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系直降3万,最低起售价仅21.99万,极越的勇气从何而来?

来源:观察者网

2023-11-30 22:48

从新能源市场内卷,到智舱、智驾市场的价格比拼,仅仅一年时间,中国汽车市场便完成了由“电动化”到“智能化”的上下半场转换。

纵观今年各家车企的新发车型,“大空间+高智能”俨然替代了以往续航里程的比拼,但无出其右,在市场上同时兼具上述两个标签的产品,价格近乎都在30万元上下。

但随着智能化技术的迭代与升级,30万元真的只能消费者全面享受智能化的“起步价”吗?

在上市后一个月宣布官降的极越,给出了与主流市场不同的答案——通过产品售价的直降,将豪华智能产品的定价权重新交还给市场和用户。

11月30日晚,高端智能汽车机器人品牌——极越宣布即刻起正式执行全新车型售价和权益优惠。极越01全系车型(极越01 Max、极越01 Max Performance)价格直降3万元,长续航三元锂电池选装包(100kWh)同步下调1万元。调整后的极越01 Max起售价为21.99万,极越01 Max长续航版售价为25.49万元,极越01 Max Performance售价为30.99万元。

同时,置换用户还可在降价基础上再减5,000元。对于已提车老用户,极越将根据最新车型售价给予3万元差价的现金补偿。

不是智驾买不起,极越更具“智价比”

从市场角度来看,后发优势往往意味着车企能够在竞争对手出牌后决定自身的营销策略,极越便是在上市时选择“以价服人”的一位。

回顾10月27日极越01的售价,上市之初共推出极越01 Max和极越01 Max Performance两款配置车型,售价为24.99万-33.99万元,极度简洁的SKU无疑在最大程度降低消费者的选择困难症。

从新车的售价不难看出,同样作为中大型纯电SUV,极越01用纯视觉智驾技术路线以及高通8295芯片所打造的全新智能化体系,已然在市场中拥有着出色的竞争力。

无论是一线智驾车企宣传的城市智驾、代客泊车,还是提前为车机塞入大模型的顶尖智舱互动能力,极越01在产品力上的表现,都符合当前消费者对于“顶尖智能化”汽车的理解与需求。

期待智能化的消费者之所以被框定在30万元级市场,本就源于特斯拉等先发者们在掌握市场“定价权”后,后发车企更多是在智能化技术的细分赛道下,尝试填补先发者们忽略的应用场景细节。

当技术“内卷”不断在增加整车的边际成本,大部分车企“陷入自我感动”漩涡时,这些车企忽略的是,如何将现阶段的智能化技术与体验,展示给广阔的消费市场。

所以,在新车上市一个月后,极越做出了一个大胆且颠覆汽车行业传统套路的操作——直接宣布官降,并推出全新的丰厚权益优惠。

在极越看来,一如全时四驱在电动化时代被拉入“15万元级市场”,以科技平权、普惠,打造出具有“智价比”的产品,让更多的用户享受到高价值的智能化产品,才是智能化汽车更为长远的发展思路,打破30万魔咒,高阶智能应该让用户触手可及,人人可用、人人可享。

在极越本轮官降后,全系车型(极越01 Max、极越01 Max Performance)价格直降3万元,长续航三元锂电池选装包(100kWh)同步下调1万元。调整后的极越01 Max起售价为21.99万,极越01 Max长续航版售价为25.49万元,极越01 Max Performance售价为30.99万元。同时,置换用户还可在降价基础上再减5,000元,可谓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全面产品优势。

对比小鹏G6、特斯拉 Model Y、智己LS6等同级或同价位竞品,极越01不仅拥有3000mm轴距、低至0.249的风阻系数、后排座椅放倒空间达2161L、最快零百加速仅3.8s,更是全系标配高通8295和双NVIDIA DRIVE Orin芯片,SIMO智舱已成为行业公认的智能座舱“天花板”,同时也是国内首个纯视觉高阶智驾第一次“全程0接管”跑通中国复杂城市道路,全球范围内第一个实现AI大模型“上车”。

此外,即刻下定极越01还额外附赠12个月的“纯视觉”高阶智驾ROBO Drive Max免费订阅、终身整车/三电质保、终身免费道路救援等诸多权益。不仅如此,2023年内锁单的用户均可免费升级U型方向盘,年内提车免费获赠UWB钥匙。

在极越的“重新定价”下,高阶智能不再是30万元级中大型SUV的特有配置。极越01的产品力与技术力也在更多用户可探的价位区间中得到了进一步展现。

技术承托科技平权

SEA浩瀚架构之下无弱旅,诞生于吉利旗下面向高端豪华市场打造的架构,本就证明着极越01在品质端的过硬实力。

风阻系数低至0.249,在同级中大型SUV中处于绝对领先;200kW电驱仅重91.5kg,双电机峰值功率400kW,零百加速3.8s;全铝前双叉臂后H-arm多连杆独立悬架;扭转刚度接近40000N·m/Deg的远超行业主流水准车身;专项设计的“电池铠甲”防护系统,都展现了极越01作为一款中大型纯电SUV出众的硬件素养。

而在这一整车电控与机械素质的基础上,源于百度AI赋能的智能化能力,则成为极越01出众“智价比”的绝对核心。

“告别”激光雷达,是极越01在智驾域打造的最强标签,也成为极越智驾方案能够进一步下探价格的最大砝码。

从技术角度来看,极越01是全球首款依靠“纯视觉”感知算法,“全程0接管”跑通中国复杂城市道路的智能汽车。目前为止,全球仅有两个品牌率先采用了“纯视觉”智驾方案,极越便是其中之一,另一个便是特斯拉。

同时,作为首个支持车外语音控车/泊车的车型,极越01搭载的代客泊车AVP,也同样在市场中处于一线水准,在视觉感知算法的加持下,车辆不仅能够识别多种类型、各种复杂车位,还可以支持最远2公里的距离泊出与泊入,最多支持记忆100条路线。

根据规划,2024年极越01将在BEV+Transformer基础上再通过OTA升级更新OCC占用网络技术,并实现BEV+Transformer+OCC的“纯视觉”高阶智驾完整技术体系,再度提升异形障碍物识别能力和场景泛化能力。其城市点到点智驾的PPA功能,也将逐步开通至全国200个城市。

除了在智驾域的主流技术打造,在智舱域,极越同样是抢先“吃螃蟹”的一位。

国内首发搭载高通第4代骁龙汽车数字座舱平台8295芯片,并首次完全启用双NPU(60TOPS),令车机在算力上达到了8155芯片的8倍左右。目前,随着越来越多搭载8295芯片的车型问世,极越在智舱域的前瞻性布局也得到了充分体现。

得益于对全新芯片的提前布局,极越01已经能够实现在35.6英寸的6K超清一体屏上,实现全屏/双屏/三屏任意分区,拖拽、缩放、三指操作等各类交互丝滑不卡顿的出色体验。

而在硬件和系统外,极越01还基于8295芯片的强大算力,将语音AI算法全量本地化,从而实现覆盖车内车外、四路同说、连续对话等复杂场景对话;融合语音、手势、视觉识别等多模态交互;根据用户喜好和习惯自我升级个性化体验;甚至是在弱网、断网环境下的全域离线语音极速交互。

今年11月的广州车展上,极越还宣布即将年底,正式开启产品交付后的首次OTA升级,涵盖内容包括内容生态、导航体验、语音交互,以及游戏体验等诸多方面。

其中最重要的,是极越将实现智能AI伙伴SIMO与百度“文心一言”的充分融合。近月来的汽车圈,理想、小鹏、华为乃至奔驰,都不遗余力地期望AI智能能够走入座舱,为消费者提供更人性化的人机沟通环境,而极越在智能汽车领域方面的优势,恰是股东之一的百度多年间年厚积薄发为其带来的成果。

或许对于部分车企而言,智能化是为了提升车价的炫技,也有些车企将智能看作是车市在短期发展方向的新风口,但对极越来说,当夏一平首次在发布会上喊出“汽车机器人”这一品牌标签时,极越与智能二字便深度绑定在了一起。

在极越看来,汽车机器人要实现高效的“自我成长”,离不开眼光长远的战略投入,有更多的人开上极越01,有更多的车在路上跑起来,才有更多的数据被采集和学习,“规模效应”才会令汽车机器人的智能化能力越来越强,各项投入的均摊成本才会越来越低,用户体验才会越来越好。

这种正向、良性的循环,也正是极越为何不惜打破行业思维惯性,毅然选择重新制定价格策略的根本原因。

以诚换心,拒绝“背刺”

当然,极越01全系车型价格下调和全新的权益优惠,同样意味着浮动的市场售价。在新势力企业正式进入市场的数年间,已经有多家企业在面对产品换代、配置革新时,被套上了“背刺”老用户的标签。

尤其在今年车市不断内卷的价格战中,新能源车的频繁调价已成常态,是否在降价的同时给予老车主相应的补贴,不仅关乎消费者的切身权益,同时也能够展现出车企对待用户的态度和服务精神。

对此,极越选择用实际行动来展现“以用户为中心”的品牌理念。

就比如10月27日上市之时,发布会后,用户认为极越01的权益复杂难以理解,大家也不认可将选装21寸轮毂和舒享套装捆绑在一起。极越连夜成立专项组,在第二天完成了权益调整方案,进行解绑选配权益,让15000元选配基金可以抵扣任意选装包。双11期间,极越又推出运动轮毂套装最高立减8000元的优惠。随后,极越又提出对于2023年内已锁单用户,免费升级U型方向盘。

从10月份的发布会后,倾听用户反馈,连夜成立专项组调整权益调整方案,到如今再度做出价格调整与权益调整,都展现了极越从用户立场出发,对用户的“以诚换心”。

在新的价格策略中,极越表示,对于已提车的老用户,全部根据最新车型售价给予3万元差价的现金补偿。

事实上,尽管有着吉利与百度的双向背书,但不可否认的是,极越仍是一个“新势力”车企,“挑战”也将成为每一个在中国新能源市场中新生车企的代名词。

从品牌定义的“汽车机器人”概念,到如今将“智能”汽车的定价权重新交还于用户手中,极越在市场中的每一步,都是对汽车行业现行规律下的颠覆与冲击。

面对这个智能化技术仍在不断变化与发展的时代,没有人能够预测最终的智能化产品应当价值几何,但正因为有着极越这样立足于用户的产品打造与市场策略,智能电动车或许才能更早被写进每一位消费者的购车清单。

责任编辑:张家栋
观察者APP,更好阅读体验

“如果中国‘报复’,那将是噩梦”

“颠覆另一个大国太鲁莽,美国高估了影响中国的能力”

“在这里,国外电影人可以更多地了解中国”

“有了中国‘豪华SUV’,谁愿掏更多钱买美国货?”

G7同意用俄资产为乌放贷500亿美元,俄方警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