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司陶:“国机”出海迎千难万险 担产业升级重任

来源:观察者网

2014-11-08 00:00

李司陶

李司陶作者

能源领域观察者

近几个月以来,关于国产手机进军国际市场的正面消息不少。国内从联想、华为这样的传统厂商,到小米这样的互联网手机新贵,都竞相加速自己的国际化进程,高调出海。据英国《卫报》网站10月30日报道,中国制造商小米公司已经超过联想公司和LG公司,一跃成为全球第三大智能手机制造商,仅次于三星公司和苹果公司。此外,小米不仅在中国市场上击败三星公司,成为在华市场份额第一的手机,而且它还正在反攻三星的老家——韩国。观察者网曾在10月报道,小米、华为等中国智能手机,正以高性价比获得韩国人的青睐,通过团购、海外代购等渠道进入韩国市场

这轮国产手机大规模出海潮,对于中国的产业升级有着重要意义。可以说是一次“中国制造”到“中国智造”的重要转型契机。

但不能否认的是,国产手机此次能否“抢滩登陆”成功,谁也没有十足的把握。苹果、三星等国外巨头仍然占据着市场的主动权,并从不吝惜使用专利诉讼等撒手锏打击后来的竞争者。

出海形势:千帆竞渡 乘风破浪

最近这方面最为人津津乐道的新闻,是印度《星期日旗帜报》报道称印度空军出于防范间谍方面的考虑,禁止军人使用小米手机。随后印度空军又通过媒体澄清,他们并没有发布过此类命令,只是在小米手机正式开售前做过报告进行安全性评估。

中国制造商小米公司已经超过联想公司和LG公司,一跃成为全球第三大智能手机制造商。

虽然事件本身成了乌龙,但小米登陆在印度引起的影响由此可见一斑。小米在印度延续了国内的“抢购”模式,印度消费者也很“给面儿”的一拥而上:8月12日,小米全球副总裁雨果·巴拉在Twitter上公布消息20000部小米3在印度市场于2.4秒内售罄,打破了小米在国内的速度记录;10月的一个抢购日,小米又在4.2秒内售出了10万部红米1S ……自7月份小米手机正式进军印度以来,截止至10月中旬,他们已经成功售出了约50万部手机。小米公司掌门人雷军曾公开宣布,小米立志三年内登顶印度市场头把交椅,制霸南亚。

生猛的不仅仅是小米。盘点即将过去的2014年,国内各大手机厂商的海外战场均捷报频传:

2014年第二季度,中兴在北美的手机销量同比增长了88%,市场份额达到7.4%,稳坐后付费市场第四,预付费市场第一。中兴手机今年在美国市场的目标销量是2000万台,占其全年6000万台总销量目标的1/3。上个月23日,中兴发布了自己的三季度财报,预计自己今年利润较上年基本可以实现翻番。但国际知名投资机构野村控股竟然还是认为:该公司在美国市场智能手机销售强劲,料2014年净利润将超出公司预期,中兴自己的预期“太过保守”。

一向是民族品牌出海先锋的华为,延续了一贯的生猛势头。今年2季度在中东非洲、拉美、亚太、欧洲四大市场,同比增幅均超过100%。增幅最大的中东及非洲市场,同比增长达到550%,翻了六倍。值得额外一提的是,其搭载海思芯片(国产,自有知识产权)的p6手机,在东南亚市场获得了较大成功。

图表来源:百度百家

已经在PC领域成为真正意义上国际一线品牌的联想,同样大力推进手机产品的国际化。今年1月30日,联想集团宣布以29.1亿美元从谷歌手中收购了摩托罗拉移动,准备再用一次当年收购IBM的PC部门后,消化吸收、变废为宝的独家国际化秘笈。联想对摩托罗拉移动的收购交易完成后,除了获得2000项专利的直接所有权,还将间接获得超过21000项摩托前东家谷歌的保留专利的免费使用许可。

创立未满一年的互联网手机品牌一加,同样高调宣示了自己的国际化野心,并不断向外界展示他们已经取得的成果。今年5月,一加正式进入了北美、欧洲和亚洲等地的17个国家。与大多数国内品牌不同,一加并不主打性价比牌,反而反复强调“不将就”。他们获得了来自《纽约时报》、《时代周刊》、《华尔街日报》等多家欧美主流媒体的报道,在西方世界产生了相当的社会影响。

天语、TCL、金立等众多其他国产手机厂商,也都在2014年大大的拓展了海外市场。

海上风浪:核心技术缺失、专利诉讼、政治风险

对于此次的出海热潮,业内也有不少担忧的声音。国产手机的软肋被认为集中于一下三点:

1.核心技术缺失风险

由于不能掌握手机芯片、操作系统等核心技术,实际上国产的利润水平非常低。

以一台售价150美元左右的国产智能手机为例,除了硬件本身的购置成本,它还要承担以下这些技术授权使用开销:

(1)国际芯片巨头高通按手机售价收取4%-5%(涉及芯片与通讯等相关技术)

(2)通信巨头爱立信按手机售价收取3%(涉及通讯等相关技术)

(3)诺基亚(微软收购了其产品部门后,诺基亚仍然握有大量手机专利)按照手机售价收取2%-3%(涉及手机设计等方面)

(4)微软以每台Android手机5美元、平板电脑10美元的价格收取专利许可费用。

(是的,虽然安卓操作系统的所有者谷歌对安卓系统本身并不收费。但是由于牵扯到了微软的专利,微软是有权力向一切安卓设备厂商“收税”的)

如此算来,国产手机的利润空间相当逼仄,基本只能走薄利多销路线。

微薄的利润逼迫国产手机厂商必须变革:最重要的是掌握核心技术,这方面走的最远、最好的是华为。其次就是要打造品牌,提升产品附加值,不能只走低端性价比路线。

2.专利诉讼风险

庞大的专利储备一直是外国手机巨头保卫市场的撒手锏。

曾经在全球手机销量排第一的HTC,现在已经成为了十名开外的不入流厂商。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2010智能手机浪潮初起时,苹果就开始对当时风头正劲的HTC挥起了专利大棒。依靠一大批“滑动解锁、通用搜索、弹起滚动、滚动锁定”甚至“圆角矩形屏幕”这样令人不知说什么好的专利(笔者当时瞠目结舌:这也能申请专利?),对HTC进行了一轮又一轮的起诉。还对美欧多国政府就行游说,为HTC设置壁垒。虽然最终双方于2012年和解,但仍然导致HTC大量已经设计好甚至生产出来的产品无法卖进欧美市场。



HTC错过了很多市场机会,达成和解后也一直非常萎靡,在全球各个市场逐渐被三星、小米等后来者赶超。

与之相应的,三星也受到了不少这方面的“专利讹诈”。但三星作为一家国际巨头,同样拥有很多苹果无法绕过的专利,以及与苹果“死磕到底”的资本。于是两家近几年来也恩怨不断,据说互相花费在诉讼、游说政府上的资金也各有上亿美元。但考虑到毕竟苹果每年还向三星订购大量配件,两家还是没有完全撕破脸。

国产手机应对这种“专利阻击”,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掌握足够多的产权专利。对此,已经有很多国产厂家意识到了问题,开始积极布局。

中兴、华为两家企业国际化启动早,已经有了相对完善的专利池,应对专利诉讼经验也较为丰富。联想通过不断的国际并购,也积累了相当多的专利和应对此类官司的能力。近日,小米也传出将与联芯科技成立合资公司,加紧储备专利的消息。

3.政治风险

政治风险也是国产手机厂商面临的一大麻烦。随着中国综合实力的提升,一些政治势力炒作“中国威胁论”,借机推销贸易保护主义甚至敌对主义政策。这对很多中国企业的正常商贸活动受到了影响,国产手机厂商也不例外。

虽然目前中国的智能机厂商,还没有遇到过直接的大规模恶意“找茬”。但从本次“印度空军禁小米”的乌龙事件看来,外界的恶意一点也不少。中国手机厂商必须学会保护自己。
 
中兴和华为两家公司由于国际化起步早,在这方面可以说已经“炉火纯青”,他们的通讯服务和设备业务已经在欧美“身经百战”了。今年中兴就对臭名昭著的美国337调查打出了漂亮的四连胜。

中国智能手机正在受到世界的青睐

出海意义:促进产业转型升级

过去提起中国的对外贸易,我们的印象总是多少裤子、袜子换一架飞机。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综合国力的不断提升,外贸产品的主角逐渐从简单的制造甚至原材料出口,过渡到有更多知识含量、附加值的智能手机等“智造产品”是必然的趋势。一个小小的智能手机,代表着是中国产业向更高层次的努力和尝试。

我们还可以发现,无论是华为、联想还是小米,这些企业比传统制造业有更强的创新和攀登精神。他们十分愿意对产品本身,和产品所需要的核心技术进行研发投入。这对于中国的整个信息产业(包括芯片、通讯等亟需资金投入的基础领域)的发展都有着巨大的意义。我们不难在华为海思等其中佼佼者身上,注意到这些已经发生的改变。

今年3月29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柏林看望在德训练的中国少年足球运动员时,夫人彭丽媛掏出了自己的中兴Nubia Z5 mini中国梦版进行拍照。电视新闻中的这个镜头让全世界的亿万观众了解到,原来国产手机也是“国母的选择”。9月的上合峰会上,民族品牌中兴生产的智能手机又被作为国礼赠送给了各国政要。国产智能手机已经和核电、高铁一样,成了高层出访必须帮忙“推销”的拳头产品。

中国政府除了通过帮助“推销”这样的直接方式,也一直通过加大科研投入等方式来帮从侧面帮助国产手机。去年年末以来发改委对移动芯片巨头高通发起的反垄断调查,也被认为是中国政府对国产手机厂商的一次火力掩护:警告一下外国巨头,不要总琢磨着敲中国手机厂商竹杠。

责任编辑:朱八八
智能手机 手机
观察者APP,更好阅读体验

美国享受中国廉价商品的时代要终结了?

内塔尼亚胡遭以战时内阁成员下“最后通牒”

“至少一代人不会把西欧视为合作伙伴”

“美国居然在锯自己骑着的那根树枝,蠢得可怕”

换一种方式,让国宝“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