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开“入境游”流量背后的密码
来源:
2024-06-07 17:27
谁推动入境游强势复苏?
5月,“免签”系列利好政策高频次接连亮相:31日马来西亚副总统表示中国同意对马来西亚游客免签入境天数延长至30天;28日,中国与格鲁吉亚的互免签证正式生效;15日起,乘坐邮轮来华的外国旅游团可免签入境;7日,中国宣布延长对法国等12国免签至2025年……此外,自5月6日起还实施六项便民利企出入境管理政策措施,其中包括在北京等20个城市试点实行换发补发出入境证件“全程网办”。
这些“新政”,从免签国范围扩大、停留时限增长、出入境服务措施优化等多方面发力,直击市场的游客来源拓展、旅行产品开发、旅游体验提升等。在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旅游管理系主任宋昌耀看来,近年来签证政策的不断优化是促进目前入境游相关数据明显提升的重要因素,免签国家数量的增加,特别是面向一些西欧国家实施免签政策,有助于吸引客源和提高旅游消费。
携程旅游研究院提供给观察者网的资料显示,入出境游强劲复苏的背后,是签证、支付、运力等诸多难题的逐步攻克,以及主管部门及市场主体多方努力的结果。从实际情况来看,“免签国效应”对入境游市场复苏带动效果明显。国家移民管理局数据显示,一季度累计签发外国人签证证件同比上升118.8%;免签入境外国人涉外数量同比则上升266.1%。携程平台数据还显示,今年以来,免签12国游客前往我国内地入境游的订单量同比去年增长341%,其中马来西亚、德国、法国、意大利、荷兰的入境游客人最多。特别是,增幅最高的马来西亚入境游订单同比达485%;欧洲两个传统旅游大国——德国和法国的入境游订单则分别增长223%、273%。
今年5月中国决定延长对法德意等12个国家免签政策至2025年12月31日。 图源:IC photo
卡塔尔航空公司北亚区总经理陈昌耀对此表示赞同,并向观察者网进一步强调说,受益于免签政策和优化入境旅游支付举措等,入境游呈现显著增长态势。“截至今年4月,搭乘卡塔尔航空的入境旅客同比上涨近235%,五一期间我们的入境航班上座率达88%,实际承运超16000名旅客。”卡塔尔航空丰富的全球航线网络也为中国入境游市场的持续复苏提供了支持。经卡塔尔航空枢纽机场——多哈哈马德国际机场中转,来自欧洲、中东、非洲和美洲的170多个目的地的旅客可以便捷地抵达中国。
“我们预计‘免签’措施将增加从欧洲到中国的旅行者数量。”法航荷航大中国区总经理韦迈纶(Wouter Vermeulen)告诉观察者网,法航和荷航对中国政府推出的这一政策也表示欢迎。面向中国市场,法航荷航今年3月31日至10月26日期间(每周)运营44个客运航班,分别从北京、上海、香港、台北这4个目的地往返阿姆斯特丹和巴黎。
值得一提的是,世界经济论坛在5月下旬发布的《2024年旅游业发展指数报告》,欧洲和亚太地区的高收入经济体继续处于领跑状态,在位列前30的国家中,中国已给予“免签国”政策待遇的约占40%。
谁最爱来中国玩?
那么,这段时间哪里的人最爱来中国玩呢?从数据和业内的反馈来看,受签证、航线等因素影响,今年上半年入境游的重要客群来自旅程较短的亚洲国家,以及新实行免签政策的东南亚国家等。比如,韩国知名旅行社的统计数据显示,5月韩国赴华跟团游的预订量同比暴增608%;韩国国土交通部5月下旬发布了航空统计数据,4月中韩航班乘客数量约106.8万人次,较去年同期增约213%,已恢复至2019年4月71.7%的水平。近日中国政府同意延长马来西亚游客免签证入境的天数增至30天的新闻,让业界欢欣鼓舞,业界普遍认为“延长免签入境天数将极大地促进两国的旅游业发展”“更长的停留时间还将吸引更多的马来西亚游客选择中国作为旅游目的地,进一步提升双向旅游交流”。新加坡中国文化中心兼中国驻新旅游办事处主任肖江华在此前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两国免签政策实施后,赴华旅游、探亲和处理商务的新加坡人明显增多,且停留时间也更长。
与此同时,由于旅游消费市场周期规律等原因,欧洲市场的恢复效果也在逐渐显现中。按照业内人士的说法,欧美国家游客习惯提前半年甚至更久时间做旅行计划,而当地旅游商一般也会提前1年或者6个月的时间“备货”,与实时变化的政策往往有一定的滞后,从而导致了热点市场复苏进度不均衡的现象。
这样的情况,在以宁夏中卫为代表的内陆城市和以上海为代表的一线城市,都可以找到典型案例。宁夏中卫黄河宿集的召集人和投资人、华正文旅创始人兼董事长陈祖品告诉观察者网,目前主要接待来自港台和日韩的客人,度假入住时间从2月开始增多,7月和8月则有集中爆发的趋势。上海外滩花间堂·愉园总经理韩锐则向观察者网介绍说,今年入境游的消费者以东南亚客人为主,包括马来西亚、新加坡、泰国、印度尼西亚、越南等多个国家,但欧美客人的订单在五月出现了增长趋势。
观察者网从众信旅游了解到,2023年起众信承接的入境游团队,主要来自以哈萨克斯坦为代表的“一带一路”共建国家。进入到2024年,主要客源从中亚向其他地区延展,增加最为明显的就属东南亚旅游市场,此外,港澳台游客也逐渐增加,欧美游客则出现了回流迹象。
阿联酋航空向观察者网提供了这样一份数据:从整个市场的游客体量来看,目前欧洲、南北美洲、中东,以及非洲和印度次大陆的众多目的地都是中国入境游的主要客源地,对入境游市场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具体包括了英国伦敦、德国法兰克福和慕尼黑、法国巴黎、西班牙马德里和巴塞罗那,以及意大利罗马、荷兰阿姆斯特丹等地。此外,西亚的迪拜以及非洲的开罗、阿尔及尔、亚的斯亚贝巴等城市,得益于“一带一路”倡议的推动,也是重要的入境旅客来源城市。
环球旅讯首席分析师彭涵预判,预计到2025年,来自欧洲的入境游客会有大幅增长。因为新的对欧免签政策明确发布,所以欧洲旅行社对未来市场有了更清晰稳定的预期,也会加大对中国市场的营销、揽客工作,相关成果会在2025年有所显露。他还向观察者网介绍,目前促进入境游市场大幅增长的因素,除了免签政策、国际航班恢复、便利外国游客支付的基建等,社交媒体的二次传播作用也不容轻视,很多来过中国的外国游客,自发传播中国真实的一面,激发了新的入境游需求。
宋昌耀则进一步强调:“从总体来看,西欧、北美、日韩仍将是来华入境旅游的主要客源市场,同时随着我国与‘一带一路’共建国家经贸往来的深入,这些国家来华的游客预计也会保持较快增速。”
谁是入境游“生力军”?
“1—5月我们接待的入境游客人,从订单量和参团人数等方面来看都有明显增长。”在一家国际旅行社经营网站,主要向英、法、西语游客提供入境游地接服务的秦女士表示,与2019年及更早之前的情况相比,今年商务和公务性质的旅游团占比更大,仅5月他们项目团队就接待了分别来自塞尔维亚、阿根廷的两个商务团以及来自阿联酋的政府团。
秦女士的感受不是个例。据洲际酒店集团提供给观察者网的数据信息,当前,洲际酒店集团接待的入境旅客预估恢复过半,从总体来看,入境商务散客占比较高。“我们观察到,境外客人赴华主要目的还是商务出行,比较青睐标准房型,团队客人平均的入住时间是4—5天。这一点也在第三方报告中得到了印证。”洲际酒店集团大中华区首席运营官邱尤向观察者网介绍说,根据中国旅游研究院发布的《中国入境旅游发展报告(2023—2024)》,2023年入境游市场中,商务刚需市场的恢复显著快于观光休闲市场。以入境商旅市场为例,从2023年恢复后到当下,入境团队的需求主要还是集中在7、8月的暑期,以及5月和9、10月的这两个展会高峰期,而这些入境参展团队入住地点以北京、上海、深圳、成都等区域中心城市为主。
疫情后,中国产业经济加速转型升级,同时也加快了全球化步伐,各类大型对外商贸和文化交流活动渐成常态。从5月初结束的2024北京车展情况来看,参加车展的除了常规的跨国车企高管们之外,还有来自世界各地的经销商和媒体代表,甚至车主,被网友们形容为含“外”量极高。以奇瑞汽车为例,他们邀请了3000多家海外经销商到京参会;长城汽车也邀请了来自泰国、中东及拉美等国家和地区的经销商、投资人到场。
2024北京车展吸引了不少外籍人士
观察者网还了解到,高端酒店和民宿连锁品牌尧珈位于江浙片区的分店通过旅行社进行外籍团队预订对接,除常规的旅游、商务团体,也有一部分外籍青少年研学团。尧珈副总经理蒋峰说:“特别是与义乌商家合作的外籍商人、企业高管,来华时会选择周边城市作为短途度假目的地,青睐以包场派对为主的休闲旅游方式,相对更具有消费实力。”
对于以中东为核心、全球布局的阿联酋航空而言,在目前执飞往返中国的国际航班中,商旅乘客也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阿联酋航空中国区总经理李旬告诉观察者网,该航司中国内地市场的客运航班班次已全面恢复至疫情前水平,即每周运营35个客运航班。“我们看到,受到‘一带一路’倡议的推动,中国往返非洲、欧洲、美洲的商旅客流也在稳步回升,凭借着我们的航点覆盖优势,以及我们的机队规模和机上产品特色,有越来越多往返中国的商旅乘客已重新踏上了我们的航班。”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