撒切尔夫人去世 各界评价“铁娘子”毁誉参半
来源:观察者网综合
2013-04-11 10:47
前英国首相玛格丽特·希尔达·撒切尔逝世后,各国政要纷纷发表对其从政经历及强硬个性的言论,各大报刊发表文章对其一生作出评价。撒切尔夫人这位曾经的“铁娘子”,在各家媒体笔下可谓“毁誉参半”,撒切尔夫人逝世对各界产生的反响也是对她充满争议的政治主张的另一种注解。
英国:亲者痛,仇者快
英国首相卡梅伦深情地称赞撒切尔夫人为“和平时期最伟大的英国首相”,而那些曾受到撒切尔夫人压制的工会、心怀愤懑的矿工却为撒切尔夫人的逝世而欢呼。
在英国北部矿工社区,撒切尔因在上世纪80年代以强硬措施压制矿工工会罢工,饱受苛责。刚年满70岁的达勒姆矿工协会秘书长戴维·霍珀说:“对工会来说,这(撒切尔夫人辞世)来得不够早,我高兴自己活得比她长。”
在英国工党要人、前伦敦市长利文斯通看来,正是撒切尔夫人为不久前发生的那场全球金融危机埋下了伏笔,英国仍在疲于应对她当年造成的社会分化恶果。利文斯通说,英国今天面临的每一个真正问题都是撒切尔夫人当年所犯的根本性错误留下的遗产。
这样两极化的评论也反映到英国各大报刊所发表的社论中。
《每日电讯报》4月8日为撒切尔夫人撰写的讣告说,货币主义、私有化、放松监管、小政府、低税率以及自由贸易这些当年撒切尔夫人为扭转英国经济下滑而开出的药方,被其他国家纷纷效仿和运用,这些政策已经成为了当今经济全球化时代的普遍做法。讣告说,在美国和东欧,撒切尔夫人与美国前总统里根一道被视为使西方赢得冷战的两大设计师。在英国近现代诸多首相中,只有撒切尔夫人的儿时偶像丘吉尔比她拥有更高的国际声誉。
《每日电讯报》头版采用全黑背景配发撒切尔夫人的大幅照片。
《卫报》则用嘲讽的语气写到,即使是她最坚定的支持者恐怕也很难举出一个例子,可以证实她执政11年中给我们带来的“和谐”。文章对撒切尔夫人的葬礼也作出了尖刻的解读:虽然从许多方面看撒切尔夫人都是一名伟大的女性,但不为她举行国葬也是正确的,她留给后世的遗产充满着公开的分歧、自私自利和对贪婪的崇拜,这些负面因素对人类精神的束缚作用比解放作用要大得多。
《卫报》:“她比强硬还要强硬”
美国:我们失去了一位真正的朋友
在美国媒口中,玛格丽特·希尔达·撒切尔不仅是政治巨人,也是文化偶像——她是喜剧演员的讽刺对象,也是木偶戏和奥斯卡获奖影片的原型。有人极力在戏剧中挖苦讽刺撒切尔,也有人将她树立为偶像。撒切尔与里根昔日的亲密关系,以及两人在苏联问题上的并肩合作,都让撒切尔的去世挑动了美国盟友的情愫。
美国总统奥巴马说:“许多美国民众不会忘记撒切尔夫人和里根总统并肩合作的景况,也提醒全世界,无须依循历史随波逐流,反而是要以道德信念、不屈挠的勇气和钢铁般的意志创造历史、改变世界。”
前第一夫人南希·里根深情地表示:“罗尼和玛格丽特是政治上的灵魂伴侣,并且都愿为自由献身。她是我和罗尼很亲近且值得信赖的朋友,我会想念她。对美国来说,玛格丽特是一位意气风发且英勇无畏的同伴,全世界都应该感激她。”
撒切尔夫人与里根。
《华盛顿邮报》4月8日的文章中写道,撒切尔夫人与美国前总统里根密切合作,对欧洲的反苏核盾牌实施了现代化改造,在英国部署了巡航导弹和潘兴2型导弹,这项花费巨大的工程当时曾引发争议,但一些分析人士后来认为,这项军事部署推动了苏联的解体。
该报还援引即将出版的撒切尔夫人惟一授权传记作者约翰·莫迪墨的话:“这位英国杂货商的女儿用强硬的个性打破了英国的旧政治体系,从上流老绅士们组成的保守党手中夺过特权,还给了零售商,还给了生意人,还给了任何她认为是‘我们中一员’的人。”
《纽约时报》在文章中写到,毫无疑问,撒切尔夫人在她那个时代是一名具有争议的政治人物,时间的流逝让人们忘记了大部分她感到愤怒的事情,留在记忆中的只有她的成就。
《洛杉矶时报》4月8日的报道中将撒切尔夫人称作“自俄罗斯帝国的凯瑟琳大帝以来对世界影响最大的女性领导人”。称她不仅毅然决然地在上世纪80年代扭转了英国经济,同时还见证自己的方法被50多个国家效仿。在20世纪后半叶以及21世纪初,“撒切尔主义”是最流行、最成功的治国之道。
《纽约时报》发表长文回顾了这位英国“铁娘子”的政治生涯和引人瞩目的“撒切尔主义”,称撒切尔让英国走上了急剧保守的道路,让“个人责任和辛勤工作是国家繁荣的惟一途径”这一观念深入人心。
德国:比默克尔“铁”
默克尔2005年成为德国总理后,人们开始把默克尔称为德国的“铁娘子”。对“原版”铁娘子,默克尔的评价是“非凡的领导人”,她称撒切尔在冷战时期,她为克服欧洲分裂起了关键性作用。她将永远不会忘记撒切尔所作的贡献。
《世界报》撰文称,撒切尔夫人是真正对欧洲“说不的夫人”,在欧元危机中,英法同行一度在背地里将德国总理默克尔称作“说不的夫人”。但欧洲真正“说不的夫人”是撒切尔,而且表述时没有一点英国绅士风度。
但《世界报》并不赞赏撒切尔对欧洲的主张,该报认为撒切尔认为外交问题向欧洲层面的扭曲统一是多余的,毕竟总要先考虑自己的国家,然后才是别国。共同的经济政策,可以,但对所有进一步的延伸原则,她首先都说“不”。对她而言,在欧洲寻找盟友是浪费感情,她更致力于发展与大西洋对岸伙伴的关系。
俄罗斯:她是可敬的对手
俄罗斯国家杜马国际事务委员会第一副主席列奥尼德·卡拉什尼科夫表示,“虽然撒切尔完全属于另一个政治阵营,但她仍是一位有强大意志力和政治精神力量的人物。俄罗斯的男性政治家应该向撒切尔夫人学习如何坚定维护国家利益。无论在国内事务还是国际事务上,撒切尔都能采取不同方式灵活处理问题,甚至采取一些其他政治家所不敢做的非寻常措施。”
苏联解体前最后一任领导人米哈伊尔•戈尔巴乔夫说:“我们在1984年的首次会面标志着一段时而艰难、不算融洽,但双方都严肃且认真对待的关系的开始。渐渐的,私人关系也开始慢慢发展,而且变得越来越友好。最终,我们彼此能达成谅解,而这一状况帮助改善了我国和西方国家之间的交往气氛并导致冷战的结束。玛格丽特•撒切尔是一位伟大的政治家。她将永远被历史铭记。”
法国:暴君的眼睛和梦露的嘴
法国前总统密特朗说:“她有一双暴君的眼睛,一张梦露的嘴。”撒切尔夫人的新闻秘书英格拉姆爵士的话也许能为密特朗的话做出些许解释,她说:“撒切尔夫人一直是个有吸引力的女人。她不仅有电影明星的魅力;如果她愿意,她可以表现得像电影明星一样”。
法国《欧洲时报》10日刊载《纪念撒切尔夫人的现实意义》一文,文章称,英国前首相撒切尔在去世之后留下这一毁一誉值得世界深思,但不可否认的是,撒切尔夫人对法国以及欧洲乃是整个世界,都是具有现实意义的。
撒切尔能在艰难时期,通过改革阻止英国经济结束数十年的颓势,进入良性发展快车道,使自己成为一位国家命运力挽狂澜的功劳者,使欧洲范围的领导人难以望其项背。撒切尔在离开唐宁街时自豪地说“我留给你们一个比我上任时更好的英国”声犹在耳。
但也正是撒切尔夫人的政治主张,使得经济发展、国家强盛后,改革工作岗位不稳定性增加、贫富差距拉大,留下了今天这个不很“公平”的英国。
北爱尔兰:她伤害了我们
1981年,撒切尔以铁腕压制北爱尔兰地区受押爱尔兰共和军成员绝食抗议,100名在押人员死亡。这对不少北爱尔兰人和爱尔兰人是刻骨铭心的历史事件。
北爱尔兰新芬党领袖亚当斯表示:“玛格丽特·撒切尔任英国首相期间严重伤害了爱尔兰人和英国人。”
新芬党领导人格里·亚当斯8日说:“在爱尔兰,她(撒切尔)抱有古老的严酷军国主义政策,导致战争和苦难。”
阿根廷不说好话
1982年的马岛(英国称福克兰群岛)战争中,撒切尔夫人派兵打败了阿根廷军队,夺回了对马岛的控制权。在阿根廷,不少人因为马岛战争而冷眼看待撒切尔的去世。许多参加过马岛战争的阿根廷老兵对撒切尔怒气难消。
1986年9月17日,撒切尔夫人视察英军坦克。
“那个恐怖的女人死了。”71岁的布宜诺斯艾利斯居民多门尼克·格鲁思科玛格诺说,“她可恶,为了国内选举发动战争。”
马岛战争老兵中心主管马里奥·博尔佩说,撒切尔死前“没有受到惩罚,没有受到审判”。博尔佩指责“铁娘子”忽视与阿方达成和平协议的机会,发动战争,“她不会被铭记为一名对和平作出贡献的人”。
阿根廷主要报纸《Clarin》在撒切尔夫人的讣告里称其是酗酒而死的。该报纸这样写到,作为20世纪最具争议的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死于阿兹海默症(又称老年痴呆症)。她生前只能待在寓所里,由看护贴身照顾。她不能外出,因为她会迷路。她是因为喝了太多的金汤力鸡尾酒才患病的。
一些马岛居民则对“铁娘子”有好感。马岛议员迈克·萨默斯称赞撒切尔夫人是“为数不多敢于冒险的政治领导人……就福克兰群岛,她会永远被记住”。
香港问题
对于亲手将香港交还给大陆的这位前英国首相,香港媒体纷纷给与高度评论。不论新闻还是社评总难免从撒切尔的生平绕到中英在香港问题上的斡旋,字里行间对撒切尔另有一番不同寻常的情感。
《星岛日报》在社评谈到戴撒切尔夫人的病逝,称她的历史功过,港人最看重签署《中英联合声明》,把香港管治权和平交回中国。世界政治舞台上,则看重她的强硬右倾作风,成功扭转英国国运,留下“撒切尔主义”的遗产。撒切尔夫人在香港问题上限于现实条件而软化,但在维护英国对马尔维纳斯群岛管治、在欧洲一体化中维护英国利益,以及对付国内工运势力和福利主义方面,充分发挥“铁娘子”本色。
《明报》发文称,撒切尔夫人在位11年,历经香港回归的中英谈判、欧洲经济共同体统合等,是唯一三度连任、也是二战后在位最长的英国首相,在20世纪政治舞台举足轻重。文章称,与撒切尔夫人私交甚笃的香港商人邓永锵称,她生前记挂香港,“每次与她见面,第一条问题永远是‘How's Hong Kong?(香港怎样?)’”。
邓小平与撒切尔夫人就香港问题“交锋”。
《大公报》社评中写道,一位成功的、伟大的政治人物,并不在敢于坚持,而是在勇于修正,要看到事情本质、顺应历史潮流,谋求最有效、最能令各方都可以接受的解决办法。在香港问题上,撒切尔夫人做到了,她在深切了解到中国领导人和中国人民对历史、对百年民族耻辱绝不会忘记的决心之后,她拿出了对英国国家利益和历史负责的魄力和承担,毫不犹疑地在《中英联合声明》上签了字,为英国结束了一段并不光彩的殖民侵略历史,也为其后的中英友好合作关系进一步廓清了障碍,开启了大门。就是这样一位“铁娘子”,在历史转折关头做出了正确的决定、做出了有益中、英两国人民的事;英国人民不会忘记她的功绩,中国人民包括香港市民也不会忘记她在中英会谈和促成香港顺利过渡回归祖国过程中所作的重要贡献。夫人一生,应该得到公正崇高的历史评价。
南非:我们曾经有过分歧,但这些都过去了
执政党非洲人国民大会女发言人基思·科扎硕:“她没有认识到非洲人国民大会是(南非)合法执政党,在这一议题上背离英国民众观点(撒切尔先前指责非洲人国民大会为‘恐怖’团体)。这些都是过去的事情了……(撒切尔夫人)是有名望的领导人,尽管她与非洲人国民大会间有分歧。”
日韩正面表扬
安倍晋三8日晚在获知撒切尔夫人去世的消息后,向随行的记者表示:“她是伟大的领导人,从她身上可以看到意志的力量,她是为国家和国民倾尽全力、值得尊敬的政治家”。
日本前首相海部俊树在接受共同社采访时表示:“撒切尔夫人给人的印象是一位靠得住的大姐。在七国集团(八国集团前身)会议上日本被欧洲国家攻击称‘只和美国搞好关系就好了吗?’当时撒切尔夫人鼓励日本说‘应该在了解日本的立场之后再发言’。”
他还表示:“撒切尔夫人被称为‘铁娘子’,但在伦敦她曾招待大家喝红茶。她非常热情,对日本非常了解。”
韩国总统朴槿惠表示,撒切尔夫人突然逝世,令英国国民失去了一位伟大的领导人,她本人对此感到万分惋惜。撒切尔夫人在上世纪80年代重振了英国经济,带领英国走进了充满希望的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