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焦点|实现高质量发展,上海底气何来?

来源:新民晚报

2023-03-06 14:37

春风和煦,万物复苏。在这个充满信心与希望的春天,世界瞩目的“两会时间”如期而至。高质量发展,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也成为代表委员关注热议的焦点话题。

这些天,奋进争春的身影在浦江两岸处处可寻:7000平方公里的虹桥国际开放枢纽刚刚过完“两岁生日”,成绩亮眼、活力迸发;“大零号湾”建设方案公布,剑指世界级科创湾区,上海国际科创中心建设再添“新引擎”;又一款上海企业自主研发的新药获批,生物医药创新发展再创佳绩……中国式现代化的光明图景,上海一笔一划、着墨添彩。

实现高质量发展,上海的底气从何而来?记者采访多位代表委员,倾听他们的真知灼见。

国家会展中心 张龙 摄

担当:先行先试 服务大局

“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进高质量发展,上海有非常好的基础条件。”全国人大代表、上海社会科学院党委书记权衡认为,从经济增长的规模速度来说,高速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已经过去,关键还是在于经济如何迈出高质量发展的步伐。

“与国家重大战略、高水平改革开放的先行先试紧密结合,是上海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特征。”权衡指出,这些年来,上海在积极服务全国大局中不断探索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径,涌现许多创新举措,也为全国贡献了诸多有益经验。

今年,上海自贸区即将迎来10周年。2013年9月29日,中国首个自贸试验区在上海浦东诞生,开启了“大胆试、大胆闯、自主改”的新探索,中国进一步改革开放的支点被撬动,高质量发展的一池春水由此激荡。设立临港新片区、打造浦东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引领区……上海以排头兵的姿态、先行者的担当,立足更高站位,向世界传递东方强音。

权衡谈到,近年来,“三大任务、一大平台”的实施落地,就是上海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载体。“例如临港新片区,探索高水平改革开放的先行先试,加快投资贸易自由化便利化,积极引领全国高水平制度型开放发展;又如,长三角一体化,上海发挥龙头作用,探索区域协调发展的先行先试,积极打造活跃经济增长极。”

今年11月,第六届进博会又将如约而至。距离开幕还有200多天,供需对接活动已提前进行,招展工作也扎实推进。数据显示,目前已有签约参展企业500余家,展览面积超过20万平方米,各国企业报名踊跃。

“作为全球首个以进口为主题的国家级展会,进博会推动中国市场、中国机遇成为世界市场、世界机遇,为世界经济发展注入暖流。”权衡表示,在此过程中,上海发挥国际化大都市战略链接作用、积极服务国内国际双循环,已成为中国积极推动世界经济开放、包容、普惠发展的重要窗口和成功经验。

张江人工智能岛 孙中钦 摄

果敢:瞄准赛道 前瞻布局

深化提升三大先导产业“上海方案”,加快六大重点产业创新突破,大力发展四大新赛道,在未来产业五大领域加速布局……这是2023年上海的主要任务之一。全国政协委员、致公党上海市委会专职副主委邵志清认为,这样的前瞻布局既关注到了全球背景下技术发展的大趋势走向,也注重市民的高品质生活,可以说是双线并行。

近年来,上海高端产业引领功能持续提升,工业总产值迈上4万亿元新台阶。布局新赛道、培育新动能,对上海持续保持产业竞争力而言,尤为关键。

邵志清提出,聚焦“绿色低碳”新赛道,要加快推进能源替代技术,这是未来社会经济发展的目标;而 “元宇宙”新赛道,则很可能成为下一个经济增长极。“继互联网、物联网之后,未来最有可能突破的就是实体空间和虚拟空间的互动。元宇宙正是在AR、VR、数字孪生的基础上,实现了虚拟空间和实体空间的相互赋能与融合。”

上海正发力建设国际数字之都。数字化转型浪潮,也为产业发展升级提供了一条晋级之路。在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移动上海公司总经理陈力看来,新一代信息技术加速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各领域,带来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社会治理方式的深刻变革。

位于嘉定的上海移动“智算中心”建成现场,技术人员正有序地开展对接测试。智算中心是“双智试点”(智慧城市基础设施与智能网联汽车协同发展试点)项目中的基础资源平台,投产后将为汽车研发企业、交通出行服务、运输企业及车城网平台提供基础算力资源。陈力表示:“积极构建‘连接+算力+能力’新型信息服务体系,全面提升信息服务供给能力,将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更加强劲的‘数智能量’。”

上海交通大学张江科学园 陶磊 摄

活力:“从0到10” 更敢创新

创新,是赋能城市高质量发展的内生动力。要打通“0到10”的全过程创新,首先要走好“0到1”原始创新的第一步。

自主管理、长期跟踪、连续投入,是从事基础研究的科研人员的普遍需求。自2021年起,上海瞄准原始创新,在多个高等院校、科研院所试点设立“基础研究特区”,赋予科研自主权,给予重点领域和重点团队长期、稳定支持,为“冷板凳”加热。今年,更在前期试点的基础上,将深入实施“基础研究特区”计划明确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中,让科学家们更敢闯敢试。

全国政协委员、民进上海市委副主委、复旦大学数学科学学院教授郭坤宇对此深有体会。“基础研究是科技创新的总源头,许多时候‘卡脖子’的根源就在于基础研究薄弱。”由于基础研究具有很强的未知性和不确定性因素,他在今年准备的提案中,建议进一步优化基础研究项目的设计和管理。“对于基础类研究项目应设置起始时间,但不设置结题时间,把科研的‘终点’交给科研人员,同时在项目执行期间,实行动态监管。”郭坤宇认为,有了长期、稳定的支持机制,才能为“冷板凳”加温,保证科研人员沉下心来致力于科学探索。

从技术发轫的“1”发展到成熟应用的“10”,还有一道科技成果转化的必答题。

“任何科创新成果,只有转化为新产品、在市场上落地推广了,科创新成果才能爆发出它推动经济社会进步的意义和价值。”全国人大代表、奥盛集团董事长汤亮认为,上海正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创中心,除了经济基础扎实、高端人才集聚、制造产业先进等优势外,还拥有十分可观的消费大市场,应用场景广泛。

在上海市中心,世界首条35千伏公里级超导电缆示范工程已安全稳定运行超一年,实现了关键核心技术的系统性突破,多项指标达到了全球第一。“这是紧紧抓住前沿新材料的科技创新,与全球先进国家‘拼抢’后,领跑世界高温超导技术的标志性成果。”汤亮表示,应促进创新成果产业化、市场化,在实际应用中不断提升科技含量。

朝气:人才供给 近悦远来

“一些企业家常说,他们在上海最大的感受就是之一,只要是企业需要的人才,基本上都能在上海找得到。”权衡认为,上海人才资源优势明显、潜力大,这也成为高质量发展的动力和来源。“应该让人才资源在合理流动中实现最优配置,顺应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律,也有利于提升人力资本效率。”

近年来,上海持续优化高质量发展“人才供给”,打造“近悦远来”的人才发展环境。依托国家实验室、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新型研发机构、世界一流大学及科技企业等创新平台,吸引了大批海外顶尖人才和团队来沪,也为城市发展注入蓬勃朝气。

“人来了之后,如何融入环境,最大程度地发挥他们的价值?这更加关键。”郭坤宇认为,无论是高校还是企业,要主动为人才提供能够安心搞科研的环境。“不少科研人员面临着‘今天要考核、明天要汇报、后天要申请项目’等一连串烦心事,很容易把精力分散。我们对科研人员的评价机制、激励机制还可以做得更好,不要让人才在上海感到有压力。”

邵志清认为,实现技术变革、产业升级、吸引人才三者是“一体”的。顶尖人才除了能在科研领域实现突破,还应该具有全球视野,能够提出创新的商业模式。“上海缺的是顶尖的‘商业奇才’,像埃隆·马斯克,互联网大厂领军人物这样的企业家人才。”

在他看来,上海在引进人才、培养人才的过程中,眼光要放得更宏大和长远。“缺什么补什么是远远不够的。我们需要从促进产业生态优化的角度来布局人才,不能只讲数量。局部补短板无济于事,更应注重人才结构,要像布局产业链一样去布局不同层次、不同梯队的人才,营造高品质的人才生态。”

新民晚报记者 杨洁 解敏

责任编辑:张致远
观察者APP,更好阅读体验

“美国居然在锯自己骑着的那根树枝,蠢得可怕”

换一种方式,让国宝“回家”

矛头直指哈尔科夫,普京首次公开俄军意图

普京特地去了趟哈尔滨,东北-远东合作前景如何?

中俄联合声明重量级要点,不只有图们江出海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