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对港大校委会否决任命陈文敏为副校长 港大2000师生搞黑衣游行

来源:观察者网综合

2015-10-08 09:36

偌大的校园竟安放不下一张安静的书桌!根据英国《泰晤士报高等教育》公布的大学排行榜,香港大学跌出亚洲大学前三甲。部分港大师生不懂修身自省,反而掀翻书本搞起“黑衣游行”。由头不外乎是港大校委会按程序否决港大前法律学院院长陈文敏出任副校长。“黑衣人”声称,校委会的决议有“政治考量”,令学术自主受到“威胁”。来自教育界及法律界人士则表示,此举旨在向校委会施压,只会为港大带来更多争拗,影响该校的长远利益,呼吁师生要理性处理问题。不少港大学生也强调,各界应尊重校委会决定和保密原则,罢课更会打乱学生学习进度,他们更批评有人对校委会成员及其家人进行人身攻击。

“黑衣人”:沉默不代表无话

综合香港媒体报道,港大法律学院4日则罕有为陈文敏“平反”发声明,指“同僚对他的认同及尊重,乃基于他在法律学院所展现的优秀领导及管理才能”。不过,该声明未回应外界质疑陈文敏卷入“秘密捐款”风波、被裁定表现“不符预期标准”,法律学院在2014年研究评审工作(RAE)表现不济、被中大法律学院大幅抛离,及其论文被引用率很低等问题。

果不其然,港大法律系主任何锦璇、港大政治与行政学系教授陈祖为等4名教授,6日发起“港大教职员捍卫港大自主静默游行”。

参与“静默游行”的大部分人均穿起学袍或黑衣到场,故又被称为“黑衣游行”。这批人由港大百周年校园游行至中山广场,抵达后静默1分钟。活动约有千人参加,大会则声称有2000人参加。

“黑衣人”

港大人文学院主任Timothy O'Leary宣读声明时称,港大在过去一段时间,学术自主受到威胁,部分人害怕发声,故发起静默游行,“并非因为我们没有说话讲,而是希望展示给外界看,如果港大师生保持沉默,将会有何情况出现。”他要求校委会主席梁智鸿解释否决陈文敏的原因,又称特首不应担任任何大学的校监。

一位参与者手举“屠呦呦没有PhD”的标语

“占中三丑”之一的法律系副教授戴耀廷也参与了这次活动。他声称,校委会否决陈文敏任命有“政治考量”,而否决的理由比较“低智”。他更企图为陈文敏被指“包庇占中”开脱,称陈文敏尊重学术自由,对“占中”一事没有特别支持或反对。

戴耀廷

曾泄露校委会会谈内容的港大学生会会长冯敬恩在活动上称,学生会本周五(9日)将与校友及多个专业团体举行晚会,正邀请梁智鸿出席交代校委会的决定。

被问到会否发动罢课、司法覆核等升级行动,他称要再作讨论,但“面对不合理决定,诉诸司法覆核是无可避免的”。

冯敬恩口中的“晚会”由港大学生会、港大校友关注组及港大教师及职员会,连同杏林觉醒、法政汇思等18个团体牵头,于周五晚6至9时在中山阶广场举行“坚守院校自主、不容黑手介入”论坛及集会。届时会有嘉宾分享对校委会的看法及公布一连串行动安排,同样呼吁参加者穿黑衣到场。

港大发言人回应,港大秉承自由和多元文化传统,尊重大学成员表达意见和参与社会事务的自由权利。一如既往,他们在享有自由的同时,亦必须负责任和守法。学术自由和言论自由,包括思想、表达意见和集会自由,是香港大学持守的核心价值,校方坚决捍卫。

“全世界有很多人才,没有理由只得一个候选人”

港大旧生、全国政协委员简松年表示,不支持所谓的“黑衣游行”。他指出,港大的人事任命是港大内部的事情,理应通过内部程序解决,如举行内部辩论,或去信校委会及校长,清楚说明不同意否决的理由。现在发起游行,是利用公众眼球,将否决一事上纲上线,向校委会及校长施加政治压力,只会令校委会“绑手绑脚”,将来难以作出合理决定。

他并再次谴责港大学生会会长冯敬恩的泄密行为。他指出,校委会会议的内容是受到保密条例保障的,只有在公众知情权大于保密规定时,才可以作为泄密的理由,否则就应遵守保密协议。例如美国特工斯诺登,是因为美国建造监视机器摧毁私隐,属于国际重大公众利益,但港大校委会否决陈文敏升职,并不涉及重大公众利益,而是港大的内部事宜。冯敬恩泄密是不正当、不可取的,只会令港大越来越政治化,日后校委开会时难以再畅所欲言,怕被秋后算账。

港大校友、香港基本法委员会委员刘迺强表示,如果有人想穿黑衣,他们可以去做。但他强调,港大校委会否决陈文敏任命,是合符程序的安排,“既然有校委会这个组织,它自然有它的存在价值和作用。”校委会不是一个橡皮图章,因此不一定要接受物色委员会的推荐。如果说校委会没有权利否决,那是一个程序上的设计是否符合逻辑的问题。

他并以猎头公司比喻物色委员会,猎头公司找的应征者,僱主也有权不聘用。校委会有权否决物色委员会决定,是人事招聘程序的常识,又质疑物色委员会何以只提供一个副校候选人供校委会讨论。“全世界有很多人才,没有理由只得一个候选人。”

港区全国人大代表蔡毅认为,港大教职员有表达个人意见的权利,他会尊重他们参与“黑衣游行”,但同时,校委会否决陈文敏任命的决定也应受到尊重,因为港大校委会是一个正常人事遴选的程序,而校委会的架构组成都是根据传统,这个制度沿用多年,有它的好处。既然候选人未符合要求,为港大未来覑想,理应否决。

他强调,否决候选人,一定是经过深思熟虑后的决定。校委会成员都是从港大利益出发,期望港大能聘用最合适的人出任副校长。陈文敏可能与“占中”行动有关,也有人怀疑他的资金来源有问题,或涉及“黑金捐款”,在这情况下,陈文敏或会让港大蒙上不白之冤,故不能说否决陈文敏任命的决定是不合理的。

教育工作者联会会长黄均瑜认为,校委会在处理副校长职位遴选一事上,是按制度及既定程序作出决定,现在部分师生欲借游行向校委会施压,却无助解决问题,只会为港大带来更多争拗,影响港大的长远利益,“师生有表达意见的自由,但不能因为你不满意校委会的决定,就要推翻原先的决定,然后不停地挑战这些决定,这样下去,最终对港大及社会都不是好现象。”

港大学生:“黑衣人”背后有“港独”背景

不少港大学生也不认同所谓“黑衣游行”,指港大过去涉及太多政治争拗,少了学术上的参与,令港大国际排名一直下跌,并希望政客可远离校园,还港大一个安宁环境。

工程学系二年级朱同学表示,过去副校长任命事件涉及太多政治纷争,各方在此事情上都太“情绪化”,失去了理性,“不论赞成也好,反对也好,双方都不要再争执,反正决定已经下了。”他期望可尽快平息事件,日后大家均可和平理性讨论事情。

他又质疑,港大学生会背后有政治势力操纵,相信他们有“港独”背景,又强调自己不会站在“港独”这一派。

对于港大学生会会长冯敬恩破坏校委会保密机制,在会后引述多位校委发言,朱同学批评冯敬恩并不尊重民主精神,“民主是建设于制度之下,学生会会长(冯敬恩)破坏了(校委会的)制度,肯定不属于民主的范畴。”

经济学系三年级徐同学表示,不同意学生声称陈文敏因政治干预而不获任命,“很多校委在会上都说他学术资历不足,没有博士学位之类。”她又认为,学生会不应呼吁学生罢课,“副校长任命是学校自身的问题,不应与学术扯上关系。他们(陈文敏的支持者)有权表达自己理由、想法,但不可以用罢课等激烈方式抗争。”

徐同学又认为:“学生近年太注重政治斗争,少了学术上的参与,相信这就是港大排名一直下跌的原因。”她担忧,倘学校再纠缠于政治抗争,学术水平及世界排名将继续下跌,希望港大师生可做好自己本份,努力为学校作出贡献。

工程系一年级黄同学则批评,冯敬恩破坏保密机制,对他感到十分失望,“港大校委会是学校最高决策机构,即使有人不满意它的决定,亦应该从正常途径表达意见,而非透过‘爆料’的方式来‘输打赢要’。”

他又认为,港大近年很多政治争拗,认为大学不是搞政治的地方,希望政客远离校园,不希望反对派再次利用司法覆核把副校任命事件继续延续下去。

一年级李同学表示,虽然校委会未有明确公开否决陈文敏的理由,但不代表冯敬恩可因此而泄密,认为他的个人操守很有问题。他希望,校委会未来可公开更多内容,释除公众疑虑,避免双方继续在此问题上争执。

责任编辑:冯雪
香港 香港反对派 港大 香港大学
观察者APP,更好阅读体验

“中美暗流涌动:一个稳推战略,一个急着交易”

美国全球封杀华为昇腾芯片?“无理且自大”

“特朗普最大的中东外交豪赌”

拿错剧本?特朗普在沙特演讲:美国不再说教了

脑洞很大!前北约秘书长:新组织D7,可对付中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