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访广西巴马:如何改造中国一座偏远县城的地下管网?

来源:观察者网

2021-08-05 08:17

【文/观察者网 周毅,编辑 周远方】这是一张广西巴马瑶族自治县县城街头的照片:

观察者网摄

多年来,巴马“长寿之乡”、“世外桃源”的美誉名声在外,然而营销公司的海报和文艺青年们的想象,并不会自动改变这座中国内地偏远县城原来的样子。与很多县城一样,巴马也曾面临着地下管网系统老旧的问题。面对极端天气,全县道路系统的旱涝调节功能承受着巨大的压力。

巴马县城旧照,中国二十冶供图

真正带来改变的是“国家队”,中冶集团。在保有、保护、保持原有自然环境和人文风貌的基础上,中冶集团所属中国二十冶发挥自身特长,帮助当地完成了旧城管网翻新工程,新建大量道路、医院和住宅区。

“你永远可以相信国家队。” 中国二十冶集团有限公司工作人员在受访时表示,这份信任来自于企业“冶金建设国家队、基本建设主力军、新兴产业领跑者”的国企性质,来源于企业长期的技术积累和严谨的工程态度。

巴马旧城改造项目,中国二十冶图

七月末,观察者网跟随中央网信办、国务院国资委走访广西巴马瑶族自治县,寻找这座曾经的国家级贫困县脱贫摘帽背后,真正的无名英雄。

地下管网翻新,对中国县城改造意味着什么?

地下管网统筹电力、通信、给排水、供热和燃气等,被称为城市的生命线。近年来,很多大城市乃至于经济发达地区,通过综合管廊工程,将各种工程管线集于一体,进行统一规划、施工、监测和维修,让城市地下管网系统走向现代化。

城市综合管廊工程也是二十冶的一张名片,他们在珠海、青岛、雄安等地承建综合管廊工程数十项,总长度超过200公里。其中,珠海横琴综合管廊被住建部列为示范标杆项目,获得国内首个综合管廊鲁班奖和詹天佑奖。

同时,由于需要大量开挖,地下管网工程极度考验地方政府的决心、协调和统筹能力,综合管廊虽好,至今也只有上述少数几个大城市或新城区能够完成建设。而二十冶凭借自己过硬的业务能力,综合考虑地方环境和实际需要,为巴马县量身定制了地下管网改造的施工方案,带来这份本应属于大城市的“清爽”景观,也使“长寿之乡”不仅有田园牧歌,更有现代生活。

2016年6月,巴马寿乡大道改造工程正式启动,二十冶决定地下管网工程成为这场攻坚战的核心。问题也随即而来:

1.施工难度大。原有道路地下的自来水管线、污水管线、通信线路、电力设施错综复杂,施工难度较大;7月底,又增加了道路地下污水沟清淤和自来水管网改造项目,工程量不容小觑。当地地下管线(弱电、水管、燃气等)老旧且图纸缺失,无疑为工作人员带来了新的难题。

2.协调难度大。该道路为县城主干道,车流量大、行人、店铺众多。两旁商业门店近2000家,项目施工不能妨碍民众生产生活; 巴马县居民同外界联系较少,项目管理和施工人员,与当地民众需要一个互相了解和逐渐信任的过程。协调任务相当艰巨。

3.管理难度大。巴马寿乡大道改造工程所在项目部,同时承担着巴马县文化街道路改造工程和城北道路改造工程的统筹和管理任务;项目部起初仅有3人;工程高峰时,项目部管理人员也不过9人,且新员工较多。这对所有人都提出了极大的考验。

问题从来都不会自己消失。

“项目的如期完成,主动协调是关键。”回顾在巴马的施工经历,中国二十冶华南分公司巴马区域指挥长胡万君表示,首先要从“源头”入手,在项目的准备和维护工作上做好准备。胡万君采取“靠前协调”的战略,主动联系市政管理局、电力局、电信局和自来水公司等单位,并牵头成立县一级的有关工程协调例会制度,保障了项目的运作。

面对错综复杂的地下管网等难题,胡万君和同事们在与各方密切联系的前提下,采取“全面开挖”的战术,同时统筹各班组作业节奏:条件具备一段,立即组织施工一段。“你们看到的道路宽敞明亮,其实下面有很多管道的”,胡万君介绍,在2016年项目进驻之初,干道上的雨水和污水还是混合的。中国二十冶第一时间为当地实现了雨污分流,分设管线,进行独立排放和后续处理。

“以前巴马一下雨就闹水,当地百姓怨声载道,”胡万君介绍,县城在改造前,街道经常被淹。改造后,实现了雨污分流,这样的情况就没有发生了。如今道路明亮了,地面之下的管网系统也同样干净有序。看到民众的笑脸,“再苦再累,也值了。”

寿乡大道的延长线项目亦取得了显著成果,中国二十冶图

“改造也很讲究,”胡万君向观察者网介绍,道路本身只是问题的一个方面,更重要的是行走在、生活在这条道路上的民众,你得同他们打交道。大家既要保障民众生产生活,也要理解他们的感受和情绪。在相当长的一段历史时间里,巴马相对闭塞,与外界沟通较少,中国二十冶工作人员和巴马民众的互相理解也经历了一个过程。

胡万君表示,巴马是一个各民族聚居的地方,长久以来形成的历史风俗各不相同。不夸张地说,每一棵行道树的位置都需要和居民确认、核对,不能影响他们生活。胡万君追忆,有一次,一位工人在建设管道时不小心碰到了一位居民的地基,引发了他的极度不满。当地有一种用玉米酿成“土茅台”,深受民众喜爱。胡万君就带着酒上门道歉。十几酒杯下肚,胡万君反复道歉后解释说,“请放心,经检查确认,房屋安全不会有问题。”不曾想那位居民告诉他,此事无关房屋安全,只是按照习俗,碰了地基就影响了“风水”,俗称“煞了人”。经过反复沟通,双方才达成了和解。

巴马旧城区改造后夜景,中国二十冶图

通过和施工人员及当地民众的交流,观察者网发现,地下管网系统升级,带来的增益是全方面的:

对于中国二十冶的建设人员而言,在地下管网规划和建设方面,本身就有长期的工作经验,积累了不少技术优势;地下管网系统作为道路建设工作的突破口,可以以点带面,推动整个县城市政系统的升级;围绕道路建设,可以为当地民众和企业提供大量的就业岗位和增收途径,带动乡村振兴。

对于当地民众而言,地下管网系统的清晰明了,地面道路的干净整洁。这带来的好处更加直观:各条管线的功能性和效率大大提高,生活用水、用电、用(燃)气更稳定、更安全;诸如雨污分流等新系统,既对县城防范内涝提供了帮助,也让县城污水的进一步处理得以可能,有利于保护环境,让巴马的整体形象大大提升,不仅生活幸福感提高了,收入渠道也增加了。

路修好了,民众的钱包也鼓了

巴马瑶族自治县地处广西河池市西北部,县域历史悠久。瑶、壮、汉、苗、毛南、仫佬、回、水等12个民族在这里共同繁衍生息。当地生态环境适宜,旅游资源丰富,全县森林覆盖率达70%,是世界著名的人瑞圣地、长寿之乡。在中国二十冶的帮助下,2020年5月9日,巴马顺利实现整县脱贫摘帽。

巴马地理位置,国家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天地图”截图

巴马早年的贫困问题主要来自三个方面:

其一是位置较为偏远、交通相对闭塞。在2016年中国二十冶入驻巴马县城之初,很多城区干线还是土路,一下雨泥泞不堪。县城尚且如此,再偏远一些地方的困难情况可想而知。交通不便,也让人流、物流相对停滞,影响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

其二是产业落后、结构单一。巴马县处于多山地带,生产生活地带狭窄,不方便开展规模农业,更无规模工业可言。巴马县自然环境优美,以长寿之乡享誉世界,从环保角度考虑,也没有承接大规模制造业的可能。丰富的文旅资源和康养资源虽然是一张好牌,但也需要科学的开发和有力的宣发,这是巴马早期较为欠缺的。

其三是当地民众与外部联系不多,保留着较为古朴的生活方式,日出而作日入而息。民众散居于山区,以耕织为生,收入单薄,渠道固定,且易受自然环境影响。与发达地区的生产生活差异,形成了当地民众追求富裕的信息和机遇鸿沟。

巴马自然风光,观察者网摄

在这样的背景下,只修路是难以致富的。一些民众在偏远山区,分布极为分散。将路修到门口,其实会产生一系列问题:山区施工成本大、难度高、风险大、社会效益小;对原有自然风貌和环境破坏严重;修路到家门口,仅能解决民众出行问题,不能解决就业、教育、医疗和安全问题,地质灾害和野生动物侵袭的风险难以化解。

路是修好了,可如何把整个乡村的活力带动起来?

中国二十冶通过配套的移民搬迁、改建医院和新建学校等项目工程。以道路为连接,把县城的各个“器官”连接了起来:当地的基础配套管网、道路行车环境和居住条件有了系统性的提升。地下管网系统和地面交通系统,成为连接所有人生活的动脉血管。

整洁的生活环境,成为巴马打造旅游康养产业的一张名片。

六能新城部分居民搬迁前生活环境 中国二十冶供图,观察者网制

在走访过程中,一位巴马县燕洞镇子帽村搬迁居民对观察者网表示,曾经住在大山里,海拔高,出行不便;房子阴暗、潮湿,甚至漏雨;一家人只能靠种田、养猪维持生计,“基本没什么收入。”

如今住进了中国二十冶依山而建的新楼房,在当地政府的帮助下,他还在县城开了小卖部,做起了小本生意,一个月能有两千多元的收入。交通条件也变好了,孩子上学,家人看病都很方便;而县城道路干净整齐,不用再担心洪涝等自然灾害。

“搬出大山,走向幸福” 六能-巴徐易地扶贫搬迁项目一景,观察者网摄

围绕道路和城市建设,中国二十冶提出优先保证建档立卡贫困户就业建筑材料优先使用当地材料优先使用当地的施工机械;进行税务筹划,把税收落到当地。路修好了,民众的钱包也鼓了。

数据显示,2016-2019 年巴马县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到10023元,年均增长10.0%;建档立卡贫困户人均收入由2015年的2259.88元增加到2019年的8643.47元。5年间,巴马县先后实现61969个贫困人口、52个贫困村脱贫出列,贫困发生率从2015年底的25.5%降至2019年底的1.24%。

建设美丽乡村:你永远可以相信国家队

观察者网在广泛走访施工人员、管理人员和当地民众的过程中了解到,帮扶项目为当地工人开出的薪资较高,日薪甚至对标一、二线城市的岗位,这让民众获得了较高的满足感。

广西有丰富的民族文化和节庆习俗。除国家的法定节假日外,不少巴马当地工人每逢民俗节庆活动,会选择停下工作,参与庆贺。在很多时候,身为国企员工,来自上海等地的中国二十冶员工们,依然坚守在工作岗位上。

2020年,新冠疫情突然袭来。中国二十冶参与的巴马民族医院项目仍在建设中。项目支部党员带头返回工作岗位,参与隔离病区改造,并于2月6日前按时交付使用,完成了强化防疫屏障的任务。“国企是没穿军装的部队。”

在和中国二十冶技术人员的沟通中,观察者网了解道,在现行的EPC模式(Engineering Procurement Construction,即工程总承包模式)之下,项目设计、工程策划、组织管理、材料/装备采购、施工、安装、试测和技术培训的融合趋势,对从业企业和人员提出了更多、更高的要求;此外,碳达峰、碳中和的目标,也要求企业加快转型。在防治污染方面,要注意“设计为主,施工并进”,从源头上控制住污染和破坏环境的水龙头。

巴马县城沙盘,红旗处均为中国二十冶建设项目 观察者网摄

1978年12月23日,中国二十冶率先在上海宝山打下了宝钢工程第一根钢桩,吹响了中国钢铁工业现代化的催征号角。后来中国二十冶又承建了中国首条高速公路——沪嘉高速和上海地铁1号线徐家汇站等一大批有影响力的项目。赓续红色工业精神,2016年以来,中国二十冶支援巴马建设,并先后承建逾51.25亿元民生项目,为这里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华灯初上,巴马民众三三两两地走在宽敞明亮的大街上。2016年以前,每逢下雨,这里的道路总会泥泞不堪,如今皆成历史。在这个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的广西县城,每一个人都拥有了选择生活方式的自由和可能,成为时间和职业的主人。两三代人以前,一次偶发的地质灾害也许就会毁掉一户人家一年的生计。如今,追求美好生活的权利掌握在每个人自己手里。

责任编辑:周毅
国企
观察者APP,更好阅读体验

伊朗总统乘坐的直升机硬着陆,目前搜救中

沙利文见沙特王储,讨论美沙安全协议“半定稿”

美国享受中国廉价商品的时代要终结了?

内塔尼亚胡遭以战时内阁成员下“最后通牒”

“至少一代人不会把西欧视为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