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新建芯片工厂半数未投产

来源:观察者网

2025-05-22 11:36

【文/观察者网 周盛明 编辑/ 高莘】据《日本经济新闻》5月20日报道,截至4月,日本企业在2023财年和2024财年期间新建或收购的7座半导体工厂中,仅有3座实现量产。

报道称,这反映出除了人工智能以外,其他领域的芯片需求复苏缓慢。

目前,日本正积极推动本国半导体产业重建,力求增强本土产能。预计2022年至2029年期间,日本半导体产业的投资总额将达到约9万亿日元(约合人民币4500亿元),而日本政府计划在2030财年之前为半导体与人工智能领域提供超过10万亿日元(约合人民币5000亿元)的支持。

但根据《日本经济新闻》对9家主要半导体企业过去两年投资情况的调查,这些投入目前尚未取得显著成果。

日本瑞萨电子(Renesas)于2024年4月重启了停产9年的甲府工厂,该工厂原计划于今年初开始量产。但是由于用于电动车等领域的功率半导体需求疲软,公司被迫重新审视计划。

该公司总裁柴田英利(Hidetoshi Shibata)上个月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市场状况依然极度不确定。我们将尽可能维持谨慎态度。”他并未说明具体的量产时间。

《日本经济新闻》分析称,芯片制造商谨慎观望市场,部分原因是希望减轻工厂带来的财务负担。即便工厂建成,通常也要等到正式投产后才会开始计提折旧。

罗姆半导体(Rohm)于2023年收购了一家工厂,该工厂虽然已于去年11月开始试产,但目前仍未确定正式投产日期。三肯电气(Sanken Electric)也购买了一座工厂,原计划用于提升功率半导体产量,但该公司已全面推迟投产时间,预期投产时间为2026年甚至更晚。

铠侠控股(Kioxia Holdings)曾在2024年7月竣工了一座内存芯片制造厂,但该工厂预计要到今年9月份才被启用。据悉,这么做的原因是铠侠控股选择等待内存市场的回暖。

另外一方面,日本那些已在新工厂实现量产的公司,在扩产方面也保持谨慎。

报道表示,日本先进半导体制造公司是台积电的子公司,其已于去年12月在其首座工厂启动量产,但有观察人士认为该厂产能并未被充分利用。

此外,索尼集团(Sony Group)在日本諫早(Isahaya)的生产基地新建的芯片工厂仍有空余产能,但索尼正根据市场情况犹豫是否追加设备投资。

该工厂原计划用于扩大智能手机图像传感器产能,但由于去年苹果公司iPhone销量下滑,加上中国手机厂商纷纷转向本地供应商,其需求受挫。

据悉,由于芯片工厂从破土动工到正式投产通常需要约18个月至两年,所以索尼的策略是“先建设厂房”,待时机成熟后,再投入生产设备。目前,索尼还于2024年4月启动了另一座智能手机传感器工厂的建设,但其表示,该工厂要等到諫早工厂产能用尽后才会启动。

《日本经济新闻》表示,1988年,日本电子制造商曾占据全球半导体市场的一半,但由于其未能在性价比方面与韩国和中国台湾的竞争对手抗衡,日本先进芯片的开发最终陷入停滞。

研究公司Omdia指出,去年日本半导体销售额的全球占比为7.1%,同比下滑1.7%,这是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最低水平。

“目前全球最先进的芯片工厂已可生产2纳米芯片,而日本的极限生产能力仅能达到12纳米。日本大多数芯片企业只能生产制程为40纳米或更大的芯片。它们在AI芯片的研发和生产上落后于海外竞争对手,也被生成式人工智能浪潮远远甩在身后。”《日本经济新闻》评论称。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责任编辑:周盛明
观察者APP,更好阅读体验

贴脸开大!特朗普白宫“伏击”南非总统

CIA高官又上头:首要任务,中国

“彻底失望!进一步退十步,24小时不到就背弃我们”

硬搬新加坡组屋抹黑中国,美使馆大翻车

“美国和刚果(金)这么谈,会触怒中国”