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楠:吴敦义是民进党最害怕的对手
来源:观察者网
2017-05-21 10:12
【文/观察者网专栏作者 林楠】
经历5月20日一天的紧张投票,傍晚时分国民党主席选举结果终于出炉。吴敦义获得144,408票,得票率过半达到52.24%,当选新一任中国国民党主席。
首轮过半,竞选总部工作人员和6666合影
根据国民党党主席选举的相关规定,若第一轮选举中没有一个候选人拿到超过50%的选票,那么将由得票数排在前两位的候选人在两周后进行第二轮选举。选前由于国民党内斗争不明,民调又多有起伏,因此很多人都预测这次选举会进入第二轮。而中天新闻台在当晚的特别节目叫《党魁6抢2二部曲/64再战特报》,看来也是预估要进入第二轮。
可是,我从一开始就判断吴敦义将在第一轮选举中单独过半,根本不会进入第二轮选举。19日晚上我全程参与了吴敦义在板桥的选前造势活动,20日开票过程我也在吴敦义的竞选总部全程见证。结果也正如我所预计的那样,吴敦义以大幅优势在第一轮就当选。
在选前之夜,除了游览车从各地拉来的老爷爷老奶奶们为吴敦义加油、造势外,还有不少人冒着雨来到现场,站在舞台周围替吴敦义加油,这种在雨天自发来的支持者才是最重要的,也坚定了我对吴能一轮过半的判断。
在开票过程中,吴竞选总部的工作人员特别紧张,一方面他们有信心能够一轮过半,另一方面也还是担心。坐在一角的我拿着手机不停在中天和东森的直播节目中切换,随着电视上呈现的差距不断拉大,工作人员们也比较放心。随着他们自己的计票系统(各县市党部、投票所派人打电话回报结果)的作业不断进行,吴敦义赢得一个又一个县市,并基本都能过半,竞选总部的氛围也越来越热烈。最热烈的一刻就是吴敦义在家乡南投县拿到了6666票,得票率超过77%的成绩,因为吴敦义这次是六号候选人。结果出来后,不少工作人员都和6666这个数字合影。
而此前吴的强劲对手洪秀柱则仅仅只拿到了19.2%的得票率。许多党员感谢她在国民党最弱势的时候站出来承担党主席的位置,但一年的时间,面对执政如此不利的蔡英文,国民党竟然看不到翻身的势头,这也是洪秀柱无法连任的一个重要原因。
也正因为此,许多基层党员希望能够在2018地方选举前赶紧换一个能团结蓝军、并带领蓝军打翻身仗的党主席,同时担心夜长梦多,万一拖到第二轮又有变数,因此促成了各位党员在第一轮就做出决定。
两岸路线之争
“一中各表打败一中同表”是我今天在吴敦义胜选记者会现场听到的可能作为新闻标题的一句话。这句话很生动地点出了这次国民党主席选举的根本议题,也就是国民党的两岸路线之争。
而我对国民党两岸路线的看法一直是从一种务实的、能够赢得选战的角度来思考,毕竟在靠选票选举的台湾,无论是多么美好的理念,若无法赢得执政的机会来实践,都是空话。我这些年观察下来,国民党员或泛蓝的大部分支持者所认同的两岸路线,是给台湾带来八年和平发展的“九二共识,一中各表”,而非现任党主席洪秀柱在前年参选“总统”时就提出的“深化九二共识”的“一中同表”。
且不说“一中同表”在台湾内部被绿营人士操作成“急统”,也最终导致了“换柱”,就其内涵而言,实际上指代表大陆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和代表台湾的“中华民国”共同表征一个“中国”,某种意义上达到共享主权的概念;对大陆而言,这实际上会引起“两个中国”的疑虑。
洪秀柱的得票率仅19.2%,意味着“九二共识,一中各表”将重新成为国民党中央的两岸路线,毕竟这获得了八成投票党员的肯定,也说明了“一中同表”在国民党内将逐渐被边缘化。
笔者现场有机会与担任吴敦义发言人的江岷钦教授寒暄几句,针对两岸关系的部分,我说现在大陆民众被洪秀柱的“统一说”所影响,一时间可能无法接受“九二共识,一中各表”,这部分还需要多沟通。
吴敦义的党政历练完整,身段柔软,人脉丰富
相较于其他候选人,吴敦义的党政经历可谓相当完整,在现在的国民党内可以说无人能与之相比。他做过台北市议员、南投县长、高雄市长、南投县“立委”、台北市党部主委、党秘书长、副主席、“行政院长”、“副总统”等,既有党务系统的历练,又有“中央”、地方首长、“民意代表”且遍及北中南的经历,而正是这样完整的历练,既让他有政绩可以来佐证施政理念和行政能力,又让其在全台湾都有丰富的人脉。
单看5月19日的选前之夜,到现场站台的“立委”包括党团总召廖国栋、党团书记长王育敏、副书记长柯志恩、不分区委员许毓仁、陈宜民、黄昭顺、曾铭宗,而区域“立委”则包括台北市的李彦秀、蒋万安,新北市的罗明才、家乡南投县的许淑华、马文君、桃园市的吕玉玲、连江县的陈雪生、台中市的颜宽恒,以及原住民“立委”孔文吉等。可以说整个党团就是挺吴的。
作为在野党,“立法院”是国民党最重要的战场,若党主席无法领导党团,那也就意味着少了很多给自己加分的机会。此外每个区域“立委”手上也都有不少党员票。除了“立委”们,到现场站台的还有近半数中“常委”、不少双北市“议员”等民意代表,他们背后也都有不少党员票。有了民意代表加中常委的力挺,可以说已经奠定了吴敦义一轮过半的重要基础。
吴敦义在政坛打滚多年,可以说身段非常柔软,或许有些人不喜欢这种性格,可是对于一个正在式微的在野党党主席而言,若没有柔软的身段,只有坚定的信念,最后只能顾好自己的“同温层”,而无法为自己、也无法为这个党拓展票源,这个党也无法东山再起。在吴竞选总部与其工作人员交谈时,其中一位就特别提到吴的这种特质,非常能包容不同意见,并暗批现任主席个性太强。
对吴敦义来说,接下来的工作很紧迫
马执政八年,一共用过六个“行政院长”,相较而言,做得最好、最有行政能力的就是吴敦义,同时他自己是“立委”出身,在“立法院”时常舌战群绿,让他们占不到便宜,这种能为自己政策辩护的能力更是蓝营内部所严重缺乏的。同时他是本省人,民进党无法抹“红”他,这些因素的加成使得吴敦义成了民进党最害怕的对手。
当然民进党对他的抹黑也是布局很久,一个“白贼义”的标签就让吴敦义基本断送了选“总统”的可能。这里或许有人会说,国民党若2020推吴敦义来选“总统”,也无法赢得胜选。对此我倒有一些想法,现在的国民党主席定位更像是之前吴伯雄党主席的时候,为党布局,打好选战,非自己去选。
首先,国民党的当务之急是重整队伍,补充人才,选拔、培养选举2018县市长、议员等的候选人。人才断层是国民党当前最严重的问题。吴担任主席后需要马上着手这部分工作。
其次,没有2018,也就没有2020。作为曾经的“副总统”,2018吴敦义肯定不会参选,换句话说,他实际上是一个操盘手的角色,这对于曾经当过党秘书长的他而言,也不是什么难事,只有2018选得足够好看,2020国民党或者泛蓝才有胜选的可能,而吴敦义的主席路也才能继续下去。
最后,我个人并不认为吴会选2020,我认为他一定起心动念过,毕竟都是当过“副总统”的人,同时他身边的重要支持者也会不断劝进,但吴自己应该心里也清楚,就他在台湾社会的观感,想选赢“总统”是非常难的,但这并不妨碍他当一个好的党主席。在吴伯雄之后,国民党一直缺少一个能够甘心做个“绿叶”的党主席。若吴敦义能够从这个角度切入,专注于党的发展,人才培养,相信会真正成为民进党最害怕的对手。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关注观察者网微信guanchacn,每日阅读趣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