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申观察|科创策源,为“第一动力”做强引擎

来源:澎湃新闻

2024-01-25 16:14

从“创业苗圃”到“科创雨林”,再到“基础研究先行区”——在上海,创新不仅仅是城市基因,如今更已蔚然成风,形成活水连绵、热带雨林式生态体系,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最强动力。

1月22日,上海市科委发布了《2023上海科技进步报告》。报告显示,在沪两院院士187人,上海科学家在《细胞》《自然》《科学》三大期刊发表论文120篇,长三角科技资源共享服务平台集聚大型科学仪器约4.5万台(套),2.4万家高新技术企业落户上海。

2023年,上海全社会研发经费占GDP比重4.4%左右。翻开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不难发现,国际科创中心建设被多次提及。在对未来的工作部署中,“深化教育、科技、人才一体推进”更是单独成段,足见其重要性和紧迫性。

如何为“第一动力”做强引擎?对此,上海两会中,代表委员们聚焦基础研究投入、科技人才培养、科创企业扶持、科技成果转化等全链条创新的方方面面建言献策,在一场又一场头脑风暴中,科技创新范式正在上海汇聚变革之力,创新策源能力正在上海不断强化。

加热“冷板凳”

1月24日下午,被网友们亲切地称为“布袋院士”的赵东元早早来到了专题审议的会场。

作为上海市人大代表、中国科学院院士和复旦大学化学与材料学院院长,今年两会他最关注的是基础研究和科技成果转化应用。赵东元说,上海是基础研究重镇,很高兴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多次看到对基础研究的提及,他强调基础研究绝不是一朝一夕,需要持续稳定的投入。

让科研工作者能够“坐稳冷板凳、坐热冷板凳”,离不开政府和社会的支持。

上海市人大代表、上海张江高科技园区开发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何大军透露,基础研究还存在经费投入规模不足、投入结构单一的问题,上海的基础研究经费政府投入占比90%以上,企业投入仅为3%,社会资金投入占比不超过1%。政府的研发补贴和税收优惠政策以减税和表彰为主,激励方式单一、力度难以达到鼓励社会资本长期投入基础研究的目的。

李政道研究所。上海交通大学供图

何大军还表示,基础研究经费投入以竞争性支持为主,政府投入以中短期协议为主,资金来源稳定性不足,与基础研究的长期性和累积性特点不符,且目前的竞争性分配造成资源集中在少数“学术大牛”手中,对青年科学家成长不利。

对此,何大军建议结合法规,明确基础研究投入的“稳定+竞争”双轨资助模式,以稳定性支持方式(国际通用经费占比40%)保证科研人员及团队获得相对充足的探索和研究时间,采用项目竞争模式(国际通用经费占比60%)鼓励研究主体单独或组成团队积极“揭榜挂帅”,着重以提出和解决重大科学问题的原创能力等作为评价依据,引导科学家开展原创性、高风险性基础研究。

作为一名从事基础研究的学者,上海市政协委员、同济大学物理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任捷非常强调长期主义。

任捷说,面对人工智能的火爆,上海并没有一窝蜂地扑向技术和算法,而是早早意识到这背后其实是数学。因此在政府工作报告之中,也能看到关于数学和交叉学科研究院,脑科学和类脑研究,还有前沿基础物理等领域的一些布局。

基础研究的成果也不能仅仅停留在论文和期刊上。“科学没有快车道,科技成果转化有快车道。”赵东元在在接受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记者采访时提到,上海改革开放40余年积累了大量的科技成果,因此他建议做好法律的保障。加快科技成果转化,绕不开科技知识产权问题,需要完善法律制度,营造全民保护知识产权的气氛,尊重科技发明。

此外,赵东元建议加强专业服务机构队伍建设,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希望各级政府给予相关政策的支持,不仅是允许科学家找专业的团队做转化,更要为科学家成果转化中设计的全链条创新打通裉节,尽快实现从0到10的突破。

点亮未来之星

上海市科委在科技进步报告中,披露了这样一组数据,2023年上海高校研究生在校生24.27万人,其中博士生5.10万人、硕士生19.17万人——他们之中必然卧虎藏龙,未来之星暗藏锋芒。

在上海交大机器人研究所的无人系统实验室,学生在测试无人机性能

“大部分科技突破都发生在科研工作者的青年阶段。”赵东元说,青年人天生具备闯劲,初生牛犊不怕虎,他们的成长应当得到重视。

然而在实际生活工作中,赵东元也观察到,青年人才往往受到两方面的羁绊。上海生活成本高,青年生活压力大,要为住房、孩子的教育问题而奔波。青年人才也面临着个人职级、荣誉的提升,在科学道路上前进的脚步格外沉重。

“谁能在这个时代超脱,谁就是胜者。”赵东元提到,目前复旦大学成立了相辉研究院为青年人才松绑试点,实施基于国内外同行评价的长周期(10年或以上)学术评价,提供个性化、人性化服务,5-10年不考核,为人才“十年磨一剑”提供制度保障,营造宽容、开放、活跃、自由的学术环境,让人才心无旁骛、自由探索。

对于青年科研人员来说,申报各类科学基金或人才计划是其科研道路上的重要成长渠道。任捷发现,在申报要求中,32、35或40周岁这样的年龄限制让部分“大龄”博士陷入窘境,也让青年科技人才在选择研究方向时有所顾虑。

为此,任捷提交了《关于破除上海青年科技人才基金年龄限制一刀切的提案》,希望基金项目、人才计划等可以灵活处理年龄限制,建议用博士毕业年限代替年龄限制,“明确的一刀切年龄限制导致很多青年人才在成长过程中非常焦虑,会很内卷。”任捷向记者坦言,青年的培养和成长已经逐渐成为中国前端科研的核心力量,“能力肯定是最重要的,一个人不会因为超过35岁零几天就不是青年人才了。”

筑巢引凤,打造人才高地,方能把握发展先机。

上海市政协委员、上海市科技企业联合会会长方奇钟则建议在张江实行“以才引才”,赋能浦东人才高地建设。方奇钟说,要充分调动行业领军人才、专家学者、社会英才等多元化的社会力量,让其成为“招才大使”、“亲商大使”,为张江代言推介、引才荐才。为鼓励各方面高层次人才积极帮助引进人才,还可给予推荐人“引才伯乐”激励,“事中事后都要关心起来,让人才没有后顾之忧,那么他才会为上海的科创中心建设作出巨大的贡献。”

抢占前沿制高点

国产大飞机C919正式投入商业运营、全球首套300MW级压缩空气储能系列化大容量电机下线、国产首艘大型邮轮“爱达·魔都号”命名交付、全球首台全高温超导托卡马克装置HH-70主机系统发运、全球首型世界最大24000TEU核动力集装箱船KUN-24AP发布、海空两栖航行器“哪吒F”跨介质飞行器成功研发……回顾2023年的风起云涌,不难发现,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若干未来产业,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方能打造上海科技创新“核爆点”。

近日,《浦东新区综合改革试点实施方案(2023-2027年)》对外发布,其中浦东的科创试点,重视前沿探索。《综改方案》探索面向全球的前沿技术攻关机制,鼓励中外科学家聚焦全球科技前沿问题联合开展高水平研究。比如智能机器人研发,开展自动驾驶测试应用等,由此,才能更好地培育产业龙头。

上海市人大代表、张江国家实验室科研部主任在专题审议发言中提出,要充分发挥在沪国家科技力量集聚优势,探索新型举国体制的“上海路径”。建议通过科研任务的跨部门联动,强化在沪战略科技力量的高效协同,高效配置创新资源。

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技术含量高、科创能力强,是极具活力和潜力的创新主体,也是上海科创中心建设稳中求进、先立后破的生力军。目前,上海市级专精特新企业已达9819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685家,领跑全国。

对此,政协委员仇瑜峰提交了《关于扶持上海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提案》,建议要完善“一链一策一批”的金融支持,根据具体产业情况建立“政府-企业-服务平台-金融机构”的协作对接机制。

“包容应当是一座城市的科创品格,一座城市有多包容,要看他有多么能帮助企业渡过难关。”上海市人大代表、松江区委书记程向民也提出,聚焦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导向,共育更具全球竞争力的一流科创生态。

责任编辑:孙启敏
观察者APP,更好阅读体验

换一种方式,让国宝“回家”

矛头直指哈尔科夫,普京首次公开俄军意图

普京特地去了趟哈尔滨,东北-远东合作前景如何?

中俄联合声明重量级要点,不只有图们江出海口

首付、利率双降!央行打出重磅组合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