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启动史上最大规模“九合一”选举 将选出1.1万公职

来源:观察者网综合

2014-08-22 09:30

据台湾媒体报道,台“中央选举委员会”21日发布选举公告,“九合一”选举正式启动。这场史上最大规模的选举将于11月29日投票,选出上至县市长、下至村里长的1万1130位地方公职人员。

“七合一”变“九合一”

今年5月,台湾“立法院”三读通过公职人员选举罢免法修正案,于地方公职人员范围增列“直辖市山地原住民区民代表”及“区长”。配合此项修正,年底将共有9项地方公职人员选举同时进行。聚居的新北市乌来区、桃园市复兴区、台中市和平区、高雄市那玛夏区、桃源区、茂林区,将于今年底选出第一届区民代表及区长。而台湾原本的“七合一”选举,包括“直辖市长”、县市长、“直辖市议员”、县市议员、乡镇市长、乡镇市民代表、村里长等7项选举。

 “中选会代理主任委员”刘义周召开记者会,发布选举公告,年底“九合一”选举应选名额“直辖市长”6位、县市长16位、“直辖市议员”及县市议员907位、乡镇市长204位(包含“直辖市山地少数民族区区长”6位)、乡镇市民代表2146位、村里长7851位;总共候选人应选名额1万1130人,创下台湾地方自治史上选举规模人数新高纪录。

依照公告时程,“九合一”选举将于9月1日至9月5日受理候选人登记申请;11月29日举行投票,投票时间从上午8时起至下午4时止。

“中选会”依照“公职人员选举罢免法”规定,公告选举竞选经费最高金额,新北市长选举为新台币1亿538万4000元(新台币,下同),高雄市长8888万4000元、台中市长8790万元、台北市长8769万元、桃园市长7867万元、台南市长7636万1000元。

刘义周说,竞选经费最高限额现在已没有处罚规定,但还是希望参选人节约。

“中选会”指出,这次各地预计将设1万5600多所投票所,这次“九合一”选举将首度使用纸票匦,以补充现行票匦的不足。


 
“绿营”民进党主席蔡英文和“蓝营”国民党主席马英九

蓝绿奔波抢票 三新招拉拢青年族群

年底“九合一”选举越来越近,蓝绿参选人都在拼命跑场造势,为选票奔波,其中数量不少的年轻族群选票,尤其20岁到29岁的青年票,成为各位参选人奋力争取的对象。纵观近段时间来候选人的各种出牌,其在争夺青年票大战中,可归纳为“三新”:新风格、新技术、新战术。


 
蓝绿奔波抢青年票源

“柯P”、“老大”、“学长” 新风格:参选人称谓“年轻化”

果然新人新风格。今年台北市长选举,终于不见老面孔,迎来两位“政治素人”——连胜文与柯文哲。一位是“70后”的年轻人,一位虽是“50后”却不按常理出牌的非典型参选人,选战一开始,两位都有意地向年轻族群靠拢。

而改变,首先从称呼开始。不知哪天开始,台媒报道柯文哲都用“柯P”或者“KP”的称呼了。这缘于柯文哲担任台大医院创伤医学部主任,同时也是台大医学院教授(教授,Professor),因其职业,有此一绰号。称呼简洁有力,又有亲切感,很符合年轻人的口味,柯文哲也乐于接受,在推销自己政见的时候,更“顺手捡来”加以使用,推出“柯P新政”。

对于更年轻的连胜文,其朝气与活力,从不缺乏,他对团队的管理也是年轻味十足。在竞选总部总干事蔡正元上岗后,把团队中年纪大的“连战派”通通赶到幕后去,而把年轻的“公子派”推上“战斗一线”。

而在团队管理上,也有连胜文式风格,引进商业管理模式,重视效率与产出,对于内部人员采平行式管理,官式用语能免则免,更干脆直接称呼彼此名字。台湾《联合报》引述连胜文阵营发言人钱震宇的话报道说:连胜文对于内部成员管理采洋派作风,不喜欢成员称呼他是候选人,因此年纪比他大的就直接唤他“胜文”,平辈的叫他的英文名“Sean”,年纪小的则称“胜文哥”或“学长”,有的幕僚则称他“老大”;有趣的是,蔡正元出任总干事后,也入境随俗要大家直接叫他“工头”,他则称幕僚们是“小工头”,团队免去官僚称谓,大家一视同仁。

此前,台湾师范大学政治学研究所教授曲兆祥对导报记者表示,不同于国民党以往官派传统作风,连胜文少了官腔官调,更易走近年轻人。

而其他年纪大的参选人,则在选举海报上修照片让自己年轻吸引眼球,结果被质疑和本人“差很大”,为此舆论奉劝小心因诚信问题而损失更大。另外,国民党彰化县长参选人林沧敏在选举宣传片中,“山寨”金城武广告,却“惊吓”到不少人,加分还是减分尚待观察。

用智能手机、上脸书与网友过招 新技术:升级战力贴近青年

台湾岛内一项调查显示,年轻人每天花超过5小时在网络上,网络影响力大过其他媒体。尤其“太阳花学运”中,年轻新世代对新媒体科技的熟练运用,让蓝绿参选人更加重视新媒体技术。

上个月的15日,就在LINE(类似微信)开放政党可以使用账号的首日,国民党和民进党就迫不及待公布自己的LINE官方账号,吸引年轻人加入,为在“九合一”选举中争取更多青年票。

随着科技发展,县市长参选人行销手段也在与时俱进。连胜文终于舍弃没有上网功能的传统手机,添购智能手机,不时上脸书看网友意见。尽管手指粗大“滑手机”不方便、打字龟速,虽抱怨但仍坚持。本月12日晚,连胜文还透过脸书线上直播与网友过招、推销政见,为台湾政治人物中选举首创,被称赞为“新世代选举的一大步”。连胜文还筹划下一步将与网友面对面。

而66岁的游锡堃,这回参选新北市长,为打消外界质疑,也在努力“扮年轻”、赶潮流、升级战力。不仅使用3C产品,还成立“新世代及新媒体”部门,并请来当红女主播杨伊湄与“青年‘游’约”,并公布第一个、也是唯一官方认证的游锡堃“Google+”专页。

“青年出来参政、我们为你辅选” 新战术:无偿辅选隐晦“拉拢”

为争夺青年选票,蓝绿县市长参选人都在努力“讨好”年轻人,不仅在形象和行为上减少与青年的距离感,还努力“拉拢”青年加入团队,期待产生涟漪效应,争取更多年轻人支持。

比如柯文哲在成立竞选团队初期,就举办青年海选征才活动获得响应。县市长参选人,无论蓝绿,也都在积极为竞选团队注入新鲜的年轻血液。此类拉拢的目的,都显而易见,“现在你投之以桃,我未来报之以李”。

其实,在竞选中,还有一种极其隐晦的拉拢方式。纵观今年选举,到处在喊“青年参政”,鼓励更多年轻人投入基层选举,参选村里长、乡镇市民代表。但问题是,无论哪一种选举,现在都要选举经费,“没钱没选举”。年轻人哪来财力,况且还是基层选举,关注度低、赞助少。

于是,民进党瞄准了这些对象。7月中旬,民进党主席蔡英文公布成立“民主小草”青年参政计划,鼓励年满23岁青年,以民进党籍或无党籍身份参选村里长、乡镇市民代表,民进党将提供辅选、文宣团队协助打选战。尽管民进党一再表示,不是“收编”青年,但正如民进党喊出的“青年出来参政,我们为你辅选”,尤其台媒报道时突出了“无偿辅选”,而按照“选举潜规则”,让外界很难不质疑参选人的政党属性,民进党也难逃民众不佳观感。

观察者网综合华夏经纬网、台海网、中国日报报道。

责任编辑:张红日
台湾选举
观察者APP,更好阅读体验

“特朗普误判啊,中国未来几十年都将是硬核玩家”

印度断水、停签、赶人,巴基斯坦“以牙还牙”

“特朗普已经输掉了对华贸易战”

“中国知道,特朗普何时会眨眼”

特朗普又“眨眼”:中方来谈吧,签个“特殊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