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工业2021年实现“十四五”良好开局

来源:观察者网

2022-01-25 11:24

近日,中国航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召开2022年工作会。中国航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党组书记、董事长谭瑞松表示,2021年,航空工业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党中央、国务院战略部署,统筹推进改革发展和党的建设,经营业绩创历史最好水平,航空装备研制成果丰硕,科技创新迈出新步伐,改革攻坚实现新突破,全面完成了国务院国资委考核任务,实现了 “十四五”稳健起步、良好开局。

2021年是极不平凡的一年,这一年,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掌舵领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勇往直前,劈波斩浪。这一年,航空工业按照党中央决策部署,坚持战略定力,聚焦主责主业,稳中有进,快中提质,主要效益指标快速增长,高质量发展迈上新台阶,在“十四五”开局之年,在新的征程上写下新的辉煌。

2021年,航空工业克服点状多发的新冠肺炎疫情和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影响,全年实现净利润168.3亿元,利润总额219.9亿元,EVA 103.5亿元,分别同比增长8%、6%和23.7%,超额完成全年既定目标,圆满完成年度计划任务,实现十四五良好开局。获评2020年度中央企业负责人经营业绩考核A级和2020年度中央企业党建工作责任制考核A级。

时间见证奋斗的不易,奋斗赋予时间以意义,所有成功时的一鸣惊人,其实都是厚积薄发,从迈出第一步时便已决定。2021年,航空工业的发展之路这样走过。


党建引领 汇聚发展的磅礴伟力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华诞,也是党领导下的新中国航空事业发展70周年。2021年,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航空工业党组及各级党组织把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工作主线,把抓党建强党建作为重大政治责任,稳步提升党建工作质量,着力建设政治过硬、思想坚定、组织有力、品牌响亮、效益卓越的军工央企,红色基因底色愈加鲜明,红色引擎作用更加强劲,红色支柱作用更加突出,党建引领保障高质量发展成效显著。

铭记奋进历程,从百年党史中汲取奋进力量。按照党中央的统一部署,航空工业深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全体党员干部通过重温百年党史和新中国航空工业史,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在党史学习教育中不断汲取奋进新时代航空强国建设的智慧与力量。把促进科研生产经营和高质量发展,作为党史学习教育的重要检验标准,将党建工作列入干部年度KPI的考核范围,系统推进党史学习教育与中心工作“双融双促”,把学习教育激发的政治热情转化为攻坚克难的动力,把学习教育的成效体现到改革发展的实际成果中。

牢记初心使命,书写“国家队”责任担当。航空工业党组坚持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和根本,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和对航空事业发展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推动入脑入心、走深走实,引导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自觉做到把“两个维护”和心系“国之大者”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践行“航空报国、航空强国”职责使命。

把方向、管大局、促落实,全面推进 “两个一以贯之”。航空工业党组始终坚持“两个一以贯之”,党对企业的全面领导不断加强,“国企姓党”的理念深入人心。现代企业制度日臻完善,党组(党委)“把管促”领导作用更加坚强有力、更加有章可循、更加科学规范,高质量党建引领保障高质量发展呈现向上向好发展态势。

夯实基层基础,为高质量发展持续赋能。夯实基层基础是组织建设的关键,是强化党的执政地位的基石。航空工业坚持抓基层打基础,推动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贯穿落实到“神经末梢”,不断提升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力。以系统思维迭代更新航空工业“1122”党建工作体系,按照党中央关于国有企业加强党的建设的总体要求和重点任务,持续推进全行业党建工作标准化、规范化、体系化。


创新赋能 筑起高质量发展强大之基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对科技创新专章部署,并放在国家“十四五”规划任务的首位,明确“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2021 年 3 月 15 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求是》杂志上发表署名文章,吹响了向“世界主要科学中心和创新高地”冲锋的号角,对航空工业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进高质量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和习近平总书记指示批示精神,航空工业决党组在 2021 年出台了《中共中国航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党组关于践行集团战略加快构建新时代航空强国“领先创新力”的决定》,从构建新时代航空科技创新体系、完善航空科技创新机制、发布航空科技创新力指数、筑牢跨代航空装备核心技术、努力掌握自主创新技术等14个方面,制定了30条推进计划,作为航空工业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成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行动纲领。

“航空工业党组创新决定30条”旨在紧紧抓住当前发展的重大战略机遇期和新一轮科技革命、产业革命的窗口期,加快构建新时代航空强国“领先创新力”,全面激发航空科技创新动能,更好地履行新时代强国强军使命。

“航空工业党组创新决定30条”发布之后,航空工业集团将其作为专项工作进行部署推进,以此强化创新在航空强国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建设“世界一流军队、世界一流企业”的战略支撑,面向航空科技前沿,加速新技术探索与应用,提升航空工业自主创新、原始创新能力。面向国家武器装备建设重大需求,加速航空科技创新供给能力和效能提升,迈进航空工业科技新时代。

求实严谨的行动纲领,将全行业科技创新的步伐调整到了同一个节拍,将全行业科技创新的力量汇聚到了一个点上,为航空工业的高质量发展持久赋能。出台了《基础研究、预先研究人才队伍支持办法》,加大对科技预研人员的支持力度,创设更宽松的成长环境和更广阔的发展平台。

2021年,航空工业各单位积极搭建创新平台、设立创新机制、部署创新行动、强化保障措施,有思路、有规划、有方案、有落实,千方百计提升科技创新能力,整合科技创新力量,攻克关键核心技术;组建智航院、鲲鹏软件创新中心等国家级创新平台;共建气动声学、飞机精细化强度设计与制造等一批联合技术中心,建立沈阳地区厂所协同创新中心,聚力解决关键技术问题。成为国资委首批原创技术策源地。加快数字化智能化航空能力建设,赋能航空工业高质量发展。制定并发布专项规划,探索和实践在云架构环境下集团级应用建设和管理模式。组建智能制造协同创新平台、高端分析测试仪器创新联合体。开展数智化能力建设,实现生产线效率提高35%以上。募集资金、投资整合,产融结合、以融促产。采用资本运作手段,凝聚各方力量。

基于5G和大数据技术的应用,航空工业成都所以智能化系统、跨领域平台、网络信息矩阵等为支点,填补现有体系和能力短板,在未来飞行器智能化技术的创新发展上主动作为,抢占先机。航空工业沈阳所瞄准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发展需求,坚持管理创新与技术创新“双轮驱动”;航空工业强度所大力推进数字化、网络化向智能化跨越;航空工业成飞通过实施“清单制+责任制”,明晰对各类创新主体的目标责任要求,同时通过管控中心、“易创”等信息化平台“挂图作战”,压实创新责任。

如今,科技创新结出累累硕果。试飞中心 5G 高速数传项目、航空风洞助力冰雪健儿冲刺冬奥、手持式表面缺陷检测系统、飞行器结构外形快速智能检测机器人等创新成果纷纷涌现并投入应用。


改革攻坚 保持昂扬向上的发展活力


2021 年是国企改革三年行动的关键之年,也是航空工业“深化改革年”,航空工业在企业改革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实现了一系列重大进展。按照《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方案》和国有资本投资公司试点改革方案要求,航空工业加快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创新实践,向市场驱动、创新驱动型企业深刻转型。这一年,航空工业更加注重激发活力,更加突出基层创新,圆满完成了全年改革发展的各项任务,改革效能不断释放。

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取得新成效。改革牢牢把握“两个一以贯之”,不断推动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建设,航空工业各级企业制订了党委前置清单和权责清单,全面建立了以章程为核心的治理制度体系,党组织把方向、管大局、促落实,董事会应建尽建,建立董事会企业全面实现外部董事占多数,全面落实董事会职权。坚持党管干部原则和发挥市场机制作用相结合,全面扎实推进所属单位经理层成员任期制和契约化管理。同时,建立市场化、差异化的薪酬分配体制,灵活开展多种方式的中长期激励,极大调动了干部职工改革的主动性,激发了广大干部职工的干事动力。

调结构、优布局取得新进展。持续推进处僵治困、压层级、减户数、清“两非”、清参股等专项工作。法人层级由 11 级压缩至 6 级,管理层级由 8 级压缩至 5 级 ;累计减少法人单位 1093 户 ;清理参股股权 350 项。先后退出房地产、煤炭、林业、风电设备、船舶制造、玻璃和矿产资源等业务,经营范围按国民经济分类精简了 50%,通过退出非主业累计回收资金 600 亿元。

服务国家战略、优化国资布局、促进产业升级。设立航空产业融合发展基金、航空产业链引导基金等,联合社会资本,助力集团培育有核心能力的专业化企业。航空工业继续以“产业布局优、竞争能力强、资本实力足、运营效率高”四大目标为导向,推进国有资本投资公司改革试点不断取得新成效,实现质量变革、效益变革、动力变革和高质量发展,建设具有“领先创新力、先进文化力、卓越竞争力”的世界一流航空企业集团。

逐步推进构建航空产业新体系。一是组建新型航空产业集团公司。以主机厂所为主体,打造航空产业链链长。形成协同创新、紧密关联、带动产业链供应链整体创新能力升级的产业体系,实现设计研发、生产制造、维修服务资源的系统整合。二是推进内部产业布局专业化整合。重组无人机产业、组建模拟装备产业专业化平台、调整优化通航运营业务、整合供应链业务,不断优化和稳定产业链供应链,确保安全稳定。三是强化向外产业融合,有序放开非核心制造能力。与成都、沈阳、西安、南昌等地方政府和民营企业共同打造了一批航空制造业集聚平台,实现社会化配套的集中管控和高效协同。四是务实推进“以混促改”。通过“引资引制引智”,“以混促改”“以混强产”“以混强资”,集团公司一批企业混改后股权结构更加优化、治理水平得以提高、经营效益稳步提升。

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完成总体任务的90.4%,超额完成阶段目标。完成 “双百企业”和“科改示范企业”等重点改革任务;深化贵飞产业布局改革,融入成飞管理体系。在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和资本运作方面,完成9家商业一二类企业混改、11项资本运作,融资68亿元。上市公司市值涨幅超10%,3家突破千亿,8家创新高。


主责主业  打造强军兴军的硬核实力


聚焦主责主业,支撑强军兴军,是航空工业的使命担当,也是航空工业2021年最闪亮的篇章。

2021 年 7 月 1 日,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 100 周年大会在北京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航空工业自主研制的6 型 71 架军机组成空中梯队,护卫党旗,悬挂庆祝标语,驭风飞越天安门广场上空,向伟大的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致以最崇高的敬意,表达最深情的祝福。15 架歼 20 编队以最大规模集中亮相,展示了空中作战新质能力和强大实力,体现了党领导下的新中国航空工业 70 年来跨越式发展取得的历史性成就。

在 2020 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航空工业荣获 15 项国家科技奖励,占本次授奖总数的 5.5%。航空工业作为牵头单位获奖 5 项,其中获得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1 项,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 1 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3 项。作为参研单位获奖10 项,其中获得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 3 项,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2 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5 项。

2021 年, 伴 随 着 春 天 的 脚 步,由航空工业自主研制的大型灭火 / 水上 救 援 水 陆 两 栖 飞 机 AG600 飞 机001 架机在湖北荆门漳河机场完成灭火任务系统首次科研试飞。与时间赛跑、与任务赛跑,冬天如约而至之时,AG600 飞机 1003 架机在珠海实现总装下架,标志着该架机机体结构和机载系统安装工作正式完成,全面进入地面联调联试阶段,项目研制工作取得又一重大进展。  

2021 年 9 月 4 日,在“国际军事比赛 -2021”“航空飞镖”项目比赛中,中国空军获得歼击机组、军事运输机组两项冠军,轰炸机组、远程航空兵组两项亚军。中国空军派出歼10B、歼 16、轰 6K、运 9 和运 20 等五型飞机,分别参加了歼击机组、轰炸机组、远程航空兵组、军事运输机组 4 个组别的比赛。中国空军代表队与其他参赛代表队,围绕航线导航飞行、低空复杂特技、空中目视侦察和对地面目标作战使用等课目展开激烈比拼。

在 2021 年中国航展上,将近 140 项自主研制的航空装备及技术项目全景式、体系化地进行呈现,其中近 40%为首次参展,在航空馆中心展台区域,“20 时代”战机家族的杰出代表歼 20、运 20、直 20、攻击 11 四大明星机型,与展馆上方以集团公司 LOGO 为元素设计的“万众一心”顶面造型相呼应。此外,歼 16D、无侦 7、无侦 8等机型首次展示。

首次亮相的歼 16D 飞机已经投入实战化训练,支撑空军作战范围拓展和战略转型建设。换上了“中国心”的歼 20以新的姿态、新的装备首次飞过珠海上空,霸气登场。随着歼 20 隐身战斗机、运 20 大型运输机、直 20 战术通用直升机、FC-31 隐身战斗机以及攻击 11 无人机为代表的先进机型陆续亮相,我国航空武器装备正式迈入“20 时代”。

航空装备,走上战场就是战斗力,走向民间可是应急救援的中坚力量。2021 年 7 月 21 日, 河 南 灾 情发生后,航空工业立即启动翼龙 -2H 应急救灾型无人机应急响应机制,为灾区的人民保障了通信,应急救援实战首战告捷。两天后,3 架直20 出动,紧急投入河南新乡救灾活动,这次行动共投送了 9 个批次的物资,分别投放到了不同的受灾村。11月,应急管理部森林消防局直 8A 直升机在河北张家口完成加改装医疗方舱放飞任务,列装服役航空救援队伍,将为 2022 年北京冬奥会撑起空中坚盾。12 月 24 日,森林浮空通信中继平台分系统在北京通过验收评审,4架 AR500B 无人直升机交付应急管理部。AR500B 的交付,标志着航空工业无人直升机正式列入国家应急救援装备体系,将极大提升应急救援队伍的通信、侦察能力,满足统一部署、层级指挥、快速机动、直达末端的指挥需求,有效提高覆盖精度和应急救援指挥效率。

在国际舞台上,航空工业以更加自信的态度,更加精良的装备展示着自己的竞争力。

2021 年 2 月 21 日,第十五届阿布扎比国际防务展在阿联酋首都阿布扎比开幕。航空工业研制的“翼龙”-2 察打一体无人机、L15 高级教 练 机、“ 旋 戈 ”-165/AR-165 电动多旋翼无人机模型精彩亮相。参展期间,航空工业积极探索创新,首次利用了“智慧云航展”平台对阿布扎比防务展进行同步在线展示。

11 月 14 日,第 17 届迪拜国际航空展正式开幕。中国航空工业重点军贸产品体系化参展,这也是新冠肺炎疫情全球蔓延后,中国航空工业军贸产品首次体系化亮相境外大型综合性国际航展。

教练机展区主要展示了 K8NG 教练机、L15 高级教练机等中、高级教练机。运输机展区则聚焦运 9E 运输机。直升机展区围绕对陆、对海目标的垂直立体打击场景,对直 10ME 武装直升机、直 19E 武装直升机和直 9WE 武装多用途直升机三型重点军贸直升机进行了系列化展示。其中,我国自主研发的新一代高级教练机“猎鹰”L15 进行了精彩的飞行表演,引发广泛关注。


人才强企  铸造航空工业战略人才力量


人才是第一资源。2021年中央人才工作会召开之后,航空工业第一时间对会议精神进行学习和部署,并召开集团人才工作会,围绕新时代航空强国的使命战略和任务目标,着力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不断做强高端,做优结构,做实基础,做活机制,努力打造航空工业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奋力建设一支与现代化高科技航空制造企业相匹配的世界一流人才队伍。

以系统设计、整体运作为手段,全面推进新时代航空工业人才发展体系有效运行。航空工业党组加强人才工作整体设计谋划,统筹推进全集团人才工作。先后出台《关于坚持党管干部、党管人才,进一步加强集团公司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关于建立完善新时代航空工业人才发展体系的意见》,两个文件围绕建设新时代航空强国的使命战略和任务目标,精准回应了组织、事业、员工共同发展的新要求,在实践中不断完善与单位发展规划相一致、与员工职业发展相适应的人力资源管理配套制度,与时俱进、迭代升级。

以国家航空事业为牵引,集聚爱国奉献人才。坚持“聚天下英才而用之”,在“985”重点高校举办“以强军梦托起中国梦”大型宣讲活动。在2021年举办的重点高校博士生双选会上,来自全国32所重点高校的近200名优秀博士生参加,超百名博士和用人单位签定就业协议或达成初步就业意向。制定《高校毕业生招聘工作管理规定》《高层次人才引进工作支持办法》,对重点高校优秀毕业生、社会优秀人才给予工资总额单列,吸引优秀人才投身祖国航空事业。

以国家重大项目为平台,大胆使用锻炼人才。突出强军首责,聚焦使命任务,选优配强型号两总队伍,集团公司现职院士基本都担任重点型号总师,70%以上的重大型号总师由集团公司首席技术专家担任。大胆启用年轻人才,近两年新组建及调整的9个型号项目中,50岁以下的总设计师5名,40岁以下的副总设计师12名,35岁以下的总师助理11名,为型号两总年轻人才培养提供了有力支撑。出台《青年技术骨干管理办法》,常态化组织动态调整,集团公司直接掌握近4000名青年技术技能骨干。一批优秀领军人才在履行强军任务中成长成才并持续发挥作用。

以型号任务需求为目标,系统培养培育人才。出台《培训工作管理办法》,系统盘点专家队伍,明晰人才缺口,绘制人才地图,为人才培训奠定基础。分层分类定制培训课程,邀请行业内外顶级专家学者授课。“十三五”以来,集团公司累计组织举办重点计划类技术技能培训52期,培训中高级专业技术人才近2500人次;集团公司18家专业人才培训基地,每年开办基地项目100余期,培训专业技术人才4000多人次。

以弘扬工匠精神为宗旨,不断提质技能人才。完善《航空技能带头人管理办法》,通过选拔培养集团首席、特级技能专家,带动了全集团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创新开展以企业为主体、职业院校为基础、学校教育与企事业单位培养紧密结合的技能人才培养模式,大幅缩短技能人员“待岗期”;在主机厂试点开展技能人才参评职称,让高技能人才也能评上“工程师”;积极参加国内外技能大赛,在高职院校设立“世赛班”,大国工匠培育初见成效。

以全方位多元化为路径,有效激励各类人才。系统构建了具有航空工业特色的薪酬激励体系,实现了主业领域、重点单位激励机制全覆盖。目前集团所属80余家重点单位全部建立了人才津贴制度,覆盖近6万名科研生产核心骨干。各级子企业中已开展中长期激励的企业户数占具备条件的80%,累计激励对象4.5万人次。中长期激励制度的有效运行为凝聚人才、调动人才积极性、提升企业效能发挥了重要作用。“基于航空工业特点的薪酬管理体系”被国资委评选为国有重点企业管理标杆项目。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实现组织事业员工共同发展。出台职级体系管理办法,员工职业生涯发展通道全面打通,以军品管理机制变革、推行均衡生产为平台,使有潜力的“好苗子”充分墩苗壮骨,管理人才素质能力明显提升、高端领军人才队伍不断壮大、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工作亮点纷呈。2021年,航空工业 2人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6个集体、15人获国防科技工业先进集体和个人;2人获中华技能大奖、25人获全国技术能手;歼15研制团队获全国专业技术人才先进集体。


2022年,航空工业以“创新年”为主题,把握稳字当头、稳中求进的主基调,保持经济运行平稳提升,强力推进航空装备发展,持续打造领先创新力,推进“十四五”及中长期发展规划,着力完善公司治理、决胜国企改革三年行动、促进产业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加快军贸发展,实施全面质量提升工程,推动集团持续稳定健康发展。

开局当怀决战心,起步必抱夺标志。中华民族站在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已然开启。航空工业党组坚定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业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及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坚持系统观念,保持战略定力,聚焦主责主业,紧扣推动高质量发展,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以前所未有的自信,创造新优势、开拓新空间、添加新动力,为高质量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建设航空强国砥砺奋进、再立新功,以优异成绩喜迎党的20大胜利召开!

责任编辑:王世纯
航空工业 歼20
观察者APP,更好阅读体验

“美国搞的鬼,针对中国”

福建舰今日首次海试

31.5公斤,中国航天员带回“太空特产”

“中国有望实现沙伊复交后又一突破”

“5G、AI和棉花产业变革,帮新疆战胜美国制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