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甲醇立于新风口,助力内蒙古能源转型迈上新台阶
来源:观察者网
2024-10-30 19:52
10月29日,2024绿色甲醇能源产业发展论坛在内蒙古呼和浩特举行,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领导,各省市相关部门领导及知名院士和专家学者,相关企业负责人,国际组织、商协会和金融机构负责人出席。同日,远程新能源商用车醇氢产品品鉴之旅呼和浩特站也随之举办,远程新能源商用车在能源保障、醇价、车辆销售和租赁、金融保险、售后保障等方面推出一系列的落地政策,全方位满足用户的用车需求。
与会的吉利控股集团董事长李书福在论坛上表示,甲醇行业的发展不仅关系到中国的能源安全和绿色发展,也是实现碳中和及能源内循环、能源自给自足的现实路径。
此前于27日,阿拉善盟年产50万吨绿色甲醇首期10万吨示范项目也已正式启动。据悉,该项目可规模化消纳绿电,带动风光清洁能源发电基地建设及拉动制氢高端装备上下游产业。甲醇是液态的“氢”、液体的“电”,是风光电的最佳载体,是全球公认的通向碳中和的重要路径。近年来,内蒙古在甲醇经济领域经营良多,除阿拉善盟外,包括赤峰、巴彦淖尔、鄂尔多斯、兴安盟等多地已布局绿色甲醇项目。
作为中国的“北大门”,内蒙古缘何对甲醇情有独钟?
自提出“双碳”目标以来,中国一直把发展新能源作为国家安全新战略的重要内容。内蒙古是中国面积第三大省级行政区,东连东三省,西接甘肃、新疆,北与蒙古、俄罗斯相邻,地跨东北、华北、西北,拥有广袤的地域和丰富的能源资源。“头顶有风光、脚下有煤炭、手中有电网”是内蒙古能源优势的真实写照。由此,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端牢“能源饭碗”,成立内蒙古必须坚决履行好的重大责任和光荣使命。
曾经,内蒙古能源结构主要以煤炭、煤电为主,正与我国富煤、少气、贫油,石油对外依存度高的能源结构体系吻合。而近年来,内蒙古紧紧围绕建设国家重要能源基地的战略定位,坚持煤电油气风光并举、新旧能源协同融合互补,不断推进能源领域科技创新,推动能源技术水平不断提升,一大批能源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随之蓬勃兴起,绿色甲醇即是其中的典型。
作为低碳、含氧燃料,甲醇具有燃烧高效、排放清洁、可再生特点,是全球公认的理想的新型清洁可再生能源。更重要的是,我国是全球目前最大的甲醇生产国和使用国,产能占全球60%;同时,我国风光电装机占全球40%,而甲醇又是风光电的最佳载体。
值得一提的是,内蒙古风能资源技术可开发量14.6亿千瓦,约占全国的57%;太阳能资源技术可开发量94亿千瓦,约占全国的21%。因此发展甲醇经济,不仅是中国能源多元化的有效路径,对内蒙古而言,其也具有得天独厚的区位、资源和应用场景优势。
工信部甲醇汽车推广应用专家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天津大学教授姚春德在会上表示,经过多年的努力,甲醇作为符合我国能源资源特色的低碳燃料在交通领域的各种动力上已得到广泛的应用,将为实现对石油能源的规模替代以及交通燃料的转型升级发挥重要作用。
此次吉利远程新能源商用车集团参与投资建设的阿拉善绿色甲醇项目则通过创新技术路线,捕集园区工业尾气当中的二氧化碳,使之资源化,首期项目每年可直接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约15万吨,相当于植树造林15万亩,为全国提供了甲醇经济的最佳实践样本。这不仅巩固内蒙古在绿色能源领域的领先地位,也彰显了甲醇能源在国家“双碳”战略和能源安全中的关键作用。
在绿色甲醇的应用中,商用车无疑是最为实际的场景。而内蒙古特殊的地理位置与交通运输情况,也为汽车甲醇商业化应用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交通运输领域是我国的石油消耗大户,而中国汽车消耗了石油总量的70%。其中相比乘用车,商用车虽然保有量少,却消耗了超过一半的车用汽柴油,更排放了全部汽车56%的二氧化碳,全部汽车PM污染物的80%。
为减少排放,汽车电动化正成为行业前进的趋势。然而,纯电动汽车仍存在续航里程不足、补能时间长这一重大痛点。
而在甲醇能源的基础之上,由吉利控股集团旗下远程新能源商用车开发的醇氢电动是汽车电动化的升级发展,有效弥补了柴油车、纯电动和氢燃料的应用短板,丰富了汽车电动化技术路线。
相比柴油,甲醇能直接减少二氧化碳排放,并有效降低氮氧化物及颗粒物等污染物;对比纯电动,醇氢电动无需高度依赖充电桩、降低整车成本,且有效解决了续航焦虑及电池自重问题;较之氢燃料,醇氢电动可以不依赖补贴实现商业化技术应用,是更加符合国情更可持续的新能源技术路线。
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副秘书长师建华在论坛上也指出,醇氢电动是商用车动力技术路线的最优解之一,醇氢电动汽车可以解决目前商用车新能源化过程中面临的大部分问题。醇氢电动技术的应用是汽车产业和能源转型的连接点,可以借助新能源汽车发展的东风,通过推广醇氢汽车引导和推动甲醇作为燃料的广泛应用和绿色化。
截至目前,吉利已在甲醇领域深耕近20年,已投入运营超3.6万台甲醇乘用车和商用车,累计行驶里程超200亿公里。依托吉利甲醇全产业链的探索研究和产业布局,远程新能源商用车集团是目前国内唯一推出醇氢重卡、轻卡、小微卡、客车的商用车企业,并打造醇氢电动特色战略技术路线,现已全面产业化运营,全面覆盖干线物流、短途运输、城市配送、工程用车、城市公交等场景,满足用户多场景、多工况、多地域的需求。
对于内蒙古特殊的地理环境而言,由于其横跨东北、华北、西北地区,纬度高,冬季气温低,醇氢电动正是汽车新能源路径的最佳解决方案。其中,针对内蒙古干线物流场景占比高的现状,醇氢电动不仅有效克服了纯电动车在高速下电耗高导致的续航里程衰减问题,更无需高度依赖充电桩、补能快,保证车辆高效出勤。
推进能源革命和产业变革,实现绿色低碳和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时代主题。
今年1-8月,内蒙古能源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0%,同比提高1个百分点,对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的贡献率达52.3%,比上半年提高4.7个百分点。其中能源领域重大项目建设持续加快,1-8月共完成投资1500亿元,同比增长8%,其中新能源装备制造项目完成投资874.5亿元、同比增长68%。新能源及装备制造项目共完成投资1961.5亿元、增长23%,占全部完成投资的83%。
立足资源禀赋和战略定位,内蒙古坚持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推进高质量发展,加速从化石能源大区向清洁能源大区转变,着力推进传统能源产业转型升级和新能源产业发展。随着阿拉善项目的启动,内蒙古进一步践行大力发展绿色能源,全面建设好国家重要能源基地的使命,并加快构建推进西部大开发战略与实现绿色低碳发展目标的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