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强寒潮来袭:北京中小学继续停课,河南全省高速禁止所有车辆上站

来源:观察者网

2023-12-15 08:51

12月15日6时,中央气象台继续发布寒潮橙色预警、大风蓝色预警。

中国天气网预测,未来三天(12月15日至17日),强寒潮将影响我国中东部大部地区,华北、黄淮北部等地的部分地区最低气温将接近或跌破历史同期极值,南方将现冷暖大逆转,江南等地不少地方气温将累计下降20℃左右。降水方面,今天北方降雪减弱,仅在东北部分地区还有大雪出没,南方降雨重心南移。

寒潮影响,山西垣曲县城全域断电,多地中小学继续停课,河南全省高速禁止所有车辆上站。南方多省持续发布寒潮、大风预警,其中贵州降温可达20度,粤北或将降雪。

中央气象台12月15日06时继续发布寒潮橙色预警:

受寒潮影响,预计,12月15日08时至12月17日08时,内蒙古中部、东北地区东部、华北大部、黄淮东部、江淮大部、江南、西南地区东部、华南等地气温将下降8~12℃,其中,辽宁东部、吉林东部、江淮东部、江南大部、西南地区东南部、华南大部等地降温14~16℃,吉林东南部、辽宁东部、贵州东部、江南东部部分地区降温超过18℃。上述大部地区伴有4~6级偏北风,阵风可达7~9级,局地超过10级,东部和南部海区有6~8级、阵风9~10级大风。17日早晨最低气温0℃线可南压至贵州南部和江南北部一带,-10℃线位于黄淮北部至秦岭一带。华北、黄淮北部等地的部分地区最低气温将接近或达到历史同期极值。

防御指南:

1、政府及有关部门按照职责做好防寒潮应急工作;

2、注意防寒保暖;

3、农业、水产业、畜牧业等要积极采取防霜冻、冰冻等防寒措施,尽量减少损失;

4、做好防风工作。

中央气象台12月15日06时继续发布大风蓝色预警:

预计,12月15日08时至16日08时,内蒙古西部、辽宁中部、新疆南疆盆地、西藏中西部、青海东部和南部、甘肃河西、宁夏、山东东部、川西高原北部等地有5~6级、阵风7~8级的大风,其中,新疆南疆盆地、西藏北部、青海东部和西南部的部分地区有7级、阵风8~9级的大风;渤海、渤海海峡、黄海大部海域、东海大部海域、台湾海峡、南海西北部和北部湾将有7~8级、阵风9~10级的大风。

12月16日08时至17日08时,内蒙古中部、新疆南疆盆地、西藏中西部、青海南部、甘肃河西等地部分地区有5~6级、阵风7~8级的大风,其中,新疆南疆盆地、西藏西部和北部的部分地区有7级、阵风8~9级的大风;渤海、渤海海峡、黄海大部海域、东海大部海域、台湾海峡、台湾以东洋面、巴士海峡、南海北部和中部海域、北部湾将有7~8级、阵风9~10级的大风,其中台湾海峡、台湾以东洋面和巴士海峡的部分海域风力可达9级、阵风10~11级。

防御指南:

1、中央气象台、中国海上搜救中心提醒受大风影响海域航行、作业的船舶,注意航行安全;

2、森林、草场、城区防火部门做好防火准备,机场、铁路、公路等交通管理部门应采取措施保障交通安全;

3、停止高空、水上户外作业和游乐活动,加固或妥善安置围板、棚架广告牌、简易设施等易被大风吹动的搭建物;

4、行人与车辆不要在高大建筑物、广告牌等临时建筑物,或树的下方停留。

山西垣曲县全域断电、多地中小学继续停课

央视财经报道,12月13日下午6点,受极寒天气和冻雨影响,因多条电力线路严重覆冰,山西运城地区中条山腹地4条输电线路故障,导致垣曲县城全域断电,目前供电部门正在全力抢修。

另据中国铁路太原局集团有限公司12月14日消息,受大范围降雪影响,为确保铁路运输和旅客出行安全,太原铁路部门对12月14日18时以后的运城北至太原南D5328次,太原南至郑州东D315次,北京丰台至太原南G63次、G613次、G615次,太原南至北京丰台G618次;12月15日,太原南至上海虹桥G3131次,太原南至北京丰台G606次、G602次列车停运。

微信公众号“山西省应急管理厅”14日发布通知,要求,要聚焦交通运输、矿山、建筑施工、文化旅游、城乡安全、农业水利和消防、电力、油气管道等重点行业领域、重点企业、重点环节,针对大风降温雨雪天气特点,提前安排部署,采取有效措施,严防恶劣天气引发生产安全事故,坚决防范遏制各类事故发生。

据“首都教育”微信公众号消息,北京市气象台12月12日22时升级发布暴雪橙色预警信号。为保障师生的安全和健康,按照全市整体部署,市教委决定自12月13日(星期三)开始,采取学生临时居家学习措施,范围为全市所有中小学、幼儿园、中等职业学校,具体到校复课时间待全市统一部署后另行通知。

12月14日夜,@首都教育 再次发布消息,12月15日北京中小学生继续居家学习。目前,受天气影响,按照全市整体部署,2023年12月15日(星期五),北京继续采取学生临时居家学习措施。各区各校要认真做好在线教学服务保障,加强对有特殊需求学生群体的关心关爱。具体到校复课时间待全市统一部署后另行通知。

除北京外,15日中小学停课的还有天津、辽宁大连等地。

12月15日,@北京西站官方微博 发布消息称,受降雪影响,12月15日北京西站、北京丰台站部分列车临时停运,已购买停运列车车票的旅客,可于30日内办理全额退票手续。请广大旅客合理安排出行,关注车站公告或12306网站信息。

@河南交通广播 12月15日消息,河南省高速公路路警联合指挥中心发布河南高速实时路况,截至12月15日7时35分:

1.日兰高速兰考段K441东半幅南向北方向三方事故正在吊车作业,现场实施临时交通管制,路政、交警正在现场紧急处理中。

2.因道路结冰,除机场高速通行正常外,省内其他高速公路禁止所有车辆上站。

南方多省发布预警:贵州降温可达20度,粤北或降雪

上海中心气象台2023年12月15日06时10分发布大风蓝色预警信号:受强冷空气影响,预计未来24小时内本市陆地将出现5-6级阵风7级,沿江沿海地区和江河湖面6级阵风7-8级的西北大风,请注意防范大风对高空作业、交通出行、设施农业等的不利影响。此前发布的寒潮蓝色预警仍维持。

“上海发布”12月14日消息,申通地铁集团介绍,受北方降雪影响,铁路虹桥火车站部分列车晚点到达,为保障抵沪旅客出行,今日(12月14日),地铁2号线虹桥火车站站定点加班车延长运营至12月15日0时30分。2号线加开列车始发站虹桥火车站站,终点站龙阳路站,沿途仅停靠虹桥火车站站、虹桥2号航站楼站、淞虹路站、中山公园站、静安寺站、人民广场站、世纪大道站、龙阳路站,其余车站跳停。2号线定点加班车停靠车站中,虹桥火车站站、虹桥2号航站楼站可上下客,其余车站只下不上,途经换乘站不可换乘。

12月15日,@江苏气象 发布寒潮警报、大风警报称,北方有一股强冷空气正在东移南下,自北向南开始影响江苏省。12月15日08时至12月16日08时,沿淮和淮北地区阴有小雨夹雪或小雪并渐止转阴到多云,其他地区阴有阵雨,其中苏南南部地区雨量中等。最高温度:本省西北部地区1℃左右,本省东南部地区7~8℃,其他地区4℃左右;最低温度:淮北地区-5℃左右,有冰冻,苏南南部地区0℃左右,其他地区-2~-3℃。全省西北风5-6级阵风7级。

微信公众号“湖北发布”14日消息,根据最新气象资料分析,预计12月14日至16日,湖北省自北向南将有寒潮、大风和雨雪天气,北部地区有冰冻,气温下降 8~ 12°C,东南部局部降幅可达14~16°C,至17日早晨,最低气温北部-9~-5°C,南部-4~-1°C;期间伴有4~6级偏北风,阵风7~ 10级。18日至22日,湖北省气温仍较低,大部地区平均气温 0~4°C。

根据《湖北省气象灾害应急预案》相关规定,湖北省气象灾害应急指挥部决定自12月14日10时启动气象灾害(寒潮)四级应急响应。

贵州省气象局微信公众号“黔气象”14日预测,此次寒潮天气,过程降温幅度大部分地区在20℃以上。其中,16日夜间全省大部分地区最低气温降至0℃及以下,中西部地区降至-4~-2℃;17日至19日大部分地区最低气温在-4~0℃。

广东省气象局预测,由于寒潮,粤北部分地区或将降雪。12月15日夜间,寒潮前锋将进入粤北,16日(周六)白天抵达南部沿海。②16-19日天气阴冷,粤北高寒山区有5℃以下的低温和冰冻,局部有冻雨或雨夹雪

中新网编辑12月14日从广东江门海事局了解到,寒潮天气即将影响广东,预计海上风浪将较大,江门台山川岛航线的高速客船、汽车渡船将于12月16日起全线停航,具体恢复运营时间将另行通知。此外编辑从广州南沙客运港了解到,12月15日至17日,南沙客运港往返珠海海岛的航班也将全部暂停营运。

面对气温骤降,南、北方应对有何不同?

12月14日18时,中央气象台发布寒潮、大风、暴雪、冰冻四个预警,其中包括最高等级的寒潮橙色预警,以及时隔10年再发的冰冻预警。

中央气象台首席预报员符娇兰表示,这一次寒潮强度非常强,达到强寒潮级别。对于北方地区来讲,要特别关注降温过后,最低气温有可能达到或者接近历史同期极值。南方为什么会出现这么强的降温呢?主要有两方面因素,一是前期的气温异常偏高,另外,确实跟这一次冷空气的强度比较强有关系,二者共同作用,造成南方气温“大跳水”的现象。

清华大学安全科学学院院长袁宏永表示,相同点是,能源消耗极大增加,交通会受到巨大影响。不同点是,北方一般有供暖系统,因此主要任务是保交通、保供暖,同时交通也会影响供应链。南方由于没有集中供暖,会对供气、供电和交通产生很大影响。这种影响会带来一些次生、衍生灾害,比如取暖采用煤炭,要防止火灾和中毒。北方有畜牧业,要有一些对畜牧业的迁移防冻保护;南方的农业庄稼,要采取一些特殊措施。对于南方来说,过往的市政设施没有碰到过现在的严寒,有可能会引起大面积水管的爆破、爆裂,雨雪冰冻和电网瘫痪,未来要加强防范。

多重天气变化,政府公众如何应对?清华大学安全科学学院院长袁宏永表示:对于政府部门,第一,要加强监测预警,尤其是对于灾害的发生发展态势和严重程度进行监测和研判,要加快进行预警信息发布,扩大发布面;第二,要保障城市社会的生命线系统、城市的各项职能系统正常运行,尤其是水、电、气、管网、交通,要保障正常运行;第三,要特别关注弱势群体的安全。

企事业单位也要担负起相应责任,一是调休,另外,对员工采取弹性工作制。对于家庭和个人来说,要加强安全学习,遇到这样的极端灾害天气,要知道怎么应对;另外,家庭里要储备一些相应物资,预备一些防寒措施。政府、企事业单位和个人共同提升应急能力、应急的响应水平,使整个社会提高应对灾害的韧性。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责任编辑:林铃锦
观察者APP,更好阅读体验

NASA资助的高校借到月壤,美国尴尬不?

“美方高估了自己,以为中国很急…”

“美企库存只够用60天,要是中国还不批准…”

“特朗普执意破坏全球规则,中国会打败我们”

关税风暴下,日德巨头“对中国投下信任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