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展观察 | 一词之差,跨国公司发生什么改变?
来源:观察者网
2025-04-27 07:20
【文/观察者网 潘昱辰 编辑/高莘】4月23日—5月2日举行的2025上海国际车展上,全球排名前两位的汽车集团——丰田汽车公司和大众汽车集团都提到了“地域”一词。
大众汽车集团管理董事会主席奥博穆表示,近年来汽车行业变化非常迅速,大众需要考虑地域特征;丰田汽车(中国)总经理李晖在发布会上表示,为向移动出行公司转型,丰田发布了两个方针,其中之一就是以“商品”和“地域”为中心的经营。
此前,跨国公司经常以“本土化”一词来说明对全球不同市场差异化的洞察、适配与经营。此次上海国际车展上“地域”一词的出现是措辞的偶然,还是跨国公司的全球化战略发生深刻变化?
清华大学全球产业研究院副院长李东红对观察者网表示,车展上“地域”一词的提法可以说明三方面变化:一是,供应链变化,即供应链体系越来越呈现地域化特称,而非全球高度一体化,特别是,一个区域范围内的供应链体系有可能明显优于其他区域的供应链体系;二是,人才发展,即一个区域内的专业化人才不但了解该区域需求特征,也懂得跨国公司的经营标准与企业文化;三是,市场影响力使然,即跨国公司必须把地域作为未来发展的关键影响力量,从而增强其全球竞争力。
2025上海国际车展 视觉中国
中国供应链:科技公司+制造业实力
中国是全球最大的汽车产销市场。这个市场中,年轻人或具有年轻心态的消费者引领着消费潮流,为智能电动化汽车带来充分发展空间。从而,也为中国相关产业、企业引领全球发展提供有利条件。
丰田铂智7 丰田汽车
本届车展中,丰田全球首发D级纯电动轿车铂智7,这是丰田首款应用华为鸿蒙座舱的车型。此前,丰田通过与广汽的合作,推出搭载Momenta辅助驾驶方案的大空间SUV铂智3X。
另一个日本品牌本田在车展上宣布,也将与Momenta合作研发基于端到端大模型的量产辅助驾驶解决方案;其电动品牌“烨”的相关车型则将接入DeepSeek;同时,本田还将与宁德时代深化合作,共同开发首个磷酸铁锂电池和CTB电池一体化技术。
奔驰全新长轴距CLA 奔驰
作为一线豪华品牌,奔驰于本届车展推出专为中国市场打造的纯电长轴距CLA,其全场景智能辅助驾驶系统由本土团队主导开发,并采用端到端大模型技术。
宝马则在车展期间主推智能座舱技术。其中,与阿里巴巴深度定制了专属AI智能体,计划于2026年搭载于国产宝马新世代车型;更早之前,宝马还与华为宣布合作,基于鸿蒙生态开发智能应用系统。此外,时下大热的DeepSeek大模型也将应用于国产新世代车型。
作为美系汽车的代表,上汽通用在车展前夕的别克品牌之夜宣布推出高端新能源子品牌“至境”,该品牌深度绑定中国供应链,与宁德时代、Momenta合作等头部电动、智能化供应商合作;高端品牌凯迪拉克首发的纯电动车型LYRIQ-V同样基于与Momenta的合作,采用一段式端到端大模型,实现无高精地图的L2级辅助驾驶功能。
上汽通用总经理卢晓表示,中国的电动化、智能化产业链领先全球,上汽通用自然有能力为中国消费者提供满足需求的电动化、智能化、高价值化的产品。上汽通用泛亚汽车技术中心执行副总经理曾瑜认为,靠中国整个产业体系的强大,中国有能力对现有研发体系做一些变化,甚至支撑我们缩短周期,让很多效率问题得到解决。
中国汽车人才走上全球舞台
今年,丰田展台的最大亮点,就是中国高管层,以及四位本土“RCE”(中国首席工程师)。“CE(首席工程师)制”本是丰田一项重要制度,CE是车辆开发的总负责人。bZ5中国首席工程师王君华表示,RCE不仅要管研发,还要关注生产、销售等环节,为产品的全生命周期负责。李晖更是认为,RCE既掌握中国市场变化,了解客户需求,又成长于丰田、理解丰田的DNA。值得注意的是,下一代丰田卡罗拉的首席工程师也位列RCE之中。
大众汽车集团近年来也正在加紧推动电动化、智能化的本土化研发,并更加重视中国技术人才的应用。2024年3月,原华为全球技术服务首席技术官、长安汽车科技首席技术官韩三楚加入大众汽车集团(中国)管理董事会,任大众汽车集团(中国)执行副总裁,同时任大众汽车软件公司CARIAD中国首席执行官。
一汽-大众销售公司总经理吴迎凯在车展期间表示,大众正在由“全球协同”向“本土主导”迈进,中方将深度参与本土化商品定义及商品研发,承担更多的开发责任,不断提升在商品定义、开发节奏与用户场景塑造方面的主导作用。
大众三款新能源概念车亮相2025上海车展 大众汽车
而对于上汽通用来说,原作为泛亚汽车技术中心执行副总经理的卢晓、王丛鹤等技术高层,后来都被上汽集团委以重任,担任上汽通用总经理、上汽集团创新研发总院院长等要职。
李晖在提及雷克萨斯在上海设立中国工厂时表示,长三角是新能源汽车的领先地区,加入这里并参与竞争,对丰田将有很大帮助,学习更多经验,未来反哺全球。
奔驰集团董事会主席康林松说,中国是全球创新的核心引擎。2025年是奔驰在中国本土化20周年,据奔驰称,目前,中国研发团队规模与实力居奔驰海外市场之首。根据奔驰的计划,未来在华投入超过人民币140亿元,投产包括VAN.EA平台MPV、长轴距GLE SUV等中国专属车型,后者更首次由中国团队主导研发。
宝马集团董事长齐普策也在车展期间表示,由上海设计团队主导开发的首批国产新世代车型将从2026年起在沈阳基地下线,实现“中国设计、中国制造、中国专属”的全链路本土化。
智能网联汽车引导设计、研发方向
大众汽车集团(中国)董事长兼CEO贝瑞德介绍,大众位于英国和德国沃尔夫斯堡的设计团队在2022年—2023年多次到中国深入调研,和客户沟通,其重点是了解中国消费者对智能网联汽车外观的全新审美需求,并与位于合肥的团队在车型开发时紧密合作。他表示,此次大众品牌、奥迪/AUDI品牌都推出了全新设计风格的产品,就是根据中国客户期望量身定制。
超豪华品牌保时捷于车展期间宣布,其中国研发中心已完成战略性架构升级,全新投建的上海办公新址计划于今年下半年正式投入运营,作为战略升级的核心任务,保时捷中国研发中心将全力聚焦面向中国市场的“软硬一体”信息娱乐系统及驾驶辅助解决方案开发。
雷克萨斯全新一代ES 丰田汽车
日产在本届车展亮相了两款由中国设计、研发和生产的全球车型——郑州日产Frontier Pro PHEV和东风日产N7。东风汽车有限公司总裁马智欣表示,“在中国、为中国、向全球”战略是两年前日产和东风就已确立的行动纲领;以上两款中国首发的全球车型,将依托日产全球经销商网络,在一年内走向世界。
观察者网还注意到,在本届车展期间,不少合资企业的高层都特别强调合资企业的“中国内核”。如卢晓表示,上汽通用扎根中国超过27年,就是中国内核,代表中国实力。吴迎凯也认为,合资品牌和自主品牌一样由中国人生产,都是中国汽车;在全球化的今天更要认识到:未来更多来自跨国公司的产品,将由更多的中国人设计。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