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者网独家:贺岁电影《智取威虎山3D》中的各种枪械

来源:观察者网

2015-01-08 11:57

《智取威虎山3D》已是2014年无可争议的最强贺岁电影,票房数据证明了现代影视工业技术的强大与红色经典的魅力。对于这样一部电影,每位观众都有自己的观感。

在观看电影后,观察者网军事观察员为大家盘点了电影中使用武器。《智取威虎山3D》电影以极大的诚意,向观众们展示了战乱频频的旧中国各种驳杂的枪械,使用的武器也与人物的性格暗暗相合。

解放军!

解放军的武器装备体现了那个时代我军轻武器装备万国牌的特点,以日械、苏械、德械为主,混合其他各国生产的武器。

打虎上山时在树上使用德国制毛瑟C96 712型手枪的杨子荣,这种手枪威力大射程远,弹容量达20发,同时体积重量也很大,在欧洲并未流行,在中国却非常走俏,被昵称为“二十响”、“盒子炮”。电影中没有出现盒子炮连射的场面真是遗憾

杨子荣在威虎厅的情景,手中是FN勃朗宁大威力手枪,这种手枪由比利时制造,设计优良,结构紧凑,有50多个国家装备使用过这种手枪。勃朗宁HP手枪发射9×19mm帕拉贝鲁姆子弹,弹匣双排供弹,弹容量达13发,在同时代手枪中非常罕见


打虎上山时使用日制44式骑枪的杨子荣,这种武器使用6.5×50mm有坂步枪弹,关于这种子弹初速过高、杀伤力不足的说法并不准确,“一穿两眼”的情况仅在400米处有可能,其余距离上6.5mm子弹击中人体后章动效应明显,威力不亚于7.92mm步枪弹,44式骑枪刺刀可折叠,长度较短,适合马上使用


杨子荣马匹受到老虎惊吓,落在地上的44式骑枪特写,注意枪托上的拼合线,证明这是一支后期生产的44式骑枪,日本资源匮乏,枪支护木材料不足,后期只能采用两种木材以黏胶拼合成枪支的护木


杨子荣枪毙栾平,没有那句“代表人民代表党枪毙你”真是可惜

杨子荣不起眼的小武器——雷管,杨子荣作为一个深入敌后的侦察员,小动作小技能非常的多,被缴枪时,他就趁着老四注意力集中在武器上,将密道地图丢进老四的口袋,被土匪围住时利用雷管丢进火盆制造爆炸脱困,正好展现他胆气超凡,勇武过人的特点

203首长(团参谋长)少剑波,影片中的203体现了那个时代解放军指挥员的特点——军政主官合一,既是军事指挥员,又是政治工作者,既有很强的原则意识,又能灵活变通,并且严格执行“官兵一致”,身为指挥员也和战士们一起轮班放哨。这是他从哨位上下来时的形象,眉毛、睫毛、胡子上都挂上了冰棱,帽子和衣背上都积了一层雪。影片中的203具有高超的指挥艺术和技术能力,还会驾驶坦克!《智取威虎山3D》中的203高度符合曲波原著《林海雪原》中对203的设定:党和军队培养的,具有高素质的青年军官

侧面伏击匪徒行军队列的203,这一行动体现了他高超的战术能力

正在换枪的203,打完子弹后不换弹匣,立刻丢掉手枪换上第二支,能在紧急时刻最大限度保证火力连续性

正在指挥作战的203,手中是一支苏制TT-33托卡列夫式手枪,这种手枪后来被我国仿制成为54式手枪。TT-33结构简单动作可靠,使用7.62×25mm手枪弹,枪管长,子弹初速高、威力大,但是存在指向性不佳握持不够舒适的缺陷

203准备使用M24手榴弹,M24由德国制造,特点是威力大,投掷精确,缺点是延时较长,体积过大。相比一般影视剧人物被挟持后撕心裂肺高喊着“开枪”的虚假桥段,203命令开枪的同时,自己立刻把手榴弹拉弦,避免战斗局面被逆转,体现了一个指挥员大无畏的牺牲精神和崇高的大局意识——为了胜利,不惜牺牲自己

“小白鸽”卫生员白茹同志,与一般的影视剧将女性设定为装饰性角色不同,在电影中她不仅是卫生员,更是战斗员,低姿态快速跃进、手枪精确速射,令人印象深刻。值得注意的是,电影中的佟丽娅形象毫无矫饰,在影视剧女性角色化妆过度粉底厚如装甲的今天令人耳目一新,银幕上的白茹皮肤的自然纹理清晰可见,观察者网军事观察员为这种素雅点赞——想必观众都注意到她红彤彤的脸颊,这是因为东北地区冬季非常寒冷,冻红的脸蛋是大自然赋予的妆容

白茹使用的是德制瓦尔特PPK(Polizei Pistole Kriminal,德语:刑警手枪),这种手枪发射9×17mm和7.65×17mm子弹,这种手枪设计概念先进(当时)、体积小、重量轻、握持舒适、结构简单可靠,007特工詹姆斯·邦德就喜欢这种手枪。我国曾仿制PPK手枪,称为52式公安枪

身穿土黄色军装,批白色伪装披肩的解放军,居中的“坦克”是小分队的机枪手,他手里握着一支日本38式步枪,胸前带着一只DP轻机枪的弹盘,其他的解放军战士身背“中正式”步枪,为金陵兵工厂仿制的G98步枪,毛瑟G98步枪在人类轻兵器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毛瑟式枪机”是大部分旋转后拉式枪机的代名词

解放军小分队展开队形准备攻击,居中的机枪手“坦克”手持苏制DP轻机枪,被称为“转盘机枪”,但是中正式步枪使用的是德制7.92×57mm s.S.(schweres Spitzgeschoss,德语“重尖弹”),而DP轻机枪使用的是苏制7.62×54R弹药,这导致小分队步机枪弹药不通用,后勤压力不小

使用毛瑟手枪进行射击的解放军侦察员,枪身向右偏转90°,利用枪口上跳进行扇面概率射击控制散布,这是中国人使用这支大手枪的特殊技巧

解放军小分队中装备的大量苏制PPS43冲锋枪,这种武器生产简便,结构简单工作可靠,是著名PPSH41冲锋枪的接替者

这是夹皮沟保卫战中解放军小分队的狙击手,可以清晰看到毛瑟式步枪枪机的保险装置,狙击作战并非仅限于狙击步枪,狙击镜也非必需——可中国影视剧里狙击手都得这样,《智取威虎山3D》也未能免俗,两名狙击手弹无虚发,行动迅捷。在这一幕之后,威虎山土匪的老大使用巴祖卡火箭筒轰击了他所藏身的塔楼,但他在火箭弹飞来的瞬间跳下塔楼成功脱身

这种狙击步枪应该是毛瑟G98步枪国产版“中正式”加装瞄准镜改装而成,使用7.92×57mm s.S.弹,这种子弹威力大,但是初速较低,弹道弯曲,是同时期各种步枪弹药中弹道性能最差的。这支虽然全枪包裹伪装布,但是能看到毛瑟步枪标志性的前准星和位于标尺旁的镜桥,毛瑟98k狙击步枪的ZF41型1.5倍瞄准镜就装在枪体中间的侧镜桥上,影片中的瞄准镜显然是现代产品,倍率很高,物镜很大,当然包上了伪装布,问题也不大

有意思的小细节

这部电影诚意满满,还体现在许许多多的小细节上,这些小细节有的与枪支有关,有的展现在其他方面,观察者网军事观察员发现了其中的一些,与诸位读者分享。

英语字幕有个细节,遭遇战后,解放军清扫战场说了一句——这些土匪穿着解放军的黄军装,让老乡以为是解放军,一定是被老蒋收买了。字幕里的被老蒋收买,写的是“must be bought by our opponent”。对外国观众而言,理解常凯申(Chiang Kai-shek,蒋介石的威妥玛拼音写法)是谁可能有困难,但是要理解土匪是内战敌军的附属武装力量,想尽办法与正义力量(PLA)作对就很简单了。

挥舞着双枪唱二人转的杨子荣,《林海雪原》原著里杨子荣擅长戏曲,电影里他进了土匪窝就开始唱二人转三俗的段子,迅速混进土匪中间

杨子荣使用高射炮扫射假扮解放军的匪军,八大金刚中的老五、老六、老八都跑上来阻拦,老八不小心摸到了炮管,烫的跳了起来。


203给栓子看杨子荣写来的书信,告诉栓子他的母亲马青莲还活着,栓子不识字,只好怀疑地看着203

被全威力弹药后坐力震飞的栓子,老式步枪弹装药量很大,后坐力很强,对于身体相对较弱者,必须以全身都正确的姿势确实抵肩射击才能抵抗它的后坐力,栓子跑动中端着步枪从腰际开火,就……

穿越时空的奇景,那些缔造共和国的英雄与晚辈济济一堂……令人热泪奔流

土匪的武器

相比有一定正规化建设的解放军,土匪长期啸聚山林,武器装备就更为驳杂,时间更加混乱。而本片设定中的威虎山要塞首先由东北军阀张作霖建立,后来一度被日军占领,武器装备就更加混乱了。

座山雕使用的手是较为罕见的法国皇家手枪,弹容量达13发,使用7.65×17mm子弹,生产厂商为M. Zulaica y Cia

正在给皇家手枪换弹匣的座山雕,可以注意到弹匣卡笋不是握把中部的按钮,而是位于握把底部,是较为古典的弹匣卡笋

隐约可以看到握把护木片上的纹饰


法国皇家手枪线图,可以说分毫不差,这种武器出现在国内的原因,大抵是军阀混战武器输入混乱,这支手枪和老八使用的西班牙卢比手枪有很大渊源

被土匪团团围住的杨子荣,身边一串金刚使用的手枪各不相同,老大使用的是毛瑟C96 712型手枪,老二使用的日制南部14式手枪(俗称王八盒子,使用8×22mm子弹,故障率高,威力小),老三使用的是比利时勃朗宁HP手枪,老四的手枪较为特殊,是德国毛瑟M1910型手枪

老大(标准土匪)的主武器竟然是美国制的巴祖卡火箭筒……不过这个火箭筒口径太大,快要赶上M20超级巴祖卡火箭筒的口径,而瞄准具也十分夸张,看起来像是德国装甲杀手火箭筒的护盾。虽然影片中飞出来的火箭弹是HEAT破甲弹,爆炸效果却是高爆弹


老大的巴祖卡火箭筒装填瞬间,从前端装填的bug有点大,还发出了迫击炮弹进入炮膛中咕噜咕噜的声音。此外,使用巴祖卡在狭小空间内对上方发射是非常危险的行为

仔细看可以发现这个巨大的“防盾”其实只是照门和准星……我国在朝鲜战场缴获美制超级巴祖卡M20火箭筒后,仿制成为50式反坦克火箭筒

老二(穿德式军装戴绶带的德棍青年)的主武器汤普森M1型冲锋枪,这是美国汤普森M1928和M1928A1改进的简化生产型汤普森冲锋枪,发射.45ACP弹药(11.43mm)射速高,威力大,停止作用惊人,缺点是枪支重量过大,精度和射程相对不足。当然这支冲锋枪未必是美国原产,山西军阀阎锡山就曾经仿制过汤普森冲锋枪,将原来的.45口径(11.43mm)改为10mm,这种阎锡山仿制的汤普森冲锋枪被国内称为“八斤半”

老二与老六内讧,老二的副武器王八盒子清晰可见,也可以看见他德式肩章、德式野战服和黑色衣领

老三(开坦克的前伪军)的主武器英国制双管(这是私自改装的)斯登式冲锋枪,在二战之初,英国亟需冲锋枪,就仿制了德国MP18/28冲锋枪,这种冲锋枪最大的特点是结构简单、生产周期短,双管冲锋枪看起来火力很强,个性十足,但是终观全片并未射击

老三的双管斯登式冲锋枪特写,装填会是个大麻烦

独眼龙老四(总是尾行偷窥马青莲,还搜集了马青莲手绢的那位)……好吧,重点是他的武器很有品位,是德国Luger P08,这种手枪的肘节闭锁结构非常独特,一旦开火很有艺术感,在二战期间装备德军中高级军官,是美军最喜欢的战利品

203正在与土匪老五贴身格斗,土匪老五(精分的德棍+美粉,戴M35盔加风镜,但是使用牛仔最喜欢的霰弹枪和左轮手枪)的主武器是一支霰弹枪,枪支前半段部分细节与真实武器有所出入,但观察者网军事观察员认为这是一支美国M1897堑壕枪,这种武器远射精度不高,但是近距离威力很大,控制面很广,老五闯入村庄时这支武器造成了巨大伤害

老五的副武器时美国制史密斯&韦森Model 10型左轮手枪,1899年开始生产,这种手枪是20世纪最经典的左轮手枪,没有之一,使用.38各类弹药,曾是美国最常用的警用手枪;老六(游侠风)主武器是飞刀,副武器使用的是德国毛瑟M1910手枪,也是一种早期自动手枪,使用6.35×16mm子弹

老六的德国产毛瑟M1910特写,抛壳口和枪管是其特点

老七(龅牙的账房先生)并未使用主武器,副武器也是勃朗宁HP手枪;而老八(还没长大的不良少年)也并未亮出主武器,他使用的副武器是法军一战时普遍使用的手枪——西班牙卢比(Ruby,用法语读发音类似“虎逼”,联系老八在剧中的形象……)式自动手枪,发射7.65×17mm弹药,在二战前欧洲扩军备战的环境中,许多国家采购卢比式手枪补充本国自动手枪产能不足带来的缺口,产量至少75万支,于1958年退役

老八无意间掩护了杨子荣埋情报的情节,让人笑的不行

听完这段解放军战士就这个表情

威虎山要塞上的机关炮,这显然是一挺道具炮,与任何现实火炮都不完全一致,依据导气管、膛口装置和侧面供弹的特征判断,观察者网军事观察员认为,这应该是一挺意大利制20mm Breda M1935防空炮

军博展出的Breda M1935 20mm防空炮,现实中的M1935使用的是弹排供弹,而非弹匣

那些令人眼前一亮的战术

决定战争胜败的是使用武器装备的人,在夹皮沟保卫战开始前,203曾经叮嘱小分队战士动起来打,让匪徒摸不清解放军的人数,这是我军一贯的战术原则,给土匪一种解放军至少有一个团的错觉。而解放军抽调精锐人员组成的小分队也不需要指挥员掰开了揉碎了讲战术,各自行动起来。

解放军集中PPS43冲锋枪从门板向机库内扫射,封锁了一整条走廊,强大的自动火力迅速消灭了试图冲出来的多名匪徒

解放军著名的“没良心炮”,抛射的炸药包会制造巨大的冲击波,相当于超大号的震撼弹,电影中小分队把这种武器布置在进入夹皮沟的必经之路上,对没有散兵线和冲锋队形概念、一拥而上的土匪以巨大的杀伤

夹皮沟保卫战中,解放军小分队放近了投掷手榴弹,然后集中火力射击——这种战术在抗美援朝战争中经常运用,连美军都扛不住

解放军突袭威虎山,利用探照灯强光暂时使敌人失能——好比丢了闪光弹

203与土匪老五贴身格斗,被霰弹枪指着的203迅速拉动唧筒将霰弹退掉,使得老五无法对他射击,随后老五被踹开后试图拔枪,203却捡起地上的霰弹装入抛壳口,推上唧筒立刻发射,迅速击毙了老五,这一快速装填手法堪称惊艳

使用冰镐攀援悬崖的解放军小分队——让电脑游戏玩家想起《使命召唤》中的任务关卡,这一战术机动在原著《林海雪原》里就有描述,我们的解放军很早就进行过如此酷炫的山地作战,可惜一直没有国产影视剧来表现我军的光辉战史

披着伪装服,迅速分开队列的解放军小分队,战术能力的巨大差别决定了剿匪是必然胜利的

因为突入到敌军控制区作战,原来的德军式双人狙击小组(两支狙击步枪)改为苏军式双人狙击小组(副射手使用自动武器掩护狙击手),图中狙击手正在校准瞄准镜,瞄准镜前蒙上了一层纱布,防止瞄准镜反光被敌人发现

203驾驶坦克,解放军小分队步坦协同突击威虎厅的解放军小分队!太!帅!了!

武侠片式的高难度动作场景——大智大勇的解放军狙击手击毙匪徒,机枪手救出被挟持的203,倒下的匪徒正好盖住了燃烧的手榴弹,轰!

利用身影欺骗座山雕,避开座山雕的射击火线,贴地滑行、连续开火击毙匪首的杨子荣,展现了他高超的应用射击技巧

责任编辑:朱海舟
智取威虎山 杨子荣 狙击枪 机枪 手枪 步枪 枪械
观察者APP,更好阅读体验

“中美会谈成果远超预期,是一个非常好的起点”

中美日内瓦经贸会谈联合声明

卡塔尔送大礼引争议,特朗普:免费的也骂?

何立峰:中美达成重要共识

“中国猛龙首露利爪,实战证明自身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