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者网评2013十大中国军事新闻

来源:观察者网

2013-12-25 18:16

2013年的大幕就要落下。运-20、“利剑”等新型飞机的首飞、核潜艇部队的公开……对于中国军迷而言,这又是一个值得兴奋的一年;而对于观察家来说,中国今年的军事领域动作不少,设立东海防空识别区等更是令世人所瞩目。观察者网编辑部评选出了年度中国十大军事要闻,带读者共同回顾这风云变幻的2013年里中国军情的闪光点。

10.设立东海防空识别区,强化对争议海域的巡逻

在十八届三中全会闭幕之后不久的2013年11月23日,中国政府就宣布划设覆盖钓鱼岛的东海防空识别区。这是我国首次设立防空识别区,该识别区范围内包括了东海中日争议岛屿和海区,与日本“防空识别圈”有很大范围的重合。对在防空识别区内不配合或不服从命令的航空器,中国武装力量将采取防御性处置措施。

国防部公布的我国东海防空识别区地图

尽管此举遭到美日等国的激烈反弹,但是,中国创设东海防空识别区的决定并没有发生逆转,美国、日本、韩国等国家随后纷纷先后要求本国航空公司向中国递交飞行计划书。无疑,东海防空识别区的设立表达了我国保卫国家安全的决心。

而我国在设立防空识别区之外,还继续强化了钓鱼岛、仁爱礁、黄岩岛等岛屿海域的巡航和执法力度。中国海警局成立之后,国内的海上执法资源得到了进一步整合,统筹协调能力也有了进一步的增强,形成了一致对外的合力。不难看出,中国政府对国家海洋权益的重视已经超越了以往任何阶段。

7月24日,中国海警船编队在钓鱼岛附近海域巡逻

9.海军“造舰潮”继续

最近十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日益发展和造船工业的迅速壮大,中国海军迎来了“造舰潮”,正持续对作战舰艇进行更新。

具体来说,今年我国造船工业至少下水了至少10艘056型导弹护卫舰、3艘054A型导弹护卫舰以及2艘052D导弹驱逐舰,并有2艘052C型导弹驱逐舰、3艘054A型导弹护卫舰、9艘056型轻型护卫舰、2艘903型大型补给舰、2艘大型潜艇支援舰等多艘水面舰艇加入海军服役。这些舰艇都采用了隐身设计,特点鲜明。以今年大量下水的056型护卫舰为例,该舰标准排水量1300余吨,采用深V、长桥楼船型,适航性较好,可提供较大的舰体空间。采用隐身设计,舰体外飘,上层建筑内倾,形成一条贯穿舰体前后的折线,舰面上的设备如小艇、鱼雷发射管都遮蔽处理。艉部有直升飞机起降甲板,没有设置机库。舰上配有反舰导弹、火炮、反潜鱼雷、防空导弹等多种武器。中国海军建造056型主要用于近海防御,担负日常巡逻任务,为相关海上执法部门提供支持保障。

056型“蚌埠”号导弹护卫舰

至于052D舰,则有着更为强大综合作战实力。052D采用了新型同心圆式导弹垂直发射装置、有源相控阵雷达等设备。技术水平与美国最新型舰艇“伯克III”级和DD1000对应设备水平接近,将成为我国海军新一代的主力作战舰艇。

海试中的052D导弹驱逐舰

以目前的情况看,这波“造舰潮”还将在继续延续到2014年,中国海军执行各种任务的能力也将随之快速跃升。

 

 

 

8.解放军的“演习年”

根据总参预告,2013年是解放军名副其实的“演习年”,中国将举行近40场军事演习演练活动,涉及陆空联合战斗远海实兵实弹对抗诸军兵种联合防空、常规导弹火力突击等众多课题,任务十分繁重。

“突击-2013”演习中直-9直升机进行攻击

在这些演习中,军迷们不难发现当中的亮点。比如全军首次新型作战力量联合演练“联教-2013•朱日和”,合成营的数字化装备和陆航部队大规模直升机群的配合成为这次演练的主要亮点;而“突击-2013”则是我军首次以陆军航空兵为主要突击力量进行的实兵实弹演习。除此之外,“使命行动-2013”、“机动5号”等一系列演习同样有着极为浓重的实战色彩。

我军大力探索各种战法,演习也日益贴近实战

在这些演习中,其实透出了一个趋势:近年来中国军队的演习作秀、检阅和展示的成分越来越少,锤炼战斗能力和探索研究的成分不断强化,“红军必胜,蓝军必败”的演习结果已经一去不复返;取而代之的是实战对抗性不断加强。在今年的演习中,联合作战、体系作战和对抗的高度实战化,成为了这些演习的共同突出特点。虽然这些演习当中不少并没有特定的针对目标,但最终都在客观上展示了人民军队的震慑力,透露出我军确实正在扎实地做着军事斗争准备,时刻预备歼灭来犯之敌。

7.各种新型飞机陆续试飞

2013年1月26日,中国自主研发的新一代大型军用运输机运-20成功在西安阎良试飞中心进行了首飞;而到了12月,运-20的第二架原型机也飞上了天空。从首架原型机首飞到第二架原型机首飞,运-20仅用了不到一年的时间,这无疑是一个令人惊叹的速度。

除了运-20之外,中国今年还试飞了不少新型飞行器。

试飞中的运-20第二架原型机

国产新型通用直升机直-20在哈尔滨某机场成功首飞。在未来直-20服役后,我军空中突击能力将得到极大提高,并将在高原地区运输、抢险救灾等领域发挥极为重要的作用;11月21日下午1时许,国产“利剑”无人作战攻击机完成首飞,首飞历时近20分钟;在大约一个月之后,国产新型通用直升机直-20在哈尔滨某机场也成功首飞。与此几乎同时,我国自主研发的“三代半”战机歼-10B第一架量产型下线进行试飞的照片也在网上曝光,证实了歼-10B型战机终于开始批量生产,即将装备中国空军。同时,新型歼轰7B战斗轰炸机也开始了紧张试飞。

“利剑”无人机起飞

这些成就足以说明中国的航空工业正在蓬勃发展,而中国军队的综合作战实力也会因为这些新型飞机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6.辽宁舰海试并组建航母编队

2012年9月25日,我国首艘航母“辽宁”号交付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今年,辽宁舰正在稳步形成战斗力。

辽宁舰利用南海海域自然条件进行大风浪航行试验

在2013年,辽宁舰先后开展了5次海上试验训练,并以航母编队形式南下南海,进行了远航与协同训练,歼-15舰载机也顺利完成了最大载重、暗光下起降等试验训练,并对作战系统进行了综合测试。

歼-15暗光条件下起降

在试验训练中,辽宁舰、歼-15舰载机性能状态良好,工作人员逐步掌握并熟悉了相关流程操作。多位军事专家表示,辽宁舰的成长迅速,已初步形成战斗力。

5.我国执行中段反导试验

1月27日,中国国防部新闻事务局宣布,中国当天在境内再次进行了陆基中段反导拦截技术试验。这是中国自2010年1月11日以来第二次公开承认的中段反导技术试验。目前全世界仅中美两国进行过这一类型的试验。

中国西部拍摄到的中国中段反导试验实景

中段反导是指在大气层外、对处于自由飞行阶段弹道导弹进行拦截的导弹拦截方式。这一拦截方式需要比末端反导更为先进的早期预警系统、高速运行分析的计算机和射程更远的中段拦截导弹。由于中段拦截导弹的射程巨大,其基本结构就是一枚高精度远程弹道导弹,加之导弹采用直接撞击的方式进行拦截,对导弹的控制和拦截精度要求极高。只有同时拥有强大弹道导弹技术和尖端的导弹拦截技术的国家才有可能开发中段导弹拦截系统。全世界只有美、中两国拥有这样的技术,俄罗斯尽管有很好的弹道导弹技术,但始终没能攻克大气层外直接撞击的精确制导技术,其技术水平因为经费短缺停留在几十年前。

 

网友绘制的反导试验模拟地图

仅从两次成功进行中段反导试验来看,中国在中段反导领域的技术已经走在了世界的前列

 

 

 

4.中国战略核潜艇部队公开,战略核潜艇或形成可靠战斗力

10月27日,海军第一艘核潜艇“长征1号”在服役近40年后正式退出现役,官方媒体还披露了我海军首支核潜艇部队的科研、训练情况。这也是中国官方首次对外界公布核潜艇部队的相关信息

中国092型核潜艇

从公布的资料看,本次我国核潜艇部队的公开范围仅限于老旧的091和092型核潜艇。根据不成文的“公开一代,装备一代,预研一代”的“规矩”,中国海军公开退役第一代核潜艇的消息,似乎可以解释为第二代核潜艇093、094型已经形成可靠的战斗力

在海南的核潜艇基地拍摄到的094核潜艇

另据美国《防务新闻》网站11月11日报道,美国国会的一份涉华报告指出:中国的海基战略核武器将第一次进入IOC阶段(具备初始作战能力),可以进行水下战备值班,这是中国第一次具备这种能力。

3.试射各类洲际弹道导弹

今年,我国还先后试射了东风-31、东风-41和巨浪-2弹道导弹,对我国的战略核力量进行了测试。

据美国媒体报道,今年7月24日,中国试射了一枚东风-31洲际弹道导弹,文章称这是东风-31导弹的第三次试射,该消息后来得到了一些公开渠道消息的证实;到了今年12月,中国又进行了第二次“东风-41”洲际导弹的飞行测试,这是该导弹的第二次飞行测试。仅仅过了几天,一些西方军事博客和军事评论家就称中国在12月20日左右,在渤海附近划定的禁航区内进行了一次洲际导弹发射试验,外国媒体猜测中国可能使用094型核潜艇向中国新疆的某导弹综合实验靶场发射了一枚巨浪-2潜射洲际核导弹

东风-41导弹发射车

东风-31、东风-41和巨浪-2导弹是中国未来20年战略核威慑的中坚力量,这些导弹试射有着重要的试验意义。

 

巨浪-2潜射弹道导弹发射(资料图)

 

 

2.北斗组网

2012年12月27日起,中国自行研制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开始提供连续导航定位与授时服务,打破了GPS的垄断。在2013年里,北斗系统运行稳定,并获得了用户的好评。

作为全球第三个比较成熟的卫星导航系统,“北斗”是我国自主研发、独立运行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在今年,泰国、老挝、文莱、巴基斯坦也签署了“北斗”系统的使用合同。作为“北斗”的首个海外用户,“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在泰国定位精度明显高于美国GPS系统,泰国对已建成使用的北斗地面增强系统(CORS)示范站给予了肯定。

北斗首次落户泰国获得好评

截止2013年底,“北斗”系统已经可以覆盖到中国周边的10多个国家和地区,免费提供定位、导航等试运行服务。到2020年前后,我国“北斗”卫星数量将会达到30颗,它们组建的导航系统就可以覆盖全球。

1.国家安全委员会

为期4天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于11月12日下午闭幕。全会听取讨论了习近平受中央政治局委托作的工作报告,审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中共中央决定设立国家安全委员会,完善国家安全体制和国家安全战略,确保国家安全。

2013年11月,我国建立国家安全委员会

目前,世界各大国如美国、俄罗斯均有类似于国家安全委员会的机构,而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和第一大美元储备国,存在领土、国土、粮食、能源、网络、健康等安全问题。并且,国家间越开放,中国面临的风险就越强。

中国社科院美国所国际问题专家张国庆认为,中国设立国家安全委员会正当其时,意义重大。这有助于我国积极完善国家安全体制,制订国家安全战略,划定国家安全红线;有助于协调各方力量,积极维护国家安全,推进相关对外政策;有助于全面升级中国思想库和智囊团体系。此外,该机构还在国家安全应急反应中扮演重要角色。

责任编辑:靖恒
观察者APP,更好阅读体验

“中美会谈成果远超预期,是一个非常好的起点”

中美日内瓦经贸会谈联合声明

卡塔尔送大礼引争议,特朗普:免费的也骂?

何立峰:中美达成重要共识

“中国猛龙首露利爪,实战证明自身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