美国向外国学生大量输出服务,进口的则非常少。

“但很遗憾,事实并非如此。”萨默斯再一次提到“送礼”称,“毫无疑问,我们正在向中国赠送一份战略礼物,同时也在增强其他英语国家大学的竞争力,无论是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还是新西兰。同样毫无疑问的是,那些曾在美国机场遭遇创伤性经历的人,未来就不太可能愿意把孩子送来哈佛或其他美国大学。”

谈及“战略礼物”,曾在美国财政部历任多个职位的萨默斯还进一步恶意揣测称,中国人“一定非常满足于”看到美国社会自相矛盾、抵制高深的科研。他声称,中国人看到美国人朝着闭塞的方向迈进“哪怕是很小的一步……都一定会感到莫大的安慰,(尤其)在美国日益超越中国的背景下”。

但事实上,在哈佛招收的外国学生中,约有五分之一来自中国,涉及人数超千名。特朗普政府颁布“国际禁招令”后,首当其冲的就是中国留学生,因为一纸命令,不少人被迫更改自己的实习或假期计划,留在美国国内等待解决方案。其他来自印度、韩国等国家的学生也都受到影响,重新思考未来规划。

当地时间2025年4月22日,美国马萨诸塞州剑桥,哈佛大学的景观 视觉中国

“我认为,与其他群体相比,中国学生群体无疑感觉更加受到针对。”正在哈佛攻读博士的张同学对路透社说。还有一名在哈佛就读中国研究生对美媒表示,她“怀揣着改变世界的理想来到这里”,“但当我试图了解世界时,世界却把我拒之门外”。现在,她想毕业后回国。出于安全和签证考虑,两人都没有向媒体透露全名。

此前,美国国土安全部长诺姆22日发表声明称,“招收国际学生是一项特权,而非权利”,由于哈佛屡次违反联邦法律,这项特权已被撤销。诺姆指称哈佛大学对犹太学生充满敌意、宣扬对巴勒斯坦伊斯兰抵抗运动(哈马斯)的同情,“营造了一种不安全的校园环境”。

因特朗普政府要求哈佛根除所谓的“反犹主义”和“种族主义”做法,双方来数月来冲突不断,“禁招风波”只是最新一起。但有在哈佛攻读博士后的以色列学生对美媒表示,她感觉犹太学生正被特朗普政府当做“棋子”。据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23日报道,该学生称,她认为特朗普政府正利用哈佛来发起一场“远超哈佛学术界范畴的斗争”,政府正借此打压那些“与当局理念不一致的思想”,而非真正关心犹太学生和以色列学生的安全。

关于特朗普政府宣布撤销哈佛招收国际学生的资格一事,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毛宁23日在例行记者会上答问时表示,中方一贯反对将教育合作政治化,美方有关做法只会损害美国的形象和国际信誉。“中美教育合作是互利的。”毛宁说,中方将坚定维护海外中国学生和学者的正当合法权益。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责任编辑:杨蓉
观察者APP,更好阅读体验

哈佛荣誉校长竟称:这是给中国的“大礼”

公募改革“触及灵魂”,中国正破解金融的世界性难题

特朗普为何突然对欧盟发难?“嫌对华施压还不够”

“越谈越僵!最急着签的都杠起来了”

美欧这事儿闹的,还扯上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