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龙杰:吉尔吉斯,“革命”难道又重来?
来源:观察者网
2015-08-02 09:50
吉尔吉斯斯坦总理萨里耶夫7月21日签署法案,宣布单方面废除与美国签署的长达22年之久的合作协议。相关声明已在吉政府网站公布,法案将于8月20日正式生效。法案生效后,吉外交部将正式向美国国务院通报这一决定。这算是中亚地区的一个不算小的新闻,也多少引起了人们的惊诧。
人们的惊诧大概是因为俄美在中亚的角逐已平静——最起码是表面上平静——了一段时间,眼下吉方的废约之举似乎是突来之变。事情的原因看起来是由于美国国务院授予了吉国异见人士阿斯卡罗夫“人权卫士”奖,美国人认为此君“团结了各种民族和信仰的人民,敦促吉政府创造民族间的持久和平”,而在吉当局看来,他却是一名涉嫌煽动民族仇恨、组织群体骚乱、杀害公职人员的罪犯。两套说辞截然不同。
美国国务院14日发布消息、16日授奖,吉政府17日发表声明,威胁废除与美合作协议。美国驻吉大使馆20日回应,对吉准备废除该协议表示失望,认为这将威胁美援助计划的前景,并表示正在对协议废除后的技术性后果“进行研究”。
2005年3月间,曾一度被誉为“中亚的瑞士”的吉尔吉斯斯坦爆发政治风波。图为举行抗议示威的群众。
若联系吉总统阿塔姆巴耶夫27日的那句话——“不排除美国国务院的该行为是经过深思熟虑的挑衅,旨在煽动国家南部的民族冲突”,便发现美国人的外交辞令中含有锋芒。在这个自独立以来已经历两次“革命”的中亚国家,气氛又紧张起来了。
吉尔吉斯斯坦是苏联解体后出现在中亚地区的一个年轻国家,经济发展较为落后。这样一个国家为世人所知,恐与其曾历经两场“革命”——2005年的“郁金香革命”和2010年的“二次革命”——有莫大关系。
距最近一次革命时隔五年,今天的吉尔吉斯似乎又到了一个令吉当局神经紧张的关口。吉反对派“人民反对派运动”领导人、议员拉夫尚·热延别科夫3月12日称“当局的错误政策将国家引向绝路”,并暗示当局的失误会导致与2005年和2010年两次“革命”一样的后果。吉议会选举临近,现已进入了春季传统动荡期。“革命”难道又重来?
邪之所凑,其气必虚。吉国内不乐观的政治、经济形势是可能引发“革命”的重要原因。受国际经济环境影响,吉2014年经济形势不佳。据该国国家统计委员会数据,2014年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3.6%,但通货膨胀率为10.5%,且工、农业产值均有所下调。生活水平的降低会令社会情绪易被煽动利用,原有的地区间矛盾也可能借此大作文章。
吉国内积郁已久的问题纵然是“革命”的重要原因,但也无法忽视其背后的美俄大国博弈身影。这个国家被西方称为中亚地区的“民主样板”,也是中亚地区中最早加入世贸组织的国家。美国更是一度通过租用吉国首都比什凯克的“玛纳斯”国际机场而实现在中亚地区的军事存在。
但去年,吉尔吉斯已坚决要求美国关闭其在玛纳斯的军事基地。请神容易送神难,美国当然不情愿交出其在中亚的这块“阵地”。而吉决定于今年5月加入俄罗斯主导的欧亚经济联盟,表明吉现任总统的外交政策是死心塌地“向俄看”了。
在这一回合中失分的美国会不会再祭出“颜色革命”,通过推翻吉现政权而改变其亲俄政策呢?有观察家指出,以热延别科夫为首的吉反对派代表团1月底访美后开始更加频繁和严厉地批评当局。据悉曾与美国务院和国会相关官员讨论在吉推进民主等问题。而且,美国年初还任命了被称为“颜色革命专家”的理查德·迈尔斯担任美驻吉使馆临时代办。
就在这个当口,吉媒体报出,美驻吉大使馆3月28、30日共收到了约150吨不明物品,共计12个集装箱。由于是‘外交邮件’,吉方无权获悉是何物品。
这使吉尔吉斯领导人十分不安。因为美国驻乌克兰大使馆在2013年也收到了类似的“外交物品”,乌安全局当时调查出,这批外交物品是6000万美元现金。不过,还没有公开的证据表明,这笔巨款是否和今日乌境内的一片狼藉有所牵连。
同样因此而不安的还有莫斯科。俄媒得知这一消息后,马上就此采访了美驻吉使馆,得到的答复是“将不会就这一问题作出解释”。
人们不禁猜测,这150吨难道也是美元现钞?俄政治学家谭塔古尔·卡克切科耶夫(Тантагул Какчекеев)说,“这可能与西方国家、美国在吉尔吉斯进行旨在阻止吉尔吉斯加入(欧亚经济)联盟的有关活动存在联系。”
俄罗斯一直把中亚地区视为其具有特殊利益的地区,所以,美国如果在该地区有什么举动,莫斯科总是异常敏感。
不过,俄媒的报道扑朔迷离,又加之莫斯科在其中具有相关利益。关于其报道是否存在倾向性,确应加以理性分析。毕竟从法理上讲,外交邮件涉及国家机密,美方无必要对外界做任何解释,也确有可能如美使馆所言:“使馆要建新馆舍,那150吨不过是施工所需的寻常之物。”
要提醒的是,如果注意到前美国驻乌克兰大使约翰·赫布斯特早先的一段表态,会发现此事或许还与眼下未曾平息的乌克兰危机有所牵扯。约翰·赫布斯特说:“西方应该将俄罗斯置于一项复杂的选择面前。在这种情形下,普京要么停止对乌克兰的侵犯,要么其家中将出现严重问题。”
不过,如果包括吉尔吉斯斯坦在内的中亚如果发生动荡,不仅会给本国政治、经济、安全和社会带来消极影响,而且还会‘外溢’到其他邻国,吉尔吉斯2010年的骚乱就曾有7.5万难民流入乌兹别克斯坦境内,乌一度被迫关闭海关。从长远角度看,这不符合美国和俄罗斯的利益。
如中国社会科学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中亚问题专家肖斌所说,“美国人当然是有能力在吉尔吉斯发动一场颜色革命,但是会不会发动还要看吉尔吉斯是不是会完全倒向俄罗斯,以及俄美关系的变化”。吉尔吉斯是否会发生颜色革命,进而引发美俄在该地区的冲突,还有待于进一步的审慎观察。“即便是发生颜色革命,其烈度和强度恐怕也比较低,不会过于激烈。”
乌克兰的故事还在继续上演,对于处境相似的吉尔吉斯而言,必须要小心翼翼地处理好与俄罗斯、美国的关系。唉,“独立自主的外交”,这貌似轻飘的一句“空话”,做起来却哪有那么容易呢?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关注观察者网微信guanchacn,每日阅读趣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