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燕生:改革开放“第一桶金”就是参与国际大循环获得的
来源:观察者网
2024-02-25 13:19
“我国改革开放的‘第一桶金’是通过参与国际大循环,嵌入到国际工序分工体系获得的,用离岸制造的贸易方式发展了市场经济、工业经济、外向型经济,这一发展持续了30年。”
近日,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首席研究员张燕生接受“经济学家建言2024中国经济”访谈时谈及我国加工贸易的发展。
张燕生表示,加工贸易伴随了我国改革开放的45年。1978年12月,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拉开了改革开放的大幕。此前的1978年7月,太平手袋厂在东莞建立;1978年8月,大进制衣厂在顺德建立。
而拐点出现在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前后,在那之后加工贸易出口被一般贸易出口“替代”。加工贸易在中国对外贸易中比重最高的时候达到了53%,现在已经下降到了18.2%。
他认为,加工贸易有一个最大的优点,就是它和跨国公司是相互依赖的,嵌入到跨国公司的国际工序分工体系里。
“经济学家建言2024中国经济”系列,是观察者网和复旦大学中国研究院联合推出的重磅访谈节目,邀请国内外著名经济学家,从房地产、地方债、乡村振兴、金融强国、高质量发展等诸多领域前瞻并建言2024年中国经济。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