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冬奥组委:人造雪不会对区域用水安全和生态环境产生影响

来源:观察者网

2022-01-13 14:01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于1月13日上午10时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绿色冬奥和可持续发展工作情况,并答记者问。

会上,亚洲新闻台记者提问:第一,因为天气原因,张家口可能会需要不少人造雪,请问这样的人造雪对于水资源和能源将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您对此有何回应?第二,北京冬奥会正在大规模测试或实施很多环保措施,你们采取了哪些措施确保这些绿色环保措施不仅仅只是产生短期效果,而且从长远来看也是可持续的?


河北张家口冬奥场馆迎2022年首场降雪,图源:人民网

北京冬奥组委新闻发言人严家蓉:我想先从两个方面来回答关于人造雪的问题。张家口市的领导一会儿还会详细介绍一下张家口方面的情况。你问的第二个关于环境的问题,怎么确保我们采取的可持续措施不是一个短期行为,而是中长远行为,我想两位部长中的一位可能会给你更好的回答。

关于人造雪的问题,首先我想说,从人造雪的具体用水情况来看,北京冬奥会雪上项目比赛主要设在延庆和崇礼山区,这两个地区有比较独特的气候条件,有较多的天然降雪。比如2021年11月,这两个地方都有大范围的降雪,而且降雪量达到了暴雪级,这为减少人工造雪的用水量提供了前提条件。从实际用水量来看,延庆赛区赛时需水量占当地现用水总量的1.6%,占当地水资源量的4‰。张家口赛区赛时需水量占崇礼区用水总量的9.8%,占崇礼区水资源量的2.8%。此外,我们还通过制定赛区供水安全保障、污水处理、节约用水等措施,提升赛区水资源水环境承载能力。滑雪场也优先利用收集贮存的天然降水、地表径流等作为人工造雪的水源。我们的人工造雪系统采用了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高效节水设备和智能化造雪系统,能够根据外界环境动态保持最佳造雪效率,有效避免了水资源浪费。总体来看,人工造雪需水量有限,不会对区域用水安全和生态环境产生影响

另一方面,我想指出的是,人造雪并不完全是我们应对天气的应急手段,它实际上是国际重大赛事保障用雪质量的客观需求。从全球范围雪上项目举办情况看,为了保障比赛用雪质量,国际上的重大赛事基本上都采用人工造雪。因为和自然雪相比,人造雪可以改变粒径、含水量和硬度,这样有利于满足不同比赛场地的需求,而且人造雪比自然雪的性状更稳定,在被压雪、平整、注水之后,更容易整备成状态一致的雪道。从比赛的角度来讲,这样的状态一致的雪道,在一定程度上也意味着更公平。

河北省张家口市副市长、冬奥办副主任刘海峰

河北省张家口市副市长、冬奥办副主任刘海峰:感谢记者朋友对张家口赛区造雪用水工作的关注和关心。我补充介绍一下张家口赛区的相关情况。刚才严女士介绍了,人工造雪是使赛道状态稳定、确保运动员无论出发顺序如何都能享受到公平比赛条件的一个重要的基础性工作。按照国际惯例,无论赛事举办地的气象状况怎么样,都需要通过人工造雪让雪道符合竞技比赛场地的技术规范要求。据可查询的记录,普莱西德湖、温哥华、索契以及平昌等冬奥会也是大量采用了人造雪,其中2018年的平昌冬奥会人造雪占比达到90%。不久前,我们在张家口举办的2021/2022相约北京国际雪联自由式滑雪和单板滑雪障碍追逐世界杯中,云顶场馆的赛道人工造雪量占比达到60%。从赛后的复盘情况看,竞赛期间的雪道品质也得到了各国运动员的普遍肯定和赞誉。

为了进一步做好北京冬奥会期间的雪务保障,张家口赛区未雨绸缪、多措并举,及早启动了造雪准备工作,通过收集地表径流、雪融水等举措,实现了造雪用水和保护生态环境的双赢。主要体现在保水、蓄水和节水三个方面:围绕保水,我们统筹推进冬奥筹办生态环境建设,主要是大力开展植树造林行动,崇礼区森林覆盖率从2015年筹备之初的52.38%增长到现在的71.53%,特别是现在的赛事核心区,已经达到了81.02%。应该说,有效涵养了水源。围绕蓄水,针对张家口赛区的生态环境比较好、地表径流水比较丰沛的实际,我们在云顶场馆群、古杨树场馆群建成了11个露天蓄水池、地下雪融水收集池,以及小景观湖,总蓄水量达到了53万立方米,这些措施也为造雪提供了有力的用水支撑。

围绕节水,两个场馆群采用了高效的节水智能化造雪系统和造雪装备,能够根据外界环境变化,动态保持最佳的造雪效率。用这种设备设施和智能化系统,节水率达到了20%左右。从当前的实际情况看,我们采取这些措施都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完全能够满足冬奥会各个场馆造雪用水的需求。


北京冬奥组委总体策划部部长李森

北京冬奥组委总体策划部部长李森:这位记者提到的第二个问题,是关于绿色办奥技术如何持续利用的。其实在这方面,我们的绿色环保技术在冬奥会中运用了很多,也有很多的亮点。刚才几位部长从各个方面介绍了相关情况,主要包括低碳场馆建设,四个冰场使用二氧化碳制冷技术,建设超过5万平米的超低能耗示范工程,这些都为绿色建筑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示范作用。

我们实现了低碳能源供应,也就是建设成了张北可再生能源柔性直流电网试验示范工程,实现了张北清洁能源汇集的外送,实现了冬奥会所有场馆常规用电需求百分之百使用绿电的目标。构建低碳交通体系,实现了赛时清洁车辆的使用。在赛区保护方面,刚才家蓉女士提到的标准,这些方面其实都是冬奥会技术方面创造的亮点,这些工作对我们今后的城市和区域发展、百姓生活,都会有直接作用,具有长期的效用和推广价值。有一些现有的技术,直接应用于城市发展,比如张北柔性直流电网,在冬奥会结束后,将会源源不断把张北地区可再生电力资源输送到北京、延庆,提高北京市可再生电力资源的使用比例,助力我国实现碳减排、碳中和碳达峰目标。我们现在使用的很多清洁车辆,比如氢能汽车、电动汽车,这些都将在我们的城市不断推广和应用,也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再有就是科技成果的转化,我们在冬奥会筹办过程中,特别是在场馆建设中,有很多很好的科技成果。比如在绿色建筑方面,有很多创新成果,这些成果都会在今后其他的场馆以及其他的公共建设中应用,包括使用二氧化碳制冷技术,在今后的冰上场馆,一些大型制冷设施设备都可以应用,而且比较安全、稳定、可靠,还节能。

我们现在制定的标准是长期的,因为雪上场馆原来是没有绿色建筑标准的,国内外都没有。我们为了实现雪上场馆能够更环保、更可持续,由北京、河北、天津三地的规划建设以及其他各个方面的部门,共同研究制定《绿色雪上运动场馆评价标准》,这成为了京津冀三地的地方标准,这对以后雪上场馆的建设有一个规范指导作用。刚才家蓉女士提到的大型活动可持续体系,现在我们与北京市的部门相互合作,把大型活动可持续管理体系转化为了大型活动可持续性评价指南,这变成了一个地方性指导标准,对以后大型活动、大型赛事的举办都起到规范引导作用。

责任编辑:林铃锦
观察者APP,更好阅读体验

李强:大力发展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

“西方媒体,看清你们了!”拜登“走后门”也没躲过

“TikTok只是烟雾弹,美情报机构才无时无刻不在…”

获得军援后以色列不会违反国际法?美国多部门:不可信

最后通牒?以色列放话“要么签,要么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