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签+高铁+新兴目的地,这场“全球围观”的旅游革命才刚开始
来源:观察者网
2025-05-17 15:31
【文/观察者网 邓军 编辑/赵乾坤】
5月15日,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铁集团)公布数据显示,今年1至4月全国铁路发送旅客14.6亿人次,同比增长5.9%,创历史同期新高。消息发布后,迅速引发外媒关注。
据国际旅游行业媒体《旅游与旅行世界》(Travel And Tour World)及旅游行业网站eTN( eTurboNews)报道,中国铁路正推动旅游业实现质的飞跃。这场铁路革命不仅体现在速度提升,更通过增强通达性、促进经济增长和产业转型,重塑了居民与游客的出行、探索和社交方式,为地方旅游经济注入新活力。
国铁集团向观察者网提供的数据显示:今年前4个月,全国铁路日均开行旅客列车11224列,同比增长7.1%;针对旅游观光、生态康养、红色研学等市场需求定制特色线路,累计开行旅游列车367列,同比增长23%,实现“火车向着景区开”的运营理念,有力助推旅游经济与银发经济发展。
与此同时,跨境运输方面亦表现亮眼:广深港高铁发送跨境旅客1017.2万人次,同比增长14.7%;中老铁路发送跨境旅客10.5万人次,同比增长32.5%。中蒙、中俄国际旅客列车持续稳定运营,促进跨境人员往来和经贸交流。据统计,今年1至4月全国铁路发送外籍旅客568.7万人次、同比增长32.1%。
国铁集团方面透露,下一步将密切跟踪客流变化,灵活调配运力资源,持续优化站车服务,努力满足旅客出行需求。
阳朔网红高铁与桂林山水 视觉中国
《旅游与旅行世界》报道称,中国铁路客流创新高,标志着旅行交通方式的革命性转变——舒适、经济和环保的铁路网络,正将国内外旅客高效输送至中国各地的风景名胜区、文化中心和健康疗养地。中国铁路的无缝衔接,更是重新定义了周末短途游、商务通勤和家庭团聚出行模式。
报道还特别关注了国际旅客激增的现象:中国实施的免签证政策和简化的旅行线路,极大地激发了全球游客的兴趣。例如,边境城市火车站正在升级为多语言支持、数字化服务的交通枢纽;同时,铁路网络通过加强成都、昆明、桂林、哈尔滨等二线城市与北上广国际交通枢纽的衔接,引导客流向新兴旅游目的地扩散,既缓解了核心城市的压力,又为区域经济(尤其是农村经济)注入活力。
在油管(YouTube)、照片墙(Instagram)等海外社交网络平台上,“City Walk”“China Travel”等“中国游”话题热度持续攀升,很多用户对乘坐高铁游中国这种交通方式赞不绝口,甚至称赞“中国高铁令人印象深刻”“我们国家太需要这种交通工具了”。
《旅游与旅行世界》的报道提及,在“一带一路”倡议下,铁路连通成为国际交通和区域合作领域的焦点,中国高铁不仅吸引了国际游客,还吸引了科技企业、基础设施投资者和智慧城市规划者来华“取经”——非洲、东南亚和拉丁美洲的国家正在积极研究如何复制中国高铁的成功经验。
据泰国头条新闻社(Thailand Headlines)报道,中泰铁路二期工程(呵叻至廊开段)于2025年2月份获泰国内阁批准。该段全长357公里,设计时速250公里,计划于2031年建成通车。二期工程与一期(曼谷—呵叻段)形成闭环后,昆明至曼谷将实现全程高铁直达,预计旅行时间缩短至12小时。
《旅游与旅行世界》的报道预测,至2025年底中国铁路年客运量将达到40亿人次,并进一步推动旅游、酒店、生态旅游业的发展。这意味着,国铁集团已经从传统的运输企业转型为中国旅游业繁荣的核心架构师。这场交通革命不仅推动中国旅游经济和绿色出行理念,更勾勒出可持续旅行与中国经济协同发展的未来图景。对于无数旅行者而言,中国铁路正让他们的旅途承载着更多的希望。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