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拟再开展一次全员核酸检测,将依据风险大小进行阶梯式管理

来源:澎湃新闻

2022-04-09 10:02

4月9日,上海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邀请上海市副市长、市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宗明,市卫生健康委主任邬惊雷,市商务委主任顾军介绍情况。

上海市副市长:拟再开展一次全员核酸检测,将依据风险程度大小进行阶梯式管理

宗明:为有效遏制疫情扩散蔓延,尽快实现社会面动态清零的目标,根据国家新冠疫情社区防控的有关规定,结合之前多轮筛查的情况,拟再开展一次全员核酸检测,根据检测结果分析研判,实施分区分级差异化防控,依据风险程度的大小,按照三区划分原则,进行阶梯式管理。 所谓三区是指封控区、管控区和防范区

防范区是指近14天内没有阳性感染者报告的居住小区、自然村或单位、场所,防控策略是减少流动、避免聚集,可以在行政区域内适当活动,但要严格限制人员聚集。

管控区是指近7天内没有阳性感染者报告的居住小区、自然村或单位、场所,防控策略是实施7天居家健康监测,足不出小区、严禁聚集、错峰取物,原则上居家,在严格做好个人防护的前提下,大家可以下楼走走,分开时间到指定区域无接触式取用物资,同时大家也要加强对取用物品的消毒。

封控区是指近7天内有阳性感染者报告的居住小区、自然村或单位、场所,防控策略是实施7天封闭管理,区域封闭、足不出户、服务上门。

封控区与管控区之间,根据疫情变化,进行动态调整。 封控管控期间,我们要进一步做好居民基本生活和应急就医服务保障,要保持各医疗机构急诊正常开放,尤其要加强社区和医疗机构联系,及时救治急诊患者和特殊群体。

3月份以来,广大市民朋友以高度的自觉自律,支持配合我们的防控工作。对于大家反映的问题,发出的呼声,我们感同身受,很多工作我们做得还很不够,离大家的期望还有很大的差距,我们一定尽全力改进。

当看到广大市民朋友和一线防疫人员不分昼夜的坚守,我们非常感动。感谢广大市民朋友克服困难,全力支持和配合,感谢广大医务人员、疾控人员、城市运行保障人员、公安干警、社区工作者、志愿者等连续奋战,坚定守护着这座城市和我们的家园。还有各兄弟省市、部队和全国人民,在我们最困难最需要帮助的时候,伸出援助之手,这份情谊,令我们深深感激,我们铭记在心。

疫情防控现在到了最关键的时刻,容不得我们有丝毫的松劲,我们继续要少流动、严管控,以最快的速度阻断疫情传播,实现社会面动态清零。 我们坚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我们一定会战胜疫情。坚持就是胜利,坚持就能胜利。

上海昨日新增本土确诊1015例、无症状感染者22609例

邬惊雷:4月8日,我市新增1015例新冠肺炎本土确诊病例和22609例本土无症状感染者。1015例确诊病例中,301例在闭环隔离管控中发现,294例在相关风险人群核酸筛查中发现,420例为无症状感染者转归确诊病例。22609例无症状感染者中,21853例在闭环隔离管控中发现,756例在相关风险人群核酸筛查中发现。

今天发布的1015例确诊病例中,男性532例,女性483例。按照行政区域划分,浦东新区348例、嘉定区116例、徐汇区114例、松江区108例、闵行区62例、金山区45例、静安区42例、黄浦区41例、宝山区29例、青浦区24例、普陀区21例、长宁区20例、虹口区18例、杨浦区12例、奉贤区12例、崇明区3例。

上述1015例经专家组会诊,综合流行病学史、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测和影像学检查结果等,1015例被诊断为新冠肺炎确诊病例轻型。

关于22609名无症状感染者的情况,大家可以通过上海发布了解相关信息。 这22609人经疾控部门复核为新冠病毒核酸检测阳性,均被诊断为新冠肺炎无症状感染者。 截至4月9日9时:这次疫情全市已累计排查到在沪密切接触者196113人,均已落实管控,其中166210人核酸检测结果为阴性,其余正在检测中。

上海近期累计感染9.44万余人,本市疫情呈现出区域聚集性的特点

之前的核酸检测或抗原筛查,报告的阳性感染者主要在什么地方比较集中?

宗明:3月1日以来我市已持续开展了多轮次核酸筛查或抗原检测。自4月4日以来,截至4月8日24时,累计筛查约9527万人次,已完成检测的样本中累计检出阳性感染者9.44万余人。

筛查结果显示:近期本市每日感染人数处于高位;累计感染人数居于前五位的地区为:浦东新区、闵行区、徐汇区、黄浦区和嘉定区。本市疫情呈现出区域聚集性的特点,特别是人员密集的单位、企业、老旧村居等。

封控持续配药难,邬惊雷:已抓紧对接物流平台尽快恢复运力

封控持续,配药难的反映越来越多,尤其是一些慢性病常用药。这方面有什么解决办法?中医药在医疗救治中发挥了什么作用?

邬惊雷:关于封控区域的居民医疗保障工作,由街镇或居村委依托网格化等形式,协同属地医疗机构对居民健康需求进行排摸,建立配药需求台账,实施分类管理。对居民的常见病、慢性病用药,由小区安排志愿者通过代配药等方式,对接属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保障。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对于长期用药的慢病患者还可实施长处方政策,最多可配3个月的药量。

同时,家庭医生团队还主动对接小区内的签约居民,了解需求,提供服务。对基层医疗机构不能配置的专科类用药,如精神类、肿瘤治疗类等专科药品,社区居村委发挥志愿者作用,登记汇总居民相关配药信息,组建代配药队伍,到指定医院专窗配取药品。

居民也可利用互联网医院进行复诊配药。目前,全市已批准85家医疗机构取得互联网医院资质,大多通过国药、上药等企业平台进行药品配送,由于近期受药品仓库封控、快递站点消杀、快递员隔离等因素,药品配送时间较以往有一定延长。我们已抓紧对接物流平台尽快恢复运力,以保障居民用药需求。

针对中医药在医疗救治中发挥的作用,邬惊雷表示,我们在新冠肺炎救治中坚持中西医并重,中西药并用,统筹全市中医资源,加强一线救治中医力量。在定点医院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选派20余名中医医师参与一线救治,以院包科,整建制接管病区。在方舱医院,发挥国家中医疫病基地、国家中医紧急医学救援基地作用,实现中医诊疗方案的规范化、同质化,做到点开人到、点开药到。

临床救治主要使用第九版诊疗方案中药汤药和中成药,阳性感染者中药使用率保持在98%以上。对部分婴幼儿及孕产妇等人群,给予针灸、穴位敷贴、耳穴等中医药非药物疗法干预。临床数据初步表明,在加快出院率、阻断进展方面显示了独特优势。

上海9个电商前置仓和17个超市卖场昨天恢复营业

有些重点区域封控已经一个月了,保供是个大问题,市民继续反映网上抢菜难、送不到,这些问题怎么解决?

顾军:市民反映较多的抢菜难、送不到,主要还是末端配送承受着较大的压力。有些小区已经封控一个月了,居民生活物资需求从主副食品拓展到了日用品、防疫物资、基本药品。老人、妇婴等特殊人群也都有急迫的保障需求。保供的节点、网点、人员、运力还有待进一步恢复,最后一公里和最后一百米矛盾比较突出。

目前,在生活物资保障方面,我们主要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是锁定货源随时调运。我们密切关注主产区生产情况,加强与山东、云南、浙江、内蒙古、江苏、河北、海南、福建、宁夏、湖北、安徽、四川等蔬菜、猪肉主产区的联系,锁定当地货源。国家部委已经建立了部级协调机制,畅通跨省运输,我们继续推进跨省物流无接触过货机制,目前已有江苏昆山、浙江平湖和市内的西郊国际三个生活物资中转站投入运行。同时,我们也在采取铁路、公路联运的模式向本市调配生活物资。

二是节点网点应开尽开。各区根据保供白名单,将批发市场、配送中心、物流中心、电商大仓、中央厨房等流通节点应开尽开,让商业保供体系在落实防疫措施的前提下基本运行起来。按照分类管理原则,在封控区和管控区,电商前置仓、超市卖场、生鲜菜店、连锁餐饮、药店等商业网点应开尽开,关门不停业,线上下单,线下理货,集订集送。4月8日,恢复营业的电商前置仓9个,超市卖场17个。在防范区,有限允许商业网点恢复经营,合理配置网点点位、开店数量、上岗人数,按照预约、限流原则开展营业。

三是保供人员能出尽出。允许非涉疫原因被封控在小区的快递小哥等保供人员返岗,各区梳理区域内服务性行业非涉疫原因被封控在小区的从业人员,充实到保供队伍中。4月8日,新增上岗人数1096人,市外调配进沪2000人。同时,我们统筹城市物流配送资源,组织邮政快递、顺丰快递和重点保供企业对接,开展市内配送。

四是特殊人群兜底保障。对独居老人、妇婴等特殊人群,各区建立重点保供企业和重点街镇对接的应急保供机制,以街镇、社区、楼组为单位,摸排信息,落实保供服务。光明、百联承担重点区域生活物资托底保障职责,百联集团负责浦东地区,光明集团负责浦西地区。

五是最后百米配送到家。市里已经要求各区要以社区为单位,建立由社区干部、物业人员、志愿者和其他专业人员组成的生活物资保障社区服务队伍,做好最后一百米到家服务。街镇、社区要为服务队伍提供防疫物资保障。

2500万市民生活物资保障工作,是打赢疫情防控攻坚战的基础和关键,责任重大。我们将和广大保供企业一道,克服困难,全力以赴做好市民的生活物资保障工作。

责任编辑:林铃锦
观察者APP,更好阅读体验

“荒谬言论”,默茨:我会跟特朗普谈谈

中方同意接触,美媒紧盯:事关重大、令人鼓舞

印度指控巴与恐袭有关,称空袭是行使自卫权

直播:跟着军工组探访俄罗斯兵器博物馆

巴军:击落6架印军机,含3架新锐“阵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