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者网评2013国际十大军事要闻
来源:观察者网
2013-12-25 10:56
2013年很快就要过去,这一年中世界上主要大国之间没有发生直接军事对抗,局部热点地区战火得到一定控制,可以说是相对平静的一年。然而在这相对和平的前提下,老的热点地区战火仍然频仍,新的热点继续升温。回顾这一年,观察者网编辑部评选出了2013年度国际十大军事要闻,带读者共同回顾这风云变幻的一年。
10.印度增强海军实力
尽管今年印度海军发生了潜艇在港口内爆炸的奇异事故,但综合而言,印度军事实力还是有所上升。
印度“维兰特”号航母下水仪式,虽然被打扮得花团锦簇,但舰艉的巨大空洞显示该舰尚未安装动力系统
印度陆军今年宣布组建新的山地打击军,但这并不能改变中印边境实力的军事对比,而拖延了18年的LCA战斗机服役对于印度空军实力的增长影响也还有限。
综合而言,印度海军是其三军中进步最快的军种。今年印度从俄罗斯接收了拖延已久的“维克拉马蒂亚”号航母,国产航母“维克兰特”号也第二次下水;国产核潜艇成功启动反应堆、租借的俄罗斯核潜艇也已入役;进行了P-12潜射弹道导弹的成功试射;此外还与美国签署了购买P-8A海神反潜机的合同。其新型驱逐舰、护卫舰的建造工作也在缓慢进展。可以说印度海军实力已经达到印度洋上不可小觑的水平,对巴基斯坦等周边国家形成了难以撼动的绝对优势。
印度从俄罗斯购买的二手航母“维克拉玛蒂亚”号正在归国途中
不过这种上升的幅度远不足以影响地区军事平衡,且印度军力发展还有很多瓶颈无法突破,如经济实力、核心技术等都制约着印度军力上升。
9.日本军事正常化趋势日彰
日本安倍晋三执政以来,一方面以透支经济前景的方式“拼经济”,另一方面开始松动“和平宪法”根基,继续推进日本军事“正常化”。
日本今年成立“国家安全保障会议”,增强了政府权威,逐步在海外派兵、武器出口三原则等政策上有所松动。接下来,修改宪法、恢复集体自卫权、自卫队变国防军或许都将不是危言耸听。今年年底前通过的“中期防”等法案和计划对未来一段时间日本军力建设目标也有所调整。
安倍晋三参加自卫队阅兵式
具体来说,日本今年在海、陆、空中都抛出一批新装备。如海自的“出云”号直升机母舰、新造两艘“宙斯盾”舰,新“苍龙”级潜艇等;陆自组建两栖作战部队、10式坦克入役、公开13式“机动战车”等;空自继续缓慢改装F-15J战斗机,宣布购买F-35A战斗机,继续推进“心神”验证机研制并积极准备发展具备作战能力的四代机。此外,今年日本发射的“艾普斯龙”运载火箭实际具有浓厚军事色彩,不论是用于战时快速发射卫星还是积累洲际导弹的技术,都有重大军事价值。
日本“出云”号直升机母舰下水仪式
不过,日本目前仍处于“半独立”状态,其军力发展必须以不能威胁到美国为前提。这个“玻璃天花板”的存在使日本难以真正实现军事正常化。
8.“骁勇”法国“横扫”非洲三国
从今年年初开始,法国对非洲三个动荡中的国家用兵,先后出兵索马里、马里和中非。
出兵的规模相对不大,作战烈度也较低,也确实对稳定这个地区的动荡局面有所帮助。然而法国总统奥朗德自己也表示,法国不能单独扮演“非洲宪兵”,呼吁欧洲国家提供帮助。
法军出兵马里
然而在非洲这片动荡的大地上,战火始终没有走远。法国的国力究竟能支持它对这些曾经的殖民地维持多大的影响力,还需拭目以待。
7.俄罗斯一年服役两艘新潜艇却有艇无弹
俄罗斯今年有进行了海基洲际导弹“布拉瓦”的两次试射,均以失败告终,这使俄罗斯海基核力量处于尴尬境地。
今年俄罗斯“台风”级潜艇终于因为荒废太久失去重新服役的可能,将陆续拆解。目前俄海基核力量完全依靠D-IV级核潜艇及上面搭载的液体燃料的老式R-29M洲际导弹,新型“北风之神”级核潜艇都处于没有合格的导弹可用,无法投入战备巡航的尴尬状态。由于综合国力的劣势,俄罗斯目前日益依赖其核力量维护国家安全,所以年底前,俄罗斯又抛出重建铁路机动核导弹系统的计划,以弥补核潜艇暂时无弹可用造成的核实力下降。
俄“北风之神”级核潜艇“有枪无弹”相当尴尬
不过尽管俄罗斯在海基核力量领域处境尴尬,但近几年俄在陆基核武器更新换代方面投入不小,今年首次试射了其新型“白杨”M2(亚尔斯)导弹,在原“白杨M"导弹基础上增加了分导式核弹头数量。且目前“白杨”、“白杨M”导弹开始替换发射井中部署的SS-18等老式导弹。所以俄核实力仍然不可小觑,仍具备与美国相互毁灭的威慑能力。
年初,俄“布拉瓦”导弹发射失败在空中形成壮观光晕
6.叙利亚战乱及化武疑云
叙利亚仍是今年全球发生大规模高强度军事对抗的唯一地点,这场内战已经持续了两年。
在巷战中撞击建筑后弄得伤痕累累的叙利亚陆军T-72B坦克
从去年年底到今年年初,叙利亚战局发生戏剧性转折。据分析,反政府武装可能一度造成政府军近半有生力量崩溃。然而今年年初开始,叙利亚政府军成功通过外援和对内调整策略恢复了元气并借自身仍然强大的空、炮、装甲力量猛烈反攻。连续夺回被反政府武装一度控制的国内多个战略要地,战局向有利政府军方向扭转。正在这个时候,却突然发生大马士革毒气袭击事件,美英法一度准备进行军事干涉。不过叙最终在中俄等国斡旋下终于化解了军事干涉危机。此后直到年底前,叙利亚内战继续进行,目前双方似乎还没有坐到谈判桌前来的意思。
大马士革疑似化武袭击中的受害者
叙利亚战乱对中东地区多国、美国、俄罗斯、欧洲多国的战略都产生了影响,是具有全球影响力的重大军事事件。
5.美国海军新一代舰艇陆续下水
作为独一无二的超级大国,美国目前仍然在努力增强军力。今年美国海军是其军力建设的重点。
美国“独立”号濒海战斗舰
美国“朱姆沃尔特”号驱逐舰
今年,美国海军第一艘LCS濒海战斗舰开始实战部署、“美国”级两栖攻击舰、DDG-1000“朱姆沃尔特”级驱逐舰以及“福特”级核动力航空母舰先后下水。这些新型舰艇均采用21世纪最先进技术,比目前其他国家海军领先一代。尽管在设计上还有诸多问题,但美国海军仍然努力推进这些作战舰艇的发展,旨在继续保持其海军的技术优势。此外,美国今年宣布将会继续建造“伯克”III级驱逐舰,这种新舰最主要特征是增强海基反导能力,在未来的空海一体战中为航母编队撑起一张反导大伞,具有极强的针对性。
美国“福特”号航母下水
美国海军继续保持领先地位仍是可预见的未来世界格局的基础。
4.土耳其采购中国红旗-9导弹
土耳其今年宣布将采购红旗-9(LD-2000)导弹,这引起了轩然大波,甚至可以说对于世界军贸格局产生转折性影响。
向土耳其出售红旗-9导弹是中国第一次走入国际高端武器装备市场
这一事件具备“转折点”意义,中国目前已经是“世界工厂”,然而在军贸领域中国却仍处于中低端市场参与者的角色。虽然这一项目中红旗-9导弹的主要优势仍然在价格上,但对于考虑价格因素相对较少的高端军事装备贸易而言,性能达标依然是第一要素。虽然在美国和北约的干预下,这一项目最终未必能够成交,但至少这对于中国高端军事装备,乃至中国的各种高端技术装备出口仍然是一个影响力巨大的活广告。年底前,泰国等国的武器订单已经纷纷飘向中国。
3.朝鲜核危机
继去年成功发射卫星后,今年朝鲜又成功进行了两次核试验。这引起了朝鲜半岛又一轮局势紧张,韩国、日本、美国对此极为紧张。中国也在危机发展进程中表现出了一些更加微妙的态度。
朝鲜核试验场卫星照片
虽然以朝鲜封闭的现状,很难了解朝鲜决策者对于整个事件的具体想法,但可以肯定的一点是,作为一个小国,拥有核武器意味着它有了撬动地区军力平衡的重要“支点”。这对于东北亚地区未来的战略态势将产生长远的影响。
朝鲜展示的KN-08洲际导弹(可能是模型)
朝鲜新领导人金正恩在这一轮交锋中及2013年随后的一系列国内、国际事件中表现出了自己驾驭局势的能力和灵活性。全世界都在关注着朝鲜半岛这个最后的冷战化石的事态发展,这里也仍将持续成为世界最主要的军事热点地区。
2.美国战略、战役、战术三层反导系统初步部署
今年美国进行了多次反导试验,其陆基GBI导弹、THAAD导弹、爱国者3导弹和海基标准3导弹都进行了测试。
美国THAAD导弹试射
美国目前的反导布局在全世界主要的冲突地区都有布点,在东亚,美国依托日本、台湾、韩国前推反导探测网,以海基和部署在太平洋岛屿上的反导系统为主,其主要任务是拦截东亚某大国的中程地地/反舰弹道导弹,准备进行一场“海空一体战”。在欧洲,在波兰、罗马尼亚开工建设反导基地,虽然号称是要对付伊朗的导弹,但事实上这是将手伸到俄罗斯失地上,针对的目标不言而喻。同时在中东海合会国家,则向阿联酋、沙特出口THAAD导弹,以对抗伊朗的“导弹威胁”。
同时,今年美国决定在本土增加一套GBI反导系统。目前美国已经建立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复杂庞大的覆盖从战略到战术级别的反导系统,将来还将继续增强这套系统。其实战能力也已经通过多次试验得到验证。
可以说,反导系统是未来世界战略局势的重要变数,由于俄罗斯目前在这一领域追赶显得较为无力,很可能导致美俄战略力量出现失衡的危险。
1.斯诺登事件
美国国家安全部虽是一个情报机关,但是它局长同时也是美国“网军”的四星上将,因此斯诺登事件入选重大军事新闻也就应该没有争议了。
从军事角度而言,美国今年早些时候多次指责中国存在“网军”,专司窃取美国机密。中美战略对话中也谈及此事,可以说,能够在世界主要大国的最高层战略对话中专门设立工作组来探讨的问题,对于军事战略的影响力不会亚于核武器削减。
看似毫无威胁的斯诺登,实际是一个“会走路的核弹”
难怪斯诺登事件一出,美国立刻暴跳如雷,甚至对被怀疑“窝藏”斯诺登的玻利维亚总统专机采取了“迫降”的措施。斯诺登事件还有一个重要意义就是把美国从“道德高地”上掀了下来。
综上,这一事件既是发生在网络对抗这一军事斗争最前沿,又具备划时代的象征意义,还对现实国际政治斗争产生重要影响。当之无愧是今年军事界的头条重要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