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底“失色”,泰国新规背后的深刻警示

来源:观察者网

2025-04-27 14:22

【文/观察者网 邓军 编辑/赵乾坤】

据泰国《皇家公报》(The Royal Gazette)、《曼谷邮报》(Bangkok Post)报道,泰国自然资源与环境部(MNRE)近日出台最新规定,以应对珊瑚白化危机和保护海洋生态系统。

新规的核心内容包括:禁止经验不足的潜水员在深海潜水时携带相机;要求浮潜者在珊瑚礁区域保持至少高于珊瑚顶部两米的水位;禁止教练及其助手触碰或展示珊瑚及海洋生物;未能对不合规游客提出警告的教练和助手,可能会面临吊销相关执照的处罚。

新规还明确,仅允许持有高级开放水域潜水员认证(AOW)或具备40次以上潜水记录的潜水员携带相机拍摄,并要求其随时配合官方核查资质。涉及科研、教育及生态修复的潜水项目可豁免相关限制。

《曼谷邮报》的报道称,泰国海洋和海岸资源部总干事平萨克·苏拉斯瓦迪(Pinsak Suraswadi)强调,根据泰国《海洋和沿海资源管理促进法》,任何违反该命令的潜水经营者都将面临最高两年的监禁和/或最高20万泰铢的罚款。

作为全球热门潜水目的地,泰国的涛岛、普吉岛、苏梅岛等旅游目的地以丰富的海洋景观和完善的潜水服务吸引了大量国际游客。

尽管泰国政府和旅游部门积极推广潜水旅游,并提供了许多便利和安全保障措施,但产业扩张与生态承载力之间的矛盾日益凸显。尤其是泰国很多海域的珊瑚出现了严重的白化现象(是指珊瑚受环境压力影响,失去体内共生的藻类或藻类失去色素而导致珊瑚颜色消失的一种生态现象。珊瑚白化后未必会死亡,如果导致白化的压力减少,珊瑚有望恢复颜色),给当地的海洋生态系统带来了严重的冲击。而潜水活动中的不当行为,如拍照时碾压珊瑚、触碰或捡拾珊瑚、使用防晒霜污染海水等,已成为加剧珊瑚白化的重要因素。

珊瑚白化 视觉中国

2024年5月,泰国国家公园以及野生动植物保护厅宣布,由于安达曼海和泰国湾沿岸国家公园里约50%—70%的珊瑚出现白化现象,决定暂时关闭该区域内12个国家公园内的部分旅游区,以恢复当地海域的生态环境。同年,泰国著名景点皮皮岛国家公园也决定于6月30日起暂停部分区域内的浮潜等旅游项目,同时禁止游客携带及使用含有对珊瑚有害成分的防晒霜进入景区,以便恢复生态环境,让珊瑚礁重新生长。

泰国上述新规的出台,正值全球珊瑚生态系统遭遇历史性危机。

据美联社、路透社报道,“国际珊瑚礁倡议”组织(ICRI)4月23日披露,全球84%的珊瑚礁已出现白化。本次白化自2023年起席卷太平洋、印度洋和大西洋,波及83个国家和地区。

报道提及,“国际珊瑚礁倡议”组织发布警告称,全球珊瑚礁正经历有记录以来最严重、范围最广的白化事件。

国际珊瑚礁协会执行秘书马克·埃金(Mark Eichin)表示,这场“改变地球面貌”的生态灾难已威胁海洋维系生命的能力。

根据全球珊瑚礁监测网(GCRMN)发布的报告,若没有人为干扰,珊瑚礁具备强大的恢复能力。保护珊瑚礁不仅关乎海洋生物的生存,也关乎人类的未来。

当大自然的警钟敲响,人类每一个人都要成为海洋保护的力量,用实际行动留住海底生命的绚丽色彩。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责任编辑:邓军
观察者APP,更好阅读体验

见完泽连斯基,特朗普:普京也许只是在敷衍我

“哪来的谈判?特朗普在臆想,中国会给他狠狠上一课”

俄军宣布完全收复库尔斯克,乌方否认

“强度极大”!伊朗一港口突发爆炸,已致5死超500伤

大错特错!“给特朗普献计的人,压根不懂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