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的“两字”之差,意味着什么?

来源:上观新闻

2023-03-09 12:12

今年全国两会,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备受关注,其中一项重要内容是重新组建科学技术部。代表委员们认为,这次改革将有助于推动健全新型举国体制、优化科技创新全链条管理、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促进科技和经济社会发展相结合。

理顺管理体制,进一步巩固了科技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披露,过去五年,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强度从2.1%提高到2.5%以上,科技进步贡献率提高到60%以上,创新支撑发展能力不断增强。

放眼全球,科技竞争形势日趋激烈,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重构全球创新版图。代表委员们认为,面向未来,我们要在更多基础研究和关键核心技术方面取得突破,不断提高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水平,健全科技评价体系和激励机制,进一步增强科技创新的引领作用。

提升基础研究支持比例

从全球科技发展的历史和规律来看,建设世界科技强国,基础研究是基石;建设创新型国家,基础研究是“源动力”“元实力”。

在全国人大代表、上海交通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特聘教授黄勇平看来,基础研究可以挖掘未知的现象与规律,许多重点、难点领域的核心技术都基于基础研究发展而来,例如生命科学、量子科学等等。“具有强大基础研究能力的国家,在当前与未来的国际竞争中,都占有更大的优势。”

重视和加强基础研究,已成为当今世界各国科学发展与技术创新的战略重点。过去五年,我国深入推进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大力支持科学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据政府工作报告,全国基础研究经费五年增长一倍,科技创新引领功能不断提升。

但同世界科技强国相比,我国基础研究还存在短板。代表委员们指出,我国的基础研究阵地主要集中在高校和研究机构,主要依靠政府财政投入,企业和社会的支持有限;在人才方面,我国缺少具有世界影响力的领军科学家,加之基础研究科研岗位收入相对较低,人才流失严重,后备力量不足。

科技创新是一项“从0到1的漫长过程”,这在基础研究领域更为明显。“基础研究的新发现新突破,带有随机性和不确定性,也不一定直接作用于科技突破。”全国政协委员、上海科学院副院长曹阿民建议,国家要提前布局,对能产生重大影响的科研领域,进行持续、稳定地投入与支持,“让热爱基础研究、潜心学术造诣的研究者不怕‘坐冷板凳’。”

“长周期、高风险、颠覆性的基础研究成果,是基础科学的本质创新,也是创新策源的根本动力。这些研究项目在整个基础研究领域中,数量虽然少,但意义十分重大。”全国人大代表、复旦大学校长金力表示,当前,对于支持开展这类基础研究的资源仍然不足。他建议,明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作为国家支持资助基础研究的最主要渠道,发挥统筹兜底作用。“我们应以原始创新、科学前沿为导向,聚焦基础科学研究的支持布局,加强对基础学科研究及基础性研究的支持比例。”

近年来,我国在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方面取得不少新突破,载人航天、超级计算机、核电技术、人工智能等领域创新成果不断涌现。但在另一些重点、难点领域,我国也存在起步时间晚、基础研究不足的现实情况。全国政协委员、复旦大学教授丁光宏建议,充分发挥新型举国体制的独特优势,支持新型研发机构发展,“重点支持面向世界前沿科技的基础研究,鼓励研究人才勇攀高风险科学险峰,使我们在重点难点领域具有实现‘弯道超车’的可能。”

突出企业科创主体地位

科技创新并不仅局限于高校或科研院所,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下,企业在科研和成果转化方面的作用越来越突出。不少代表委员注意到,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突出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去年报告中的相关表述则是“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从“创新主体”到“科技创新主体”,两字之差耐人寻味。

“从中可以看出,企业在国家创新体系中的地位、角色、使命和任务都发生了很大变化。”丁光宏说,新形势下,企业不仅是技术创新主体,要解决实际的技术问题,同时也是科学研究主体,要在科研新现象、新领域、新方法和新范式方面作出贡献。数据显示,2022年,企业研发投入占全社会研发投入已超过四分之三,企业的科技创新主体作用更加明显。

“市场需求是促进企业科技创新的核心动力,反过来,企业也最容易发现市场机会在哪里、核心难点在哪里。”在丁光宏看来,我国市场规模庞大,产业链相对完整,未来的市场竞争将更趋激烈,企业唯有不断投入创新,对市场需求进行前瞻把握,才能保持生命力。但目前很多企业在基础研究方面的投入依旧薄弱,创新劲头不足,应进一步引导企业投入更大比重的基础性、原创性研究,增强创新动能。

“企业是科创的主体,但由于企业的类型和规模不同,其创新能力存在较大差异,不能一概而论。”全国人大代表、上海科技大学常务副校长印杰解释说,比如一些高科技初创企业虽然规模小,但手上握有自主知识产权,具有较强的创新意愿和科研能力。“在这类企业成长和发展过程中,政府要帮他们和高校、研究机构搭建资源共享、人才共育和成果转化的平台,进一步激发其创新能力,加速科技成果转化,提升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科技成果的转化并非一蹴而就,过程中往往会遇到诸多不可控的风险。全国政协委员、中科院上海光机所信息光学与光电技术实验室主任司徒国海认为,基础研究中的创新性成果并不能简单等同于生产力。他发现,由于高校和科研院所的专利权人与企业的需求匹配度并不高,仍然存在大量“沉睡”专利,“有货无市”,另一方面,很多企业对新兴产业技术需求旺盛,但是获取渠道有限。

“实施专利产业化的高端专业人才缺乏,是制约企业专利产业化的最主要原因。”司徒国海解释说,此类高端专业人才包括技术经纪人和创新技术产业化专业人员等,他们要能对技术的成熟度和实施价值进行研判,并对接企业需求,实施或指导完成专利技术的产业化研发。他建议,加强“从1到10”这个“中间阶段”项目的支持力度,引导政府主导的产业基金、社会资本更多支持中间阶段项目的投资,同时加强发明专利产业化高端人才培养体系。

培育良好科创生态环境

科技创新是一项复杂的系统性工作,不仅要有强大的科创主体和科研能力,还要匹配相关制度保障和创新环境。采访中,“科创生态”和“科创环境”是代表委员们提到的高频词,大家认为,有了体制机制的活力,才能有自主创新的竞争力和科技自立自强的实力。

众多体制机制问题中,人才制度是大家关注的焦点。“目前,国家、各省市设立多项针对海外优秀人才引进的项目,为吸纳国际人才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国际形势的不确定性等因素,凸显了本土人才培养的重要性。”全国政协委员、中科院上海药物研究所研究员吴蓓丽建议,设立针对本土培育优势人才项目,在政策上避免搞“一刀切”,通过分类评价等举措,为本土人才的晋升和发展创造条件,倡导培育更为宽容多样的学术环境。

科技创新是对未知领域的探索,具有一定的失败风险,建立宽容失败的容错机制是鼓励创新的必要保障。但也有代表委员直言,如果因创新主体“大胆探索、挑战未知”,尽了“勤勉尽责义务”就一概一“容”了之,也是不够的。还要建立完善的纠错机制,认真分析失败原因,防止类似错误重犯,同时也要考虑项目相关方的合法权益,进一步完善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体制机制。

科创风险的高低,除了受研究本身的不确定性影响,也取决于整体的科研环境。“近年来,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治理科研不端行为取得明显成效。”金力说,我国已经初步建立起涵盖行政法、民法和刑法的科研不端行为法律规制体系,但距离真正实现以法律规制科研不端行为的目标还有一定距离,比如,对于抄袭、剽窃他人项目申请书等不端行为是否构成侵权行为还存在争议。“目前我国尚无针对科研诚信、科研不端行为的专门立法。”他建议加强相关立法的顶层设计和整体统筹,加强对现有罪名及其构成要件的学理解释,完善科研不端行为的刑事证明标准、程序规定等,推动出台相应刑事制裁措施,推进科研诚信制度建设。

知识产权保护制度也是营造良好科创环境的重要一环。全国政协委员、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副院长朱同玉以创新药研发举例说,涉嫌专利侵权的药品一旦纳入国家集采或在地方招采平台挂网,就会迅速触发生产和销售,这不仅会导致专利权人不可挽回的损失,也会挫伤企业持续投入研发的积极性,不利于医药产业的创新升级。他建议完善专利侵权预防机制,实现全流程“强保护”,加大侵权惩罚力度,为产业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

责任编辑:黄涛
观察者APP,更好阅读体验

“对于联大第2758号决议,美国只有严格遵守的义务”

与匈牙利关系升级!中国的“朋友圈”还有哪些布局?

美又对37家中国实体下黑手,中方:将采取必要措施

“这是中国车企对欧洲野心最大胆的表述”

中国和匈牙利建立新时代全天候全面战略伙伴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