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颖:外资仍看好中国市场,是相信我们国家的反弹和修复能力

来源:观察者网

2023-03-09 08:04

蒋颖

蒋颖作者

全国政协委员、德勤中国主席

商务部日前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1月份,我国实际使用外资1276.9亿元,同比增长14.5%,实现“开门红”。中国吸引外资总量增加、结构不断优化,充分展示了全球投资者对中国市场的信心。

如何分析中国吸引外资的有利条件?不确定的国际形势可能会对外商投资带来哪些影响?随着中国市场的转型升级,外商投资结构正在出现怎样的变化趋势?对此,观察者网采访了全国政协委员、德勤中国主席、上海市新联会监事长蒋颖。

【采访/刘惠 整理/杨珈媛】

观察者网:根据商务部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1月份实际使用外资金额达1276.9亿元,同比增长14.5%。而外媒评价中国去年年底外资总额出现下降,“外资正在撤离中国”的观点一时甚嚣尘上。您对此的观察是什么?

蒋颖:我的工作需要服务非常多的外资企业,我觉得用数字更能展现客观完整的情况。疫情三年对整个国际投资环境都有影响,特别是外资,因为很多投资者无法亲身来到中国,很多决定进行得相对缓慢,同时国际形势和经济增长的状况也相对疲软。

2022年,中国实际使用外资1.2万亿元,同比增长6.3%。在去年的外资中,制造业的增长比例高达46%,超过整体1/3的比例,高新技术领域增长28%,也是差不多1/3的占比。

从地域来讲,一般认为投资增加应该大多在沿海地区,但实际上,中部和西部也有比较好的增长——去年中部和西部地区外资增长分别达到21%和14%。

此外,在去年,超过1亿美金的大项目投资总量、投资额比前年增长了15%,占总体投资一半以上。从这几个数据来看,我们的外资呈现比较健康的增长趋势。

当然,不可忽视的是,我们的外部环境面临着严峻挑战,从身边客户或企业的情况来看,很多投资决定并不是单一维度的,外企在全球各个市场都有布局,可能有些项目没有落在中国,但这不是“唱衰中国市场”的充分条件。

从外资增长态势来看,中国目前还是一个欣欣向荣的市场,我并没有看到大规模的外资撤离,企业在供应链上会根据情况不断调整配置,这是正常的商业运营动作。特别在疫情后,每家企业都要考虑整个供应链、产业链的韧性和灵活性,不能把全部的鸡蛋都放在一个篮子里,我觉得这些更多是商业上的正常判断。

浙江义乌国际商贸城新春开市 迎海内外客商。(视觉中国)

观察者网:去年年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我们要“更大力度吸引和利用外资”。您认为中国目前还是一个欣欣向荣的市场,那么中国市场在吸引外资方面有哪些自身优势?

蒋颖:我把中国市场的活力总结为三个方面。

第一,中国的经济体量足够大,谁也无法否认它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中国市场的消费能力和潜力是任何一个市场都无法比拟的,有些观点说我们的“消费红利”、“人口红利”正在消失,我并不完全认同,我认为这个红利依旧存在,而且在不断升级。

中国市场的消费力和信心是我们最大的底气,尽管目前的确出现了老龄化、少子化的迹象,但中国人口基数庞大,我们可以积极调整应对挑战。红利会转化成另一种形式存在,比方说,老龄化可以激发老龄市场潜力和银发经济。

这三年来,大家面临很多困难,但中国家庭攒钱、挣钱的传统还是让老百姓的储蓄不断增加,只要市场给予足够的信心支撑,老百姓愿意花钱,供给端的产品、服务到位,中国将是一个无限可能的市场。

外商和外资自然可以选择不来中国,放弃中国这个庞大体量的市场,但是如果放弃了这样一个大市场,其在世界上的竞争力、品牌价值肯定不会完整。

第二,中国市场的创新能力在过去的二十多年的时间里突飞猛进,我们不断地审视自我,攻克尖端科技,自主研发能力和创新指数在各个领域不断提升。

根据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的评价,中国全球创新指数连续多年不断提升,从2012年的第34位上升到了2022年的全球第11位。特别在金融、线上消费、大健康等应用场景端迸发出了极大的潜力,这背后的依托是中国庞大的内需市场。

而且,中国科研人员基数大,截至2022年,上海累计有跨国公司地区总部891家,外资研发中心531家,这些要素使得中国的科技创新能力与以前不可同日而语。

很多外资企业已经被中国的市场和劳动力吸引,通过中国制造将产品销往全球。现在越来越多的外企将中国作为研发中心、产品首发中心,这说明我们的研发能力和应用能力均有所提升。

第三,在绿色转型的新命题方面,中国给自己设定了“30·60”双碳目标,在能源转型过程中,市场也在探索多种可能性,比如传统能源的清洁化。化工、石化、钢铁等“棕色”产业的转型需要各种各样的技术、资金、产品服务和合作伙伴,这给经济增长带来了潜力,绿色、环保、可持续发展的课题也给企业创造了无限想象。

中国政府非常高瞻远瞩,它有针对不同领域的五年规划,引导市场主体的战略布局和定位,这种整体上的引导会让企业在其领域更好的补充和提升。

随着我们市场内需、容量和质量的不断提升,创新科研应用能力的不断提升,未来更多绿色可持续新课题的产生,为中国创造了无限的可能性,而且有望产出全球最有竞争力的产品和服务,对外资品牌来说,它们非常需要中国市场。

观察者网:今年1月1日,《鼓励外商投资产业目录(2022年版)》正式生效实施。三年前,您在采访中提到,“市场准入限制、监管透明度和不确定的双边关系是外商的重大挑战”,结合近年的营商环境和国际形势,这三点发生了哪些变化?

蒋颖:关于营商环境、市场准入以及外资如何看待中国市场,我可以分享一些观点和想法。

从准入角度来看,最近三五年,我们的负面清单管理方式一直在更新,负面清单越来越短。中国21个自贸试验区的负面清单都在变短,这是一个信号,意味着我们将更加开放,我们目前是在自贸区进行试验,未来可能还会更大范围的复制和推广。而且,我们今年还出台了一个新版鼓励外商投资的目录。

从三年前开始,我们的金融领域基本上已经全面开放了,外资银行、外资保险机构、外资证券公司都可以大规模的在中国运营。

在新能源汽车、医疗等研发行业,我们的开放力度也越来越大。虽说三年疫情有所影响,但我们每年的外资仍在增加,因为我们在很多领域放开了准入,更多的外资企业不断加大对华投资。

至于监督的透明度,毋庸置疑的是,中国是一个开放的市场,任何一家企业的运营都要合法合规,我们的政府也在不断转变工作模式,从投资者的角度传达信息,解决问题,不断提升办事效率和透明度。

2020年是很重要的一年,不止因为疫情爆发。这一年,外贸领域有两部重要的法律公布:一个是《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全球几乎没有哪个国家会专门设置条例改善营商环境;第二个就是《外商投资法》。

这两部法律都是2020年开始实施的,两部法律都为我国不断推进建立公平、国际化、市场化、法制化的营商环境作出了贡献,也为外资投资提供了法律支持。

观察者网:目前,中美关系有明显下行的趋势,展现出很多不确定性。德勤长期服务外商,根据您的观察,外商和外资如何研判中美关系的变化和影响?

蒋颖:不管是政治环境还是商业环境,世界本身也处于相对不确定的状态,但商业机构要在不确定性中找到确定性。

作为从事商业运营的企业,任何外商的投资,主要目的都是盈利、获得回报。如何寻找确定性,比拼命思考不确定性更加有意义。

中国市场具有强大的魔力,使得大家还是愿意投资它。市场的不确定因素不是只在中国出现,全世界各个国家都面临这种不确定因素,大家都能够感受到,疫情使得很多事情无法做全盘准备。但是,中国有着特殊的国家韧性、组织韧性、企业韧性,大家愿意相信我们国家的反弹和修复能力。

从政府角度来看,我们的政府态度一直非常明确,这三年多来,不管是不断努力提升投资环境,还是不断开放各种各样的行业领域,让市场主体能够在我国的战略布局中找到增长点,这些都是为了在不确定的环境中寻找确定性。

对企业而言,如果想要在中国市场获得回报、挣到钱,想要在不确定性中找到确定性,那就必须回归产品,打造具有竞争力的产品和服务。

如果政府能够创造一个更加公平的市场化环境,这是能够抵御任何不确定性的,而我们的政府一直以来都在做这方面的工作。当然,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每个国家都必须经历,但是我们的进步和优化已经非常明显了。

一个企业如果要投资外国市场,就需要衡量市场的回报和风险,包括地缘政治产生的风险,包括美国企业和中国企业在内。

如果不确定因素比较多,风险等级也会提升,企业也就需要衡量风险与回报是否成正比,是否值得冒险,如果这个市场还是能够提供非常健康和可持续的回报,外商还是会愿意投资的。

我们的政府把营商环境、投资氛围尽量优化,让外商在这里能够挣到钱,这一定程度上就能稀释风险,增加确定性。市场如果能够给予足够好的环境,能够宜业、宜创、宜商,我觉得这就是留住外商投资的法宝了。

国家发改委:2022年版《鼓励外商投资产业目录》将进一步扩大鼓励范围。(视觉中国)

观察者网:您分析了中国市场的优势和潜能,从您的观察看,近几年外企在中国市场的定位和战略是否随着中国市场的升级而发生了变化?

蒋颖:德勤中国是一家立足本土的全球品牌,我们服务非常多的外国企业,据我们的观察,外企在中国的战略也有变化。

外资和外企刚进入中国,他们经历了第一轮的本土化,也就是了解市场,他们投资的形式包括独资、合作伙伴等。外资的产品定位是销往全世界,所以质量肯定要足够高。一开始,他们的产品甚至可能根本不在中国市场销售,但慢慢地它们才发现中国市场本身具有很大的潜力。

20多年过去以后,外资企业开始“第二次本土化”,开始把产品在中国市场同时进行生产和销售。我认为“第二次本土化”开始的原因就是中国的市场需求和产品质量与20年前已经大不相同。从供给端来讲,需要更加有竞争力的产品和服务才能够征服这个市场。

同时,这个市场里面也出现了更加多的竞争对手,所以外资需要专注于中国市场,从产品端、研发端、生产端、销售端、人才储备方面下手,需要真正了解中国市场。我认为,外企在中国经历“第二次本土化”后,他们才能够在中国市场站稳脚跟。

很多企业在不断审视和重塑自身,它们在中国的战略从产品到研发都呈现不同的状态。比方说,化工行业巨头巴斯夫近几年最大的投资都发生在中国,再比如宝马,宝马的本土化不只是找几个中国员工,而是将整个车子的设计理念、自动驾驶等都顺应中国市场需求,而且很多产品甚至是在中国市场首发的。

我认为这也是外资企业经历重新思考、重新定位的过程,它们希望在中国的运营更加有竞争性,希望中国市场可以成为品牌在全世界布局中非常重要的一块版图。


观察者网: 根据招商银行研究的报告,2020年,FDI(外国直接投资)数据中制造业投资占比21%,服务业投资占比66%;与2000年制造业占比70%、服务业16%形成鲜明对比。外商中制造业投资占比明显下降,服务业投资占比大幅上升。德勤为许多跨国公司进入中国提供过税务和商务咨询服务。从您的工作经历来看,这种变化意味着什么?未来的趋势是什么?

蒋颖:这20年来,外资企业对华投资的体量在增大,而且结构也在不断优化,制造业和服务业的投资总量均在增加,只是增加幅度不太一样,并不是制造业投资在减少,只是服务业的投资增长变多了。

这样的变化很有意思,也是很自然的过程。通常,外商投资都是制造业先行,20年前的中国确实是世界工厂,当时我们的消费能力还不成熟,产品主要供销给国外市场,因此那时候制造业的投资量非常大。

随着中国老百姓的消费能力不断提升,中国本地的制造业也在崛起,中国市场变得更加多元,有很多的竞争者在中国市场里占有一席之地,这对消费者当然是好事。

但是,这种情况的出现并不是由于外资制造业投资减少了,而是它们在适应中国市场的变化,进行布局调整。制造业的外商投资总量还是上升的,当然,有可能增加的幅度没有以前快,因为竞争对手变得越来越多。

随着市场需求的不断变化,外资也要不断调整。服务业的增加是必然的,任何一个经济体成熟的表现就是现代服务业的配套发展。以我们的咨询行业为例,在美国、欧洲这样的成熟经济体里,专业服务业的占比也是很高的。

在过去的30年间,得益于中国改革开放的平台,我们这样的组织在不断的提升,但是我们行业在GDP的占比目前还并不大,这也意味着我们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在我看来,服务业的投资增长速度在未来可能还会更快。

我认为,市场会决定制造业和服务业各自的投资比例,不是说必须要遵从一定的比例才是对的,不同时期有不同的产业投资需求,在市场状态里,行业投资的比例会不断地根据市场节奏自然进行调整。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关注观察者网微信guanchacn,每日阅读趣味文章。

责任编辑:刘惠
观察者APP,更好阅读体验

美方对俄隐瞒了部分信息?克宫回应

这条中马“一带一路”重点铁路项目 “或延伸至泰国”

国防部表态:中方不会在南海问题上任菲胡来

关于ASML出口管制,荷兰首相在华表态

警惕!“隐秘”的调查暗藏国家安全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