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车展|小马智行第七代Robotaxi首秀,2025年开启量产新征程

来源:观察者网

2025-05-04 09:32

【导读】 首批车型将在2025年下半年投入运营。

【文/观察者网 周盛明 编辑/ 高莘】4月23日,全球L4级自动驾驶企业小马智行于2025上海车展举办“向新而行”新闻发布会,全球首发第七代车规级自动驾驶软硬件系统方案,三款第七代Robotaxi家族量产车型也首次集体对外亮相,开启量产征程。

小马智行第七代 Robotaxi 家族成员全球首秀 小马智行

去年11月27日,小马智行在纳斯达克正式挂牌上市,股票代码为“PONY”,成为全球Robotaxi行业的首家上市公司,标志着“全球Robotaxi第一股”正式诞生。

本次上海车展期间宣布的进展也成为小马智行加速推进L4 Robotaxi量产和服务落地的重要里程碑。

据介绍,小马智行第七代Robotaxi车型搭载六类量产传感器,包括9颗激光雷达、14颗摄像头、4颗毫米波雷达,以及4颗麦克风、2颗涉水传感器和1套碰撞传感器,实现车周360°无盲区、650米范围内的物体和环境检测。

小马智行开启第七代Robotaxi车型量产 小马智行

值得注意的是,小马智行搭载第七代自动驾驶系统方案的Robotaxi车型拥有100%车规级零部件,自动驾驶套件总成本较前代下降70%。

据悉,并不是所有L4级别自动驾驶车型的零部件都达到车规级标准,目前该行业还处于过渡阶段。许多自动驾驶测试车辆或试验平台可能仍使用部分非车规级组件,特别是在研发初期或小规模试运营阶段。

但值得注意的是,在量产和规模化运营的背景下,采用车规级零部件已成为行业发展的重要趋势。

从安全性的角度考量,车规级零部件经过严格测试,能在各种复杂环境下稳定运行,降低系统故障风险;从法规合规的角度考量,车规级零部件便于车辆满足各国对自动驾驶车辆的安全和质量标准,有利于获得上路许可。

最重要的一点是,车规级零部件的标准化有助于L4 Robotaxi降低成本,提高生产效率,支持大规模部署。

小马智行在上海车展发布的第七代自动驾驶软硬件系统为L4级自动驾驶量产设计,官方表示其设计寿命长达10年60万公里。

据悉,该系统方案100%采用车规级零部件,覆盖从线束、连接器到固态激光雷达、英伟达Orin-X芯片等零部件。全车规标准也使得第七代自动驾驶硬件套件的生产物料(BOM)成本迅速下探,较上一代大幅下降 70%。

“自动驾驶套件成本中,核心成本是车载计算单元和激光雷达。从第六代到第七代系统,整个车载计算单元成本下降了80%,激光雷达的成本下降了68%。”小马智行联合创始人、CEO彭军表示。

据悉,小马智行从2023年起启动代号“昆仑”计划,历经两年多,已完成新一代Robotaxi从正向研发、生产验证、量产下线到投入运营的全过程。

公开资料显示,2023年8月,小马智行与丰田中国、广汽丰田宣布投入10亿元成立合资公司骓丰智能科技,基于丰田铂智4X合力打造首款第七代Robotaxi车型。目前小马智行首批丰田铂智4X Robotaxi已开展路测,这也是该合资公司推进实现Robotaxi量产化和服务落地的首款车型。

2024年11月和12月,随着小马智行分别与北汽新能源、广汽埃安官宣Robotaxi量产合作,本次车展上第七代 Robotaxi家族迎来两位新成员——北汽极狐阿尔法T5 Robotaxi和广汽埃安霸王龙 Robotaxi。

小马智行联合创始人、CEO彭军在2025上海车展 小马智行

昆仑计划通过车企、产业链深度研发合作,不仅实现第七代Robotaxi车辆底盘全冗余设计,并逐步探索L4车型量产公告认证。

彭军在发布会上表示:“2025年是Robotaxi量产元年,也是小马智行Robotaxi量产计划——昆仑计划成果落地的一年。”

据悉,搭载小马智行第七代自动驾驶系统的L4 Robotaxi目前已经在各地开始路测。未来,第七代自动驾驶系统还会用在小马智行自动驾驶卡车上。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责任编辑:周盛明
观察者APP,更好阅读体验

巴菲特首次批评贸易战:75亿人不喜欢你,这是大错误

“这事传到特朗普那儿,龙颜大怒”

48%流向美贫困区,“离了这些,我们根本活不起了”

“终于从中国借到了月壤,NASA却…”

“加州不是美国,我们对中国伸出开放之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