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是最可爱的人:刘丽等6名一线工人农民代表简介

来源:人民网等

2013-03-12 10:38

 

3月10日,铁飞燕、朱良玉、刘丽、邓前堆、朱雪芹、王亮六位代表参加“一线工人农民代表谈履职”记者会。

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新闻中心10日下午举行 “一线工人农民代表谈履职”为主题的记者会,邀请六位全国人大代表就相关问题回答中外记者提问。

这六位代表分别是:大连重工起重集团有限公司机电安装工程公司高级工人技师王亮,云南省公路开发投资有限责任公司昭通管理处普洱渡收费站收费员铁飞燕,云南省怒江州福贡县石月亮乡拉马底村乡村医生邓前堆,北京市保安服务总公司海淀分公司经理助理、第一项目部经理朱良玉,上海华日服装有限公司工会主席、销售主管朱雪芹,厦门三度足浴有限公司职工刘丽。

“钢梁铁骨”王亮

 

“钢梁铁骨”王亮

今年40岁的王亮,是大连重工起重集团负责电气安装调试的高级工人技师。20年来,王亮以强烈的主人翁责任感,从一名职高学历的普通电工,迅速成长为全国同行业著名的电气调试能手。大连重工起重集团的用户把聘请王亮安装调试设备作为选购该厂设备的前提条件;外国专家安排先进设备调试时间服从王亮的时间表,并想方设法花高价要把他挖走;他带的10多个徒弟都是大学本科毕业生,创造设计的调试软件令专家学者惊叹为“神奇”……王亮以骄人的成绩先后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和全国劳动模范称号等。

虽然没有高学历,却在生产一线练就一身绝技。王亮用自身经历诠释着当代知识型技能型工人的风采。

“不上大学,不等于学不到大学里的知识。”在这种思想的支配下,高考落榜的王亮在读职高期间就开始阅读高等学校工业控制等教材,参加工作后,更是抓紧一切时间看书钻研,并迅速成长为技术骨干。

因不断跟踪学习国际电控技术的最新成果,王亮开始在业界崭露头角。2000年至2001年,大连重工起重集团与英国斯维达拉公司在天津港南疆码头合作安装调试两套双车翻车机,合作中王亮发现并纠正英方设计方面的问题30余处。虽然合同规定这次合作由英方指导安装调试、中方配合,但英国专家却主动与王亮交换位置,请王亮主持安装调试。

通过对本企业产品安装调试的经验进行总结、升华,王亮设计出了散料装卸机械、港口装卸机械、焦炉机械和连铸设备等一系列重型机械产品电气控制系统安装调试软件,使复杂的、技术含量较高的安装调试变得相对简单、易于掌握,质量和效率也大幅提高。

参加工作20年来,王亮转战了内地除西藏外的所有省份,主持100余台/套大型设备电气控制系统的安装调试工作。他与英、美、法、日、韩等外国专家同场合作,同台竞技,解决了无数棘手的技术难题,攻克了数不清的技术难关,创造了数百项大大小小的技术革新和技术改造记录。

“当代技术装备结构的核心,必然有一个支撑和联结整个装备的钢梁铁骨,它是每一架钢铁设备中压不垮折不弯的脊梁。像王亮这样高素质高技能的当代工人,就是企业的钢梁铁骨,是企业的宝贝疙瘩!”大连重工起重集团董事长宋甲晶这样评价王亮。

昨日,王亮在回答记者提问时说,他已经连续六年建议为企业退休职工涨工资,“虽然现在企业职工退休工资连续九年增长。但东北老工业基地退休职工较多,特别是一些老龄退休职工,退休时基础工资比较低,所以我要为他们提这个建议。”作为人大代表,他平时利用一切机会了解社情民意。比如利用工作特点接触各企业职工,了解职工基本状况,甚至利用住院期间到医院了解医疗保障等。

“最美90后女孩”铁飞燕

 最美90后女孩铁飞燕

铁飞燕1992年8月出生在昭通市昭阳区青岗岭乡大营村一个普通的回族农民家庭。2009年从昭通体校游泳专业毕业后,她进入云南公路开发投资公司昭通管理处普洱收费站,当起了一名普通的收费员。

2010年5月6日,铁飞燕和爸爸铁顺银到四川绵阳旅游。下午6时左右,他们来到南山大桥附近,一阵狂风把架设在安昌河中维修南山大桥的施工钢架吹倒了。5名作业人员落入水中,其中有4人抓住倒塌的脚手架呼救,还有一人在水里扑腾、挣扎。

路人尖叫着、呼喊着围了过去,却没有一个人敢下河救人。

就在那一刻,铁飞燕把挎包往爸爸怀里一塞,甩掉高跟鞋,光着脚丫,飞奔到河边、跃入水中。

铁飞燕潜下水去,一次、两次、三次……将4人全部救出。铁飞燕绵阳见义勇为的先进事迹随即传遍了巴蜀大地和彩云之南。网友评价她是“最美的90后女孩”、“英雄,中国的骄傲”、“90后的楷模”。

未满18岁的她,用一点一滴的行动,将善良、勇敢、正义、智慧和大爱,融进了血液。

铁飞燕的同事们说,她有如此感人的壮举不是偶然的,她这样做才是她的英雄本色,她在日常生活工作中助人为乐的事不胜枚举。

铁飞燕的家境并不宽裕,可在17岁那年,她却给家里捡了个“大包袱”。

2009年大年初二早上七时多,铁飞燕出门买菜,走到土地庙附近时,突然听到了婴儿的啼哭声。寻声望去,一个纸箱里放着个小婴儿,身上裹着件脏兮兮的衣服,脐带还没脱落。婴儿边哭边蹬腿,把衣服都蹬开了,全身冻得发紫。

妈妈马永群不同意留下这个孩子。“当时飞燕才17岁,还要工作、谈恋爱、结婚生子。且不说今后日子多么艰难,在我们这里肯定会被闲话淹死。”

可拗不过小飞燕的坚持,善良的父母最终同意了她的请求。一家人把婴儿带到派出所,由于暂时找不到孩子的亲生父母,民警商议后决定让他们先养着孩子。

“我们希望她能有所成就,所以给她取名‘子建’。她是我的‘活宝’。”铁飞燕说。

自从收养了“活宝”,铁飞燕的生活负担更重了,她一个月800多元的工资,除了给父母买点药、自己留下100元零花钱外,其余都花在子建身上。因入不敷出,有时还得跟同事借一点。

铁飞燕见义勇为的事迹见诸报端后,一时间,“90后的好榜样”“云南省优秀共青团员”“昭通道德模范”等荣誉称号一齐涌向她。

这让铁飞燕感觉很不安。

“我不要天下人都说学习我,而不去做有利于国家的事;我不要社会都把我当成‘榜样’,却对他们身边的人毫不过问。我不要这些表面的东西,只要看到每个人都在做着力所能及的事,让天下的可怜人和无家可归的人少点,这就是我最大的心愿。”铁飞燕说。

勇救落水民工后,桥梁维修施工方、铁飞燕的单位和上级主管部门奖励了她9000元钱。拿着这笔钱,铁飞燕有了安排。

父母在农村靠种地将兄妹们拉扯大十分不易。“领到奖金后,我想回报他们的养育之恩;至于子建,常常需要奶粉和尿不湿。所以我给父母和子建,每人留下了1000元。”铁飞燕说。

剩余的6000元,2000元捐给青岗岭中学、4000元捐给了母校——青岗岭乡大营村小学。“其中1000元买了文体用品,还选了30名品学皆优的贫困生,每人补助100元。”铁飞燕说。

2011年1月13日,“中国网事・感动2010”年度网络人物评选颁奖典礼在北京举行,铁飞燕入选“中国网事・感动2010”年度网络人物。

“我当选人大代表以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走访农村和城中村,了解留守儿童的生活、学习,以及他们需要解决的问题。”面对记者提问,铁飞燕昨天答道。这次大会她带来了两件议案:保障留守儿童权益和将学前教育纳入义务教育阶段。“要建设美丽中国,首先要从孩子抓起。”她说。

“索道医生”邓前堆

“索道医生”邓前堆

现年49岁的邓前堆,是云南省怒江州福贡县石月亮乡拉马底村的乡村医生。福贡县是国家贫困县,“索道”是散居怒江两岸的村民们往来的唯一通道,“溜江索道”也是当地的乡村医生必须选择的交通方式,十分危险。

自1983年担任乡村医生以来,邓前堆每天横跨怒江,冒着生命危险,几十年如一日,在这条索道上来来往往了整整28年,不辞辛劳坚持为百姓送医送药送健康,认真做好防保、妇保、随访、计生宣传等乡村医生的份内工作,凭着崇高的责任心、精湛踏实的医术,赢得了广大人民群众的信赖和赞誉,被当地老百姓誉为“索道医生”。

多年来,他不辞辛劳,累计出诊5000多次,步行约60多万公里,救治了无数村民。他认真执行农村卫生工作方针政策,积极参与防疫保健工作,走村入户开展预防接种和妇幼保健工作,他所在村计划免疫建卡、建证率达100%,接种率达98%,孕产妇住院分娩率达90%以上。

他给乡亲们治病,有求必应,不管本村外村,随喊随到。28年从未出现过医疗事故,从未发生过医疗纠纷。他用那些简陋的听筒、针筒和一张张发黄的欠条换来了无数村民的健康。

2009年以前,邓前堆的工资每月只有100多元,后来由于计生工作也划归乡村医生负责,邓前堆的工资才提高到每月300元左右,由于购买药品需要由乡村医生自己贷款先行垫付,邓前堆目前的个人贷款已达两万五千多元。

邓前堆勤奋好学,刻苦钻研医学知识和技能,在工作中不断实践,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在接受采访时邓前堆说:由于当地山高坡陡,乡亲们极易摔伤和骨折,他很想再多学一些骨科知识,比如关节复位等,以便更好地为村民服务。他还说出了他的一个心愿:希望村子里修一条能通车的桥,这样乡亲们再得了什么病,就可以用最快速度送到外面的大医院了。

28年来,邓前堆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实践着为人民服务的信念,在平凡的岗位上谱写了一首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华章,是基层共产党员的榜样。

昨天,邓前堆身着怒族服装出席记者会,他说:“我来自农村。我想围绕进一步完善乡村医生卫生室建设、提升乡村医生待遇等提出建议。”希望国家能出台提升乡村医生待遇的相关政策,“特别是养老方面,也请国家给予支持。”

 
  “黑猫警长”朱良玉

 

“黑猫警长”朱良玉

朱良玉是一名高级保安师,也是北京市保安服务总公司海淀分公司经营管理部经理。

时刻以维护社会治安秩序为己任的朱良玉,立足本职岗位,苦练打扒技能,练就了一双“火眼金睛”,协警作战。

几年来,他带领队员共抓获各类违法犯罪嫌疑人428名,被誉为“黑猫警长”、“贼的克星”、“首善之区的钢铁卫士”;扑灭火灾10余起,挽回经济损失300余万元;带领队员完成“好运北京”奥运自行车测试赛、国际盲人门球等体育系列赛事、复兴之路、红军长征展等1000余起重大活动的安全保卫工作。

他所在的集体连续多年立功受奖,评为先进,他个人也多次立功受奖,成为中国保安行业中唯一一位获得“十杰务工青年”荣誉称号的青年,受到周永康、王兆国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自接见。

为给公安机关、政府部门、企事业等单位提供保安服务,他将家乡2800余名青年介绍到北京,被地方誉为“编外劳动局长”,自己所带的队伍也由原来的100多人,发展为目前的1300余人。他还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先后拿出30000余元,资助失学儿童和教育事业。

2005年,朱良玉荣获第二届“全国优秀保安”荣誉称号;2006年,荣获第二届“创业青年首都贡献奖”银奖、“北京青年榜样”荣誉称号,同年荣获中国妇女教育基金会授予的“中国爱心人士”荣誉称号;2007年,荣获“第五届全国十大杰出进城务工青年”荣誉称号;2008年,获得中华全国总工会授予的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我是一名保安,更是一名共产党员,我要用自己的青春和热血,时刻保卫首都的平安,保卫人民群众的安全。”朱良玉说,“我从来没觉得我做的这些事有什么特别的,作为一个普通人,伸出援助之手帮助身边的人这都是应该的!”

昨天,朱良玉说,他关注的是农民工和流动人口问题。“我建议劳动、社保、工商等部门给予民营保安公司政策倾斜。建议发改委制定切实的保安服务指导价。保安行业也要加强管理,提高服务质量,赢得客户单位的信任和认可,从而提高保安员的待遇。”他说,“我希望流动人口能越来越稳定、越来越幸福。稳定是指病有所医、住有所居、老有所养,不再出现大规模留守儿童和老人。幸福是不再有漂泊之憾,能够融入城市,共享发展成果。”

“打工妹”朱雪芹

“打工妹”朱雪芹

朱雪芹是十一届全国人大三位农民工代表中唯一的连任代表。朱雪芹今年提了两个建议,一是关于预防农民工子女犯罪,二是扶持主旋律作品,引领一线职工包括农民工的精神文化生活。

现任上海华日服装有限公司工会主席、销售主管的朱雪芹,是江苏省徐州市睢宁县凌城镇走出去的打工妹。

1995年初,朱雪芹到上海打工,在上海华日服装有限公司工作,学习电动缝纫机的使用,3个月后,她就达到了熟练工的水平。

1998年,她通过努力学习获得了高中文凭,还获得了前往日本研修企业管理课程和服装设计专业的机会。

2001年学习结束时,她获得了日方颁发的管理奖、优秀研修生奖等荣誉。回国后,朱雪芹和科技人员一起试验,提出80套标准工序和2800秒出成品的分秒法,这一技术应用后,每个操作工的任务更明确、效率更高,收入增加了20%。该技术成果也让公司每年出口服装达到100万件,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她还协助生产部门建立了一套严格、科学、规范的质量管理程序,使次品率几乎达到零。

朱雪芹先后获得全国纺织工业劳动模范、全国知识型职工先进个人、上海市劳动模范等荣誉称号。2005年,朱雪芹加入中国共产党。

2008年,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京隆重开幕。在参会的2987名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中,31岁的朱雪芹成为中外各大媒体追逐的焦点。作为历届全国人大代表会议中首次出现的三个农民工全国人大代表之一,她代表全国2亿农民工走进人民大会堂参政议政。

从“打工妹”到“新上海人”,直至今日成为中国第一批当选全国人大代表的农民工,朱雪芹用自身经历向世人证明了新时期农民工的形象——积极向上,努力用知识改变命运。

“最美洗脚妹”刘丽

 “最美洗脚妹”刘丽

“当人大代表就得像个人大代表的样,要坚持做人的原则,做一个好人,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做一个让父母值得骄傲的人,做一个兄弟姐妹认可的人,社会认可的人。”曾是一名洗脚妹的刘丽说。

昨天,刘丽针对农民工夫妻两地分居问题提出建议:一是降低城市保障性住房对农民的申请标准。二是现在政府可以把城市空置的房子租过来,低价租给农民工,让农民工在城市安居乐业。

“80后”女孩刘丽现为福建省厦门市名悦休闲有限公司的技术总监。

十多年来,足底按摩师刘丽先后资助了家乡20名贫困大学生,还在厦门市开展一对一的资助,加上平时一次性的资助,刘丽用满手老茧实现了上百个贫困孩子的上学梦想,被誉为“中国最美洗脚妹”。

刘丽家在安徽省阜阳市颍上县的偏僻农村,为减轻父母的负担,身为长女的她不得不提前结束初中学业,外出务工供弟妹上学。1995年起,她先后到湖北、江苏等地打工,做过服务员,当过保姆,以微薄的收入供弟妹上学。

2000年,刘丽在厦门找到一份“洗脚工”,月薪达到3000元左右,家庭经济状况在她的支持下逐渐好转,弟妹也先后完成了学业。 减轻了家庭负担,想到自己曾因家贫辍学,刘丽萌生了帮助贫困学生上学的念头。2000年,她开始资助贫困学生。第一年资助了7个,第二年20个……至今接受她资助的孩子已达上百个,其中53个孩子为固定资助。刘丽把每个月的工资分成3份,一份日常开销,一份寄给父母,一份资助贫困学生。

好多人都说,你这么点工资,能管得过来那么多人吗?她回答说,事情的改变总是一点一点的,努力了不一定能改变,但是不努力,永远不会改变。这些年,刘丽捐资助学已近百万元。为了省钱资助学生,她一直与姐妹们栖居在出租屋里。

刘丽始终觉得,个人的力量有限,要让更多的人加入,才能帮助更多的学生。她建立了3个爱心QQ群,已有400多位网友加入。在众多善良网友的支持下,刘丽的资助对象已逾百人,既有福建贫困地区的儿童,也有家乡阜阳的贫困学子。

刘丽利用工作机会,劝说经济条件好的客户捐资助学,一对常来刘丽洗浴店的夫妻被刘丽的诚意和善心感动,一次资助了30名贫困失学儿童。随着刘丽助学行动的影响力不断扩大,越来越多的爱心人士表示要通过刘丽来实现捐资助学的心愿。

为了使爱心人士的捐款得到妥善的管理,去年底,刘丽在厦门市儿童少年基金会里设立了“原乡人刘丽助学基金”。现在,刘丽正利用自身的技艺,与朋友共同经营一家足浴店,她的愿望是把足浴店经营好,有更强的能力帮助困难儿童,也希望更多的人一起来帮助更多的贫困儿童。

2010年,刘丽当选中央电视台年度感动中国十大人物,被授予第二届安徽省道德模范、福建省三八红旗手、福建省巾帼建功标兵等荣誉称号,入选中国文明网“中国好人榜”。

责任编辑:冰焰
观察者APP,更好阅读体验

“中美会谈成果远超预期,是一个非常好的起点”

中美日内瓦经贸会谈联合声明

卡塔尔送大礼引争议,特朗普:免费的也骂?

何立峰:中美达成重要共识

“中国猛龙首露利爪,实战证明自身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